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块状植骨内固定治疗内生性软骨瘤合并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掌、指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8例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彻底刮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块植入,用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本组8例病人,术后随访8~3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行块状植骨内固定,骨折愈合好,不需外固定,关节可早期活动,手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内生软骨瘤与低度恶性软骨肉瘤的CT与MRI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8-04诊治6例股骨内生软骨瘤与6例股骨Ⅰ级软骨肉瘤,行病灶刮除植骨术。术前测量CT图像上病灶的最大直径,观察CT图像上是否出现钙化斑、有无股皮质破坏,观察MRI图像上是否有髓腔内扇贝样改变。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股骨内生软骨瘤组随访时间平均59.5(18~90)个月,股骨Ⅰ级软骨肉瘤组随访时间平均32.3(13~68)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复发,患肢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股骨内生软骨瘤组CT图像上病灶最大直径为(4.08±3.31)cm,股骨Ⅰ级软骨肉瘤组最大直径为(6.07±2.97)cm。股骨内生软骨瘤组6例CT图像上均存在钙化斑,3例CT图像上存在骨皮质破坏,MRI图像上均无髓腔内扇贝样改变。股骨Ⅰ级软骨肉瘤组4例CT图像上均存在钙化斑,1例CT图像上存在骨皮质破坏,5例MRI图像上有髓腔内扇贝样改变。结论股骨内生软骨瘤与Ⅰ级软骨肉瘤的术前影像学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病灶刮除植骨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胸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的认识。方法对1例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的临床资料及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切除T1椎管内骨软骨瘤脊髓压迫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出院后2个月随访,下肢感觉基本恢复,麻木消失,步态正常。结论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如能及早诊断和治疗,其预后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植骨性手术治疗内生性软骨瘤的的效果。方法肿瘤刮除并完全破除病变囊腔,不植骨治疗58例手部内生性软骨瘤,其中单发42例,多发16例,合并病理骨折12例。结果58例中46例获得随访,除2例复发,1例恶变,其余病例手部功能恢复接近正常,未再发生病理骨折。结论手部内生性软骨瘤彻底刮除术后不必植骨,可获得足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内生性软骨瘤是一种病因不明、又称多发性软骨瘤病,有学者认为本病是与遗传有关的骨内良性肿瘤[1]。骨骺软骨内化骨过程紊乱,不能正常骨化,在多骨的干骺端处形成良性软骨性肿瘤。手部内生性软骨瘤临床上发病并不少见。由  相似文献   

6.
脊柱骨软骨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脊柱骨软骨瘤很少见,诊断困难,为此本文回顾分析了1974年2月~1996年1月诊治的9例共10个脊柱骨软骨瘤。材料与方法:本组成年男性4例、女性3例,少年男、女各1例。年龄平均35.2岁。所有病变均经病理诊断证实。结果:10个病变中,位于颈椎4个、胸椎5个、腰椎1个;除1个位于椎体与椎弓交界处外,其余9个均来自椎体附件;5个侵占椎管导致颈脊髓压迫3例、胸脊髓压迫1例、马尾压迫1例;3个累及神经根管致颈或胸神经根压迫3例,1个为无痛性包块。9例中,7例为单纯骨软骨瘤,1例为多发骨软骨瘤病有2个病变,1例骨软骨瘤软骨肉瘤恶变。X线仅能发现部分病变,且与四肢骨软骨瘤的影像特征不同。CT对诊断有较大价值。结论:骨软骨瘤好发于椎体附件特别是关节突,容易累及脊髓或神经根,因而对椎管内骨软骨瘤或多发骨软骨病累及脊柱者,应积极手术、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远节指骨内生性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4月,收治7例远节指骨内生性软骨瘤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5~35岁.中指3例,环指2例,示、小指各1例.其中4例多发,合并其他掌、指骨内生性软骨瘤;3例单发,术中取手指侧方入路,刮除肿瘤,其中2例肿瘤横径>1 cm者移植冻干异体髂骨块修复肿瘤刮除后造成骨折和骨缺损.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患指外形均满意,骨质均愈合,肿瘤无复发.除2例植骨患指因固定时间较长,远指间关节屈伸受限外,余患指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 远节指骨内生性软骨瘤早期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磷酸钙生物陶瓷(人工骨)在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中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对30例手部内生软骨瘤的患者,采用病灶刮除、瘤壁烧灼、人工骨植入术进行治疗.随访内容包括肿瘤的控制、人工骨与自体骨融合情况及病理性骨折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内生软骨瘤无复发及恶变,人工骨与自体骨均完全融合,无排斥或过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7%.结论 磷酸钙生物陶瓷是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磷酸钙生物陶瓷(人工骨)在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中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对30例手部内生软骨瘤的患者,采用病灶刮除、瘤壁烧灼、人工骨植入术进行治疗.随访内容包括肿瘤的控制、人工骨与自体骨融合情况及病理性骨折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内生软骨瘤无复发及恶变,人工骨与自体骨均完全融合,无排斥或过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7%.结论 磷酸钙生物陶瓷是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阴茎头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茎头表皮样囊肿患者临床资料:36岁,发现阴茎头肿物6年,进行性增大1个月。检查阴茎头中部可触及一内生性、球形、质硬包块,大小约1.5cm×1.2cm×1.0cm,无触痛,包块与阴茎白膜及尿道界限清楚。尿道外口正常,勃起后阴茎无弯曲,阴茎头肿物无明显增大。彩超提示阴茎头海绵体内实性占位伴细小钙化斑。MRI检查阴茎头内可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患者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阴茎头肿物切除术。结果:手术顺利,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证实为阴茎头表皮样囊肿。结论:阴茎头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进展缓慢。手术切除疗效好,无复发,对患者勃起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腹膜后表皮样囊肿的诊治方法,介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盆腔腹膜后巨大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为1例青年男性盆腔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切除,并结合文献探讨腹膜后表皮样囊肿的诊治方法。结果: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表皮样囊肿切除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1.5 h、出血量约8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表皮样囊肿。术后1周出院,随访8个月未见囊肿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膜后表皮样囊肿在临床症状上缺乏特异性,需要与脊索瘤、畸胎瘤等相鉴别;因有感染、恶变的倾向,治疗上应手术切除。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盆腔的腹膜后巨大肿瘤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囊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案。方法:对1例阴囊多发表皮样囊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讨论。结果:本例患者阴囊多发肿块,进行性长大,触之质软,无疼痛等不适。仔细体检,术前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阴囊表皮样囊肿,术后切除病变组织块送病检证实为阴囊表皮样囊肿。随访3个月无明显不适。结论:阴囊多发表皮样囊肿是阴囊罕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不适,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预后良好,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雷杰  李扬  张志文  何承建 《骨科》2022,13(3):277-278
