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始动因素和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标志。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的就是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故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治疗糖尿病重要标靶。大量研究表明SIRT1与高糖所致内皮损伤密切相关,可通过抵抗炎症、氧化、衰老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文章将对SIRT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研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功能是维持血管通透性、平衡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及限制炎症活动的重要保障,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发生发展,尤其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DM血管病变的早期事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贯穿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现对血管内皮功能与2型DM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血管内皮损伤是血管病变的基础。早期有效干预高糖性血管内皮损伤对于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本文将对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药物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蓓  邓林云 《江西医药》2005,40(5):304-307
内皮损伤是血管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内皮功能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为全身系统性疾病。血管病变是其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内皮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的始发因素。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外一些学者关注的热点。以往对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常采用有创的动脉造影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分辨率超声的问世,超声无创性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害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或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4例。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GTN)。同时测定受试者的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空腹C肽。结果(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CR)、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bA1c、T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HDL-C明显降低(P<0.01)。在糖尿病2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HbA1c、病程,有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而HOMA-CR 2组之间无差异;HOMA-β有并发症组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2)糖尿病组的FMD和GT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血管并发症组更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HOMA-CR与FMD和GTN存在负相关;HOMA-β与FMD和GTN存在正相关。基础血管内径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有血管并发症患者内皮功能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 dysfunction)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其突出表现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主要由NO减少及氧自由基增加所致。最新研究发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eNOS uncoup ling)是导致NO水平下降和氧自由基水平升高的重要机制,是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通过纠正eNOS脱偶联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有望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孙纪新  符云峰 《天津医药》2003,31(11):747-749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动脉血管慢性疾病 ,集中表现为全身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dysfunction)、血管内膜慢性炎症、纤维增生、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等。近来研究表明 ,以一氧化氮 (NO)生物利用度降低为主要生化表现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促使AS发生的始动因素。AS高危人群如高胆固醇血症、高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DMA)是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NO合成抑制剂 ,血浆ADMA水平升高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ADMA可能是一种前致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内皮功能损伤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起动因素。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通过氧自由基,糖基化终产物,醛固酮等环节影响血管的内皮功能,使糖尿病血管反应性降低。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白细胞介素-2等药物通过多种环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肾脏,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或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s)是一层连续覆盖整个血管腔的扁平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功能,在保持全身血管张力、降低内皮通透性、维持机体促凝血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减少黏附分子表达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出现损伤,其合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乱,引起功能障碍,可累及人体多个脏器,研究发现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是DN始动因素和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如何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61例GDM孕妇和161例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GDM孕妇手术分娩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高。GDM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使巨大儿、妊高征发生率和手术产率降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月琴  戴敏 《安徽医药》2012,16(5):564-567
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日益严重,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体内的高糖状态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致内皮功能障碍,而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因素。所以从分子机制方面对高糖诱导内皮细胞损伤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过程做一综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1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爱娣 《中国医药》2008,3(6):374-37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定期产前检查产妇242例中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21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健康产妇121例为对照组,对2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妊娠期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秀敏 《河北医药》2007,29(2):159-160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即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即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健康有较大影响,常导致围生儿病率及病死率增加,且易引起产科并发症,如早产、妊高征、感染、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FGR)、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内皮源性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形成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新观点。糖毒性、脂质毒性及炎性状态是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共同发病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海藻提取物治疗由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哺乳动物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肾病、动脉硬化和蛋白尿)。海藻提取物具有抗糖尿病、向肾性和神经保护作用,是内皮调节剂。它不提高血浆的抗凝作用,而对细胞表面的凝集有抑制作用和抗血栓活性。与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vaseular endonthelial cell,VECs)功能损伤被认为是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糖尿病时,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及大量炎性因子的生成均为促进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现就中药对糖尿病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产后各阶段的护理经验。方法尽早确诊,加强心理护理;严格控制饮食,保证母婴必要的营养,控制血糖;加强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分娩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保证母婴安全;新生儿出生后按早产儿护理,预防并发症;在产褥期,预防产后低血糖和产后出血。结果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35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观察,并与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的24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新生儿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产后各阶段及新生儿的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及胎婴的并发症显著下降,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护理体会,提出作为产科护士,应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理论知识与护理常识.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开展护理。方法:对在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期及分娩前后心理护理、血糖的控制、产科监护、分娩时机及方式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娩出的新生儿无1例发生低血糖。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分娩、产后及新生儿的相关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糖尿病及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是围生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均有巨大危害[1]。近年来,此类孕妇有明显增多趋势。孕妇糖代谢异常易合并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常需提前终止妊娠,早产发生率为10%~25%[2]。早产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41例为观察组(系统的产前检查,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和41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才确诊,未采取干预措施),对两组产妇及围生儿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妊高征、酮症酸中毒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能保证妊娠质量、减少并发症、维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