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沙坪坝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明确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类别食品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2-2015年对肉及肉制品、膨化食品、餐饮食品、婴幼儿食品等17类食品中的12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2-2015年共检测样品631份,检测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3.2%.其中膨化食品检出率为20.0%;饮用水和婴幼儿食品检出率分别为10.7%、10.0%;流动早餐5.0% (2/40)、水产及其制品4.2% (2/48)、餐饮食品3.0% (4/134)、肉及肉制品2.9% (3/105).其余食品类别食源性致病菌均未检出.结论 沙坪坝区市售食品存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且膨化食品、饮用水、婴幼儿食品、流动早餐、水产及其制品、餐饮食品、肉及肉制品食品类别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2.
2011-2012年绵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7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2011-2012年共抽检食品样品540件,45份样品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8.33%,检出致病菌45株,其中蜡样芽胞杆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7株,沙门菌5株,阪崎肠杆菌1株。结论 2011-2012年绵阳市熟制米面制品和婴幼儿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较高,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对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石家庄市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工作,有针对性的对市售食品及餐饮食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确定易受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e依据《20L0年河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技术指南》的要求对石家庄市8大类13种共240份食品样品进行主动监测.结果 于240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53株,总检出率为20.4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5株,检出率为12.7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7株,检出率为21.77%;沙门菌检出1株,检出率为0.46%;副溶血性弧菌检出5株,检出率为12.20%;创伤弧菌检出3株,检出率为7.32%;阪崎肠杆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8.33% (2/24).样品中未检出大肠杆菌0157:H7和空肠弯曲菌.各类样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率分别为生畜肉37.50%,生禽肉46.67%,熟肉制品9.52%,速冻米面制品56.25%,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0,鲜冻水产品29.17%,生食水产品11.76%,生食类蔬菜0,婴幼儿配方粉8.33%,冰激凌6.67%,中式凉拌菜20.00%,沙拉26.67%,鲜榨果汁47.37%.结论 石家庄市市售食品及餐饮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生畜肉、生禽肉、速冻米面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和餐饮食品中中式凉拌菜、沙拉、鲜榨果汁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石家庄市食源性致病菌中的主要污染菌.  相似文献   

4.
韦丽娟  韦显东  杨微 《职业与健康》2014,(13):1841-1843
目的了解宜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方法采集宜州市市售的9类204份食品进行10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204份样品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0株,总检出率14.71%。即食熟制米面制品污染最为严重,检出率为54.55%,其次是婴幼儿配方食品,检出率28.13%。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27.78%,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6.25%,大肠埃希菌检出率5.7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17%,创伤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均为5.00%。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未检出。结论宜州市食品已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即食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焙烤类食品、生食果蔬类食品、全生动物性水产品为主要受污染食品,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江北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探索建立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系统打基础。方法:采集2家大型农贸市场在售中生鲜肉制品、散装熟肉制品、生海水产品3类样品进行了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种致病菌监测,每季采样1次,共采集检测样品76份。结果:共检出致病菌21株,总阳性检出率为27.63%。其中检出德尔卑沙门菌1株,检出率为1.32%;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检出率为3.95%;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株,检出率为6.58%;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株,检出率为15.79%。3类食品以生鲜肉制品卫生状况最差,检出率为37.50%。在生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5%。夏秋季节检出率最高为33.33%。结论:农贸市场在售中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建议长期、定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工作,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报告与预警系统,并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遂宁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全市随机抽取各类食品,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项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2013-2014年共抽检食品样品370份,74份样品中检出78株致病菌,总检出率21.08%,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92%、4.59%。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包括桶装饮用水(43.75%)、乳与乳制品(43.33%)、婴幼儿食品(28.00%)、肉与肉制品(27.27%)、餐饮食品(26.09%)、水产品(7.41%)。结论 2013-2014年遂宁市部分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有针对性的控制各类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8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582件,检出致病菌49株,总检出率为8.42%。其中蜡样芽孢杆菌2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株,阪崎肠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沙门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结论2012-2013年绵阳市乳及乳制品和婴幼儿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较高,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对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受污染的食品种类,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采集12类共321份食品样品,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及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321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56株,总检出率为17.45%;其中致病菌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17.44%),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11.11%)、金黄色葡萄球菌(5.73%);不同类别的食品中调理肉制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75.00%),其次是生食肉类制品(46.67%);不同季度中以第二季度检出率最高(22.94%)。结论西安市市售食品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在绵阳市采集14种食品,进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792件,5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57株,总检出率为7.07%。2012-2014年不同年份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61%(31/360)、8.25%(17/206)、3.54%(8/226)。7类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23.07%,,乳与乳制品为13.33%,桶装饮用水及直饮水为12.50%;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最高(12.50%)、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10.00%)和阪崎肠杆菌(6.15%),单增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3.23%、1.01%、和0.58%,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结论绵阳市抽检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婴幼儿食品、乳与乳制品、桶装饮用水及饮水较突出;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为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徐州市云龙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2013—2015年云龙区市场销售的255份食品样品品检出致病菌43株,检出率为16.87%。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3.53%、6.67%、1.72%、23.73%,阪崎杆菌、志贺菌、创伤弧菌未检出。生肉类和水产品污染较严重,生肉类以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19.29%和10.52%;水产品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23.73%。结论徐州市云龙区食品中生肉类、水产品和熟食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程度较高,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1.
