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对广西边境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为广西边境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分析,运用TOPSIS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得出广西边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建设问题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3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名。结果 广西边境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建设发展中存在边境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突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力有限及应急资源储备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排名前三位是边境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不足(Ci=0.30)、突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力有限(Ci=0.11)及应急资源储备能力不足(Ci=0.09)。结论 加强边境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能力,提高应急资源储备能力以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是广西边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建设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SARS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现状.[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北京市2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采用评分法和数据标准化法来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对能力.[结果]北京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应急反应能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好于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对能力由高到低为城区、城乡结合区、远郊区县,但整体应对能力存在不足,尤其是险情通报与卫生信息发布的能力,房山和燕山疾控中心的应对能力也不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努力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建设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各级应急能力基本情况、现场应急装备和常用应急药物储备情况、应急人员情况、突发公共卫生监测与报告、现场处置能力和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情况等。结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省、市级应急能力较强,县级相对较弱,各级应急物资装备和药品储备仍有待改善。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具有社会性、长期性、技术性,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县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和加大应急装备及药品储备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组资料介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和种类,分析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应急储备薄弱;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机构不健全,初期应急指挥不力;③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不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不力。就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防控体系;②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西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66家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应急预案、应急监测、应急储备能力等状况。结果广西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均低于广西同期乡镇卫生院平均水平,乡镇卫生院的执业(助理)医师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9.7%),职称以初级为主(占56.4%);注册护士学历以中专为主(占58.7%),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4.8%)。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技术方案不全面。50.0%以上乡镇卫生院缺乏对甲类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化学性中毒等致病源的识别能力。尚有30.0%左右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30.0%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无法在2小时内向相关部门上报卫生应急信息。100.0%的乡镇卫生院卫生应急人力不足,50.0%无力临时增加应急床位。超过50.0%乡镇卫生院没有配备心肺复苏机、心脏除颤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彩色超声诊断仪等医疗急救设备。结论广西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仍需要在卫生人力资源、应急预案、应急监测、应急储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5):327-330
目的构建广西基层卫生计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梳理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对40名本领域的专家,就县级卫生计生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与指挥、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物资储备、恢复与评估六个维度进行两轮德尔菲法来构建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很高,分别为95%和93%;权威系数分别为0.76和0.75;协调系数分别为0.186 8和0.256 5。确定了县级卫生计生局的共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结论所构建的广西基层卫生计生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疾控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疾控机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处理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教育培训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7个方面。结果市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较强,区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相对较弱,风险沟通能力、区级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仍有待提高。结论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需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区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中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能。近年来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卫生部和各级政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能力的建设,制订卫生应急培训的规划,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应急能力。为调查黑龙江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状况。方法以普查方法对广西边境地区22家县级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急诊科一般情况、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机制、急救医疗设备等。结果 22家县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拥有开放床位总数281张,占医院床位总数的3.7%(281/7 587)。急诊科医师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4.7%;职称以中级为主,占50.9%。护士学历以大专为主,占61.8%;职称以初级及以下为主,占69.9%。共有20家医院报告能增加应急床位1 360张,占22家医院床位总数的17.9%;其中有13家医院报告急诊科有能力增加应急床位共59张,占应急床位总数的4.3%(59/1 360)。22家县级综合医院均配备救护车,共69辆,只有2家医院分别配置了1辆负压救护车。医疗急救设备中,心肺复苏机、喉罩和心脏泵的拥有率较低;便携式呼吸机、心脏除颤器、心电图机、心肺复苏机、气管插管镜、喉罩、心脏泵、便携式B超和洗胃机等设备拥有量较少。结论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专业职称偏低;急诊科床位编制偏少,卫生应急床位和应急人力储备不足;急救设备配置较少,负压救护车数量严重不足。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厦门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急救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6个方面。结果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发展较为均衡,但在应急能力建设的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各医疗机构开展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种类及各类毒物的检测能力亟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和风险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厦门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应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现状,为加强广西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广西全区114家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结果 广西各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总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486,P=0.014),市级疾控机构在组织建设、监测预警方面得分均高于县级和城区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5.016,P=0.011;F=8.160,P=0.001);广西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与中部地区各级疾控应急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市级F=1.295,P=0.349;县级F=1.582,P=0.187)。结论 广西疾控机构应急能力水平较低,市级、县级与城区疾控能力建设存在差距,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广西疾控应急水平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疾控应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况,并评估其机构和人员应对能力的强弱,找出应急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18所区(县)疾控机构及相关应急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每项调查结果赋分,最终汇总计算的分值,作为每个疾控中心的最终结果。结果各疾控机构学历、职称分布不均衡;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整体情况较好;各辖区疾控部门协作较少;各疾控部门检验能力、演练频次、业务培训内容有待提高。结论通过对区(县)级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找出其特点和薄弱环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完善基层疾控机构完善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3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虽然较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暴发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员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仍普遍较低,尤其是对疾病监测数据的利用、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3.610)、文化程度(OR=2.685)、所学专业(OR=2.903)、从事业务(OR=2.069)、培训时间(OR=2.156)及培训层次(OR=4.122)。结论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改变人员配置,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4.
