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84例病变范围不超过中甲基板的慢性鼻窦炎1型、2型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麻醉效果、术中出血量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2组的治疗效果、麻醉效果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病变未超过中甲基板的慢性鼻窦炎1型、2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更为安全、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麻和局麻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效果。方法:将96例需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CRS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研究组,n=48)和全麻组(对照组,n=48)。观察麻醉效果,记录手术情况和术毕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后6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鼻黏膜症状(Lund-Kennedy评分)和鼻腔鼻窦改善情况[鼻腔鼻窦测试-20(SNOT-20)],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Lund-Kennedy、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患者在局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相对于全麻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术毕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治疗效果,于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3.
局麻和全麻下施行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在局麻和全麻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治入院的13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全麻组和局麻组,在全麻或局部麻醉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比较两种麻醉下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1个月和6个月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效果.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采用长海痛尺进行评分.结果 局麻下术中出血量较全麻明显减少(P<0.05);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较全身麻醉患者出血量少,术后镇痛无明显差别,在术后1~6个月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局部麻醉下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更为安全、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局部麻醉和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鼻内窥镜手术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在局部麻醉和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对全麻组和局麻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后的疼痛,以及在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中局麻组的出血量比全麻组的出血量明显的少,P0.05,手术后对两种麻醉方式出现的疼痛进行调查,结果没有太大的差异,两组治疗效果在进行比较后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麻醉的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比全麻醉手术的出血量少,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疼痛和治疗效果都没有很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各个方面采用局部麻醉方式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更为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中隔偏曲整形术和鼻窦术分两次进行,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值、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联合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进行手术,患者疗效不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且不增加术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内镜鼻窦手术中的麻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不同范围病变异内镜手术对麻醉方式的要求。方法:2000年12月—2001年5月刚开展的鼻内镜手术者称初期手术,30例局麻。2001年6月—2002年6月鼻内镜手术50例者称后期手术,50例选择不同麻醉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初期手术病人30例,以优和较好的麻醉效果作为麻醉成功评判,麻醉成功率为70%;后期手术病人50例,根据慢性鼻窦炎病变位于前组鼻窦选择局麻11例(优7例,较好4例),病变累及前、后组鼻窦,但后组鼻窦病变局限选择局麻 度冷丁24例(优19例,较好5例),其余病人选择全麻。结论:鼻内镜手术应根据慢性鼻窦炎不同范围病变,选择局麻、局麻 度冷丁和全麻,可使病人既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又彻底清除病变,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铭芳  杨笑染  马涛  刘为民 《重庆医学》2016,(17):2404-2405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联合抗生素在鼻内镜围术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A 组)和治疗者(B组)。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插管下采用 Messerklinger 术式,依次开放病变鼻窦,完整切除鼻腔鼻窦息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变化,进一步总结鼻喷激素联合抗生素在鼻内镜围术期对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影响。结果 B 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小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围术期采用鼻喷激素联合抗生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动吸切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局麻下使用电动吸切器行病变鼻窦开放术;局部麻醉下咬切钳及开筛钳行病交鼻窦开放术;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行病变鼻窦开放术.结果:局部麻醉下电动吸切器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咬切钳及开筛钳治疗或全麻控制性降压下的病变鼻窦开放术治疗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低、出血量少、疼痛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局麻下使用电动吸切器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治疗,它具有疗效高、创伤小的特点,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术式。其麻醉也经历过局麻、强化麻醉,目前多采用全身麻醉。本文就2003年1~12月实施的全麻下鼻窦内窥镜手术麻醉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的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又可达到与经典鼻内镜手术相同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方式。方法选择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保留部分钩突的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照组行经典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根据主观症状及复查时鼻内镜下局部状态对疗效做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治愈36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对照组11例。结果表明钩突部分切除术与钩突切除术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钩突切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术式可达到与经典鼻内镜鼻窦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典鼻内镜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3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问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硬膜外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麻醉效果较好,适宜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15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58例,单纯全麻组(B组)57例。