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鼓室硬化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发生率、听力下降类型及听力下降与硬化灶部位和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行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史及耳鼻咽喉科体检,均行纯音测听检查,术中病灶均有详细记录。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室硬化发生率为35.64%,大部分患者(77.78%)长期干耳,听力曲线为传导性聋。鼓膜硬化者中92.86%的患者气骨导间距小于40dB,而鼓膜与鼓室均有硬化者中45.45%的患者气骨导间距大于40dB。结论:鼓室硬化的听力损失与硬化灶的部位和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耳炎积液是否会引起骨导改变,仍有争论。作者对453例中耳炎鼓室积液患儿进行观察。患儿均做鼓膜切开或插管治疗。术前术后进行鼓气耳镜、纯音测听、阻抗测听检查,随诊一年。检查结果发现有27例骨导损失在25dB以上。经过治疗有22例(81%)骨导阈改善10dB 以上,其2KHz 改善11.9dB,4KHz 改善24.4dB,500Hz 改善为14.4dB,250Hz 改善为21.2dB。证实中耳炎鼓室积液可引起骨导听力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纯音听力测试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骨链连接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前纯音听力测试结果,并根据手术探查结果将其分为听骨链中断组与非中断组。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两组4个频率(0.5、1.0、2.0、4.0 kHz)的术前纯音听力测试各个气骨导差以及该4个频率的平均气骨导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骨链中断组与非中断组气骨导差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43,P<0.05),2 kHz的气骨导差在听骨链中断组与非中断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t=-3.334,P<0.05),而0.5、1.0、4.0 kHz的气骨导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纯音听力测试2 kHz气骨导差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骨链中断与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42例胆脂瘤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骨链重建,随访24月,记录术后并发症、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随访期间未发现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术后干耳率达96.5%,听骨赝复物脱出4例(2.8%),气导平均听阈降低11.6dB,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7.4dB,70例患者气骨导差<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49.3%.听力重建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术腔感染控制、咽鼓管功能、病变范围、听骨赝复物材料和手术技术.结论 虽然影响因素较多,开放式鼓室成形伴一期听骨链重建仍是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听力重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鼓膜插管的办法至今仍被普遍采用。作者对31例双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比较鼓膜插管与腺样体刮除及扁桃体摘除的疗效。全部患儿均行扁桃体摘除及腺样体刮除术,同时一耳行鼓膜插管、另一耳不插管。术后1~3个月随诊,听力测试结果发现:插管耳术前平均气骨导差29.2dB,术后气骨导差13.2dB;未插管耳术前平均气骨导差26.6dB,术后气骨导差14.4dB;术后平均听力提高分别为16dB和12.2dB,无显著意义(P>0.1)。回顾53例双耳分泌性中耳炎施行扁桃体摘除及腺样体刮除的患儿,病程均超过三个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4月~2008年7月31例(36耳)鼓膜穿孔患者,男12例(13耳),女19例(23耳),年龄19~52岁,平均28.6岁,病程2个月~10年。其中外伤性穿孔18耳,鼓室成形术后遗留穿孔3耳,鼓室硬化6耳,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9耳。穿孔均位于紧张部。术前常规行纯音听力测试、耳内镜检查及颞骨CT检查,明确病变范围。纯音听力测试500、1000、2000Hz气骨导差在15~40dBHL,平均21.2dBHL,鼓膜贴补试验气骨导差降低5~20dBHL,平均10.7dBH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主观听力改善与纯音测听结果的关系.方法 随访2000~2006年行鼓室成形术后1、3和5年的患者288例,复查纯音测听结果,并记录患者日常生活中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鼓室成形术后,83.3%的患者(240/288)气骨导差在20 dBHL以内,85.8%患者(247/288)术后主观听力有明显改善.术后气导听阈下降小于或等于10 dBHL无实质性变化的患者中54.2%有主观听力改善;术后气导听阈下降30 dBHL时,100%的患者主观听力改善.结论 鼓室成形术前术后的气骨导差值、气导听阈值的变化,结合患者听力改变的主观感觉,可作为判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情况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耳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耳炎是一个古老话题,围绕如何重建受损鼓膜与听骨链的相关研究一直经久不衰.耳外科医师关注两个主要问题:外中耳病理变化如何影响声音传递,鼓膜听骨链病变性质、范围与纯音听阈关系如何?如何通过手术去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使得重建后的外中耳结构、声学与力学特性近似正常,从而提高听力?众多耳科医师已经认识到鼓耳道角变钝会导致术后传导性听力损失,锤骨柄完整、镫骨完整的病例术后气骨导差小,尽可能保持中耳正常结构是减小鼓室成形术后气骨导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材料和类型听骨赝复物应用于胆脂瘤中耳炎听力重建的疗效.