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腓肠肌血管作为受区血管供养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年6月至2011年7月,观察20侧成人下肢标本腓肠肌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吻合情况,测量其外径和血管蒂长度,进行手术模拟.通过16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CT影像资料观察一侧血管结扎后对腓肠肌血供影响.以腓肠肌血管供血的小腿严重创伤游离皮瓣移植52例,其中男47例,女5例.年龄23~47岁,平均27岁.结果 腓肠肌主要由腓肠内、外侧血管保证血供.腓肠内侧、外侧动脉由腘动脉发出后在腓肠肌深面入肌.腓肠内侧动脉血管蒂长度为8.0 ~ 13.8 cm,平均11.1 cm,动脉外径在入肌处为(1.8±0.3) mm.腓肠外侧动脉血管蒂长度为5.4~12.3 cm,平均8.8 cm.腓肠内、外侧动脉的伴行静脉均为2支,入肌点处外径(2.0±0.4) mm.结扎一侧腓肠动脉后,该侧腓肠肌可以通过交通支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52例游离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随访1~2年,患肢创面愈合好,无感染复发,膝关节屈伸活动未受影响. 结论 腓肠肌内、外侧血管蒂长,口径较粗,作为伤肢受区血管用于游离皮瓣移植,对伤肢血供影响小,临床应用可靠,大大简化了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腘外侧皮动脉蒂小腿后侧皮瓣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可行性。方法对22例成人下肢新鲜标本进行了解剖学观察测量。结果 腘外侧皮动脉出现率100%,其起始处外径1.28±0.25mm,血管走行恒定,并恒与腓肠外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全长20.0±5.7cm,远端与腓动脉穿支有联系。以此为蒂制成的小腿后侧皮瓣有伴行静脉及小隐静脉可供吻合,回流良好。临床应用此皮瓣行带神经的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7例,均获成功。结论本游离皮瓣具有一定的优点,适用于中小面积或功能部位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桡动脉腕上皮支前臂外侧逆行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为桡动脉腕上皮支前臂外侧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 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 ,解剖观测桡动脉腕上皮支的起源、分支分布及其邻近动脉吻合。 结果 桡动脉腕上皮支于桡骨茎突上 (4 .2± 1.3 )cm始于桡动脉桡侧 ,干长 (0 .8± 0 .5 )cm ,外径 (0 .8± 0 .2 )mm。分出数支外径在 0 .3~ 5 .0mm皮支分布前臂远段桡侧面 ,腕上皮支与桡骨茎突返支、鼻烟壶皮支吻合 ,并构成头静脉、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的营养血管。 结论 以桡动脉腕上皮支为蒂的前臂外侧岛状皮瓣 ,可移位修复手背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解剖学研究,分析腓动脉穿支特点,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解剖40侧新鲜小腿标本,使用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容积螺旋CT扫描,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重点观察小腿.解剖后统计小腿外侧穿支出现数量、穿出位置、各穿支的管径、血管蒂的长度,归纳其规律性.针对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的43例中等面积的手、足皮肤缺损进行了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并统计成活率,术后就外观和功能随访6个月到2年.结果 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为2~9支,平均4支,在腓骨小头下方(9.80±0.93)cm、(13.40±0.90)cm、(17.20±1.13)cm、(21.30±0.77)cm四处出现率较高,动脉穿支直径分别为(1.33±0.39)mm、( 1.30±0.46)mm、(1.17±0.30)mm、(1.22±0.23)mm,血管蒂长分别为(5.87±0.73)cm、(5.83±1.73)cm、(5.44±1.09)cm,(5.10±1.93)cm.临床应用43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成活42例,1例皮瓣坏死.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到2年,皮瓣术后外观满意36例,术后臃肿需要二期修整的7例.供区小腿外观、功能均正常.结论腓动脉有四处穿支出现基本恒定,其中小腿中1/3段的穿支血管(第2、3条穿支)管径较粗,蒂长度5~7cm,适合进行游离皮瓣设计.  相似文献   

5.
