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检测长期心脏压力超负荷(pressure overload,POL)大鼠心脏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 NET)、心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及受体TrkA表达变化,探讨心脏压力超负荷导致交感神经重塑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10)和POL组(n=30).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脏POL模型,术后8周,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脏功能,用免疫组化荧光方法检测左心室心肌N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交感神经节NET及左室心肌GAP43(growth associated factor,GAP43)、TrkA 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POL大鼠心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nterventricularseptal thickness during diastole,IVSd)、收缩期心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septal thickness during systole,LVS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diastolic LV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d)显著增厚,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升高33.23%(P<0.05);心功能(EF、FS%)增强(P<0.05),表明大鼠心功能代偿.POL组心肌NGF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心肌GAP43、心脏NET mRNA水平未见变化(P>0.05),TrkA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 POL后心肌TrkA mRNA低表达可能是限制心肌NGF蛋白促交感神经生长的原因,心脏NET mRNA转录后异常或内化可能是POL后NET功能异常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 2014年9—12月在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实验。将1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心肌梗死组(n=6)、NRG-1干预组(n=6);以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NRG-1干预组于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每天经鼠尾静脉给予NRG-1(0.01μg/g)干预,连续7 d;心肌梗死组则给予生理盐水干预,假手术组仅开胸切开心包膜不结扎冠状动脉。所有大鼠均于术后7 d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交感神经重构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TH、GAP43的mRNA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而NRG-1干预组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TH、GAP43的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与TH、GAP43的mRNA水平变化一致,心肌梗死组TH、GAP4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而NRG-1的干预明显降低了TH、GAP43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NRG-1可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有利于稳定心电活动,改善心功能,是其发挥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R1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交感神经重塑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皂苷R1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脏超声测定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等指标评价心功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精氨酸酶-1(Arg-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GF、GAP43、TH、IL-1β和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功能显著降低,神经再生指标TH、GAP43阳性神经纤维密度显著增高,NGF、TH、GAP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皂苷R1组小鼠心功能显著增强,TH、GAP43阳性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降低,NGF、TH、GAP43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桂枝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55只雄性Wistar大鼠,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45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60 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成模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弥可保组、桂枝汤组,灌胃治疗4周。Elisa法检测室间隔匀浆中酪氨酸羟化酶(TH)、乙酰胆碱酶转移酶(Ch AT)、神经生长因子(NGF)、生长相关蛋白(GAP-43)、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TH、NGF、GAP-43、TNF-α明显升高(P0.01),Ch AT、CNTF明显下降(P0.01),TH/Ch AT比值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桂枝汤组Ch AT、GAP-43、CNTF升高(P0.05),TH、NGF、TNF-α下降(P0.01),TH/Ch AT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 :糖尿病造成心脏自主神经损伤,交感神经亢进,迷走神经受损。桂枝汤能促进迷走神经的修复,降低亢进的交感神经张力,维持交感-迷走神经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Semaphorin 3A(Sema 3A)对大鼠心肌梗死慢性期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重构及心室颤动阈值(室颤阈值)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心梗组(20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Sema 3A组(60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于梗死周边区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Sema 3A。8周后测定大鼠梗死周边区室颤阈值,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密度。结果:室颤阈值在Sema 3A注射组中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1.0mg/L浓度组相比心梗组有明显提高(P<0.05)。Sema 3A注射组GAP43和TH神经纤维密度与心梗组差异明显(P<0.05);且随药物浓度提高神经纤维密度呈下降趋势,在药物浓度达到1.0mg/L时表现显著(与1.0mg/L组相比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Sema 3A对室颤阈值有不同的提升效应,而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产生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吸入颗粒物(PM2.5)对大鼠心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β受体阻滞剂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普萘洛尔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按25mg/kg剂量经气管内缓慢注入颗粒物悬液,每周染毒2次,连续4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注入;普萘洛尔组大鼠在染毒的同时给予普萘洛尔50mg/kg/d,溶于饮用水中.