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重要的临床课题,其与休克、感染、肝叶切除、肝脏外伤及肝移植等所致的肝功能损害、衰竭都与之有关.尽管近年来关于肝脏IRI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其发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近来Toll样受体4 (Toll likeDeceptor4,TLR-4)在肝脏IRI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发现其在肝脏IRI的某些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TLR-4的信号转导角度,综述了其在肝脏IRI及肝脏保护中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与移植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玉明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3(6):34-37
TOLL样受体是最近发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在机体抵御外来致病微生物入侵,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在移植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TOLL样受体与移植免疫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与移植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LL样受体是最近发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在机体抵御外来致病微生物 入侵,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在移植免疫反应中扮演 重要角色,本文就TOLL样受体与移植免疫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的表达情况,及辛伐他汀对LDLr表达的影响,探讨LDLr在脂质导致肾病大鼠肾脏损害过程中的作用及他汀类药物肾脏保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12周后收集标本,光镜观察肾小球硬化情况,酶比色法和油红染色法检测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肾组织LDLr、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P〈0.0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肾组织LDLr、SREBP-2蛋白表达上调与肾组织胆固醇酯(C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均〈0.01)。治疗组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P〈0.0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均较模型组低(分别P〈0.05或P〈0.01)。结论: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肾组织内SREBP-2、LDLr表达明显上调,脂质可能通过过度表达的LDLr途径在肾组织内沉积,加重肾小球硬化;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LDLr途径,减少脂质在肾脏组织内沉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在非肥胖型糖尿病(NOD)鼠胰腺的表达及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定位TLR4在胰腺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其在胰腺中的表达及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几乎所有的胰岛β细胞表面均表达TLR4.随着1型糖尿病的进展,胰腺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由1.01 ±0.01上升到3.68±0.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NA相对表达量由1.00±0.02上升到4.76±0.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1型糖尿病的进展,TLR4表达明显增加,其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与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为模式识别受体中的信号转导受体,在抗微生物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炎症、免疫机制参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本文将TLRs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M组)和AT—RA组(T组),每组6只。DM组和T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T组给予ATRA20mg·k^-1·d^-1灌胃8周。于第8周末比较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肌酐清除率(Ccr)、肾质量/体质量比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LR4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部位和强度。结果①DM组24h尿蛋白量、Ccr、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均高于正常组,T组尿蛋白量和Ccr较DM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DM组TLR4 mRNA表达高于N组,T组TLR4 mRNA表达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TLR4主要表达于近曲、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和部分肾小球细胞,DM组TLR4表达高于N组,T组TLR4表达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RA可能通过干预肾组织TLR4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及其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STZ-DM模型组,在模型成功后2周,4周和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肾小球内,PKCα在DM发病2周,4周,12周时表达显著上升;PKCβ1,PKCⅡ在DM发病2周时表达明显下降,4周,12周时逐渐上升,PKCε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DN发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PKC各同工酶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不同,对DN的发生,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益肾胶囊治疗组,每组12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记录大鼠体重、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取肾组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2周末,DN模型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TLR4、IL-6及IL-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TLR4、IL-6及IL-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调节肾组织TLR4、IL-6及IL-8的表达,减少DN的炎症反应,从而延缓了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因众多,主要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疾病等。