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将65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用MiniMeb 508型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置泵的方法和置泵后血糖监测等全方面的综合护理.结果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 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疗效更安全、有效,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5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心理、技术等综合护理。结果15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综合护理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吴水菊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6-116,12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对69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泵的运行情况,加强饮食、运动指导,准确监测血糖,积极防治低血糖反应。结果本组69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感染很快控制,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加强用泵期间的护理可更有效的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24小时持续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方法通过40名使用胰岛素泵患者治疗效果的调查通过对他们进行置泵前的心理护理,置泵后的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置泵部位的护理,胰岛素泵的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护理.结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使用胰岛素泵连续输注给药的方式比较符合生理状况,血糖控制较好,发生低血糖的机率较低.为糖尿病强化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7-14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的患者83例,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的患者27例;其中发生1-2次低血糖的患者11例,皮下产生硬结、针眼处发红4例。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置泵前与置泵后的护理全面而专业,以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 对21例短期置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在置泵前后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及携泵指导,严密监测血糖变化,识别各种报警信号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短期置胰岛素泵后,血糖控制水平较置泵前明显好转(P<0.001),撤泵后胰岛素用量较置泵期间显著减少(P<0.001)。结论: 规范化护理措施的实施,保证了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的良好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7-14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的患者83例,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的患者27例;其中发生1-2次低血糖的患者11例,皮下产生硬结、针眼处发红4例。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置泵前与置泵后的护理全面而专业,以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李彩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149-15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24例使用由北京科联升华应用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由韩国MESMED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DM)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糖尿病教育并对患者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结果24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输注障碍报警3例;胶贴过敏局部皮肤发痒2例;出汗多针头移位1例;低血糖2例;高血糖3例。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治疗5~12d后,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23例,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1例。结论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程序,预见胰岛素泵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给予适当的防范措施是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9.
宋雪梅  桂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27-222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诺和锐笔芯装于丹纳胰岛素泵(治疗52例)中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50例,1型糖尿病2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初诊断10例,其余均为用口服降糖药及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不明显者,2例为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结果:5d~7d后血糖控制理想(空腹血糖≤6.1mmol/L)22例,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1mmol/L~7.2mmol/L)30例。患者血糖快速而平稳的下降,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方面提供了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熟练、正确掌握胰岛素泵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的病痛,简化治疗疗程,胰岛素泵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住院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2008年1月至12月的141例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撤泵后护理。结果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避免血糖波动较大,减少住院天数,节省胰岛素用量。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知情同意,个体化教育、血糖监测及日常护理对血糖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时,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除采用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胰岛素泵护理、低血糖防治等方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外,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其治疗中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后停药缓解率,并与采用常规综合护理的对照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两个样本率的检验。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加用心理护理组,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血糖达标早[(5.6±1.4)d vs(6.7±1.8)d,P<0.01],撤泵后无药缓解率高(22/30 vs 28/30,P<0.05);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但统计学无显著性(8/30 vs 14/30,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时,在采用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外,给予心理护理,可以缩短达标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23例2型糖尿病患者食管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食管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EN)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23例通过术中安置空肠营养管,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肠内营养液输注过程中血糖监测、血糖的控制方法、EN治疗管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术后营养、伤口愈合、感染、并发症、病死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23例均按计划完成EN,平均输注营养液时间(7.3±3.4)d。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者9例,有5例出现过高血糖症和1例出现低血糖症;给予微量泵静脉注射胰岛素者14例,有2例出现高血糖症和5例出现低血糖症。术后感染2例,伤口裂开1例,非感染并发症2例,食管吻合口瘘1例,病死率为0,平均术后住院日为(19.1±8.7)d。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食管癌手术后接受EN,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应用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控制血糖,并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张建华  陈服玲  黎艳 《中外医疗》2014,(21):158-15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结果。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优质护理组在血糖达标时间(4.6±1.5)、平均住院日(8.3±2.6)、低血糖发生率(26.7%)、用药依从性上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疆维吾尔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维吾尔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在到达相同的血糖控制水平情况下,维吾尔族患者达到目标血糖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均大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但维吾尔族、汉族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相比,维吾尔族患者血糖较汉族患者难控制。  相似文献   

15.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春梅  赵勇  宋军俊  徐秋焕  李佳  王婉群 《吉林医学》2010,31(22):3650-3651
目的:观察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及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CSII与MSII均能够使血糖快速达标,CSII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少,但住院费用较MSII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在短期内安全有效地使血糖控制理想,MSII治疗能为基层医院患者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张晋  肖屹 《四川医学》2012,33(4):647-649
目的 现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筛选10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分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及传统每日多次注射(MDI)胰岛素两组,比较其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的平均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水平及每日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也远低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对血糖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观察胰岛素泵及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不同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16例)和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组(16例)进行治疗及护理,比较处理前后血糖变化、平均血糖控制天数、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黎明现象和局部炎症反应.结果 胰岛素泵组与胰岛素注射组比较,胰岛素泵组血糖控制较快且更稳定,平均血糖控制天数显著缩短,平均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次数显著减少(P<0.05),但局部炎症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安全、方便,是精确、灵活的胰岛素供应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不能正常进食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不能正常进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另一组采用胰岛素泵给予基础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控制血糖时间、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降低血糖费用等.结果 地特胰岛素组在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控制血糖时间等方面与胰岛素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降低血糖费用上地特胰岛素组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不能正常进食时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其疗效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疗效接近,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诊的21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美敦力监测血糖者为观察组(152例),应用传统法监测血糖为对照组(58例)。观察指标:将不同监测法监测到的患者血糖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观察监测血糖期间患者的耐受性。 结果 血糖监测期间2组患者的血糖变化均处于可控,其动态血糖曲线显示其血糖数据值逐渐趋稳。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3.52±1.40)d,对照组为(6.03±1.5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85,P<0.05)。观察组血糖曲线下面积为88.43±11.15,对照组为99.48±15.2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6,P<0.001)。观察组发现4例患者血糖偏低,据此调整了胰岛素剂量;其监测血糖第3天发现高血糖报警次数为(25.60±15.88)次,比第1天(40.33±25.17)次明显减少(t=6.102,P<0.001)。观察组对美敦力胰岛素泵的耐受性较好,而对照组患者监测血糖第3天发现70.69%(41/58)的患者在胰岛素输注部位的皮下有硬结,有3例患者有不配合。 结论 应用美敦力可实时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同时实现胰岛泵输注胰岛素的治疗,其对患者血糖水平持续72 h的即时监测有助于发现高血糖预警、血糖实时波动等,从而便于临床在治疗和监测血糖期间有效、合理、及时的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及其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