所有大鼠于末次染毒后次日处死取双侧心耳和双心室前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3组大鼠之间左右心耳NGF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心脏左室前壁和右室前壁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普萘洛尔组大鼠心脏左室前壁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较实验组显著降低(均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室前壁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实验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PM2.5可导致大鼠心脏左室前壁和右室前壁心肌NGF表达水平增强,可能是PM2.5致交感神经重构的重要机制之一.普萘洛尔能通过抑制心肌NGF表达,从而拮抗PM2.5导致的交感神经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肥厚心肌结构重构、交感神经重构机制及他汀药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62只雄性Wistar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8周造成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分为肥厚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另设22只作为假手术组.瑞舒伐他汀组灌胃给药(10 mg·kg-1·d-1)连续12周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中酪氨酸羟化酶(TH)和生长相关因子43(GAP43),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的TH、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结果 (1)肥厚组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I)、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压(LVSP)、收缩期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舒张期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瑞舒伐他汀组.(2)Western印迹显示,肥厚组比假手术组,NGF、GAP43分别增加了1.5倍和1.7倍.瑞舒伐他汀组均低于肥厚组,分别降低46.4%(0.82±0.06比1.53±0.10)和16%(0.68±0.06比0.81±0.10).肥厚组比假手术组,TH水平降低45.7%(0.44±0.10比0.81±0.10),瑞舒伐他汀组(0.62±0.06)比肥厚组增高41%.结论 压力超负荷性大鼠肥厚心肌出现结构重构、交感神经重构现象;他汀药物能改善肥厚心肌的结构重构和交感神经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外源性硫化氢钠(NaHS,即H2S供体)处理后哮喘大鼠肺中黏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实验组(其中哮喘组9例、NGF干预组10例及NaHS干预组9例),实验组于第1、8天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致敏,第15~22天采用1%的OVA溶液雾化激发,每次雾化前30 min哮喘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GF干预组腹腔注射NGF(80 ng/kg),NaHS干预组腹腔注射NaHS(14 μmol/kg).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各相对时点以同量生理盐水注射及雾化.各组激发后24 h(第23天)解剖大鼠,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肺中黏蛋白基因Muc5ac的表达情况.结果 哮喘组肺Muc5ac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哮喘组相比,NGF干预组肺Muc5ac蛋白含量表达明显增多,而NaHS干预组肺Muc5ac蛋白含量表达减少(P<0.05).结论 大鼠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和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GF可加重气道炎症,而NaHS可以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辛伐他汀组(n=11);另设假手术组(n=11):在大鼠心脏的相同部位只穿线不结扎.4周后,对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和心房电生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Real-Time 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NGF mRNA表达升高、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射血分数降低,并伴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及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诱发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梗死组比较,辛伐他汀组NGF mRNA表达降低、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减少、左心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升高,并伴随AERP延长及AT诱发率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组仍不能使上述指标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及电重构而起到预防AT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GF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及对心肌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0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MI组)20只和急性心肌梗死+奥美沙坦组(OM组)20只。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脏功能,应用程序性电刺激检测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MI组相比,奥美沙坦可以改善心功能(t=1.85,P0.01),减少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t=1.59,P0.05);OM组心肌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m RNA表达量高于MI组(t=1.48,1.52,P0.05),而其蛋白的表达量也在梗死边缘区高于MI组(t=1.45,P0.05)。结论奥美沙坦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些可能都与奥美沙坦上调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听神经的保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科自1994年1月~2001年9月间共收治听神经瘤81例,仅1例直径小于4 cm.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自鼻腔经筛蝶窦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术前视力无光感3例术后视力元改善,有残余视力7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创伤小,面部无切口疤痕,是治疗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方法,患者易接受。