而糖尿病肾脏疾病作为慢性肾脏病的病因之一,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不加以控制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主要以高糖等代谢因素导致的免疫介导性炎症对肾脏破坏为主,而近年来发现免疫介导性炎症因素是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机体处在高糖状态下募集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反应细胞在肾脏浸润,从而刺激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发生,这一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发生。在天然免疫应答系统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以及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在肾脏相关免疫炎症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来研究发现,TLR4以及NLRP3炎性小体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在高糖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5mg·kg^-1)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1周给予氯沙坦20mg·kg^-1灌胃。12周后测3组24h尿蛋白、血肌酐、肾重/体重、血CRP及TNF-α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LR4、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肾重/体重明显升高,肾小球肥大、细胞增生,PAS阳性物质沉积增多。血CRP、TNF-α含量及肾组织TLR4、NF-κB的蛋白表达上调。经氯沙坦治疗后,血CRP、TNF-α含量下降,TLR4、NF-κB的表达下调。结论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TLR4的表达,降低血浆CRP、TNF-α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化学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B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肾病组(DN)和4-PBA治疗组(4-PBA),每组各18只。在治疗第4、8及12周末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质量指数(KI)、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p47phox和硝基酪氨酸(NT)的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在4、8和12周时,DN大鼠的KI显著增高(P < 0.05),UAER(mg/24 h)也显著增高(4.92±0.70 比 0.26±0.07、 5.29±0.83 比0.28±0.08、5.54±0.81比0.29±0.04,均P < 0.05)。12周时病理显示D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积聚;而与DN组大鼠比较,4-PBA治疗组大鼠KI显著降低(P < 0.05),UAER(mg/24 h)亦显著降低(4、8和12周分别为3.71±0.37、3.47±0.36和3.28±0.40,P < 0.05),4-PBA能显著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在4、8和12周,与NC组大鼠比较,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154.72%、148.60%和91.95%(均P < 0.05);p47phox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118.00%、140.10%和177.82%(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5.29%、59.13%和89.28%(均P < 0.05);尿MDA含量分别增加了2.05倍、2.26倍和2.43倍;尿SOD活性分别下降了64.78%、71.29%和79.32%。与DN组比较,在8和12周时,4-PBA治疗组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且与NC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在4~12周,4-PBA治疗可显著减少DN大鼠尿中MDA含量,增加尿SOD活性(均P < 0.05)。 结论 4-PBA能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8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DNP组)、生理盐水(SC)+DNP组和GBP+DNP组(每组27只).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前1d及注射后3、7、10、14、21、28 d测定缩足反射机械刺激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缩足反射热辐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SC+DNP组和GBP+DNP组于STZ注射15d起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GBP 50 mg/kg,1次/d,连续7d,并于21、28 d测定PWMT和PWTL.行为学测试完成后选择21 d大鼠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DRG中TLR4的表达. 结果 与C组比较,DNP组PWMT (3.9±0.9)g降低,PWTL[(6.1±0.8)s]缩短,DRG中TLR4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DNP组比较,SC+DNP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PWMT、PWTL和TLR4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与DNP组和SC+DNP组比较,GBP+DNP组PWMT(8.3±0.8)g升高,PWTL[(9.9±1.2)s]延长,DRG中TLR4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 结论 GBP可通过抑制DRG中TLR4表达,从而减轻大鼠DNP.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微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正常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用STZ诱导建立DN模型,大鼠自由进食、饮水。于第4周和第8周各组分别处死大鼠6只。测定血生化及24h尿蛋白定量,以正常肾小球为对照,采用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肾小球VEGF、VEGFR2、TM-1的分布及其强度变化,并结合肾脏病理进行分析。应用RT-PCR技术测定VEGF和VEGFR2mRNA的表达。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第4周,8周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升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光镜,出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典型的病理改变过程。(2)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组4周、8周时肾脏VEGF、VEGFR2及TM-1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上调(P〈0.01),VEGF与TM-1呈正相关(4周时r=0.947,P〈0.001;8周时r=0.923,P〈0.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第8周时VEGF-mRNA和VEGFR2-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第8周时VEGF-mRNA和VEGFR2-mRNA表达较第4周时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VEGF、VEGFR2、TM-1表达增强,与糖尿病肾脏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均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目前成人终末期肾病(ESRD)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两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平行性,又存在不平行性。