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与脏腑、经络、气血关系密切,治疗应从肝、脾、肾与冲任入手,并需重视局部辨治。"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直接调节着冲任血海的盈亏,肝体阴而用阳,极易因忧思郁怒,情绪变化而致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气滞血瘀,致使冲任二脉失于调达,乳络不畅而生乳疾。本文着重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瘿病是围绕甲状腺体功用失常展开的,与肝主疏泄、体阴而用阳等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刘永年教授以从肝经病变立论,根据甲状腺疾病具有变动性和两面性的临床特点,重视情志因素和疾病演变过程中肝郁、肝火、肝阳、肝风、肝厥的区别,并提出肝气(阳)虚、补益肝气(阳)是瘿病发展至疾病后期的主要病机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议"胃体阳而用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体”指客观存在的实体,“用”指体的作用和机能。故而中医理论也常引用这一概念来阐述脏腑的本体和功能。如“肝体阴而用阳”,与肝一样,胃的体用在古代医著中也有较多的论述,如《张氏医通》就明确提出:“胃之土,体阳而用阴”。但现代临床对此每多忽视,为此有必要对之加以深刻认识,以期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肝体阴用阳"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的生理特点之一是"体阴而用阳",此说广见于当代诸多中医著作中,多被视为经典脏腑理论的当然组成部分.然证诸史料,"肝体阴用阳"这个命题的源流及内涵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未明之处,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5.
1 柴胡舒肝汤 柴胡舒肝即柴胡之药是舒肝解郁的首药之意.肝位于胁下,其性刚强,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以气为主,因此,肝气太过或不及都可致病.在临床疾病中,肝气郁滞所致的症状繁多病机颇杂,治疗殊难,胃痛、胁痛、呃逆……等其病机重点在于肝郁气滞,故用柴胡舒肝汤以解郁,气机畅调病自愈.  相似文献   

6.
不寐是指因阳不入阴、阴无以纳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太少和没有深度,轻者入睡困难,重者彻夜不寐,或时睡时醒,寐而不酣,或醒后难以入睡,以致疲劳不能消除,体力与精力难以恢复,直接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日久引发他病.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金匮要略》记载:“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张仲景创立六经辩证和八纲辨证,应用“治未病”理论于临床疾病的防治中.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著.《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辨证方法贯穿全书,人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本文基于《内经》等对肝的生理功能的描述,结合现代"调肝法"相关文献,梳理并分析《金匮要略》中体现"调肝"的有关内容.笔者认为张仲景治疗杂病时尤其注重肝的重要性.本文从肝"体阴"和"用阳"两个角度对《金匮要略》中体现的"调肝法"进行总结和探析,张仲景治疗杂病尤其重视调肝,无论用调补肝阴、暖肝行气、清热养阴之法,还是疏肝实脾、清泻肝经、镇肝息风、温肝行气之法,都致力于恢复肝"体阴""用阳"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柴胡舒肝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舒肝即柴胡之药是舒肝解郁的首药之意。肝位于胁下,其性刚强,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以气为主,因此,肝气太过或不及都可致病。在临床疾病中,肝气郁滞所致的症状繁多病机颇杂,治疗殊难,胃痛、胁痛、呃逆……等其病机重点在于肝郁气滞,故用柴胡舒肝汤以解郁,气机畅调病自愈。药用:柴胡、白芍、炙甘草、川芎、香附、陈皮,其功效舒肝解郁,主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所致之症。方中柴胡舒肝解郁,调畅气机;白芍益阴,因肝体木硬,故加白芍柔肝之药与柴胡合而舒肝理脾;炙甘草甘温益气以健脾;川芎、香附、陈皮增强行气舒肝,和血止痛之效,根据中医“异痫同治”,“治病求本”的原则,临床上对肝气郁结所致的病变选用柴胡舒肝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认为,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生理特点概括为"体阴而用阳"。肝藏血,在体为阴,"体阴"和"用阳"相互制约,二者才能平衡,肝脏才能保持生理状态,若有偏颇则发为病。酸能生津,酸甘化阴,肝"体阴"不足时,用酸味药能助其肝阴,补其不足,即所谓"补用酸"。"辛补酸泄"与"酸补"是分别针对肝的"用阳"与"体阴"而言的。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通。在临床实践中,如真正领会了肝脏的生理特征,对指导临床选药组方、辨病辨证有重要的意义。从药物性味及疾病传变规律上探讨中医治疗肝脏病变的一些基本理论,以期将辨证思维用于临床,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疏通、畅达气机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机理,是肝体阴而用阳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在生理情况下,肝主疏泄主要赖于肝气条达、肝阳不亢来完成疏泄功能,对人体气血、经络、脏腑器官的气机起调畅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肝脏不同于其它脏腑的特点是“肝阴肝血常不足,肝阳常有余”。因此,肝脏疏泄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肝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介入到人的生死过程,不仅能改变人“生”的方式,也能改变人“死”的状态,从而使一直以来的自然的生死过程日益成为人为操纵的过程。