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常规生化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某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结果在128例DM者中,肝脏功能生化异常者34例,占总数的26.7%。肾功能异常者45例,占总数的35.2%。肾脏功能/肝脏功能几项/单向指标有所上升,肝脏功能生化结果异常者的血脂水平显著比正常组高。结论 DM者普遍存在肝/肾功能受损,对其进行常规生化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报道1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的诊疗过程。患者为37岁男性, 因"发现血糖升高1年"就诊, 既往合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T2DM。考虑患者合并疾病情况, 及减少用药频次需求, 更改原有降糖方案为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治疗, 患者血糖控制更加理想, 脂肪肝程度减轻, 肝功能恢复正常, 用药频次较前明显减少, 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提高。有研究表明,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以改善T2DM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 司美格鲁肽作为最新的GLP-1RA周制剂, 可考虑应用于合并脂肪肝的T2DM患者, 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也改善脂肪肝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梅华  钟小宁  柳广南  邓静敏  白晶 《内科》2008,3(6):843-844
目的探讨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31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15例;HBsAg(-)患者170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4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对合并HBsAg(+)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沈明  赵攀  钱春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912-1913
目的观察云芝胞内糖肽对结核病合并HBsAg阳性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将100例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云芝胞内糖肽胶囊口服,一次1 g,一日2次,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给予二维葡醛内酯3.72 mg/d,连续服用二个月。结果强化期2月,治疗组肝功能异常者8例(16%),对照组肝能异常者13(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芝胞内糖肽对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性致肝损害后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8月至10月收治的125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ALT异常者58例,占46.4%,AST异常者100例,占80.0%,转氨酶大多数为轻度到中度升高,以AST升高为著,经治疗肝功能可在发病2—3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登革热患者并发肝损害较多,肝功能指标的特征性改变可作为登革热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较多合并肝损害,包括甲亢性肝损害、病毒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症状多较严重,治疗棘手.在其合并病毒性肝损害中,以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多见.当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时,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及131I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液净化已在治疗中显示一定的价值[1].现对我院2000~2011年收治的12例甲亢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2例合并重型肝炎及1例胆汁淤积严重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除1例肝功能1个月恢复正常外,其余均于2~3周恢复正常。肝功好转后均及时行131I治疗甲亢。结论: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先明确肝损害原因并保肝治疗,肝功能出现好转后行131I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降糖穴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经临床诊断的60例T2DM患者进行平衡针灸降糖穴治疗3 w,并对其血糖、尿糖及口渴、易饥、多尿和体重等临床症状变化记录,采取CHI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衡针灸降糖穴能够明显降低T2DM患者血糖和尿糖指标,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临床症状口渴、易饥和多尿也有明显改善(均P0.001);体重治疗前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降糖穴对T2DM血糖、尿糖及临床症状有显著治疗作用,是临床治疗T2DM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愈后,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3年7月31日至2010年7月30日期间该院COPD合并DM 2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单纯COPD、DM进行比较。结果 COPD合并DM呈逐年递增趋势,60岁以上患病率高于60岁以下,性别无差异;以感染诱发COPD急性加重252例,占95.45%,感染两种以上致病菌的发生率COPD合并DM组高于单纯COPD组;COPD合并DM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单纯COPD组,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和肺心病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COPD合并DM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DM组;COPD合并DM组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率高于DM组,而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比率低于DM组;COPD合并DM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的时间长于单纯COPD组。结论 COPD合并DM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COPD与DM之间相互影响,两病并存时病情重、治疗困难且治疗周期长,因此及早认识两病并存、早期防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YKL-40L水平的影响。方法 26例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除常规降糖治疗外,用西格列汀100 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YKL-40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清YKL-40水平为(54.22±13.68)ng/mL,与治疗前的(72.46±11.75)ng/mL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降低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YKL-40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继发性肺结核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肺结核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3LSE/9LE、2HLSE/10HLE、2HRZS(E)/4HR抗痨方案,定期检测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A、B、C三组分别有6例、12例、16例出现肝功能损害,其中A组3例为肝功能异常,3例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B组有2例出现中度、1例出现重度肝损害;C组2例中度、2例重度肝损害。A组与B、c组比较,P〈0.05,C组与B组比较,P〈0.05。结论含利福平、吡嗪酰胺的化疗方案对肺结核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损害较大,含左氧氟沙星方案能减轻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可作为肺结核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苗丰村居民肝损害状况,分析居民肝损害的可能原因,为不明原因肝损害的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苗丰村居民进行肝功能普查、流行病学调查;对肝功能异常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对居民饮用水及环境土壤行砷、铬、硒等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苗丰村居民中血清ALT异常者占检测总数的23.8%,AST异常者占检测总数的10.7%;HBs Ag阳性11例,脂肪肝3例。土壤中微量元素硒缺乏。结论部分苗丰村居民存在肝损害。环境土壤微量元素硒缺乏可能是导致居民肝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人工肝结合131I治疗与内科常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近6年来我院40例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人工肝[方式有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 r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血浆置换]结合131I与内科常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结果:人工肝组有25例患者,20例好转,5例病情恶化,内科常规治疗组共15例患者,6例好转,9例恶化,人工肝组好转率(80%)明显高于内科常规治疗组(40%),人工肝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指标,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提高治愈率.结论: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病情复杂,治疗棘手,根据病情需要行人工肝治疗,在肝功能改善后行131I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TB)患者给予不同降糖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结核基础治疗,将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口服降糖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胰岛素降糖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FPG、2 h PG及Hb A1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降糖组改善情况优于口服降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降糖组、口服降糖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6%、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控制更好,肺结核治疗效果也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控制对肺结核治疗效果有帮助。结论应用胰岛素降糖比口服降糖更有效的提高DM合并T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5.