<正>距骨骨样骨瘤是临床上罕见的良性骨样骨瘤,约占所有骨样骨瘤的2%~10%[1-2]。97%的距骨骨样骨瘤发生于距骨颈,而发生于距骨负重面的病例较少[3-4]。鉴于距骨骨样骨瘤病例比较罕见,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漏诊率较高,本文报道1例关节镜下治疗距骨骨样骨瘤病例,以期为临床诊治距骨骨样骨瘤提供参考,提高临床医师对距骨骨样骨瘤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最佳手术方法,防止病理性骨折。方法本组15例采用手术刮除,碘酒灭活肿瘤髓腔壁,12例未合并骨折者采用异种异体骨填塞,3例合并骨折者采用自体骨植骨填塞并用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无复发,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对内生性软骨瘤应尽早手术刮除,碘酒灭活,植骨填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对28例手部内生软骨瘤患者,采用肿瘤病灶刮除、瘤壁灼烧、可注射型人工骨植入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11个月,平均5.6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未见肿瘤复发,未发生病理骨折.人工骨基本溶解吸收,可见新生骨形成.结论 可注射型人工骨是一种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方便、安全、有效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6.
表皮样囊肿为软组织内常见的肿瘤样病变,多见于皮下。骨内表皮样囊肿罕见,多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或假瘤,主要见于颅骨和指/趾骨,多由外伤后植入骨内,而在椎体和长管状骨极为罕见[1]。本院收治1例胫骨中段骨内原发表皮样囊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1岁男性患者,左小腿局部逐渐肿大并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无外伤史,鱼鳞病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小腿中下段疼痛,以隐痛及胀痛为主,晚间明显,活动后加重,可自行缓解,无发热现象;疼痛区渐出现缓慢增大的局部硬质包块,伴有压痛,局部皮肤无发红,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17.
李广学  郭卫  唐顺  李晓  齐典文 《中国骨伤》2010,23(8):629-631
目的:研究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效果,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0月确诊的35例骨样骨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21岁(6~49岁)。最常见的部位为胫骨(13例)和股骨(7例)。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12个月(1~24个月),典型的症状为疼痛,夜间加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影像学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的瘤巢。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单纯肿瘤切除9例,肿瘤刮除或切除人工骨或自体骨植骨19例,肿瘤刮除或切除植骨固定7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9个月(2个月~12年),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消失,未见病灶复发。1例术后4个月出现胫骨病理性骨折,经钢板螺钉内固定后治愈。1例术后5年窦道形成,行窦道切除、髓内钉取出、清创术后治愈。结论: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骨样骨瘤的诊断并不困难,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远期并发症,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髋关节内骨样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髋关节内骨样骨瘤11例病人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疼痛消失,于1~3个月后恢复正常活动,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髋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髋关节骨样骨瘤疼痛定位不确切,X线因遮挡显示不清,容易误诊,CT是最好的检查方法,手术切除瘤巢是治疗的关键,CT引导下手术是保证瘤巢切除彻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囊内大体积表皮样囊肿的疾病特点,提高对阴囊内大体积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囊内大体积表皮样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男,50岁,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40余年,呈进行性长大。右侧阴囊内可触及直径约为7.0cm大小椭圆形肿物,界清,质硬,触痛阴性。阴囊彩超提示右侧阴囊内有囊性肿物,大小约7.7cm×4.7cm×5.0cm,与睾丸界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侧阴囊内肿物切除术。结果:术后患者预后良好。切除病变组织送病检,证实为阴囊内表皮样囊肿。结论:阴囊内表皮样囊肿是阴囊罕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不适,肿物可缓慢生长,目前确诊依赖于术后病检。对于阴囊内表皮样囊肿应尽早手术切除,但易复发,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背景:骨样骨瘤是于1935年由Jaffe首次报道的一种良性成骨性疾患,具有界限清晰的局限性病灶。最常见的部位为股骨、胫骨等长干骨,而足踝部的骨样骨瘤较为少见。目的:研究足踝部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足踝中心确诊的7例足踝部骨样骨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发病年龄21.5岁。受累部位:距骨5例,跟骨2例。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16个月(8~25个月),症状为疼痛,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2例发病之前有相关部位的外伤史。3例曾于我院或外院诊断为其他疾病,并行相关手术治疗。1例外院确诊骨样骨瘤,手术切除后1年复发。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刮除+植骨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2~24个月),患者疼痛症状均消失,未见病灶复发,无植骨反应,无病理性骨折。结论:足踝部骨样骨瘤发病少见,其临床表现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所以,需要密切结合患病部位的临床表现、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和准确的组织活检做出明确诊断,并给以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