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中利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57-2058
目的 对抗感染药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中心收 集到的147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涉及范围较广,品种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52例)。ADR以皮肤反应最常见(70例),静脉用药最多(138例),高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必须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监测,避免不合理使用造成人体伤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本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本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本院2009-06 ~2012-06收集到的13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情况、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的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63例,女性75例,女性多于男性;0 ~ 14 a儿童构成比最高,占32.61%;静脉滴注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6.09%;涉及抗感染药物10类37个品种,头孢菌素类86例居首位,占62.32%,其次为喹诺酮类14例,占10.1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有62例占44.93%.结论 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657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霞  葛卫红  吴宝萍 《中国药房》2008,19(29):2296-2298
目的:了解我院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室收集到的657例抗感染药致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抗感染药涉及13大类49个品种。657例ADR中,>60a发生率最高,占30.14%;喹诺酮类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3.12%),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损害等。结论:抗感染药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1~2003年我院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曾莹  韩召敏  张江兰 《中国药师》2004,7(11):888-889
目的: 对抗感染药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2001~2003年我院发生的由抗感染药引起的ADRs 511例进行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引起的ADRs涉及范围较广品种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引起的ADRs最多(249例),ADRs以变态反应最常见(340例),静脉用药最多(491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结论: 抗感染药较高的ADRs发生率与抗感染药的滥用密切相关,应引起对抗感染药滥用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人群特点、重点药物和临床主要表现,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药物类别为“抗感染药物”的ADR报告.提取ADR报告巾患者的基本情况,抗感染药物的名称、类别、给药途径,ADR表现及累及器官、系统,报告单位以及报告人...  相似文献   

6.
279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抗感染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临床各科室上报的279例抗感染药致ADR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9例抗感染药致ADR中,静脉滴注导致的ADR最多(262例,占93.55%);以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例数最多(101例,占36.20%),其次为氟喹诺酮类(68例,占24.37%);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139例,占49.82%),其次为消化系统(77例,占27.60%);上报科室以外科最多(121例,占43.37%)。结论: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是ADR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抗感染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和ADR监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20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年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1.58%);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8.4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7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31日期间收集的273例抗感染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273例抗感染ADR中,60岁以上患者抗感染ADR发生率为32.60%(89/273),静脉滴注导致ADR为89.74%(245/273),ADR最高为氟喹诺酮类34.80%(95/273)。2008年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ADR发生率低于2007年,分别下降了0.41%和0.03%;抗感染药物ADR所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首位67.03%(183/273),消化系统次15.75%(43/273)。结论:应加强临床对抗感染ADR与药敏试验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54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利用回顾性分析手段对患者基本情况、抗感染药物分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4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71、272例;大于65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占23.94%;共涉及12大类56种抗感染药物,其中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218例,40.15%),其次是喹诺酮类(81例,14.92%);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31例,42.54%),其次是消化系统(173例,31.86%);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滴注(313例,57.64%),其次是口服(213例,39.23%)。结论 六安市人民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医疗机构应重视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方法对我院三年中485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在48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性别之比为1∶1.8,女性略高于男性;引起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37.53%;第二为大环内酯类,占21.65%;第三为喹诺酮类占21.23%。ADR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结论必须加强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预防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沈阳市东陵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抗感染药物出现ADR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抗感染ADR。结果 200例患者静脉滴注ADR发生率最高,氟喹诺酮类ADR发生率最高,患者的ADR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应更加充分的认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ADR,根据ADR情况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为提高临床疗效,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其临床应用提出指导意义。对5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进行文献分析。研究涉及β-内酰胺类药物,喹诺酮类等共27种抗感染药,其中β-内酰胺类致不良反应最多(42%),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为氟喹诺酮类(30%),订表现为皮肤反应(药疹)和欣快感,病例年龄在4-89岁之间,订为14-30岁(32例占64%),60岁以上11例。结论:必须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监测,避免不合理滥用造成的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8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的162例抗感染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整理,从患者年龄、药品品种、给药途径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162例ADR中,中老年患者较易发生ADR,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根据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监管力度,重点监护特殊人群用药,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4.
阚艳红  刘晓红 《中国药房》2011,(38):3602-3604
目的:了解唐山市抗感染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唐山市ADR监测中心收集并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网的1168例抗感染药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抗感染药涉及13大类108个品种,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等;严重的ADR发生率为1.88%;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3.87%。结论:临床应规范抗感染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和预警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药物不良反应267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唐永刚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32-1934
目的:分析我院近几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67例ADR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ADR以抗感染药居首位;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占多数.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重视ADR,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33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ADR发生的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收集的333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其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占多数。结论:重视ADR,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严晗  史强 《中国药业》2012,21(17):57-58
目的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06年至2009年收集的777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致ADR药物以β-内酰胺类较多,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注意儿童ADR相关因素,重视合理用药,以防止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7,(8):1532-1534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其防范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9月间医院上报的23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以及药品种类等信息。结果:23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94例占39.50%,涉及8类药品30个品规,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56例占59.57%;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62例占65.96%;药物剂型粉针剂41例占43.62%;累及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附件损伤者51例占54.26%;临床表现以面部水肿、急性全身发疹性脓疱病、潮红、多形红斑、固定型皮疹、过敏性皮炎、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结论: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以内酰胺类药物为主,静脉给药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不良反应损害累及皮肤及附件,在今后的临床用药中应足够重视,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防范措施,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2年度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181例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资料,按照患者性别、年龄、怀疑抗感染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81例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95例(52.49%),女性患者86例(47.51%),平均年龄(51.74±19.37)岁;涉及抗感染药品12类、52个品种;由静脉给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共121例次,占上报总数的55.25%;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全身系统(23.65%)、血液系统(14.29%)和消化系统(13.79%)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包括过敏性休克在内的过敏反应(44例次)、肝损害(24例次)、血细胞减少(22例次)和肾损害(19例次)等。结论:抗感染药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应加强用药监护,警惕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徐州市抗感染类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进一步减少或避免ADR重复发生寻求解决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2011年1~12月徐州市ADR监测中心筛选有效的2429例抗感染类药物所致ADR,利用Excel表格统计和手工筛选方法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结果引发ADR的抗感染类药物涉及14大类79个品种。严重的ADR发生率为1.89%;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3.37%;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结论抗感染类药物的ADR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规范抗感染类药物的应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及用法、用量,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和预警工作,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