膝上外侧动脉为蒂股骨远端骨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膝上外侧动脉为蒂股骨远端骨皮瓣游离移植或局部转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解剖观察了膝上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膝上外侧动脉在股骨外上髁近侧(2.8±0.4)cm处起于动脉,起始处动脉外径(2.1士0.3)mm,主干长(2.5±0.4)cm,至外侧肌间隔处发出上、中、下三支骨膜支分布于股骨下端前外侧及前、后、远三支皮支并分别于股骨外上髁近侧(3.8±0.5)cm、(4.9士0.6)cm、(1.5士0.4)cm处进人股骨下段外侧皮肤,远侧皮支及下支骨膜支发出交通支与膝关节血管网吻合。结论膝上外侧动脉为蒂可构成皮瓣或骨皮瓣,既可游离移植也可局部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桡侧副血管蒂前臂外侧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桡侧副血管蒂前臂外侧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5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了桡侧副动脉的来源、走行及其在肘关节部位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 :桡侧副动脉在距肱骨外上髁 ( 7.7±1.0 )cm处分为掌侧支和背侧支 ,背侧支在肱骨外上髁上方 ( 1.4± 0 .3 )cm处分为前支和后支 ,前支跨越肘关节到达前臂 ,以 2~ 4个皮支分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 ,其分支点外径为 ( 0 .8± 0 .2 )mm ,前支在桡骨颈平面和桡侧返动脉相吻合的占72 % ,可切取的皮瓣面积约 15cm× 5cm。结论 :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前臂外侧皮瓣转位可修复肘部、上臂和颈部的软组织缺损 ,亦可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和面颈部的软组织缺损 ,还可形成臂外侧下部、前臂外侧大型皮瓣或复合组织瓣 ,修复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侧下肢标本采用有色乳胶经腘动脉灌注,解剖观测腓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走行及管径,寻找适合用于吻合血管的穿支血管.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蒂腓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6例.缺损范围15 cm × 6 cm~45cm×10 cm.皮瓣面积为16 cm×8 cm~30 cm×10 cm,血管蒂长4~6 cm.结果 腓动脉沿途平均发出5.3支穿支血管,在腓骨中下1/3交界处存在恒定的适合用于吻合血管的穿支血管,血管外径为(1.21±0.13)mm,血管蒂长(4.6±0.8)cm.6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切取范围大,穿支血管蒂长,管径适中,血供可靠,对小腿功能影响小,是临床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0具新鲜成年尸体(20侧)的下肢解剖观察及5具(10侧)小腿内侧皮瓣透明标本观测,见胫骨滋养动脉本干起自胫后动脉后壁,沿腘肌下缘或深面紧贴胫骨斜向下行,在胫骨粗隆平面下61.62±15(42~98)mm处分出筋膜皮支,其外径为2.04±0.6(1.3~3.5)mm,于胫骨与比目鱼肌间隙内下行至胫骨粗隆平面以下96.47±28(67~190)mm,穿出深筋膜、浅筋膜达真皮下血管丛,是小腿内侧皮瓣的主要血供来源之一。我们以胫骨滋养动脉筋膜皮支为血管蒂,进行了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吻合血管的移植并获得成功。此皮瓣具有薄,质佳,面积中等,切取方便,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股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5侧新鲜成人髋关节平面离断的下肢标本,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观测股外侧中、下部皮肤穿支数目、分布、蒂长与外径.结果 在股外侧中、下部共观测皮肤穿支19支,平均每侧(3.8±1.3)支.穿支主要来源于股深动脉第3穿动脉,部分来源于膝上外侧动脉及股深动脉第2、4穿动脉,股深动脉第3穿动脉皮穿支于腓骨小头上(13.8± 1.5)cm浅出深筋膜,膝上外侧动脉皮穿支于腓骨小头上(8.6±1.3)cm浅出深筋膜,皮肤穿支在穿深筋膜平面外径(0.7±0.2)mm.股深动脉第3穿动脉血管蒂外径(1.9±0.2)mm,蒂长(12.2±0.6)cm;膝上外侧动脉起始部外径(1.5 ±0.2)mm,蒂长(6.8±1.1)cm.股深动脉穿动脉与膝上外侧动脉的穿支分支相互吻合成网. 结论 股外侧穿支血管出现恒定,有较粗的血管外径,携带源动脉能获得较长的血管蒂,具备游离移植及带蒂转移所要求的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15具新鲜成人尸体行动脉造影及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观测腓浅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等.临床应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12例,缺损面积为3.0 cm×4.5 cm~5.0 cm×11.0 cm.结果 腓浅动脉起始外径(1.2±0.3) mm,干长(5.6±1.8)cm.其穿支多出现于小腿前外侧上、中1/3区域,平均外径(0.7±0.2) mm,与中、下1/3处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吻合构成1条几乎不减少口径的血管链,伴行静脉1条.12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满意,是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远端蒂部的动脉来源及分布。2003年1月~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6~66岁,平均35.2岁。足跟及足底部皮肤缺损18例,足背部缺损10例,中前足缺损8例,均伴有骨、肌腱外露。缺损范围:3.5cm×2.5cm~17.0cm×11.0cm,切取皮瓣4cm×3cm~18cm×12cm。结果远端蒂动脉穿支2~5支,来源于跟外侧动脉穿支及外踝后动脉穿支,外径0.6±0.2mm和0.8±0.2mm,距外踝尖上1.0±1.3cm和2.8±1.0cm。腓动脉肌间隔穿支0~3支,出现率依次为96.7%、66.7%和20.0%,外径0.9±0.3、1.0±0.2和0.8±0.4mm,距外踝尖上5.3±2.1、6.8±2.8和7.0±4.0cm。动脉穿支发出皮支、皮神经浅静脉营养支和深筋膜支,形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和深、浅筋膜血管网。临床应用36例皮瓣全部成活,仅3例术后皮瓣边缘少量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经8~16个月随访,供区外形良好,患肢能正常行走,皮瓣感觉逐步恢复。结论以外踝后动脉穿支为蒂,皮瓣旋转点在外踝尖上3.0cm。以跟外侧动脉穿支为蒂,皮瓣旋转点近外踝尖平面。  相似文献   