罗赟  吴晓红  刘颜  陈志 《现代预防医学》2016,(14):2541-2544
目的 了解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预防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为食品安全监管和科学评估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数据。方法 2015年在绵阳市采集6类309份食品,按照国家风险监测手册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6类309份样品中共分离出4种8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2.59%,检出致病菌的食品是凉面/凉粉、生冻海产品和三明治,检出致病菌有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其中街头摊点(凉粉/凉面)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19.05%,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为8.82%,散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为3.33%。结论 2015年绵阳市309份食品中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不高,街头摊点的凉粉/凉面应作为重点监管食品,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应作为重点监测致病菌,重视散装食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2013 年厦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3年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册》的要求,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监测样品408份,检出致病菌22株,总检出率为5.3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0%(4/2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12.5%(4/3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6.67%(5/75)。结论饮用水、婴幼儿食品、地方特色食品、餐饮食品和水产品是厦门市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由此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05~2007年无锡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市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接国标方法,对8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与鉴定. [结果]2005~2007年在垒市8类食品374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为8.56%.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6株,检出率为4.28%;沙门菌检出15株,检出率为4.0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1株,检出率为0.27%;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 [结论]无锡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制品和水产品受到污染最为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宜昌市2002年~2005年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解宜昌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2002年开始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湖北省的一个二级监测点参加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对宜昌市的市售食品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法:2002~2005年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提供的检测方法和湖北省下达的监测任务监测,监测的项目为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4年共监测样品249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8株,各类样品总的检出率按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样品计检出率达到了16.87%,按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株数计检出率达到了19.28%。结论:宜昌市的监测结果与湖北省的基本一致,以生肉类样品污染最严重,沙门菌是主要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株洲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湖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案,2014-2017年株洲市共采集了12类,825份食品样并进行监测。结果 825份样本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39株,总检出率为16.8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43.88%,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50%,弯曲菌7.58%等。检出率最高前三类食品是:动物性水产品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为51.45%,肉及肉制品(42.73%)、饮用水及包装水(12.50%)。结论株洲地区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为实现高危食品的识别和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安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及《2014年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全市5个区县7类食品共352份样品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结果从352份样品中共检出36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0.23%,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5.4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1%)、沙门菌(1.42%)。7类食品中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是生肉制品,为31.67%,其次是凉拌菜(10.91%)、熟肉制品(10.00%)、糕点(8.00%)、皮蛋(3.33%)。结论 2014年广安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制品、熟肉制品、凉拌菜、糕点制品、皮蛋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主要病原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市售肉与肉制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的肉与肉制品,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中规定的方法检测致病菌.结果 310份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12.90%,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样品均为生肉制品,以调理肉制品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达70.00%,熟肉制品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仅为2.70%,熟肉制品中检出的阳性样品均为酱卤制品.5种畜禽肉中猪肉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种类肉制品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74%,检出率较高的是单增李斯特氏菌,弯曲群、空肠弯曲杆菌和志贺氏菌均没有检出.农贸市场的样品阳性检出率最高,达27.91%.结论 肉与肉制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以单增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为主,加强农贸市场肉与肉制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管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即食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湖南地区的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单位采集即食食品(凉拌菜和熟肉制品),依据GB 4789-2010和GB/T 4789-2008方法,对样品进行沙门菌等4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分离菌株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991份样品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2株,检出率为9.28%,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检出率为6.86%,检出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各12株,检出率为1.21%,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达61.76%,而且多重耐药明显. 结论 湖南地区即食食品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同时应控制动物饲料中抗生素的添加使用,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充市即食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具代表性的4类食品,依据国标方法,对584件样品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志贺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 584件食品中检出50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8.56% (50/584).5种食源性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6.68%),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3%)和沙门菌(0.86%),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和志贺菌.结论 南充市散装即食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2007年-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2010年采集南京市售食品共计459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6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459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61株,总检出率13.3%。2007年-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5.3%2、1.3%7、.9%和6.9%。生肉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为45.8%,其次是生速食米面制品,检出率为24%,水产品、熟肉制品和凉拌菜的检出率分别为14.1%、13.3%和5.9%。结论: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南京市食品的污染普遍存在。生肉、生速食米面制品和熟肉制品是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