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盆底器官脱垂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8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病率、镇痛药物应用率低于B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相比,Prolift盆底重建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盆底重建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对照组(传统盆底重建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病率、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有着较传统盆底重建术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中Gynemesh网片与Prolift网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5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Gynemesh网片盆底修复系统与Prolift网片盆底修复系统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最高体温、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尿残余、住院时间等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rolift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Gynemesh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结论两种补片进行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效果差异,但Prolift网片具有更加简单易用的特性,在选择中应尽量有限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POP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Ⅳ度50例为实验组;Ⅱ~Ⅲ度52例为对照组;以盆腔器官脱垂生存质量问卷(P-QOL)表做为评价指标,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有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P-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P-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数相近,无统计学意义,近期无复发病例。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于盆腔器官脱垂患近、中期疗效确切,无复发病例,无严重并发症。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跟踪随访,手术适宜较年轻或保守子宫愿望强烈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吴泉  周萍  王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24-2425
目的:评价采用prolift系统网片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依据POP-Q分度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施行prolift系统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效果和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 prolift 系统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3.3) min,术中出血量为(68.5±28.1)mL,术后住院时间为(8.9±2.3)d。所有患者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症状得到改善。随访中出现2例疼痛及网片侵蚀,1例臀部脓肿,均经治疗后好转。结论采用prolift系统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短期疗效肯定,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补片修补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症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20例。观察组20例患者行补片修补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行传统阴式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基本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盆底功能影响情况以及盆底不适情况。结果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方面,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盆底功能影响情况以及盆底不适情况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对比,观察组盆底功能影响情况以及盆底不适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症患者而言,采取补片修补盆底重建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同时能够显著提高盆底功能,改善盆底不适的情况,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阴式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残余尿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评分(10.37±3.2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评分(22.18±2.32);对照组术后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评分(21.37士5.68),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评分(31.36±4.1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疔效.方法 将8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改良盆底重建术.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置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5.0%和22.5% (P=0.023);观察组术后POP-Q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7.5%vs 27.5%,P=0.019).结论 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相比,改良盆底重建本可加强盆底组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4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观治愈率为100%。P-QOL调查结果显示,其生活质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全盆底重建术操作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中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全盆底重建术(童氏)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32例根据POP -Q分度法达Ⅲ度及Ⅲ度以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患者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应用自制聚丙烯网片对子宫主韧带、骶韧带、阴道前后壁、膀胱宫颈韧带进行全盆底悬吊,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改良TV...  相似文献   

11.
冯海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73-2474
目的观察对盆腔脏器脱垂进行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6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改良盆底重建术进行盆腔脏器脱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盆底重建术进行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盆腔脏器脱垂均治愈,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无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未发现手术并发症。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研究组(均P〈0.05)。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可有效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优于传统盆底重建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手术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愈合、复发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腹腔镜修复盆底功能障碍手术创伤小,副作用少。治愈率高,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90-9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性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阴道的收缩练习,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联合治疗,比较两种康复方案对于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的改善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改善率(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后产妇采取电刺激治疗,可使其盆底功能逐渐恢复,避免阴道组织松弛及盆底肌肉肌力松弛等情况发生,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避免产后妇女尿失禁等不良症状的发生,使其阴道紧缩度及盆底肌力的力量达到正常标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底器官运动与角量参数变化的超声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并能完成有效Valsalva运动的初产妇15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会阴超声检查,并且在静息状态下获得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图像。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脱垂分为脱垂组与非脱垂组。参考盆腔器官脱垂Green分型法将患者分为GreenⅠ型组、GreenⅡ型组与GreenⅢ型组,比较各组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β角)、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水平线距离(BSD)、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中轴线的夹角(α角)等角度参数变化、动作状态下角度参数变化。结果脱垂组精细状态下与Valsalva运动状态α角,均高于非脱垂组(P<0.05);脱垂组精细状态下BSD,低于非脱垂组(P<0.05);脱垂组Valsalva运动状态BSD,高于非脱垂组(P<0.05);GreenⅠ型组精细状态下与Valsalva运动状态α角,均高于GreenⅡ型组、GreenⅢ型组(P<0.05);GreenⅠ型组精细状态下BSD,高于GreenⅠ型组(P<0.05);GreenⅠ型组Valsalva运动状态BSD,低于GreenⅠ型组(P<0.05)。结论将超声用于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效果理想,能反映器官脱垂患者器官运动及角量情况,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后阴道壁脱垂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产妇首先进行盆底肌力初次筛查,采用PHENIX机检测盆底Ⅰ、Ⅱ类纤维的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对存在阴道壁脱垂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55例按单盲法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根据PHENIXUSB4内置方案(脏器脱垂方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5周,对照组进行盆底肌kegel训练5周。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0%,优于对照组的74.67%(X^2=11.19,P〈0.05)。治疗组Aa点、Ap点值及POP—Q分期降低,阴道壁脱垂情况改善,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动态压力改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产后患者阴道壁脱垂情况,且无损伤,无痛苦,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不受阴道炎影响,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盆底康复操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产妇盆底肌力和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77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8例)和B组(39例).A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康复方式,B组产妇在A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