这就促使人们在生命科学视阈下对生与死重新进行多维思考,如生之神圣的淡化、生之过程的技术化、生之构成的社会化、死之本质的探讨、死之方式的多元化、死之教育的系统化等等,这些思考无疑有益于伦理道德观念进步与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其间不乏有一些研究成果问世,但总的说来,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传统中医诊断的方式和方法产生影响,故究竟如何看待一直以来的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罢极之本”是对肝生理功能的概括,是“木日曲直”的反映.罢,松弛之义;极,拘急之义.“罢极之本”同“生之本”“气之本”“封藏之本”“仓廪之本”一样,是对肝相反相成的整体生理功能的概括,即通过肝的调节作用,人体各脏腑组织在气血运行、功能调节等方面,都维持着弛张有度、无太过也无不及的状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建中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57-257,261
目的从根本上实现"还教于学",彻底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方法倒置"以问题为中心(或为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点睛答疑"式教学手段实现授课方法及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结果大幅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授之以渔"的理想目标,促进了"教学相长"的效率,考核证明此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范围、程度均发生了质的飞跃。结论该教学方式具有广泛的可行性及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在专科层次以上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证相应"与"病证结合"皆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病、证、方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三者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相应"强调了方药与病证之间的高度的对应性,"病证结合"强调了通过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体现病变整体的纵横联系性。"方证相应"理论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病-证"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并为通过"方"来探索已知疾病中医"证"的病机研究提供了科学假说的可能,有助于阐明临床上不同方剂针对相同疾病的不同作用机理,阐明现代医学疾病的主要中医证候病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反伪科学”活动逐渐走向了反面,成了一种打着“科学”旗号的非理性行为,得出了种种违背科学规律的结论。“中医巫术论”就是其“成果”之一。“中医巫术论”的核心思想是:西医才是标准的医学科学,才可以叫做“现代医学”,中医药学是一种发源于中国的“伪科学”和“巫术”,中药治疗疾病依靠的是心理暗示。发展到极端,个别人又搞起了所谓的取消中医签名活动,要求“中医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让西医药成为官方唯一承认的医学”。“中医巫术论”和要求取消中医药的行为,被偏见迷住了双眼,不懂医学的历史,无视科学的规律,违背时代的潮流,损害人类的福祉,必须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开展预约挂号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基础平台、医患习惯、管理、就诊流程及预约员本身素质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突破"瓶颈"的办法,比如:构建统一的预约平台、架设专用虚拟网、制定严格的门诊医师出诊制度、建立军队双向转诊系统、开展各种规范化培训、开展全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等等,并付诸实践,优化了门诊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及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了医患双赢,希望能为医院完善预约服务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分析并结合元代养生家贾铭所撰《饮食须知》的论述,分析《饮食须知》中的食疗养生观,总结出《饮食须知》对于食物的选用十分考究,强调饮食禁忌,重视食物的寒热调和,不提倡生食、久食、多食的学术特色,以期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社会的养生。  相似文献   

19.
尤伟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591-592,600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性"框架下的"科学至上主义"情结,导致教育学的"科学性"遭到质疑;教育现实的"利益追求"与教育学的"生活价值"追求正在发生矛盾;教育学本身理论的僵化,不能与时俱进,是教育学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史上大凡一代文宗,总要表现出一种“救弊”的气魄和作为。王士祯正是以“神韵说”作为“救弊”的旗帜和神器,来“救”时风的“轻浮”和“虚空”,即以王孟之神韵来“救”诗歌的写实品格,“救”以文为诗的直露而质木的崇宋诗风。“神韵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集大成产物,鼓倡含蓄空灵,超脱玄远,追求幽静淡泊的诗美,要求诗歌应有高妙的意境和天然的韵致。王士祯以“神韵”来“救弊”的思想,具有强烈的诗教功利的色彩。他对最能体现盛唐精神的诗风的欣赏和推崇,实际上就是要通过矫正一个时代的诗风,来改变一个时代的审美接受,以体现盛世的阅读需求和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