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区肿物的疗效,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同一组手术医生运用3D及2D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肿物病例共29例,其中3D组11例,2D组18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3D组患者与2D组患者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3D组均显著优于2D组(均P<0.05)。结论 :与2D腹腔镜相比,3D高清视野下进行的操作空间感更强、解剖层次更清晰且易于掌握,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化升  罗超  杨华  阮巧  王志梅 《广西医学》2015,(2):176-177,181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成像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TORZ 3D高清腹腔镜成像系统完成14例泌尿外科手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缝合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数据。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主要术式有肾癌根治术、无功能肾(脓肾)切除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等。手术时间29~246(152.58±45.60)min,术中出血量10~450(147.70±91.09)ml,术中输血1例;术后住院时间6~15 d,平均8.5 d,无并发症发生,无因手术死亡。结论 3D高清腹腔镜成像系统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能提供清晰、立体的手术空间,定位准确,手术效果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D组31例(采用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2D组34例(采用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切缘阳性率、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2D组(均P<0.05),但两组的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切缘阳性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传统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较2D腹腔镜应用于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3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所用器械不同分为3D腹腔镜组(32例)和2D腹腔镜组(41例)。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各步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ukes分期,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 3D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2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2D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各步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Dukes分期、肿瘤复发与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2D腹腔镜技术相比,3D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能缩短总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3D可视化技术辅助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前是否行3D可视化技术重建分为3D可视化组和CT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全腹部增强CT,3D可视化组利用CT图像数据建立3D可视化模型。3D可视化组患者术中运用3D可视化技术通过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精准定位解剖结构,精准分离血管、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3D可视化组术后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CT组(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D可视化组经后腹腔途径入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优于CT组(P <0.05);3D可视化组经腹腔途径入路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CT组(P <0.05)。结论 3D可视化技术辅助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经后腹腔途径较经腹腔途径能更好地发挥3D可视化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 209例妇科、普外科及泌尿外科患者接受3D高清腹腔镜系统治疗(3D组),另选择200例接受2D高清腹腔镜系统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D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3D组手术时间短于2D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2D组(P0.05);泌尿外科手术住院日3D组短于2D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手术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3D腹腔镜系统应用于高难度的外科手术,能获得更好的纵深感觉和定位能力,降低手术难度,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费未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后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对2005—2007年我院治疗的肾上腺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21例开放手术和12例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组(均P<0.05),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入ICU率、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后腹腔镜切除较大肾上腺肿瘤尚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影像学图像实施手术,观察组利用数字化重建图像制作等比例肾脏3D打印模型,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术后1d血肌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技术能有效缩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微创内镜与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微创内镜技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微创内镜组(49例)与腹腔镜组(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除肿瘤重量、住院费用、术后止痛剂用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微创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止痛剂用量均优于腹腔镜组(P均<0.01);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切除肿瘤重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微创内镜技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收治的行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8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等相关资料.结果 1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109.11±18.59)min,术中出血量(16.56±1.12)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94±0.54)d.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腹腔镜穿刺切口脂肪液化.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直径(2.64±1.12)cm.所有患者术后进行了为期3~12个月的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对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肠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1996年5月~2002年10月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580例,术中发现腹腔内粘连者62例,术中均采用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结果病人术后全部顺利康复,随访52例,3~24月,未发现肠粘连症状。结论部分阑尾炎腹腔内粘连发生于术前,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前发生的腹腔内粘连对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64-66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单孔腹腔镜基础上应用罗哌卡因三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4月来自本院的妇科卵巢良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将300例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三组,其中单孔组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三孔组实施多孔腹腔镜手术操作;联合组在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基础上术毕于脐部应用罗哌卡因,将三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39.21±1.52)min长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22.12±1.02)mL、术后排气时间优于三孔组(P0.05);联合组术后1 d(2.12±0.32)分、术后3 d(1.21±0.12)分、术后3个月(1.01±0.05)分、术后半年疼痛评分(0.25±0.01)分低于单孔组(P0.05);单孔组术后1 d(3.01±0.15)分、术后3 d(1.95±0.21)分、术后3个月(1.56±0.17)分、术后半年疼痛评分(0.47±0.29)分低于三孔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对照发现,单孔腹腔镜基础上应用罗哌卡因更具有优势,其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手术适应症,研究术前评估LC的手术难度.方法:回顾分析123例LC的资料.结果:成功实施115例,主动中转开腹8例(7%),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根据病史及B超检查可在术前初步判断LC的难易成度,利于制定手术方案,减少盲目性和并发症,并进一步结合术时情况对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病人果断中转开腹是规避严重并发症的良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自2000年7月-2005年10月于腹腔镜下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7例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下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7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112min,术中出血量110ml,平均住院时间5.2天。术后随防3个月,无明显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优势。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330例6岁以下儿童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探查双侧腹股沟区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合并症、手术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和近期随访情况。结果术中发现60例患儿有对侧隐性疝,单侧疝手术时间平均10 min,术后4 h进食,术后6~24 h出院。全组患儿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哭闹,均未使用止痛药物,未出现尿潴留,发生阴囊积气50例,均于术后2~3 h吸收。无复发、无手术不良损伤、无切口感染及术后慢性疼痛,平均住院时间3 d,单侧腹股沟疝平均花费3 000元。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术中可探查发现并处理双侧疝,尤其适合于6岁以下儿童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持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持镜助手如何更好地配合术者操作。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7年7月至1999年7月行LC术103例的经验。结果 除1例术中损伤肝总管外,其余均疗效满意。结论 LC术中持镜助手必须根据术者的不同操作恰当地给出远景或近景,及时调节镜头的位置,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超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指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空腹超声观察胆囊形态、胆壁厚度、胆囊周边有无粘连及胆总管情况。结果胆壁厚度在0.6 cm以下、胆周界线清晰者,手术均顺利成功;胆周轮廓模糊,胆囊萎缩,胆总管增宽,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结论超声可为此类病例筛选及评价手术难易程度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切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单纯 肾切除51例,肾癌根治术14例,联合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全切除13例.肾脏肿瘤14例,结核性脓肾6例,上尿路结石(33例)、UPJO(3例)引起巨大肾积水并感染36例,开放手术后输尿管中、上段闭锁并肾积脓5例,无功能萎缩肾3例,...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8月~2009年6月我院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胃的游离及淋巴结的清扫;其中全胃切除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8例。手术时间160~380min;术中出血量80~300ml。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清扫淋巴结16~42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d,下床活动时间3~4d。本组病例未出现吻合口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1例出现横结肠瘘,再次手术治愈。10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经过选择的胃癌病人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术中要严格遵循无瘤原则。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超声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刀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142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82例,采用腹腔镜下超声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H).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及随防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81例,中转开腹1例. 两组时间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ISH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一次完成分离、止血、切割,避免了手术电灼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