褚莉茗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054-3056
目的 探讨降糖速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酶学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T2 DM患者202例.将降糖速率≤6mmol·L-1.d-1的患者纳入T2DM1组105例,降糖速率>6 mmol·L-·d-1的患者纳入T2 DM2组97例.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降糖前、降糖后、随访期间3个时间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情况.结果 T2DM1组降糖后(CK-MB)、肌红蛋白、cTnI水平较降糖前显著下降(P<0.05).T2DM1组随访期间心肌酶学水平较降糖前亦明显下降(P<0.05).T2 DM2组降糖后CK-MB、肌红蛋白、cTnI水平较降糖前上升(P<0.05).而T2 DM2组随访期间心肌酶学水平较降糖前明显下降(P<0.05).另外,T2 DM2组降糖前后心肌酶学差值明显高于T2 DM1组(P<0.05).结论 长期良好的控制血糖可以有效降低心肌酶学水平,但当降糖速度过快时反而会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心肌酶学水平上升,所以应当合理控制降糖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BV携带者中结核杆菌(TB)感染者抗-TB治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点.方法105例结核杆菌(TB)感染者,其中HBV携带者45例,非HBV携带者60例,均进行抗-TB治疗6mo~8mo;前2mo四联用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后4mo~6mo两联用药,异烟肼和利福平.男选择60例HBV携带者,无结核杆菌感染,未用药,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检查肝功能、HBV标记物、腹部B超检查,HBV标记物阳性的,进行HBVDNA滴度测定.治疗后,每2wk~4wk复查上述指标肝功能异常者,再复查1次,谷丙转氨酶(ALT)仍高于正常上限1.5倍以上者作为观察对象,部分做肝穿刺行组织学检查.肝功能异常者,ALT≥3倍正常值的,暂停用抗-TB治疗,其中HBVDNA滴度高于1000ng/L的,给予拉米扶啶治疗加保肝治疗,其余的仅给予保肝治疗.结果结核杆菌(TB)感染者合并HBV携带者(A组)、TB感染者不合并HBV携带者(B组)、单纯HBV携带者(C组)肝功能异常者发生率分别为44.4%,13.3%,16.6%;发病年龄A组较B组年轻,P<0.05;e抗原转阴率,A组为20%,C组为10%;HBVDNA滴度增高时易出现肝功能异常;A组肝组织损伤较B,C两组严重;给予拉米扶啶治疗的10例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再给予抗-TB治疗仅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结论HBV感染可增加抗-TB药物治疗的肝毒性,尤其在HBVDNA滴度较高时(>1000ng/L),加用抑制HBV复制的药物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率;抗-TB治疗后HBeAg转阴率略增加,可能与肝细胞损伤后病毒ccDNA负荷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基础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57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过程中出现的DIL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基础慢性肝病与肝损害的相关性,不同类型慢性肝病与肝损害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与肝损害的相关性。结果:1357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出现肝损害327例(24.1%),368例合并基础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损害165例(44.84%),无基础慢性肝病患者989例出现肝损害203例(20.53%)。其中合并慢性基础肝病患者中慢性HBV感染者234例,112例发生肝损害(47.86%);慢性HCV感染者34例,15例发生肝损害(44.12%);其他慢性肝病患者100例,出现肝损害38例(38.00%)。234例慢性HBV感染者中慢性乙型肝炎(CHB)组85例,52例发生药物性肝损害(61.18%);HBV携带者(ASC)149例,60例发生药物性肝损害(40.27%)。结论:抗结核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尤其是合并慢性基础肝病的惠者,因此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早发现肝损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和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路优泰)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症(DPS)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方法入选48例T2DM合并DPS患者,均采用人胰岛素(诺和灵30R,丹麦产)进行个体化降糖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以路优泰300 mg,2次/d口服;对照组不加用任何抗抑郁药物。分别跟踪监测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程度和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路优泰治疗组以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评抑郁量表(SDS)为标准判定抑郁症明显减轻,血糖及HbA1c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路优泰治疗老年T2DM合并DPS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人36例,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脂(TG),肝、肾功能、血压、体重、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瑞格列奈组FPG,PPG2h,GSP,治疗前后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5%.胰岛素组治疗前后FPG,PPG2h,GSP,治疗前后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18.8%.两组比较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中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瑞格列奈亦可迅速、安全降糖,但在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胰岛素治疗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肿瘤合并肝功能异常病因,本文回顾分析60例肿瘤合并肝功能异常病例。评价指标为患者血清中转氨酶含量。结果表明,60例中24例为肿瘤浸润所致,主要是淋巴瘤、白血病。30例为药物性肝损害,6例免疫性肝损害,对肿瘤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治疗应具体分析病因,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