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下睑及眼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3年5月至2020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对收治的21例下睑及眼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患者睁闭眼时功能恢复、并发症情况以及外观形态来评价恢复效果.缺损面积为1.... 相似文献
2.
A-T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瘢痕、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15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再修整成三角形缺损。于缺损邻近处设计、形成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的皮肤向中间推进闭合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带蒂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带蒂皮瓣在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位于鼻尖或鼻要部术后缺损用前额皮瓣修复7例,鼻翼部缺损用鼻唇沟皮瓣修复11例。结果:皮瓣转移后出现静脉回流不畅现象。将皮瓣远端修薄后作打包缝合2例,术后皮瓣边缘有部分坏死1例,其余皮瓣均存活,术后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带蒂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便。供区隐蔽,特别适用于一期修复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的缺损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T推进皮瓣修复腹直肌切口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下腹部瘢痕切除,形成长三角形创面,在创面邻近处设计A-T皮瓣,将两侧缺损松弛的腹直肌收紧缝合;A-T皮瓣向中间推进修复创面。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共成形腹部瘢痕36例。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切口纹理走向和腹部外形近似横切口,瘢痕轻微,腹部平整,效果满意。结论:A-T推进皮瓣是修复腹直肌切口瘢痕理想方法之一,术后腹部收紧,外形平整,基本达到横切口的外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头皮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方法:先将缺损修剪成梯形或等腰锐角三角形创面。沿底边向两侧做切口线,长度分别为底边边长的1~2倍;切口线末端各做一个顶与创面方向相反,边长为1~1.5cm的等腰三角形,以利于皮瓣向创面移动。在帽状腱膜层与颅骨骨膜之间形成皮瓣,向受区推进修复创面。结果:14例头皮缺损中,面积最小为3cm×3cm,最大为6cmc4cm,全部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得以Ⅰ期修复。结论:A-T形皮瓣制作简单,因该皮瓣的剥离范围广泛,对于皮肤缺乏弹性和活动性的头部来讲,是修复该部位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A-T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瘢痕、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15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再修整成三角形缺损,于缺损邻近处设计、形成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的皮肤向中间推进闭合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睑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使用一种血供确实可靠、即时移转的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方法 采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颧部、颞部皮瓣修复同侧上睑或下睑皮肤缺损。结果 修复上睑或下睑挛缩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 (8例 )、色素痣切除后创面 (4例 ) ,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具有确实可靠的血供、易于移转和供区可以直接缝合等优点 ,是一种修复眼睑皮肤缺损可供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局部旋转推进皮瓣修复上唇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3~ 1999年以来 ,我科利用局部旋转推进皮瓣修复上唇皮肤缺损 13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 13例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8~ 4 0岁。上唇皮肤缺损原因 :色素痣切除 4例 ,外伤 3例 ,瘢痕切除 6例。缺损宽度 1.5~ 1.9cm ,高度 2 .0~ 2 .3cm。二、手术方法1.手术设计 :切除病变组织或松解瘢痕挛缩 ,使外翻的红唇复位 ,唇弓形态复位。于口角外侧的唇颊部设计局部矩形皮瓣 ,为免于将皮瓣旋转推进转移后向上方移位 ,另在口角部下唇设计切除一小三角形皮瓣 ,该皮瓣应于缺损形成后根据情况而设计。2 .手术操作 :行眶下神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颞部及耳前表浅肌肉筋膜(SMAS)蒂皮瓣在眼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眼周缺损皮肤形状及面积大小沿同侧颞部及耳前设计以SMAS为蒂的皮瓣,用于眼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最大皮瓣8.5cm×4.3cm。结果:8例眼周皮肤缺损病人应用同侧SMAS蒂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发现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较匹配,切口瘢痕平软而且较隐蔽。