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肘外侧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肱骨小头Dubberley II-III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Dubberley II-IIIB型肱骨小头骨折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外侧入路;18例采用鹰嘴截骨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外侧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优于截骨组(P<0.05),但截骨组术后恢复主动活动时间和透视次数显著优于外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74±2.65)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下降,而肘伸屈ROM和肘MEP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截骨组VAS评分、MEPS评分及肘伸-屈ROM均显著优于外侧组(P<0.05),但是,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截骨组的骨折复位质量及骨折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直接前方入路(DAA)、直接外侧入路(DLA)及后外侧入路(PLA)进行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46例首次行THA的患者,依据微创入路途径分为DAA组(50例)、DLA组(48例)和PLA组(48例),DAA组采用DAA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DLA组采用DLA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PLA组采用PLA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测量方面,DAA组髋臼假体外展角大于DLA组和PLA组(P<0.05),而三组前倾角、双下肢长度差别及股骨偏心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DAA入路具有更好的髋臼假体外展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直接前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6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采用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3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anterolateral approach, AL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以及临床影像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AA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小于ALA组(P0.05)。DAA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ALA组(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DAA组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方面均显著优于ALA组(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两组间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股骨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及双侧股骨长度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前外侧入路比较,直接前入路手术切口短,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早,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常规髋外侧入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经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弧形切口加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改良组),27例采用常规髋外侧切口加DHS固定(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Evans分型、合并症、受伤至入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引流量、住院时间及负重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改良组和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4±1.28)周和(12.29±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P=0.15)。术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愈合、主钉切出股骨头、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充分暴露,并能减少肌肉损伤,降低手术风险,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假体安装情况、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各失访1例;4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7~18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臼柄位置均在正常范围内,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偏心距及其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3 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直接前方入路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采用的手术入路划分为前方入路组64例和后方入路组64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前方入路组手术时间(58.81±6.13 min)、术中手术切口长度(9.34±1.42 cm)及住院时间(6.48±0.84 d)较后方入路组短,术后24 h引流量(91.72±10.24 m L)较后方入路组(118.82±12.78 mL)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入路组两个时间点Harris评分(79.84±6.49分和92.81±9.81分)均较后方入路组高,差异显著(P<0.05);前方入路组两个时间点Berg评分(43.57±4.54分和50.98±5.38分)均较后方入路组高,差异显著(P<0.05)。前方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4.69%)较后方入路组低(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前方入路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恢复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肌肉常规缝合与解剖分层重建对改良Hardinge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1-10—2023-01诊治的55例因股骨颈骨折行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根据术中肌肉缝合重建方式分组,常规组25例采用肌肉常规缝合,改良重建组20例采用分层解剖缝合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4周、8周、24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外展肌力矩。结果 两组均获得至少24周的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时改良重建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24周时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改良重建组疼痛VA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周、28周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保留内固定物全髋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5月采用THA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后创伤性关节炎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内固定物存留情况及医患沟通结果,27例保留原有内固定物行THA,35例去除原有内固定物后行TH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保留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输血率、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均显著优于去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保留组为10/27(37.0%),去除组为12/35 (34.2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4.41±2.23)年。保留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去除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但相应各时间点两组间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及髋内外旋ROM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三踝骨折患者,其中17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后踝(外侧组),15例采用后内侧入路显露后踝(内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达解剖复位,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组显露后踝切口长度显著长于内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1年以上随访。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时间、末次随访AOFAS评分及踝关节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可显露后踝,用于三踝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应依据后踝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THA患者50例共57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前外侧组25例(28髋)采用前外侧入路,后外侧组25例(29髋)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前外侧组和后外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3月、6月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外侧组术后3周出现髋关节后脱位1例,予复位后恢复正常。后外侧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在THA术中不影响疗效,选择何种方式入路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
梁大伟  张蕾蕾  裴佳  陈献韬 《骨科》2021,12(1):45-50