方法 对142例(142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分别用钛合金(64例)和羟基磷灰石(78例)作为听骨赝复物行开放式鼓室成形及听力重建术,两组再分别分为部分听骨赝复物亚组和全听骨赝复物亚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0.5、1、2、4 kHz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钛合金组和羟基磷灰石组气导平均昕阈分别降低11.88、11.41 dB,气骨导差分别缩小7.80、6.98 dB,手术成功率分别为54.69%、44.87%,前者较后者效果略优,但无统计学差异.从4 kHz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看,钛合金组的部分和全听骨赝复物亚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3.33%和61.76%)高于总体.部分听骨赝复物亚组术后听力学结果优于全听骨赝复物亚组.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力重建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应用钛合金和羟基磷灰石听骨雁复物对术后听力康复均有效,前者对于4kHz听力的提高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耳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4例黏连性中耳炎患者耳软骨置入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记录病灶,术后观察鼓膜情况,评估术后听力改善水平。结果 术后1个月内全部干耳,13例鼓膜完全成活,1例鼓膜出现边缘性裂隙,3例行一期听骨链重建,1例出现听力下降,术前平均气骨导差(250、500、1000、2000kHz)为50.25dB,术后1年为17.22dB,气骨导差值缩小>25dB。结论 利用耳软骨鼓室重建治疗黏连性中耳炎有较好疗效,术中应注意清除病灶及保证咽鼓管通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自体砧骨重建听骨链的开放式IIIa型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改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16耳)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中耳炎接受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自体砧骨进行听骨链重建。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后听力改善情况,分析指标为手术前后言语频率的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所有均达到干耳。纯音气导听阈从术前的45.2到干耳。降至术后的30.6的干耳。纯音气导听阈(P<0.05)。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33.1、术后7dB及19.8、术后7dB分别为从术前的析,其中气骨导差小于20dB者占62.5%(10/16)。结论在本组病例中,以自体砧骨行听骨链重建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获得了较好的近期听力改善效果,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留听骨链的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对上鼓室有阻塞性病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对23例上鼓室肉芽包裹听骨链阻塞鼓窦入口、影响上鼓室引流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低位完桥鼓室成形术(鼓窦入口及上鼓室外侧壁保留更加狭窄的低位"骨桥"样结构),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松解活动受限的听骨链,疏通中、上鼓室的引流,术后随访0.5~3年,观察疗效.结果 23例患者术前平均纯音听阈(0.5~2 kHz)为43.91±9.90 dB HL,气骨导差为24.04±5.10 dB,术后随访期内平均纯音听阈稳定,为33.17±7.63 dB HL,气骨导差为14.70±4.52 dB;所有患者3月内获得干耳;无复发或再次鼓膜穿孔病例;1例术后6月后出现鼓室积液(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T型管),6个月后拔管,随访1年,未再复发.结论 对上鼓室有阻塞性病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保留听骨链的低位完桥鼓室成形术,复发率低,提高听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37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在恢复咽鼓管功能、清除病变的同时行鼓室成形术,随访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后1年复查,30例鼓膜形态正常,3例鼓膜再穿孔,4例鼓膜内陷。纯音测听气骨导差(air bone gap,ABG)平均缩小10dB者10例,15~20dB者15例,25~30dB者7例,无变化5例。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可行鼓室成形术。彻底清除病变,恢复中耳通气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鼓室成形部分人工听骨(PORP)植入术后不明原因气骨导差增大病例的鼓膜振动特征。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11例不明原因气骨导差,其中气骨导差大于20 d B有7耳,剩余4耳气骨导差小于等于20d B。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行鼓膜振动测试研究。招募青年受试者30耳行鼓膜振动测试作为对照组。分析鼓膜脐部振动传输函数(鼓膜脐部振动速度与鼓膜表面声压比值)差异以及与纯音测听气骨导差值相关性。结果气骨导差大于20d B的7耳鼓膜脐部振动传输函数曲线较正常值低,且气骨导差值越大越低于正常值;气骨导差小于等于20d B的4耳鼓膜脐部振动传输函数曲线接近正常值,且气骨导差值越小越接近正常值。结论 LDV可以检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振动,鼓室成形PROP植入术后不明原因气骨导差形成可能与鼓膜有效振动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分泌性中耳炎两种治疗方法的听力及鼓室图变化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96年起我科对 45例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后行鼓室内注药 ,配合鼓膜按摩及滴鼻、口服药物治疗 ,其听力提高及鼓室图由“B”“C”型图转 A型图明显优于 38例未行鼓室内注药组(对照组 ) ,现将两组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治疗组 45例 ( 56耳 ) ,男 2 6例 ,女 1 9例 ;年龄1 0~ 60岁 ,病程 1周~ 1 2个月。 