DN和DR可预测彼此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因此,本文就DN与DR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5组(n=6),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ALI组和H_(1-3)组.ALI组、H_1组和H_2组经右颈内静脉注射内毒素10ms/kg制备大鼠ALI模型,H_1组和H_2组注射内毒素完毕1 min后,右颈内静脉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15和30ml/kg,H_3组仅右颈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30 ml/kg,速率均为0.2 ml/min.注射内毒素后6 h时处死大鼠取肺,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采用RT-P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肺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S组相比,ALI组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H_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LI组相比,H_1组和H_2组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H_1组和H_2组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H_1组和H_2组肺损伤程度较ALI组明显减轻.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可能通过抑制TLR4表达上调,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内毒素致大鼠AL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淋巴液引流后,Toll样受体4(TLR4)的内源性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以及远隔组织的损伤.方法 24只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肠道缺血再灌注组(I/R)和肠道缺血再灌注+淋巴液引流组(I/R+引流),每组8只.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检测远隔器官肺、肝和肾脏的损伤程度,肠道以及远隔器官肺、肝脏中TLR4内源性配体HMGBI的表达.结果 HE染色以及HMGB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R组和I/R+引流组损伤较Sham组重,L/R组细胞出现大量黄染,表明I/R损伤时HMGB1的表达增加,而I/R+引流组的大鼠损伤显著轻于I/R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I/R组的空肠、回肠、肝脏和肺组织中的HMGB1表达显著增加,其HMGB1/β-actin灰度值分别为0.3145±0.0549、1.7352±0.3280、1.4443±0.0926、3.1382±0.4202;引流淋巴液可以减轻损伤,其HMGB1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HMGB1/β-actin灰度值分别为0.1745±0.0327、1.1083±0.2098、1.1862±0.1221、2.1095±0.1993.结论 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道和远隔组织的损伤与TLR4的内源性配体HMGB1表达增加呈正相关.淋巴引流能阻断"肠-淋巴"途径,减少肠道来源的HMGB1对肠道以及远隔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2010年国际肾脏病理学会发布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病理分型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及DN病理分型与血管紧张素2(angioietin-2,Arg-2)在肾组织内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57例糖尿病合并肾功异常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对所取肾标本进行分割和固定,分别制成光镜标本(经常规HE染色,PAS,Masson及PASM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标本(经IgA,IgG,IgM及C3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和电镜标本;对2010年前的病例重新阅片和分型,对当时未经电镜检查的标本补充石蜡包埋组织电镜检查,观察肾活检组织病理各分型与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型与间质肾小管损伤之间的关系,分析新标准的临床意义,同时对所有病例加做Ang-2免疫组化染色,探讨肾组织Ang-2表达与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前诊断DN 19例,同时调出送检时为糖尿病患者,当时临床症状符合糖尿病肾损伤而病理报告没有诊断为DN的肾活检标本6例,按照2010年新标准重新阅片,新增诊断DN 3例,合计诊断DN 22例。2011年后按照新标准诊断的32例,合计54例,病理分型中Ⅰ型2例,Ⅱa型5例,Ⅱb型5例,Ⅲ型37例,Ⅳ型5例,肾间质血管评分中,1~3分20例,4~5分25例,7分以上9例。对全部病例加做Ang-2免疫组化染色,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和肾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见Ang-2不同程度表达,发现分型与Ang-2的表达强度密切相关,Ang-2对早期DN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论 2010版病理分型标准可以提高DN诊断标准的敏感性,细化了病变程度和分型的对应关系,同时重视间质和肾小管损伤的程度、大血管和小血管改变,结合相应改变,丰富了诊断依据,提高DN诊断率,肾穿刺活检常规加做Ang-2染色,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性别差异对脓毒症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和髓样分化蛋白-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 2(M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按5 mg/kg体重由大鼠腹腔注射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注射后2 h留取肝脏组织检测TLR4、MD-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雌二醇含量。结果正常雌雄性大鼠肝脏组织均可表达少量TLR4、MD-2、TNF-α基因,其中雌性组分别为0.175±0.034、0.211±0.044、0.201±0.068; 雄性组分别为0.205±0.061、0.243±0.049、0.243±0.063,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LPS刺激后雌性大鼠肝脏组织上述指标分别为0.615±0.089、0.708±0.181、0.730± 0.118,血浆中ALT含量为(81.07±10.72)U/L;雄性组分别为0.723±0.091、1.123±0.272、 0.881±0.156,ALT含量为(106.39±14.21)U/L,雌性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雄性大鼠(P< 0.05)。相关分析表明雌性及雄性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TLR4及TNF-α基因表达与相应性别大鼠血浆中雌二醇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LPS刺激后大鼠肝脏组织TLR4、MD-2及 TNF-α基因表达存在性别差异,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导致雌性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损伤较雄性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