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感染类型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28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感染部位依次为肺(21例,75.00%)、口腔(4例,14.29%),肠道(2例,7.14%),泌尿系(1例,3.57%);②酵母菌属感染最多见(53.5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35.71%),曲霉菌感染占46.43%;③临床表现多缺乏特异性,合并肺部感染者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死亡率高,对于疑似病例尽早开始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5.
刘卫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2):164-166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化疗后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未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患者诊断真菌感染前均使用抗生素治疗,确定真菌感染的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009年-2012年收治的1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确诊2例,临床诊断9例,拟诊病例4例。11例经抗真菌治疗均有好转。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具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经验治疗和抢先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策略。为了进一步减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建议在高分辨CT的基础上,结合真菌血清免疫学(G/GM试验)检查,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威凡)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我院2006年1月~10月间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事件表现、处理方法与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为37(14~75)岁。全组静脉用药中位时间3(1~11)d,序贯治疗总疗程中位时间11(2~99)d。16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特殊感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的构成比依次为25.00%、21.88%、18.75%。其他不良事件有皮疹、手指肿胀等。5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较为安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6,(19)
目的分析并研究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100例支气管扩张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设置为真菌感染组,抽取同期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未发生真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作对照研究,设为非真菌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比较,判断支气管扩张继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真菌感染组的患者在送检标本当中共分离培养出12例患者存在无名假丝酵母菌感染,有74例患者为白色念球菌感染,光滑念珠菌与吸附念珠菌感染患者每组各有6例,还有罗伦特隐球菌感染患者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可以得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程、血清白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卧床时间>7 d、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是否使用激素治疗等,都是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等是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因素是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患者使用的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时间,所以需要针对于此进行合理的干预和处理,以便于降低临床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国产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康唑(fluconazole)为三唑类新型广谱抗真菌药,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进口氟康唑价格昂贵,所以选择国产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30例,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1996年4月~1999年10月住院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42(14~8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骨髓增牛异常综合征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1例… 相似文献
10.
11.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 I)的结果。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06年2月-2007年5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IF I患者20例,采用常规剂量的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结果:20例IF I患者总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1.1%和83.3%。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有效,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肺部原发疾病基础上,继发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肺部原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发疾病与继发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2例患者均有误诊误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不合理使用史。其中抗生素主要为三、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剂量大、疗程长、联合用药。继发性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是肺部继发性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及临床分析。方法将84例于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恶性血液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平均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28例患者。A组患者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C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组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氟康唑组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率明显低于伊曲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伊曲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并没在脂质体疗效上有显著的差异;两性霉素B组的不良反应率都要比伊曲康唑组和氟康唑组明显的高很多。结论使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十分显著,但与这两种药物相比较,氟康唑的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将5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肺部真菌感染组14例和非肺部真菌感染组39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13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其中10项因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有影响。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机械通气天数、合并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两种及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抗生素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细菌感染、低蛋白血症。结论临床实践中对于存在上述8项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可经常进行痰液或气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41例有病原学证据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滥用抗生素、侵袭性操作等有关。结论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掌握放、化疗及各种诊疗技术,保护患者的防御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改进治疗措施,减少真菌感染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法 分析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30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30例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后总有效率为61%,死亡率为40%.结论 真菌感染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经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90例,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治疗,B组患者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C组使用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将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C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且组间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效果显著,且伊曲康唑不良反应较少,故更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导致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的疾病。随着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和骨髓移植的开展,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升高。老年白血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对于老年血液病患者来讲,其常有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联合瓣膜病等,往往限制真菌用药的选择。米卡芬净继卡泊芬净之后第2个应用于临床的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只作用于真菌的细胞壁,故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较小。本文收集了2008年9月1日至2010年9月31日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治疗中心14例恶性血液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β2微球蛋白基因作内参照,以BCRP/β2-MG的比值作为BCRP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检测62例恶性血液病BCRP基因的表达。结果BCRP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阳性表达率高,表达水平差别较大,由低到高依次为AML、CML、ALL,此外MDS-RAEB和CLL各1例阳性。其中,18例AML(M3除外)中,初次缓解率在BCRP基因表达水平高者明显低于低的患者。结论BCRP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阳性表达率高;BCRP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有关,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