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惠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4):85-86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 ,同时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表露出来。急性心肌梗死 ( AMI)是冠心病的一个严重类型 ,常伴有焦虑及情绪低落等严重的心理功能紊乱。我们在护理 53例 AMI患者实践中 ,把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全过程 ,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3例 AMI患者为 1997年 6月~ 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 31例 ,女 2 2例 ;年龄37~ 78岁。临床表现多突然发病 ,有 AMI临床表现心电图均显示在起病的急性期有 ST段明显抬高。其中 1周内 ST段回落者 34例 ,1周以上 ST回…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 ,病情凶险 ,而恢复较慢 ,受不良刺激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再梗死 ,甚至死亡。在所有的护理措施中 ,心理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院心血管内科从 1997年 9月至 1999年 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5例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 45例患者中男32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37岁 ,平均年龄 6 1岁。二、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1.紧张、恐惧心理 :急性心肌梗死因突然发病 ,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有濒死感 ,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例如 ,患者 ,女 ,5 6岁 ,入院 8天不敢翻身 ,甚至不敢睁眼 ,并留下临终遗嘱。患… 相似文献
4.
吴艳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早期康复、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后CO、LVEF、MCF及MAP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 ,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生命 ,病人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 ,影响治疗效果。如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等 ,可使交感神经兴奋 ,血中儿茶酚胺增高 ,致使血压上升 ,心率增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 ,导致梗死面积扩大 ,心绞痛发作 ,诱发心律失常 ,使病情恶化 ,甚至猝死。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 ,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我们长期在临床工作中的观察 ,病人主要有如下几种心理变化。1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突然 ,常感到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 ,有窒息感 ,难以忍受 ,随之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变化。病人精神紧张 ,对于这种病人应立即…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严重威胁老年生命和健康的身心疾病。病人入院后会产生多种心理障碍,而心理护理能较好的解决患者人院过程中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现将我院对2003年6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心绞痛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的心绞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了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2003年6月,我院共为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鹏张海波任平李琛龙毅黄正林邹礼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11):103-106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8例,根据梗死类型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02例和STEMI组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4例。所有患者行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经皮冠状动介入治疗(PCI)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NSTEMI组和STEMI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STEMI组患者躯体化评分、强迫评分、人际关系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恐惧评分、偏执评分、精神病性评分高于NSTEMI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身体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身体疼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身体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身体疼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NSTEMI患者相比,STEMI患者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STEMI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郝爱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0):1-3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上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35.36±3.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6.24±3.53)分;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心肌梗死患者了解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住院 9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 5例并发严重的精神障碍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例 1,男性 ,6 8岁。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6小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 4年 ,无精神病史。血压 12kPa 8kPa(1kPa =7.5 1mmHg)。心电图示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右室梗塞。自 2天开始出现表情淡漠、懒于言语。第 7天精神症状明显加重 ,表现为呆板、纳差、叹息、失眠。经多虑平及心理治疗3周后逐渐恢复。住院 4 0天康复出院 ,随访 2年 ,无精神异常。例 2 ,男性 ,5 5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2月 ,加重 1天入院…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中老年AMI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问题明显减少(P<0.01)。结论:护士应结合AMI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引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柏小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12):97-99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患者的病情观察,对其心理反应以及康复护理进行具体分析。方法使用应用症状自评量表以问卷形式对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5例脑血管患者进行调查,对每一名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康复护理进行分析。结果脑血管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为躯体化,有39例患者是由于躯体化而引起的心理反应,有28例患者表现为抑郁症反应,还有15例患者表现为焦虑反应,剩余13例患者为其它心理反应。结论脑血管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康复分析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对患者给予耐心的开导,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使患者保持放松心态接受治疗,才能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16.
临床观察发现,心肌梗死(actue myc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猝死时间常发生在发病1周内,并以2h内为最常见。AMI作为内科重症之重,抢救是否成功与能否及早确诊、迅速有效抢救、医疗条件及患者心肌梗死的范围等密切相关。为提高AMI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减少和预防各种不良因素的发生,我科结合医院管理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加强对AMI患者的急救护理管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晓梅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12):1114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如何做好心肌梗死的护理,也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之一。现将我院心内四科2005~2007年此类患者的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0例,局限前壁心肌梗死8例,下壁心肌梗死15例,下壁合并后壁心肌梗死7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45~86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4.6%。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与心理应激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发展 ,人类在生存环境中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心理因素 ,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一些研究证实 ,许多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与社会心理应激有相当密切关系〔1,2〕。我们对嘉兴地区 3 0例首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 1年的生活事件做一调查 ,并与同性别 ,同年龄和相同心血管易患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相比较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于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0月在本院住院患者。按 1 997年 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确诊为首发急性心肌梗死者 3 0例 ,按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行心理干预,观察其焦虑情绪、躯体症状、心律失常、心功能变化、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的改变,探讨心理干预在救治AMI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行性操作方法。方法:将近3年来共收治的160例伴有情绪障碍的AMI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焦虑情绪严重者服用苯二氮类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1个月后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MAS)评估,并对躯体症状、心律失常、心功能、病死率、住院天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个月后,干预组SAS评分、HM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症状明显缓解(P<0.05);心律失常、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减少(P<0.01);心功能明显好转(P<0.05)。结论:AMI常伴有情绪障碍,尤其是焦虑。及时、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不仅可改善AMI患者的情绪障碍,而且还可使患者的躯体症状明显缓解,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死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