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宜昌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6-2011年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2起,学校事件98起,占64.47%;报告发病4 839例,无死亡病例;传染病类事件94起,占95.92%,其中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占84.69%;4-5月和9-10月为流行高峰;县乡农村学校报告事件占79.59%,城市学校占20.41%。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多发生于农村学校,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应加强流行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落实以预防接种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宁夏2013-2019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性病学分析方法,对宁夏2013-2019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9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01起,报告2 238例,罹患率为1.71%,无死亡.呼吸道传染病的罹患率为1.62%,肠道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昭通市学校突发事件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昭通市2004-2011年学校突发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有效处置学校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共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48起,其中39.51%为传染病事件,主要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发病人数逐年下降;职业中毒事件主要由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化学气体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发现至网络直报平均时间间隔为21 h,疾控机构接报到网络直报事件间隔平均为6 h。结论上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重点关注小学,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虽然食物中毒逐年下降,但是仍然应重点防范食物中毒的发生。应进一步加强一线医务人员培训,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湖南省2017-202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探讨其空间聚集性,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湖南省2017-2020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湖南省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25起,其中一般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绵阳市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9年间绵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与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间绵阳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起,发病1 242例,罹患率4.1%,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高发时间为4~6月和9月,共报告25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3.53%;事件主要发生于乡小学(15起)、乡中学(5起)和幼托机构(4起).结论 绵阳市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在农村中小学和幼托机构,重点是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贵州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作参考.方法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2010-2019年贵州省学校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10-2019年贵州省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97起,报告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掌握全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理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间全区各类学校共报告76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同期报告事件总数的53.15%(76/143),分别为一般事件(47.37%)和未分型事件(53.95%)。事件类别以传染病事件为主(65起),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占传染病事件的75.38%,以水痘、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事件为主。各年事件报告集中在4—6月和10—12月。事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县镇和农村小学是事件高发地区。结论 学校存在学习和活动场所相对独立、人员密集度大的特点,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特别是冬春季节的农村学校,是事件预防的重点区域;建议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及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提高师生健康素养。同时加强教育、市场监督等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丹东市2006-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制定卫生应急管理策略,建立良好卫生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事件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丹东市2006-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丹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9起,发病603例,死亡4例;2006-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高发态势;2009年以后事件报告整体呈低发态势;无特别重大和重大事件,一般事件为主,占事件报告总数78.95%;各县区均有事件报告,沿海(江)及内陆山区报告事件较多;除5、6月外,其他月份均有事件报告,以4、8、9和12月多发;报告事件以食物中毒为主,占事件报告总数的68.42%,且发病数、死亡数均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学校事件占事件报告总数47.37%,高中及职业中等学校报告事件占学校事件报告总数83.33%;平均每起事件处置经费3.51万元,造成经济损失5.07万元。结论 丹东市卫生应急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措施实施有效,应进一步落实应急保障措施,注重在事前预防、健康教育、综合培训、基层能力建设方面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了解山西省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探讨具有针对性的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对2010—2019年山西省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并对不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山西省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3起,其中未分级事件占72.02%(175/243)。事件主要类型为传染病疫情,占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8.89%(216/243),其中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事件报告高峰期为3—6月及10—12月。事件报告的主要场所为小学和托幼机构,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8.02%(141/243)和20.99%(51/243)。城市学校报告事件数高于县镇、农村同类型学校,而罹患率低于县镇、农村同类型学校(托幼机构χ2=50.216,P<0.001;小学χ2=420.184,P<0.001;初中χ2=279.929,P<0.001;高中χ2=47.532,P<0.001)。 结论 春季、秋季开学后一个月将进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高峰,应重点防控农村小学和幼托机构的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盐城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防控现状,提出防控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盐城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资料,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结果 2010—2019年盐城市共报告84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98.81%为传染病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报告前3位病种依次为水痘、流行性感冒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报告数逐年呈上升趋势,有明显季节性双高峰,位于10月至次年1月和3-5月。