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对老年女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3年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2016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市胸科医院这两家医院门诊就诊的症状性老年女性心衰患者561例,排除了91例缺少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患者、7例患有严重血液病或恶性肿瘤的患者及99例失访患者,最终纳入364例症状性老年女性心衰的患者,根据HCT水平不同分为3组,HCT<37%(HCT低水平组)124例,HCT 37%~45%(HCT正常水平组)123例,HCT>45%(HCT高水平组)117例。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HCT水平对老年女性心衰患者3年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 与HCT低水平组比较,HCT正常水平组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左心室内径显著升高,HCT高水平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例显著降低(P<0.05)。随访结束88例患者出现心衰再住院,93例患者出现心因死亡,109例患者出现全因死亡;与HCT低水平组比较,HCT高水平组心衰再住院、心因死亡、全因死亡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早期不同时机行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RIAs)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收治RIAs的老年患者82例。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24 h手术)及对照组(24~72 h手术)。患者均行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中再次RIAS、栓塞效果,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30 d脑神经功能因子水平变化,随访90 d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E)评估两组预后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早期组术前再次破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再次破裂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超早期组栓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超早期组随访GOSE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超早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超早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RIAs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和抗PD-1治疗组(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每组55例。两组均以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每个治疗周期后停药7 d,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VEGF、MMP-2水平,以及疗程结束时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MMP-2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联合治疗组水平均较抗PD-1治疗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显著高于抗PD-1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vs 23.64%,90.91%vs 76.36%;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TS方案(紫杉醇+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腹膜腔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腹膜腔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S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PD-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观察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的病灶直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 6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病灶直径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NSCLC患者,按照临床方案进行分组,单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患者为对照组(n=30),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CTLA-4抑制剂患者为研究组(n=30)。观察两组一定疗程治疗后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CTLA-4抑制剂,对于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总体疗效优异,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慢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72例慢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Ⅳ级,根据患者的BNP水平分为低水平(BNP400pg/ml)和高水平组(BNP400pg/ml),比较两组的BNP、肾功能、血脂、心脏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低水平组的LVEF、LVD、LVS、SDNN等指标均显著优于高水平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的尿氮素、肌酐、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优于高水平组,差异显著(P0.05);低水平组的死亡人数显著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BNP是预测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心功能状态的良好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浆胱抑素C(Cys C)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75例,以PCI术前血浆Cys C和BNP均值为界值分为低水平组(≤均值)和高水平组(均值),比较Cys C、BNP各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术中情况及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脏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75例患者的血浆Cys C水平为(1.37±0.41)mg/L,BNP水平为(324.09±31.64)ng/L,且两者水平呈正相关(r=0.552,P0.05);Cys C、BNP不同水平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梗死位置、Killip分级、hs-CRP、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酸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BNP高水平组的CTn I、CK-MB、LVEDD和hs-CRP水平均高于低水平组,但LVEF低于低水平组(P0.05)。Cys C、BNP不同水平组的病变支数、梗死相关动脉及住院期和随访期的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水平组相比,Cys C、BNP高水平组PCI后ST段持续升高例数、总MACE发生率较高,PCI成功率和无MACE存活率较低,且Cys C高水平组的PCI后TIMI血流3级的例数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浆Cys C及BNP水平与PCI效果及预后相关,且术前两者较高水平者的PCI效果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纤维化疗效及血清组织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放射治疗后出现肺纤维的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胸片结果及血清TGF-β1水平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胸片总有效率、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改善和稳定率明显低于治疗组(χ2=7.428、7.452、6.156、P0.05)。两组治疗前TGF-β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调控老年NSCLC放射性肺纤维化,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胸片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至和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9例,予以二至和肝方+恩替卡韦片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治疗48周后检查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和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结果:治疗24、48周时两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均较本组基线值显著下调(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周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在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CTC的EGFR表达水平,根据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都给予TKI治疗至少1个月后与TKI疗效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EGFR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分期及功能状态(PS)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50%)及疾病控制率(70%)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35.7%,53.5%,均P<0.05)。在TKI治疗有效的老年患者中,治疗前后EGFR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KI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中,治疗前后EGFR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21个月)及无疾病进展期(11个月)均明显长于低表达组(10个月,4个月,均P<0.05);1年生存率(77.8%),2年生存率(38.1%)及3年生存率(22.2%)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63.3%,31.2%,3.3%,均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外周血CTC的EGFR高表达患者对EGFR-TKI靶向治疗反应有效率较高,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消岩汤加减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治疗效果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3例中晚期NSCLC新辅助治疗患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PD-1单抗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岩汤加减联合PD-1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卡氏评分,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水平,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卡氏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1.55个月和8.73个月,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岩汤加减联合PD-1单抗用于中晚期NSCLC新辅助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6例为对象,采用GP化疗方式,3个疗程后进行全面检查及疗效评估,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35例。化疗前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富集鉴定并检测血液中的CTC水平,分析CTC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外周血CT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56例NSCLC患者平均外周血CTC数目为(19.26±2.59)个/7.5 ml;外周血CT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CR患者1例,PR患者20例,PD患者35例。有效(CR+PR)21例,无效35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CTC计数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CTC水平高是NSCLC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4.033、5.010,P<0.05)。