目的分析比较髋关节外科脱位(surgical hip dislocation,SHD)与慕尼黑骨外科(Orthopadische Chirurgie München,OCM)入路打压植骨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采用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的65例(65髋)ONFH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9例,年龄为(38.20±8.30)岁。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SHD组(28例)和OCM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及疼痛度。结果OC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S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OCM组Harris评分、VAS评分分别为(87.57±1.29)分、(2.14±0.35)分,SHD组为(87.07±1.69)分、(2.00±0.54)分,两组Harr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新型半球形钛金属垫块(hemispheric titanium augment, HTA)与传统橘瓣形钽金属垫块(orange sliceshaped tantalum augment, OSTA)在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中科大附一院骨科使用垫块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翻修术67例(67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5例采用HTA,32例使用OSTA重建髋臼。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HT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OSTA组(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年以上。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髋臼假体外翻角及前倾角的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01—2022-12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为SuperPATH入路组(采用SuperPATH入路,n=30)和后外侧入路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60例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个月。SuperPATH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及术后感染,SuperPATH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后外侧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髋关节脱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SuperPATH入路组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6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劈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开放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伴盂肱脱位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6例采用劈三角肌入路,17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劈三角肌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肌间隙组(P<0.05),但前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后者(P<0.05),两组恢复主动伤肩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劈三角肌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优于肌间隙组(P<0.05),但术后12月,肌间隙组显著优于劈三角肌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在前屈上举和外展上举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肌间隙组显著优于劈三角肌组(P&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行THA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观察组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的优点,更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759-1764
[目的]探讨侧卧位下直接前入路(DAA)和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5月在本科THA治疗强直性髋关节患者26例(37髋)。其中采用侧卧体位下直接前方入路(DAA) 12例(17髋),后外侧入路(PLA) 14例(20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术中DAA组中1例发生股骨近端骨折,予以钢丝捆扎固定,无不良后果。PLA组中,2例由于前方软组织松解困难,术中加用前入路切口暴露关节囊。DAA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PLA组,且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期间DAA组未发生不良事件。而PLA组有2例发生髋关节后脱位,后在麻醉辅助下手法复位,之后未再发生脱位。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ROM和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应时间点相应活动方向,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假体松动和肢体长度不等等并发症。[结论]强直性髋关节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侧卧位DAA入路可以直视下松解髋关节前方挛缩的软组织,髋臼暴露充分,利于假体正确安装,且创伤更小,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术后脱位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9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全髋关节置换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前外侧入路48例(观察组),传统后外侧入路48例(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对两种手术入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但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P<0.05);观察组术后3月、6月及1年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减少创伤、术中出血量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17年3月—5月,将24例拟行初次单侧THA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n=12),分别采用SuperPATH入路(SuperPATH组)及传统后外侧入路(对照组)进行关节置换。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计算总失血量及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肌肉损伤指标(肌酸激酶),患者髋关节屈曲及外展活动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摄骨盆正位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结果两组患者均获1年随访。与对照组相比,SuperPATH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t=4.470,P=0.000)、手术切口缩短(t=–2.168,P=0.041),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t=0.474,P=0.640)。SuperPATH组术中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两组术后均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术前及术后1、3 d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前及术后1、3、14 d 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PATH组术后1、3 d肌酸激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4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 SuperPATH组髋关节屈曲及外展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14 d、3个月、6个月及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PATH组术后1、3 d 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X线片,两组前倾角及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假体均无松动、下沉。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采用SuperPATH入路行THA能减少肌肉损伤、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字位全前方高位双入路与常规三入路镜下胫骨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12月在本院PCL重建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双入路,54例采用三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双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三入路组(P<0.05),但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膝伸屈ROM无显著改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屈膝90°位后抽屉试验稳定性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Lysholm、IKDC评分、膝伸屈ROM和后抽屉试验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PCL胫骨隧道关节内口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测量位置数据的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长柄和普通柄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半髋置换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60例采用骨水泥型长柄,60例采用普通柄。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柄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长于普通柄组(P<0.05),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普通柄组(P<0.05)。两组获得完整随访12个月以上的患者共107例,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关节伸-屈ROM、髋内旋-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双侧股骨长度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长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