12.
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应用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及防腐尸体下肢共25肢,对腓动脉皮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于2003年9月~2005年6月收治足跖趾关节处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55岁。其中背侧6例,跖侧4例,缺损范围10cm×6cm~15cm×10cm。应用带有外踝上11.0±1.7cm腓动脉固定皮支的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范围11.0cm×6.5cm~16.0cm×11.0cm。供区6例直接减张缝合,4例行自体游离皮片覆盖。结果解剖学观测外踝上11.0±1.7cm自腓动脉发出一固定皮支,起始点直径1.45±0.12mm,入深筋膜点距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轴线15.70±1.20mm。1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无静脉回流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11~18mm。结论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经改进后血运好,逆转距离长,修复范围大,操作简便,为临床修复足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方法 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骨肌腱外露、需作皮瓣修复的老年病例,在传统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及穿支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基础上,利用小腿外侧皮瓣中下段穿出的骨皮动脉皮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供血穿支均发自腓动脉的特点,将皮瓣设计于小腿后外侧,用兼顾传统小腿外侧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供m范围的重叠区域而形成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临床共应用11例,所有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供区植皮愈合良好,经3~9个月随访,6例皮瓣外观满意,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基本恢复行走功能;5例合并伸肌腱缺损者3个月后作肌腱移植重建后恢复行走功能。 结论 采用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是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An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peroneal artery and vein and their branches was carried out on 86 cadaver legs. The number of cutaneous branches was 4.8 +/- 1.4 per leg. The length of the cutaneous branches was 5.5 +/- 1.6 cm. The external diameters of cutaneous branches at the skin distribution site were 0.6 +/- 0.2 mm for the artery and 0.8 +/- 0.3mm for the vein. The peroneal vessels gave off communicating branches to anterior or posterior tibial vessels 6.1 +/- 2.4 cm proximal from the lateral malleolus. The range of rotation of island flap when transposed proximally was 14.3 +/- 3.3 cm proximal from the head of the fibula, and when transposed distally, the range of rotation was 16.9 +/- 5.3 cm distal from the lateral malleolus.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se experimental studies, we have been performing peroneal vascularized tissue transfer since 1982. A total of 72 cases have been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encouraging.  相似文献   

15.
Recent studies related to the fibula flap have disagreed regarding the anatomy of the cutaneous branches of the peroneal artery. To clarify this issue, various dissections of 35 injected fresh cadaver legs were done. Identifiable skin branches were found in 23 of 25 dissections. Skin branches from the proximal third of the peroneal artery always travelled an intramuscular course. Skin branches from the distal two-thirds of the peroneal artery were usually affixed to the posterior crural septum. Legs with peroneal artery skin branches had from three to seven branches (average: 4.7); each branch contributed to the fibular periosteal blood supply. The most reliably found skin branch was located within 2 cm of the fibula midpoint. These findings reinforce the fact that a large skin island supplied by branches of the peroneal artery can be harvested with the fibula flap, and that the most reliable cutaneous vessels are found in the lower two-thirds of the leg, run posterior to the fibula in the posterior crural septum, and a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muscular side branches.  相似文献   

16.
