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的显微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获得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相关的国人解剖学参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解剖观测30例国人尸头,对有关岩骨入路数据进行测量。结果 鼓环~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84±3.84)mm,鼓环~面神经距离为(2.71±0.81)mm,后半规管~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99±4.41)mm,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膝部距离为(7.71±1.47)mm,面神经垂直部~颈静脉球距离为(5.67±2.24)m  相似文献   

2.
枕下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枕下远外侧入路探讨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特征,为利用该入路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病变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和10例成人颅骨及寰椎标本的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和观测.结果 骨性颈静脉孔形态、大小多变.在保留枕髁的前提下,切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寰椎横突及部分后弓和侧块可以充分显露颈静脉孔内外口.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存在硬膜或骨性分隔,在入颈静脉孔处,两者之间存在大约2.0 mm的间隔.JF区的血管与神经关系复杂.在2例标本中,两侧小脑后下动脉与舌下神经的关系并不对称.右侧乙状窦大者占60%,高位颈静脉球的出现率占20%.结论 熟悉JF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改良经颈静脉孔(JF)入路切除JF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的技术及其暴露范围。方法:用彩色乳胶灌注10例成人带颈头颅湿标本后,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研究JF区的血管、神经和硬膜等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以枕下三角和横突为标志可以定位椎动脉水平段;以横突和肩胛提肌为标志可以确定椎动脉C2-C1段及保护后组颅神经、颈内静脉及颈内动脉。头外侧直肌可以定位JF后壁;磨除颈突可以暴露JF后壁;以髁导静脉为标志磨除颈静脉结节可暴露JF内侧壁;磨除乳突、岩骨鼓部,以鼓乳切迹为标志轮廓化面神经可以暴露JF外侧壁。结论:改良经颈静脉孔入路能从内、外、后、下等方向充分暴露JF,同时椎动脉、面神经及听力功能也得到很好的保护,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JF区肿瘤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寰椎及毗邻结构显微解剖学特征的观察,探讨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如何充分暴露病变同时保护椎动脉。方法:10例成人寰椎标本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察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手术显微镜对1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开颅,显露寰椎和椎动脉,观察二者的形态和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寰椎由前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后弓上面有椎动脉沟或骨管,内有椎动脉。本组2侧(10%)完全形成骨管,6侧(30%)部分形成骨管,12侧(60%)为浅沟;椎动脉沟沟内缘到达寰椎后弓中点的距离为7.39~17.25mm,差异较大,寰椎横突可于活体体表触及,是重要的手术解剖学标志。横突孔内恒定地走行椎动脉。结论:熟悉椎动脉沟或骨管的变异及其内侧到后弓中点的距离有助于椎动脉的保护,切除寰椎横突可增加颈静脉孔的暴露。  相似文献   

