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衢州雷氏医学第五代学术传承人林钦甫儿科临证特色。[方法]通过长期跟师衢州雷氏医学第五代学术传承人林钦甫老中医抄方学习,观察林老诊治方式,体悟林老辨证方法和用药思想,同时通过整理林老典型临床医案,查阅林老论文著作,综合探寻林老儿科临证特色。[结果]林钦甫儿科辨证重视经典理论,立法注意药性升降,辅偏救弊,治疗儿童时病,遵循雷丰六十法;诊断上特别重视望诊,通过观神色定病势,审苗窍定病位,审三关定病性,重视小儿嫩阴嫩阳之生理,通过平复心神、平衡阴阳、平和治法,平和药性调理,且处处顾及脾胃。[结论]林钦甫儿科学术思想上传承汇通新安王氏医学和衢州雷氏医学,诊断上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重视望诊,立法用药上重视小儿体质,以平和方法、药物达到小儿阴阳平衡,具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路志正临床处方用药以辨证为主,结合辨病,重视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调理脾胃,清化湿邪;组方用药轻灵,重视性味、归经、炮制,善用药茶。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马振华老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经验。[方法]整理马振华老中医临证论治脾胃疾病的验案,并遴选验案3则,结合《内经》等中医经典论著及其理论,并结合吴门医派学术思想,阐释马老治疗脾胃疾病的验案,分析阐明马老注重调理全身气机、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以及遣方用药的特色。[结果]烧心、胃胀、腹泻3则验案显示,马老在治疗脾胃疾病时,尤其注重全身气机的调理,从脾胃气机的升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以及肝气的疏泄3个方面论治。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因时因地制宜。擅长配伍运用调理气机、芳香化湿与辛开苦降之品。[结论]马振华老中医治疗脾胃疾病辨证论治、对全身气机调理的主张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花宝金教授擅长治疗肺癌及消化道肿瘤。认识胃癌强调谨守病机,以正虚为主,灵活辨证。治疗上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医药适当和其他学科相配合,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中医治疗重视调理脾胃,认为脾胃在生理、病理及肿瘤治疗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调理脾胃以健脾和胃为主。注重调畅气机升降,从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及脾胃升降而入手。遣方用药在于调整平衡,从处方、用药、煎服等上得以体现。擅长应用经方化裁,善用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  相似文献   

5.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调理脾胃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治则。根据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原则,调理脾胃不仅可应用于消化、呼吸、血液和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而且对各种慢性病、急性病的恢复以及手术后的调理,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临床医师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调理脾胃的各种治则和方药,则在临床诊治方面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调理脾胃包括的内容较广泛,根据脾胃脏腑辨证的虚实寒热及其所演变的各种证候而拟定相应的治则和方药,更为数众多。本文仅就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几个基本指导性的观点探讨如下:一、祛邪与养胃气兼顾  相似文献   

6.
谈脾属至阴,为五脏之使贺娟(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宋艾云(山东临沂铁路医院中医科)关键词:脾胃;至阴;五脏之使;转枢;五脏;营卫之气历代医家,自仲景起,注重脾胃者不乏其人,或辨证善寻及脾胃,或用药善顾护脾胃,或病后善调理脾胃。东垣...  相似文献   

7.
路志正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多年,辨证思路缜密,不仅对内科杂病有丰富的经验,诊治妇科疾病亦颇具特色。路老治疗妇女闭经辨证用药的一大特点,为重视调肝,另一特点为重视调理脾胃。以疏肝解郁治标,益气养血培本。对于临证,用药灵活,精于辨证,辨证多考虑四时变化,饮食结构,情志异常,人之体质等多方面因素,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路志正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秉承传统中医的学术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80载,学验俱丰,临床善于运用脾胃理论指导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路老将调理脾胃法引入小儿保育、康养及治疗方面,经过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中仅介绍路老以调理脾胃法为主治疗幼儿唇风、郁证以及发热疾病的经验,突出路老以脾胃为中心灵活的辨证思路,强调脾胃的生理功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针对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总结路老在儿科疾病中的诊疗经验,突出路老在辨证、选方、用药方面的独特思路,发挥中医传统儿科特色优势,努力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宝贵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常见难治病,周永明教授采用治病求本求属、调理脾胃健运、师古不泥求新、掌握标本缓急、结合药理研究、辨证辨病结合的用药经验等,治疗再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尚须与调理体质相结合,与脏腑辨证相一致,方可使脾胃升降,运纳,燥湿相和,则病自愈.  相似文献   

