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960例早期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炎、下腹部手术史、人工流产史、异位妊娠史、节育器避孕史、性伴侣个数、体重指数7项因素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7项因素中,异位妊娠史、人工流产史、盆腔炎、多性伴侣、体重指数偏低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卫生保健教育,减少盆腔感染、人工流产,避免多性伴及体重过轻,可能有利于减少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提高妇幼保健水平。方法将158例异位妊娠患者与要求人流的正常妊娠者158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异位妊娠组多个性伴侣、妇科炎症、人工流产≥2次、剖宫产术、置宫内节育器和不孕史的构成比高于正常妊娠组。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人工流产≥2次(OR=3.426,95%CI:2.103-5.582)和妇科炎症妇科炎症(OR=3.389,95%CI:(2.100-5.468)入选的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炎症和人工流产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各种致病微生物所致的盆腔感染,减少计划外妊娠将会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20例EP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来我院就诊的健康宫内孕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炎,有人工流产史,有IUD避孕史,盆腔手术史是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有人工流产史,有IUD避孕史,盆腔手术史可能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止异位妊娠的发生提供临床科学依据。方法 113例异位妊娠者为异位妊娠组,同期院内妇产科建卡的正常孕妇113例为正常妊娠组,对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流产史、剖宫产史、妇科炎症史、盆腔手术史、吸毒(IDU)史、不孕史、异位妊娠史等是影响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腹腔手术史、紧急避孕药服用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史、妇科炎症史、盆腔手术史及异位妊娠史为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防治妇科炎症、减少流产次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有效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23-1824
目的:探讨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就诊的198例异位妊娠患者为治疗组,同期我院建卡的健康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婚姻状况、流产史、盆腔感染史、下腹部手术史、吸烟、男方饮酒。结论:异位妊娠由多因素引起,应加强育龄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尽量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中,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相关高危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具体措施,从而达到降低异位妊娠的目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选择12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于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产科行药物流产或者人工流产的健康妊娠妇女12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病史资料,对所有可能造成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盆腔炎、剖宫产史、流产史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IUD)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流产史、盆腔炎以及剖宫产史为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OR=5.361、2.249、3.458)。结论剖宫产史、流产史以及盆腔炎是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流产史与异位妊娠有密切关联,因此降低异位妊娠发生,就需要降低剖宫产率与流产率,积极采取治疗,防止盆腔感染,这是临床预防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2009年在本院诊治的2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与盆腔感染史、流产史、盆腔手术史、宫内节育器及月经紊乱、不孕史、吸烟史等有关。结论异位妊娠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阴道分娩产妇140例,其中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5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9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危险进行干预。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因素与年龄、分娩次数、孕期增重、产后便秘、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既往盆腔手术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娩次数(β=1.276,OR=3.584,95%CI=2.484~6.321)、产后便秘(β=1.561,OR=6.423,95%CI=5.692~8.461)、第二产程时间(β=1.425,OR=4.091,95%CI=3.236~4.562)、既往盆腔手术史(β=2.931,OR=1.034,95%CI=0.282~4.341)是影响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9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情况和治疗情况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有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高于其他患者,而开腹手术患者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及开腹手术,应给予此类患者的这些因素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285例异位妊娠(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正常妊娠的300例进行对比。结果 EP发生率5.58%;盆腔感染史42.1%、流产史35.8%、盆腔手术史20.0%、宫内节育器(IUD)及月经紊乱17.2%、不孕史10..2%、吸烟史8.1%。结论 EP发生率较高,发生与多种盆腔内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异位妊娠150例患者(异位组)和正常妊娠的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分析孕妇既往流产史、盆腔感染史、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和放置宫内节育器情况。结果异位组孕妇的流产史、盆腔感染史、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和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流产史、盆腔感染史、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和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孙莉  梁磊 《河北医药》2016,(7):1041-1043