5.
詹剑 《中外医疗》2012,31(34):44-44,46
目的对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特点展开研究,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随机抽取10个头颅标本,20侧颈静脉孔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Fisch颞下窝手术入路展开显微解剖并进行观察。结果可将颈静脉孔划分为3部分:前内侧的岩下窦与舌咽神经,中间的迷走神经与副神经以及后外侧的乙状窦。结论颈静脉孔区结构复杂,研究该区域的形态结构以及毗邻关系,并对颈静脉孔进行恰当分区,能够知道该区手术的进行,可使本区域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合理入路。方法:取15个标本作鞍区的显微解剖观察,回顾性分析113例垂体腺瘤手术的观察和经验教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国人的鞍结节较平坦,间隙1容易采用。许多间隙2狭小,妨碍了外侧入路的展开,并且增加了视路并发症。经蝶入路提供了更好的肿瘤显露和治疗结果。结论:入路选择要强调个体化原则。虽然经单侧鼻腔入路最值得推崇,但额下入路不象以前评价的那么悲观,其中眶上锁孔入路前景良好,由于肿瘤形态的差异。向鞍旁显著扩展的肿瘤依然需要经翼点入路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岩斜区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7例病例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方法 和术后治疗。结果: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除1例术后遗留动眼神经麻痹外,其余病例的颅神经损伤均在半年后基本恢复。结论:岩斜区巨大神经纤维瘤采用经颞下岩骨入路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其它入路,掌握颅底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颅底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颅底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研究近况首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张致身陈勇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刘庆良王忠诚颅底外科是近10年发展很快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神经外科、耳鼻外科、口腔外科和肿瘤外科之间的边缘科学,从诊断到治疗已形成一整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神经、血管的行程及毗邻关系.方法:对10例(20侧)经体积分数为10%甲醛固定及乳胶灌注头颈标本模拟经颈-乳突人路,观测颈静脉孔区神经、血管的位置、走行及毗邻关系.结果:颈静脉球位于颈静脉孔内,是介于乙状窦和颈内静脉之间的移行部分,兼具2者特点;舌咽神经以单独筋膜包绕经颈静脉孔出颅,与其他3对颅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有一定间距.结论:熟悉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解剖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的影响,为最佳的临床手术入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所模拟手术入路的不同,将30具成人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枕下远方外侧入路和耳后经颞入路开展解剖研究.结果:耳后经颞入路的研究结果表明,迷路后入路和部分磨除的迷路可以显著的增加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远方外侧入路的研究表明,磨除颈静脉突和部分磨除枕髁后可以显著的增加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结论:对于枕下远方外侧入路来说,磨除颈静脉突是显露颈静脉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用200例(男124、女76)长春市郊出土的干燥成人下颌骨进行了下颌孔定位的研究。所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下颌孔的位置是变化的,但下颌孔主要位于冠突最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同时进行了男、女性别之间及同一性别两侧之间的对比研究。从研究结果看,除下颌孔至下颌角的距离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以外,其余各项未看出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充分了解中下斜坡和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探明颅骨表面标志与其周围重要结构的对应关系,为安全、合理地运用远外侧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10例(20侧)经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带颈尸体头颅(不分性别)和干性颅骨10例(20侧)(不分性别)进行解剖、测量拍摄获取相关资料.结果 ①枕髁、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环椎、枕骨大孔、乳突是枕下远外侧入路的重要骨性标志;②枕下三角和头外侧直肌、二腹肌是保护深部重要血管、神经的重要肌学标志;③舌下神经管后缘至枕髁后极距离(9.91±0.93)mm(左),(9.99±0.85)mm(右);舌下神经管下缘至枕裸下极距离(8.77±1.07)mm(左),(8.80±1.11)mm(右);舌下神经管上缘至颈静脉孔下缘距离(9.48±0.87)mm(左),(9.28±1.04)mm(右);舌下神经管长度(10.68±1.07) mm(左),(10.40±1.03)mm(右);舌下神经管与正中矢状面角度(48.3±4.7°)(左),(47.9±4.5°)(右).结论 远外侧入路可以以最短的距离到达脑干和颈延髓的腹侧和外侧,直接的显露下斜坡和颈延髓的腹侧和外侧,为颅神经和椎动脉提供了良好的显露,易于利用颅神经的自然间隙;避免对脑干和颅神经的牵拉,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颅底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是X线照片观察颅骨肿瘤转移,特别是鼻咽癌转移的重要骨性标志。X线检查方法最为简便。作者对200具正常干颅骨的听眶位和听眦位颅底片作了三孔形状、位置、大小和清晰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X线表现的因素很多。作者讨论了这些因素,认为听眦位显示卵圆孔最清晰,而破裂孔的解剖外口极不规则,听眶位能很好显示内口,后者作为观察标志是适宜的。此外,作者认为不能仅仅以大小的轻微改变(不大于0.5mm)作为癌肿破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长春市郊区出土的干燥现代成人颅骨120具(男女各60具)。观察测量了颈静脉孔外口的形状,骨刺出现率及颈静脉窝骨片缺如率;测量颈静脉孔外口前后径、左右径、并以两种不同平面方法描绘颈静脉孔外口图形,分别测量该孔外口面积,测得结果进行侧别、性别和两种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最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一种最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新的颈内静脉穿刺入路。该进针点在下颌角后1cm下1 ̄1.5cm处,即颈动脉三角顶点。经50例临床实践体会具有体表标志清楚,穿刺技术容易掌握,能避免误穿动脉产生血肿、血胸、气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扩大经鼻蝶入路鞍旁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15具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进行解剖,测量鞍旁重要结构的距离.结果 经蝶鞍旁神经血管关系与经颅不同,由前至后可分为视柱三角、上三角区、上四边形区和下四边形区.结论 鞍旁相关神经血管间形态特征可为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形态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取上海出土100具成年男性下颌骨,对颏孔位置与周围结构关系进行观测,并将结果与其它作者的资料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颏孔解剖位置的确定及在牙科临床应用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带血管蒂游离移植腓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6 0 0块腓骨上 ,用细钢丝、游标卡尺测量了腓骨的长度 ,滋养孔数 ,滋养孔在腓骨各面上的分布 ,孔径以及滋养孔至上端腓骨头的距离 ,并列出回归方程。结果 :腓骨平均长度为 34.5 3cm± 2 .2 1cm ,滋养孔大多分布在腓骨后面占 73.37% ,滋养孔至上端腓骨头的距离平均为15 .5 5cm± 3.94cm ,滋养孔径平均为 0 .73mm。结论 :通过测出供侧腓骨的长度 ,就可推算出腓骨滋养孔至上端腓骨头的距离 ,再以滋养孔为中心截取所需移植腓骨的长度 ,就可保证被截取的腓骨带有主要营养血管。  相似文献   

19.
在30例新生儿尸体上(男18、女12),观测了大网膜、小网膜及网膜孔的形态、位置、长宽及内径。结果如下:大网膜长23.84±7.55mm,宽9.37±15.19mm。小网膜长7.54±2.75mm,宽26.28±4.34mm。网膜孔内径3.99±2.19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