结论 NSCLC患者CTC水平与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有关,是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外周血可溶性CD146(sCD146)作为远期生存获益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STEMI并行PCI的患者210例,根据PCI后外周血sCD146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69例,中水平组65例,高水平组76例。进行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脏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各组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外周血sCD146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水平组发生死亡和MACE比例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水平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CI后外周血sCD146水平与患者PCI后发生死亡独立相关(OR=1.530,95%CI:1.144~2.044,P=0.004)。结论 急性STEMI患者PCI后外周血sCD146水平与远期生存获益密切关联,sCD146可作为评估患者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疗效更好的目标血压。方法:60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被分为低水平组(120/90mmHg或DBP90mmHg,200例)、中等水平组(120~130/90mmHg或DBP90mmHg,200例)和高水平组(130~140/90mmHg或DBP90mmHg,200例),三组均治疗2年。治疗前,后定期测量、比较三组的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随访期间记录各组不良反应率。结果:随访期间,随时间推移,三组的血清Hcy、CIMT均逐渐显著降低,P0.05或0.01。随访4周后,与低水平组比较,中等水平、高水平组SBP、DBP、Hcy水平均显著升高,高水平组SBP显著高于中等水平组,高水平组CIMT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随访8周及2年后,与低水平组比较,中等水平、高水平组SBP、DBP、Hcy水平、CIMT均显著升高,高水平组SBP、CIMT显著高于中等水平组,2年后中等水平组Hcy水平显著高于高水平组,P0.05或0.01。随访2年后,高水平组的脑卒中再发率、心血管疾病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和中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的脑卒中再发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或0.01。结论:低水平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中等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其降低Hcy水平的效果更显著,同时可进一步降低脑卒中的再发率及死亡率,更全面地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治疗起随访1个月,记录患者在此期间生存情况,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68)与死亡组(n=4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记录入住ICU后第1、4、8天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住ICU时间、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次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冠心病病史、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OI)、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体温(T)、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各时间段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住院时间延长,存活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下降,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上升;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增高与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呈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且为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联合检测对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老年重症肺炎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敏感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短期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老年早期NSCLC患者49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24μg/L为截点值,CYFRA21-1诊断老年早期NSCLC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2.50%,曲线下面积为0.84,优于CEA及SCC-Ag。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SCC-Ag、CEA及CYFRA21-1水平呈现两两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患者早期NSCLC外周血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即可升高,且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周血CD4+淋巴细胞水平与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艾滋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资料作为发生组,并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45例老年艾滋病患者资料作为未发生组;所有患者资料完整,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等,分析外周血CD4+水平与老年艾滋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并依据外周血CD4+水平将发生组分为低、中、高水平3组,比较3组心电图特征。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CD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CD4+低表达可能与老年艾滋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有关(OR>1,P<0.05);发生组中CD4+低水平23例,中水平15例,高水平7例;低水平组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QRS波群低电压、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高于中水平组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艾滋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与外周血CD4+淋巴细胞水平的低表达有关,CD4+低表达可能会增加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QRS波群低电压、房性期前收缩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甲状腺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PD-1抑制剂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9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甲状腺损伤的情况,将患者分为甲状腺正常组和甲状腺损伤组,分析甲状腺损伤的发生率、类型、发生时间及转归等,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PD-1抑制剂治疗后甲状腺损伤的发生率为29.8%(59/198)。甲状腺正常组与甲状腺损伤组间既往放疗史及靶向治疗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既往手术或化疗史、肿瘤转移史以及PD-1抑制剂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9例甲状腺损伤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9例(32.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6例(27.1%)、甲状腺毒症14例(23.7%)、亚临床甲状腺毒症6例(10.2%)、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炎4例(6.8%),其发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PD-1抑制剂治疗后3.00、3.00、1.50、1.50和0.80个月。20例初期以甲状腺毒症或亚临床甲状腺毒症为首发表现的患者中,有12例患者转归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放疗史(OR=3.737,95%CI 1.390~10.046)、靶向治疗史(OR=3.763,95%CI 1.553~9.117)、基线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OR=12.082,95%CI 1.199~121.775)及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OR=10.874,95%CI 1.010~117.047)是PD-1抑制剂导致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损伤的比例较高,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患者存在甲状腺毒症向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变。既往放疗史、靶向治疗史及基线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应用PD-1抑制剂后发生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骨桥蛋白(OPN)与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接受根治术治疗的7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同期接受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老年患者50例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组,同期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老年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入组者均接受血清sTNFRⅠ水平检测与宫颈组织OPN蛋白表达检测。对比3组血清sTNFRⅠ水平及OPN表达。根治术后4个月,将7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对比两组血清sTNFRⅠ水平及OPN表达;术后随访1年,将70例宫颈癌中死亡者纳为死亡组,存活者纳为存活组,对比两组血清sTNFRⅠ水平及OPN表达,经直线相关检验血清sTNFRⅠ水平及OPN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TNFRⅠ水平、OPN表达最高,其次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组,健康对照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Ⅰb期患者血清sTNFRⅠ水平、OPN表达均显著低于Ⅱa期(P0.05);有效组血清sTNFRⅠ水平、OPN表达均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存活组血清sTNFRⅠ水平、OPN表达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sTNFRⅠ水平、OPN表达与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预后均呈正相关(r=0.789、0.249,P=0.000、0.038),即随着sTNFRⅠ水平、OPN表达升高,患者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高。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前后监测其血清sTNFRⅠ水平、OPN表达变化在患者疾病分期、治疗效果、预后情况评估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近远期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接受EGFR-TKIs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吉非替尼组38例及厄洛替尼组28例,此外选择健康老年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受试者及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比较两组治疗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均无显著差异(P>0.0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前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显著差异(P>0.0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随访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TKIs靶向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免疫抑制状态,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临床治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