目的:探讨导致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并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23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未并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患者年龄、停经时间、血清β-hCG水平、妊娠部位、手术方式、术中黄体剥离情况、包块直径、破裂出血情况、盆腔感染史、异位妊娠史、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 MTX)等11项因素纳入研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致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停经时间、β-hCG水平、手术方式、包块直径、术中局部注射MTX和术中剥离黄体可能是影响患者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手术方式、黄体剥离、血清β-hCG水平和包块直径是影响患者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因素。结论手术方式中输卵管取胚术、术中未行黄体剥离、术前血清β-hCG水平高和包块直径较大是影响患者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55 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月经紊乱、不孕史、吸烟.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与近年来行人工流产、剖宫产及盆腔炎患者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55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月经紊乱、不孕史、吸烟。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与近年来行人工流产、剖宫产及盆腔炎患者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彦君 《安徽医药》2014,(9):1697-1699
目的对影响妇女发生宫外孕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86例该院诊断为宫外孕的妇女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30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宫外孕发生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多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剖宫产史、腹部手术史、妊娠次数≥2次、人工流产史、药物流产史、人工受孕方式、妇科炎症史、宫内节育器(IUD)使用例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妇女宫外孕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两组间年龄、自然流产史、吸烟史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腹部手术史、人工流产史、药物流产史、妇科炎症史、宫内结育器使用是妇女发生宫外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妇女宫外孕的发生,在临床实际中,要尽可能避免意外妊娠,同时及时治疗妇科炎症,可降低宫外孕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及是否有生育要求,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异位妊娠发病及相关因素依次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史75例(48.08%)、不孕史35例(22.44%)、人工流产史41例(26.28%)、宫内节育器放置史30例(19.23%)、重复性异位妊娠史31例(19.87%)、剖宫产史30例(19.23%)、子宫内膜异位症史20例(12.82%)、附件炎手术史15例(9.62%)。期待治疗成功9例、药物治疗成功20例、经腹手术24例、腹腔镜手术92例、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11例。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无介入并发症发生。随访术后造影66例,其中宫内妊娠36例、重复异位妊娠13例、不孕11例、其余6例暂无计划妊娠。结论对于有盆腔感染性疾病、不孕、反复人工流产、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应进行严密观察,特别注意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64例盆腔粘连症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玲  周文隆 《江苏医药》1999,25(11):884-884
盆腔粘连症是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之一,盆腔感染、引流产手术、盆腔手术操作等,均可导致盆腔粘连症。现将我院1995~1997年间164例盆腔粘连症手术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64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平均29(23~39)岁,婚后不孕时间平均4.67(1~20)年。其中原发性不孕99例,继发性不孕65例。二、既往病史:人工流产史38例,自然流产史19例,引产史7例,宫腔置环史10例,足月分娩史2例,妇科手术史16例,阑尾切除术15例,结核病史9例,盆腔炎病史34例。三、有关实验室检查:术前夫妇双方衣原体(CT)、支原体(UU)及抗精子抗…  相似文献   

18.
98例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盆腔炎史、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异位妊娠史等相关因素及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盆腔炎性病变、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及盆腔手术史对异位妊娠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声及血β-HCG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结论:异位妊娠的致病因素复杂,盆腔炎性病变、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异位妊娠史及手术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盆腔炎性病变为根本原因。结合病史、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能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减少手术治疗,为采用保守治疗提供时机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期待治疗成功与失败的临床特点,总结影响期待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诊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期待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将其分为失败组(需手术或药物治疗)、成功组(无需手术或药物治疗),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继往异位妊娠史、盆腔积液有无、血β-hCG水平等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期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成功组异位妊娠史、囊性结构、血β-hCG≤635 U/L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β-hCG、囊状结构及孕酮是影响输卵管妊娠期待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OR=1.50、2.32、1.23,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期待治疗有一定的条件,治疗成功或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血β-hCG、囊性结构及孕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危险因素,对GDM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断GDM并已经分娩的孕妇78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健康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历对照分析,填写自行设计调查量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妇在怀孕年龄、身高、出生体重、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产前体重、孕期增重;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史;此次妊娠为辅助生育技术助孕,孕早期血压升高,早期先兆流产,高血红蛋白血症,孕期饱和脂肪酸摄入量2组间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4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孕产妇年龄,产前体重,早期先兆流产为GDM的危险因素( OR=1.228,95%C.I.为1.036~1.456;OR=0.618,95%C.I.为1.403~2.454;OR=2.627,95% C.I.为1.156~165.668);身高为GDM的保护因素(OR=0.002,95%C.I.为0.492~0.847)。结论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妇年龄,产前体重,早期先兆流产为GDM的危险因素( P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