面部的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其形态及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颞部、耳前SMAS蒂皮瓣在设计上遵循了面部分区原则,而且血供丰富,手术简单易行,是较大面积眼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review 175 basal cell carcinomas of the face, treated primarily by surgery. The overall cure rate was 97%. Among these cases, 53 were treated by excision and immediate local flap re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results in the latter group encourages the use of this method for virgin, untreated tumors provided basic rules of surgical oncology are followed. Furthermore, it has a definite advantage cosmetically over more conservative methods. If radiotherapy has been the initial treatment, however,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after excision of a recurrent tumor should be contemplated reluctance.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预防睑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176例眶周软组织病损患者,男79例,女97例,年龄4~53岁,病损范围1 cm×1 cm~6 cm×10 cm。术前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扩张器;一期埋置扩张器,按期注水扩张;二期将扩张皮瓣转移覆盖眶周缺损创面,切除部分包膜,并将皮瓣固定于骨膜,恢复眼睑位置与形态,预防睑外翻;术后佩戴弹力头套3~6个月进行塑形。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 176例患者埋置的扩张器容积为30~400 ml, 扩张时间1~6个月,所获扩张皮瓣大小为3 cm×3 cm~6 cm×9 cm。术后随访2个月至4年,皮瓣全部成活。其中出现睑裂轻度闭合不全13例,为皮肤扩张不充分所致,未影响眼睑功能,患者拒绝再次治疗;下睑外翻8例,包括术后瘢痕挛缩5例,固定皮瓣的线结脱落1例,扩张器长期牵拉使下睑支撑组织松弛2例,其中5例行皮瓣修整术后矫正,3例未再次治疗;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缝线固定皮瓣所留凹陷在术后1~6个月内消失。结论以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小或分散扩张皮瓣的回缩力,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睑外翻发生,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面部旋转皮瓣治疗眶下区基底细胞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眶下部位的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 应用面部旋转皮瓣为28例下睑及眶下区基底细胞癌病人进行手术后创面的即时修复。结果 28例术后创面均得到即时修复,效果较好。结论 该方法供区隐蔽,可减少新创面,修复后创面瘢痕不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A-T形推进皮瓣修复颜面部创面的效果和意义。方法:设计A-T形推进皮瓣来修复位于面部自然轮廓线周围的创面。将自然轮廓线的一侧作为A-T形推进皮瓣中三角形的底边de边,将病灶设计在三角形abc内。将三角形abc及病灶切除。将游离后的皮瓣abd和ace向创面推进,关闭创面并形成倒置的T形外观。结果:修复的各种颜面部创面共计2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正常,对周围自然轮廓线无明显影响。结论:A-T形推进皮瓣在修复颜面部创面时,能够避免自然轮廓线的牵拉变形,减少了手术对面部容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局部皮瓣在鼻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皮瓣在鼻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修复创面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鼻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39例。其中基底细胞癌31例,鳞状细胞癌8例,所有患者病变局限且未发现转移证据。手术切除肿瘤后根据缺损的大小、形状、位置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大小为0.8cm×1.0cm~4.5cm×5.0cm,其中菱形皮瓣9例,双叶瓣1例,V-Y皮瓣4例,O-Z皮瓣5例,鼻唇沟皮瓣15例,额鼻皮瓣4例,额瓣1例。结果:37例患者缺损区局部皮瓣修复后Ⅰ期愈合,2例患者切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并加强换药后Ⅱ期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达到Ⅰ期愈合。全部患者术后随访8~20个月,恶性肿瘤均无复发。鼻部外形总体轮廓良好,移植皮瓣与周围皮肤在颜色、质地等方面匹配良好,达到满意的面部形态和整形美容效果。结论: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位置、形状及周围皮肤情况选用合适的局部皮瓣进行修复,可以取得较好及稳定的整形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面部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面部良性肿瘤的面积,采用单侧或双侧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在胸三角皮瓣下靠近肩部置入1个扩张器,切口选择在锁骨下.扩张完成后,先将面部良性肿瘤部分或全部切除,据缺损大小设计皮瓣.皮瓣应大于缺损面积10%~15%,蒂部可制成管状或应用良性肿瘤翻转与胸三角皮瓣蒂部形成铰链而封闭蒂部创面.3周后将皮瓣延迟,再1周后断蒂.结果 20例患者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面部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效果均满意.结论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是修复较大面积面部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