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9例冠心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加胺碘酮组(A组)34例、胺碘酮组(B组)29例、稳心颗粒组(C组)26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观察对比:A组总有效率为91.18%(31例),B组总有效率为68.96%(20例),C组总有效率为69.23%(18例)。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与C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组与B组比较、与C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各自单用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室性心律失常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易使病情恶化,发生猝死,有效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改善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我院应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7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胺碘酮组分别为94%、92%、93%,利多卡因组分别为75%、68%、73%,胺碘酮组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胺碘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低于利多卡因组的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凝、抗聚、抗栓、降压、调脂等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第一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第2周每次0.2g,每日两次;第3周开始每日0.2g至观察结束.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无糖型).两组进入入选标准时均行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后每周进行复诊,进行2min查体听诊心脏,观察心律失常的频次及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第4周包括测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78% (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5.
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类、Ⅱ类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作用,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副反应,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2月—2005年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128例,给予口服稳心颗粒1包,每日3次,疗程为4周;胺碘酮0.2g,每日3次,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两周后总有效率为60%,28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也被终止,QT离散度(QTd)由(66.05±11.32)ms减至(42.35±10.08)ms(P<0.01)。治疗4周后观察总有效率为86%,QTd由(66.05±11.32)ms减至(30.65±6.28)ms(P<0.01)。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定 《内科》2007,2(2):227-228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此病患者52例,予口服胺碘酮,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周、8周心功能、心律、心率、QTc、QTd等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73.3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0例被终止,QTd由(66.5±11.16)ms减至(42.68±10.04)ms(P<0.01)。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6.67%,QTd由(66.5±11.16)ms减至(30.82±6.14)ms(P<0.01)。结论胺碘酮是治疗此病有效的药物之一,而且副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陆家乾 《内科》2012,7(6):603-604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130例,分为观察组(65例)~NN(65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利多卡因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47例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 结果6例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病人,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g/min缓慢滴注,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的控制室性早搏(92.7%).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病人中窦性心动过缓5例、PR间期延长1例;在41例长期口服维持量的病人中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QT间期延长22例,但无肺损害发生. 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关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15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0例,口服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75例[其中关托洛尔组(B组)37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胺碘酮组(C组)38例,口服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动态心电图疗效上优于单用美托洛尔组(P〈0.05),与胺碘酮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效果优于单用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V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31例室性心律失常 (VA)患者给予胺碘酮个体化治疗 ,疗程 1年以上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1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QT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胺碘酮的维持量为 15 5± 37mg/天 ,比推荐的用量 (2 0 0~ 40 0mg/天 )要小 ,而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VA)的有效率仍高达 90 .3% ;QT间期轻度延长 (396± 5 1msvs 438± 5 3ms ,P <0 .0 5 )。不良反应方面 ,有一例患者出现一过性FT3、FT4 升高 ;未出现扭转型室速和室颤发作 ;无肺毒性和肝肾损害等副作用。不良反应也比文献报道的非个体化治疗方案要少 (3 .2 %vs 5 %~ 15 % )。结论 :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确切 ,维持用量较小 ,相关的不良反应也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AMI并SVT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10 min内注入,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若SVT控制不满意,间隔30 min追加75~150 mg负荷量,最多静脉注射达3 次,同时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2~9(4.53±1.8)d。结果:SVT控制率2 h内为47.1%(8/17),24 h内为64.7%(11/17),48 h内为82.4%(14/17), 72 h内为88.2%(15/17)。第一个24 h静脉用量为1 020~3 030(1 566±485)mg。治疗期间,2例(11.8%)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3 例(17.6%)血压降低,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SVT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率、节律及血压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收集有关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32篇研究共338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在临床总有效率[RR=1.21,95%CI(1.18,1.25),P<0.00001]、室性期前收缩次数[SMD=-4.40,95%CI(-5.64,-3.17),P<0.00001]、房性期前收缩次数[SMD=-4.27,95%CI(-5.78,-2.77),P<0.00001]、ST段压低程度[MD=-0.36,95%CI(-0.41,-0.31),P<0.00001]、ST段压低持续时间[MD=-0.73,95%CI(-0.82,-0.65),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9,95%CI(0.55,0.87),P=0.002]方面,均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单用美托洛尔比较,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6 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 ,其中 35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 (胺碘酮组 ) ,34例口服普罗帕酮片 (普罗帕酮组 ) ,疗程 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 2 4h动态心电图及 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 2 4h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 (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 2 70 5± 14 77个vs 6 834± 45 2 8个 ,7.4 2± 3.30次vs 1.2 9± 0 .93次 ;普罗帕酮组则分别为 6 712± 3385个vs 396 2± 1983个 ,8.0 5± 3.37次vs4 .2 2± 2 .5 9次 ,P均 <0 .0 1)。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组 (P <0 .0 1)。两组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124例ACS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每日给予葛根素注射液0.4g静脉输注。对照组58例,每日予安慰剂静脉输注。其余均按ACS常规治疗,连用60d后改为每月两周,随访8周和1年,观察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抗炎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0d后改为每月用药两周达一年.治疗组住院期反复心绞痛(AP)发作、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随访期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旧、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CI/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治疗和心律失常发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同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8周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有效、安全,可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观察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Q-T离散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胺碘酮治疗后Q-T离散度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住院期间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1例随机分为他汀强化组与常规组,强化组入院即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顿服,住院期间予瑞舒伐他汀20mg/晚口服;常规治疗组入院起予瑞舒伐他汀10mg/晚口服。强化组及常规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入院1周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吸烟、肥胖情况及肌酐(Cr )、肌酸激酶(CK )、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高于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时,两组的ALT、AST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均值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ALT ,AST升高大于3倍的比例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r、CK、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甘油三脂(TG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C )均较前明显下降,强化治疗组LDL-C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常规组治疗1周,HDL-C无明显改变,而强化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20mg短期强化治疗安全性与10mg相同,且能迅速有效降低患者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分析胺碘酮在控制冠心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30例,年龄59.78±10.2岁,给与静脉和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后计算室速控制率;分析胺碘酮总负荷量与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无室壁瘤的关系;观察血药浓度、用药前后(包括合并用药)心率、血压、QTc等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①胺碘酮对冠心病持续性室速的控制率为90%;②胺碘酮总负荷量14.81±8.89(4.14~48.79)g,静脉负荷时间158±155.79(26~648)h;③胺碘酮负荷用量与LVEF和有无室壁瘤相关,与LVEDV无关;④胺碘酮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⑤在治疗期间总副作用发生率16.67%。结论:胺碘酮控制冠心病室速安全有效,胺碘酮负荷总量及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再负荷胺碘酮治疗复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2例初次负荷量胺碘酮治疗后正在口服维持量或停药不超过3个月的复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男11例,女1例,平均60.75±4.58岁。分别给予静脉并口服胺碘酮(10例),单用口服胺碘酮800mg/d(2例)再负荷治疗。 结果12例复发性持续性VT和(或)VF均得到有效控制,未见明显副作用。再负荷胺碘酮治疗获满意疗效所需剂量约为初次负荷剂量的60%。 结论再负荷胺碘酮治疗复发性、持续性VT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稳心颗粒3粒,每日3次;对照组予胺碘酮0.2g,每日3次,1周后改为0.2g,每日2次,再1周后改为0.2g,每日1次,疗程皆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症状、Holter心律失常进行等级评定,并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甲襞微循环。结果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的相关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优于对照组的83.7%(P〈0.01),Holter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8.9%,与对照组的7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甲襞微循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未见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控制率与胺碘酮相当,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及甲襞微循环方面优于胺碘酮;且毒副反应少,安全性高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