南通地区县级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评价县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模型,对南通市各县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调查筛选指标,按指标框架加以整理,确定决定诸因素的权重,然后综合判断,确定各县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的顺序。结果建立了县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了现场实地检验,南通市各县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顺序;启东>通州>海门>海安>如皋>如东。结论县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科学,可行性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段云  刘敏  赵欣  高晓凤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2059-2064
目的 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专业人员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抽取该省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319名专业人员,对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进行问卷调查; 在对其应对能力现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秩和检验和秩相关分析影响专业人员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 319名CDC专业人员8个方面的应急能力平均得分在2.55~3.08分之间,有7个方面的平均得分低于3分(满分为5分)。不同级别CDC专业人员的8个方面应急能力(包括分析评价能力、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技能、交流沟通技能、文化知识技能、社区实践技能、公共卫生基础科学技能、财政预算和管理技能、领导和系统思考技能)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依次为:H=12.159,P=0.002; H=22.784,P<0.001; H=26.253,P<0.001; H=24.694,P<0.001; H=34.816,P<0.001; H=23.661,P<0.001; H=12.144,P=0.002; H=21.509,P<0.001)。省级CDC专业人员8个方面应急能力得分均高于区县级CDC专业人员,且有6个方面的应急能力得分高于巿级CDC专业人员,巿级CDC专业人员有2个方面的应急能力得分高于区县级CDC。专业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及近一年参加应急处置培训的级别与其8个方面的应急能力得分呈正相关。 结论 该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一般,市级、区县级CDC专业人员的应急能力相对较差; 今后应加强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培训,尤其是高级别的应急处置培训,提升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容  刘清芳  陈新峰  赵根明  赵琦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79-2481
目的 调查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为完善应急预警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抽取10家医疗卫生单位共49名工作人员进行访问调查.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100%,医务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报告病种知晓率达93.3%~100%,其他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为53.3%~73.3%.调查对象所在单位能应对的优势病种是肝炎、霍乱、流行性感冒、食源性疾病,而鼠疫、炭疽、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射线危害、自然灾害等疾病或事件不能很好独立应对,对生物恐怖事件不能应对.结论 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高,一般事件或疫情应对能力强,医务人员知晓率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现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经验与问题,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方法对全省43家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进行调查,调查表采用国家卫生部疾控体系建设调查表。结果通过几年的体系建设,全省各级疾控机构的疾病监测与报告、应急队伍、应急技术、物资储备都得到了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结论体系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各级疾控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且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县级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县市区疾控机构应急人员基本情况;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模型中各个指标变量的权重系数;通过叠加分析综合评价应急人员处置能力。结果现场应急处置、应急演练以及应急培训方面,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F=8.20、F=2.52,P值均<0.05);各县市区之间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心城区相对周边县市区要弱。结论在保证应急人员职称、学历等的配置上,加大应急培训以及应急演练的投入;跨县区应急储备,全市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九江市县乡级医疗卫生人员卫生应急知识水平,为制定卫生应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64名县乡级医疗卫生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县级医疗卫生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应急知识较为缺乏,不能满足卫生应急工作需要。结论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一支能适应卫生应急工作需要的队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情况,进一步规范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报告、处置,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敏感性。方法: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省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结果:FTP系统是目前的主要报告途径,占各类报告途径的68.4%(91/133);各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不够平衡,福州、漳州等市工作较好;传染性疾病类依然是我省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主要构成类型,占83.5%(111/133);春秋两季是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好发季节;各类学校是各类突发公卫事件好发场所。结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报告及时性,加强重点单位学校的监测,加强重点月份(2、3、9月)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