对有残余视力的患者要尽可能地手术治疗,对无光感者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续股神经阻滞不同置管长度对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Ⅱ级、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3组,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置入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5 cm、10 cm或20 cm,通过导管给予0.33%盐酸罗哌卡因30 mL后连接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记录术后24 h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的阻滞程度,术后24 h和48 h静息和运动时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20 cm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效果优于5 cm组和10 cm组,5 cm组与10 cm组阻滞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术后镇痛,置入导管5 cm、10 cm和20 cm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颅视神经减压开放术治疗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不同受力部位对颅底骨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情况进行视神经损伤分型,讨论手术适应证和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开放术的优越性.方法 1997年9月至2002年5月经颅手术治疗118例视神经损伤病人,回顾分析了受伤部位、CT影像特点、手术减压范围及术后6个月视力的随访结果.评价方法为视力完全丧失、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光感和视力>0.05 5个级别.提高一个级别者为有效,视野缺损的改善也为有效.视力恢复大于0.1为显效.结果视神经损伤类型为眉弓外侧型87例,眉弓内侧型18例,颧骨型13例.术后6个月随访,术前视力完全丧失72例,术后有效35例,有效率为48.6%;术前视力残存者46例,术后均有效,有效率为100%;各型总有效率为68.6%.视神经损伤眉弓外侧型术后有效率为64.4%,眉弓内侧型83.3%;颧骨型为76.9%;可见眉弓内侧型和颧骨型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经颅手术减压范围充分,疗效明确.手术适应证为(1)伤后有残存视力,视力下降者;(2)双侧视神经损伤;(3)完全失明未超过3 d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在急诊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小腿、足部或膝关节外伤拟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行患侧股神经和腘窝坐胃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定位穿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在穿刺点注入1.5%利多卡因,30 min内每5 min观察一次阻滞的效果。记录局麻药物起效时间,观察阻滞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比传统阻滞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微囊化神经组织与脱细胞神经联合移植桥接犬坐骨神经30 mm缺损后腓肠肌的变化.方法 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n=3):A组截取双侧坐骨神经行化学萃取制备脱细胞神经;B、C组使用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犬的坐骨神经30 mm缺损,B组同时辅以微囊化神经组织移植;D组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缺损.术后定期观察术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6个月时检测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并取术侧及健侧腓肠肌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SDH)、突触素和运动终板染色,以及取距远端吻合口以远1 cm的坐骨神经神经行Masson、固蓝及NF-200染色.结果 B、C、D组实验动物均纳入实验动物数量分析、无脱失.图像分析表明B组腓肠肌SDH光密度、肌纤维截面积、突触素及运动终板光密度及面积等与C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而与D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运动功能恢复、电生理及坐骨神经形态学检测均与腓肠肌检测结果相符合.结论 微囊化神经组织细胞与脱细胞神经联合移植修复缺损神经后,重新支配靶器官,使腓肠肌萎缩明显减弱,效果优于单纯脱细胞神经移植,有望代替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7.
膈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供有关国人膈神经的解剖学资料,为膈神经移位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32具已固定尸体(男22具,女10具)的膈神经并测量其长度及宽度。结果:①膈神经总长度:男性左侧(28.16±1.92)cm,右侧(23.80±1.57)cm;女性左侧(26.08±1.46)cm,右侧(22.30±1.56)cm;②自胸骨旁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男性左侧(18.73±1.59)cm,右侧(14.44±1.48)cm;女性左侧(16.66±1.41)cm,右侧(12.70±1.18)cm;③膈神经宽度:男性左上(1.89±0.32)mm,右上(1.82±0.33)mm,左下(2.50±0.46)mm,右下(2.31±0.39)mm。女性左上(1.85±0.29)mm,右上(1.78±0.27)mm,左下(2.36±0.40)mm,右下(2.17±0.18)mm;④膈神经自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Y)与身高(X)的回归方程:男性左侧:Y=0.106X+0.881,右侧:Y=0.083X+0.253;女性左侧:Y=0.101X+0.833,右侧:Y=0.078X+0.314。结论:左右膈神经长度及上下端宽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刺激器在坐骨神经阻滞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长度为100mm的BRAUN产绝缘穿刺针,通过1Hz、0.5 mA/0.1 ms的电流强度,可获知穿刺定位情况,从而达到坐骨神经阻滞的目的.结果: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128例患者中,均对1Hz、0.5mA/0.1ms的电刺激产生小腿外侧肌肉收缩.术后随防未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疼痛或感觉异常.结论: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缺损在临床上常见,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创伤性神经缺失、神经肿瘤医源性切除、神经延期修复时的神经短缩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2-5],我国每年周围神经缺损患者高达30~50万例。对于小的周围神经缺损,可通过神经游离、转位、改变患肢体位和姿势等方法,将神经两断端接近后进行直接缝合[6]。对于较大的周围神经缺损,应用上述方法无法达到神经的无张力修复时,则需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神经修复。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是神经移植术[7-8],即采用自体神经段桥接缺损的神经,进而达到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但由于神经移植术的移植神经来源有一定的限制, 且通常还要以牺牲供区神经功能为代价[9-10],因此寻找其他修复方法和技术一直是周围神经缺损研究领域的热点。 我们从肢体延长手术中获得启示:周围神经的特殊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质使得神经干具有一定限度的抗张性,一定范围内延长神经不会对神经造成损伤。经过延长神经可以使神经断端长度得到增加,从而达到缩短神经缺损距离的目的,使得缺损的神经能够直接缝合修复,因此我们开展了用周围神经延长技术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系统研究:完成了周围神经延长器研发、周围神经延长极限、延长神经修复神经缺损效果等多个研究,现将此系统性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黎忠舟 《实用新医学》2006,7(10):995-996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刺激器在坐骨神经阻滞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长度为100mm的BRAUN产绝缘穿刺针,通过一定的电流强度,可获知穿刺定位情况,从而达到坐骨神经阻滞的目的。结果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128例患者中,均对1Hz,0.5mA的电刺激产生小腿外侧肌肉收缩。术后随防未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疼痛或感觉异常。结论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