2 1例伴耳鸣 ,纯音测听气骨导差约为 1 5~ 35d B HL,声阻抗检查结果为“B”型鼓室图 46耳 ,“C”型鼓室图 1 0耳 ;鼓室穿刺抽出淡黄色透明稀薄液 42耳 ,白色粘液 5耳 ,黄色粘稠液 9耳。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单侧听耳患者的鼓室成形术,了解手术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对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进行了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对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和中耳炎后遗症进行鼓室成形术,并比较术后效果。手术后3个月~1年之间进行术后听力评价。结果46耳单侧听力耳术前言语频率气导平均听阈为60.2±23.1dB HL,骨导听阈35.7±17.0dB HL;手术后的平均气导听阈为51.3±22.6dB HL,骨导听阈为36.3±10.6dB HL。鼓室成形术后疗效评定:37耳外耳道宽敞,人工鼓膜完整,血运好,近正常鼓膜色泽;纯音测听500~2000Hz平均气导听力改善23例(62.16%,23/37),听力不变13例(35.14%,13/37),听力恶化(下降10dB以上)1例(2.70%,1/37)。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后疗效评定:9耳术腔干洁,人工鼓膜完整,血运好,近正常鼓膜色;纯音测听500~2000Hz平均气导听力改善5例(56.56%,5/9),听力不变4例(44.44%,4/9)。结论各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都可作为单侧听力耳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只要注意手术技巧,认真仔细,一般不会造成手术后骨导听力的下降。术后干耳和保持原有听力是手术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两年来,我科利用硬管鼻内窥镜经耳道行耳科手术9例11耳,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掌击伤致鼓膜紧张部穿孔2例,穿孔面积分别为4mm×3mm和4mm×4mm,纯音测听示双耳气骨导听阀差平均为25dB和30dB;分泌性中耳炎2例4耳,鼓室压图均呈低峰型,纯音测听示气骨导的阈差为 21~36dB不等;外耳道胆脂瘤3例;上鼓室小胆脂瘤2例,CT片示病变局限于上鼓室外侧.1.2 设备 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长18cm,直径4mm和2.7mm,角度为30°和70°的冷光源硬管鼻内窥镜和耳科显微手术器械一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术中切除鼓膜张肌肌腱的远期听力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病例,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长期随访资料者76例,根据术中是否切除鼓膜张肌肌腱将其分为剪肌腱组(36例)和保留肌腱组(40例),随访12至3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0.5、1、2、4 k Hz纯音平均气导听阈(AC)、平均气骨导差(ABG)的变化及术后听力重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剪肌腱组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为35.9±13.6d B和13.5±5.9d B,而保留肌腱组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分别为34.7±13.0d B和14.8±4.8d B,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两组听力重建的成功率分别为88.9%和90.0%。两组在听力改善、气骨导差闭合及听力重建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在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中切除鼓膜张肌肌腱对术后听力恢复产生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于听力损失明显的患者,用何种材料重建听骨链。方法应用钛听骨对10例1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及骨疡型)在鼓室探查清理后进行鼓室成型术,术中去除砧骨或其残体及锤骨头,用硬膜外麻醉管探通咽鼓管,镫骨完整者选用Porp型钛听骨,镫骨上部结构缺如仅余底板者选用Torp型钛听骨重建听骨链,修补鼓膜。结果术前患者纯音测听平均损失听力(语言频率的平均听阈)为42—57dB,平均48dB,气骨导差23—52dB,平均38dB;术后6个月听力全部提至应用水平,气骨导差15—25dB,平均18dB,钛听骨应用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人工听骨的正确安放,还取决于鼓室内病变的彻底清除,砧骨及锤骨头的去除,开放鼓峡及鼓窦人口,探通咽鼓管,改善中耳通气,促使乳突及鼓室内原有黏膜病变消退,气化良好,使人工鼓膜及听骨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使听力明显提高。结论钛听骨的应用使听骨链的重建更加简便、稳固、有效,而且即使在中耳炎症期亦可于手术清理鼓室的同时重建听力,而不用等待干耳后再行鼓室重建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开放和完壁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病变患者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及骨导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河南省中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慢性中耳病变患者共176例,其中84例采用改良开放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设为A组,另92例采用完壁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术后干耳率、术后PTA下降值、术后骨导下降值、术后气骨导差下降值、术后听力频率阈下降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PTA下降值、术后骨导下降值及术后气骨导差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50、500、1000、2000 Hz听力频率阈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4000 Hz听力频率阈下降值显著小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完壁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改良开放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病变可获得相近听力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