报告事件数前三位是滨海县、亭湖区和盐都区。主要发生地为小学。城市学校报告事件数、发病人数均高于农村学校。托幼机构和小学主要病种均为水痘,分别为50.00%和75.44%,中学主要病种为流行性感冒(33.33%)。疫情介入处置时间中位数为6天,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4天,两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595,P<0.001)。结论 盐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类型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水痘和流行性感冒,小学是重点防控人群,及早发现、报告、处置并在高发季节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趋势,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8年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8年珠海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8起,发病5 26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事件89.80%为传染病类,以呼吸道和肠道类为主。报告事件10.20%为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性为主。传染病类事件,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和12月—次年1月。发生场所主要为小学(50.00%)和托幼机构(21.43%)。托幼机构、中小学和职业学院/大学报告起数居首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61.90%)、流行性感冒(31.58%/30.61%)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66.67%)。98起事件介入处置时间中位数是7.90 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9.97 d。结论 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关键,疫情持续时间随介入时间长短而受影响,应加强学校疫情早期识别并及时报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河南省报告食物中毒类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食物中毒类事件预防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下载并核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用Excel清洗整理,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间全省13个省辖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42起,年均报告8起,事件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平衡;化学性和微生物性...  相似文献   

15.
2005-2009年安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安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9年全市10个县(市、区)网络直报的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安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  相似文献   

16.
姜静静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1):1381-1383
目的 了解济宁市2006—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济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高效的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济宁市2006—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点。 结果 2006—2019年济宁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6起,93.02%(80起)报告的是传染病事件,其中丙类传染病报告44起(占51.17%),乙类传染病报告8起,其他类传染病报告28起。济宁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高峰期集中在9月、12月。小学报告事件起数最多占56.98% (49/86),乡镇学校报告36起(41.86%),县城学校报告30起(34.88%),城市各级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18.60%),城市、县城、乡镇学校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07.21,P<0.01),幼儿园、小学、初中各学校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18,P<0.01)。 结论 济宁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依然有待提高,乡镇学校和小学仍然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武汉市2008 - 2017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08 - 2017年武汉市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武汉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以传染病疫情事件为主,占97.26%(71/73),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事件分别为水痘24起,流行性感冒12起,风疹11起,流行性腮腺炎8起,其他感染性腹泻7起。高峰呈双峰分布,主要发生在3 - 6月(43.84%,32/73)和9 - 12月(45.21%,33/73)。发生场所以小学为主,占47.95%(35/73)。首发病例发病与疫情报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8 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2 d,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到采取措施的时间间隔与疫情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疫情报告的时间越晚,疫情的持续时间越长。结论 小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应加强预防接种、症状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以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8.
2004~2009年宾阳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宾阳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04~2009年宾阳县学校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宾阳县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2起,发病6 358例,无病例死亡,发生起数和发病数分别占全县总起数和总发病数的91.07%及96.06%;发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95.10%;以3~5月、10~12月及1月为高发月份,共报告94起,占总起数的92.16%。结论各级政府、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各负其职,降低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桂林市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2005-2009年桂林学校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桂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2起,涉及人数60 472人,发病2 293例,无死亡;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染病疫情占94.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海省2012-2018年学校等集体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青海省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8年青海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起,报告病例3 319例,分别占总报告事件的84.40%和报告病例总数的92.81%,其他传染病(水痘)的事件数和发病数均高于丙类传染病的事件数和发病数,丙类高于乙类传染病的事件数和发病数。发病居前三位的事件有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季节上呈现了春秋(5月和10月)双高峰现象。学校传染病疫情高发地区为农村中小学校、高发人群为县中学生和城市幼儿园。首发病例发病与疫情报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 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0 d。结论建议加强疫情监测,提高识别疫情的敏感性,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思想报告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形式培训,是防控传染病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