11.
论述周道红主任医师在中医辨证遣方的基础上配合辨病用药治疗顽固性黄疸的学术经验。主张辨证论治应立足脾胃,以治湿为本;久病又当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辨病用药则以病因病理为依据,在对症方药中酌加经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对改善胆红素代谢确有疗效的中药。并强调合理饮食对消退黄疸、巩固疗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氏妇科根植于岭南,深受岭南文化和岭南医学的影响,传承三代,发展鼎盛,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其临证用药特色包括:1崇尚景岳,阴阳和调,主张用调补肾阴肾阳之法来调经;2调理脾肾,先后天并重;3用药轻灵,勿伤阴津,提出了间接护阴、直接护阴和综合护阴的热病护阴三法;4调理气血冲任,化瘀散结治杂病。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人在此临床用药原则的指导下,选用其经验方临证加减辨证治疗妇科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石恩骏教授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方面有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胃炎发病关键是脾胃虚损为本,脾胃湿热、瘀血停滞为标.在诊治上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方面注重扶正祛邪之相互平衡及有效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眼科要旨》的学术特色进行探讨,认为本书作为眼科专著,眼论、病症、方药详而齐备,学术观点鲜明,如谨守气血根本、突出气血辨证、重视五轮学说、主张用药平和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崩漏和痛经是临床常见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作者曾随金振堂主任学习、工作。金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崩漏重视调理脾胃,认为调理脾胃就是固本,只有资助后天,才能培养先天,以归脾汤加减为主。治疗痛经认为瘀是主要病机,以痛经汤加减为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卷》一书中调经的学术特点及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分析该书"调经门卷"中陈氏对月经病病因的认识,总结"调经门卷"中五十三论及五十四张处方记录中对月经病诊治的临床心得,浅析陈氏调经的学术特点及精辟独到的遣方用药经验。[结果]"调经门"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是天癸及冲任二脉因素引起,陈氏调经特色是以养血为主、行气为先;辨证调经,治重"通""补";重视脾胃、运脾为法;用药平和,重视炮制。[结论]陈氏调经特色鲜明,以调和气血、补益二天为法,临床遣方用药以平和为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丁樱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紧密结合小儿体质特点,注重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强调治疗一定要用药及时准确;临证用药不拘寒温,根据小儿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情况灵活掌握;在正确辨证基础上,处方轻巧灵活,擅于使用经方和温病名方及散剂化裁;治疗用药中病即止,强调祛邪不伤正,邪去重顾本;注重饮食因素对小儿外感热病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提出治疗要顾护脾胃,重视饮食调理。丁教授指出,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辨证用药及调护方面唯有紧密结合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方能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18.
辨治慢性肝病的临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的根本,治疗慢性肝病,应辨证结合辨病。对证型重叠交杂者应分清主次;当无证可辨时,应遵循“有证辨证、无证辨病”的原则。肝病的发生和演变十分复杂,要考虑“病”和“期”的动态变化;对于临证用药,主张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同时治肝不忘和胃、益肾,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对病情复杂者,要善处治疗矛盾,灵活掌握药味和比重,做到“正邪兼顾,分清主次”。  相似文献   

19.
对万全《幼科发挥》一书的内容从重视脾胃着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该书认识到小儿病发生以脾胃为先.治疗立法以调理脾胃为要,用药顾护脾胃的特点等等,以临床诊治小儿疾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丛法滋教授从医50余年,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独具匠心,屡获捷效。本文整理了丛教授用周期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不孕症的辨证思路、处方用药。强调在用中药调理月经周期过程中把握几个关键时期辨证用药的重要性,说明了观察基础体温曲线(BBT)对指导辨证用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指出了在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