A组选取L5-6或T6-7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mg/kg,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0.2%地卡因,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安氟醚浓度。B组诱导同A组,维持采用安氟醚、芬太尼,两组均间断给予肌松剂。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麻醉药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3种麻醉方式对新生儿及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名,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全身麻醉组产妇依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2mg、氯胺酮30~40mg、丙泊酚1.0mg/kg、琥珀胆碱1.5mg/kg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吸入体积分数为0.010~0.015的七氟烷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适当给予产妇芬太尼、咪达唑仑和曲马多。3组均于胎儿娩出即刻抽取胎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出生1和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出生后1、2、3和5d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分别记录为NBNA1、2、3、5)。记录术后1和24h时产妇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分别记录为NRS1、24),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和开始哺乳时间。结果 3组间新生儿出生1和5min Apgar评分及NBNA1、2、3、5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3组的NRS1均<3分,全身麻醉组显著低于硬脊膜外腔阻滞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P值均<0.01),3组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和开始哺乳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喉罩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对母婴是安全的,对产妇术后恢复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铭陟  李李 《海南医学》2010,21(5):52-54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与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20例)和硬膜外联合全麻组(GE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和气道压;测定患者麻醉前、气腹后20 min及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3个时点的血糖浓度及血气;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术中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 与GE组比,G组在气腹后20 min 和拔管后5 min时HR及MAP均显著增加(P〈0.05)。气腹后20 min时两组气道压和血糖水平均升高,但G组升高较明显(P〈0.05)。血气分析在气腹后20 min时两组HCO3^-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组比,GE组病人术中麻药用量少,术后苏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术后肺部感染率低(P〈0.05)。结论 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时对循环和内分泌影响小,肺部感染率低,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足月妊娠、拟接受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局麻药用量、麻醉阻滞完善所需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阻滞不全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9.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最高麻醉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为9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优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P〈O.05)。结论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镇痛完全、阻滞完善、肌松满意、对循环、呼吸干扰相对较小、并发症少、不受时间限制等优点,更有利于母婴安全,是一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手术治疗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镇痛效果。方法  115例 (2 11眼 )青光眼手术患者用 0 .5 %爱尔卡因或 0 .5 %地卡因表面麻醉 ,术中用 2 %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浸润麻醉。结果 所有 2 11眼患者 ,周边虹膜切除 83眼 ,标准小梁切除 10 8眼。 191眼 (90 .5 % )术中无痛感 ,16眼 (7.6% )轻微疼痛 ,4眼 (1.9% )疼痛明显。所有病例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发生 ,小视野晚期青光眼患者没有一过性黑朦发生。结论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它是常规青光眼手术中简单实用的麻醉方法 ,尤其是小视野晚期青光眼患者。  相似文献   

17.
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选60例下腹部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B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二组麻醉前、插管、切皮、探查、拔管时的SBP、DBP、MAP、HR的变化,记录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时间。[结果]两组中SBP、DBP、MAP、HR,A组变化较大,B组平稳,P<0.05或0.01,有显著性差异,各项苏醒时间A组长于B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具有心血管反应较小、血液动力等平稳的优点,且苏醒迅速,无躁动。  相似文献   

18.
刘成  彭英 《四川医学》2011,32(11):1762-1764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G)和持续性硬膜外腔阻滞麻醉(E)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安全性及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100例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另10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两组患者麻醉后,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CO2气腹前(T0),气腹后5min(T1)、15min(T2)、30min(T3)及停气后10min(T4)的MAP,HR,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Tw)及此过程中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E组T1、T2,HR明显降低(P〈O.05),30min恢复到气腹前水平,G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G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后10min尚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T3及T4 G组血糖升高显著高于E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可安全用于短时间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并且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20~30 min,pH值、PaCO2与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SBP、DBP、HR变化及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硬膜外麻醉组1例出现短暂呼吸抑制,3例术后出现头昏,30 min后自行消失。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父母陪伴舒适麻醉技术对患儿麻醉诱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213例(年龄2~12岁,ASA分级Ⅰ~Ⅱ级,发育正常,无精神系统及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患儿手术当天由家长陪伴进行麻醉诱导,试验2组患儿在术前对家长进行舒适麻醉技术指导后在手术当天由家长陪伴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术前常规访视,手术当天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陪伴进行麻醉诱导.结果 患儿年龄偏大、有手术经历及其父母不焦虑、心理控制类型为内控型者与对照组比较麻醉诱导期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家长进行麻醉诱导指导与不进行指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陪伴舒适麻醉诱导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年龄偏大、有手术经历、其父母不焦虑且心理控制类型为内控型患儿麻醉诱导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