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目的 为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30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及其交通支的起始、长度、外径、走行、分支及毗邻关系等。结果 外踝上动脉降支在外踝下与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跟外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之间均有广泛的吻合支存在,且吻合血管恒定,外径在1mm左右,可以此设计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的旋转轴点以扩大皮瓣的应用范围。结论 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血运可靠,质地佳,血管蒂长,可逆行修复前足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设计切取以外踝上穿支或其降支为蒂,经其升支、胫前动脉皮穿支及腓浅动脉跨区供血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于临床应用17例,最远修复至第2、3趾基底部及第5跖骨头负重区,最大切取面积20 cm×8 cm;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神经血管丛粗大而丰富,蒂部供血确切,旋转修复距离可达足趾,适用于涉及足前部的足背中、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移植修复足跟后深层组织缺损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5具(1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防腐标本,解剖观测腓骨肌腱鞘筋膜及相邻脂肪筋膜血供的来源,测垦其血管管径及其走行、分支与分布情况.②8具(16侧)全身动脉灌注氧化铅一明胶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下肢筋膜层组织,并取下拍摄X线片,观察腓骨肌腱鞘筋膜层与相邻脂肪筋膜层之间的血供及交通吻合情况.③将2具(4侧)下肢标本构建血管铸型图,直观地了解瓣区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情况.并于临床应用了8例.结果 根据腓骨肌腱鞘的长度范围,重点观察了自外踝尖下4 cm至外踝尖上14 cm区域内腓骨肌腱鞘筋膜与相邻脂肪筋膜较为粗大的供血血管,联合筋膜瓣血供呈多源性分布:外踝尖上下4 cm瓣区主要有跟外侧动脉恒定发出3.7(2~5)支,外径(0.5±0.2)mm;外踝后动脉发出1.5(1~2)支,外径(0.6±0.2)mm;腓动脉穿支降支发出2.5(2~3)支,外径(0.5±0.2)mm.外踝尖4 cm以上腓骨肌腱鞘及相邻脂肪筋膜主要由腓动脉发出肌间隔支发出1.7(1~3)支,外径(1.0±0.2)mm以及腓动脉穿支升支的细小分支营养.以上各动脉支在腱周组织内恒定吻合,并发出多数细小分支构筑筋膜层丰富血管网.临床应用的8例术后转移筋膜瓣、移植皮片完全存活.随访3个月至2年,供、受区愈合良好,功能形态恢复满意.结论 可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切取近端蒂携带腓骨肌腱鞘、滑筋膜瓣或逆行远端蒂携带脂肪筋膜、肌腱鞘筋膜瓣,联合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跟后难愈性中小面积缺损.  相似文献   

19.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25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以外踝尖为观测指标点,在其上10cm范围内,显微解剖观测远端蒂中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分布与皮肤血管的关系,以及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结果由远及近,远端蒂部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于跟外侧动脉穿支、外踝后动脉穿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穿支。上述动脉穿支2~5支,外径0.6~1.0mm,发深筋膜支、神经静脉营养支和皮支,形成深浅筋膜血管网、腓肠神经干血管链、小隐静脉旁血管链以及静脉壁血管网。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1~2支,外径1.7±0.5mm,距外踝尖上3.4±0.9cm,汇入腓静脉。结论远端蒂的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及皮肤的营养血管同源。外踝尖上3~4cm处存在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远端蒂皮瓣旋转点设计于此处,有助于改善皮瓣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20.
血管化跖肌腱移植的供区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针对现有带血管肌腱移植供区的缺点,探寻新的供区。方法 以序贯检查者设计,对10具新鲜尸体20只小腿标本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 跖肌腱下部腱周膜与小腿深筋膜密切联系,其长度达10cm以上,分布定,血管蒂达2~4cm。肌腱最大滑动距离在3~5cm。结论 该供区解剖稳定,肌血管化程度可靠,滑动性良好,临床应用可采用以胫后动脉分支为蒂的跖肌腱复合莫的的方法,或以胫后动脉主干为蒂的跖肌腱复合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