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介绍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治疗股骨头颈短缩畸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股骨头颈短缩畸形患者采用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治疗。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切开并松解粘连挛缩的髋关节囊,充分显露髋臼,确定真性髋臼位置并行髋臼成形或再造,安放髋臼假体;适配型号的股骨柄试模置入后安放递增长度的股骨头进行髋关节复位,在保持髋关节张力的情况下触摸髋关节周围挛缩的软组织并依次松解,随后置入适配的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实现髋臼及股骨柄生物性压配与初始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Harris评分为(94.5±4.7)分,临床效果评定:优15例、良4例,优良率100%。术后影像显示所有患者均保持解剖位旋转中心,假体位置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均示广泛性骨长入,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脱位、假体柄移位及断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不行股骨缩短截骨治疗终末期关节合并股骨头、颈缩短畸形技术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治疗股骨头颈短缩畸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股骨头颈短缩畸形患者采用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治疗。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切开并松解粘连挛缩的髋关节囊,充分显露髋臼,确定真性髋臼位置并行髋臼成形或再造,安放髋臼假体;适配型号的股骨柄试模置入后安放递增长度的股骨头进行髋关节复位,在保持髋关节张力的情况下触摸髋关节周围挛缩的软组织并依次松解,随后置入适配的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实现髋臼及股骨柄生物性压配与初始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Harris评分为(94.5±4.7)分,临床效果评定:优15例、良4例,优良率100%。术后影像显示所有患者均保持解剖位旋转中心,假体位置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均示广泛性骨长入,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脱位、假体柄移位及断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不行股骨缩短截骨治疗终末期关节合并股骨头、颈缩短畸形技术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治疗股骨头颈短缩畸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股骨头颈短缩畸形患者采用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治疗。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切开并松解粘连挛缩的髋关节囊,充分显露髋臼,确定真性髋臼位置并行髋臼成形或再造,安放髋臼假体;适配型号的股骨柄试模置入后安放递增长度的股骨头进行髋关节复位,在保持髋关节张力的情况下触摸髋关节周围挛缩的软组织并依次松解,随后置入适配的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实现髋臼及股骨柄生物性压配与初始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Harris评分为(94.5±4.7)分,临床效果评定:优15例、良4例,优良率100%。术后影像显示所有患者均保持解剖位旋转中心,假体位置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均示广泛性骨长入,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脱位、假体柄移位及断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不行股骨缩短截骨治疗终末期关节合并股骨头、颈缩短畸形技术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组7例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中CroweⅢ型2例,CroweⅣ型5例。采用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例进行了髋臼结构性植骨。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肢体长度、步态、Trendelenburg征以及放射学改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9.1个月,股骨截骨处及髋臼植骨均愈合,旋转中心平均下降53mm(39~63mm)。Harris评分由术前35.9分(32~42分)转为术后84.6分(68~96分);其中疼痛评分术前为14.3分(10~20分),术后为40.3分(30~44分)。屈髋活动度术前平均为85.7°(60°~125°),术后为84.3°(70°~100°)。1例Trendelenburg征术后持续阳性;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术后6周恢复。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短期随访表明,股骨粗隆下截骨短缩结合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一种常见的发育性髋关节疾病,是造成青壮年肢体残疾的重要病因之一。由于发育不良髋关节异常的接触应力,其晚期通常会发展为骨关节炎,伴有严重的髋关节痛和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2]。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髋关节高脱位患者,由于合并严重的髋关节解剖畸形以及髋关节高脱位,髋关节重建的手术难度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合并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CroweⅣ型DDH患者(24髋)行THA伴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肢体长度变化、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坐骨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1例出现术后截骨端的延迟愈合,行Ⅱ期自体髂骨植骨术,植骨后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截骨端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的假体松动或脱位。20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症状,末次随访时仅2例患者仍有轻度跛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肢体长度差异:术前为2.0~6.5(4.6±1.7)cm,末次随访时为0.5~1.0(0.7±0.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术前为36~68(46±8)分,末次随访时为78~96(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roweⅣ型DDH患者行THA合并转子下短缩截骨术,有助于正常髋关节中心的恢复,降低假体置换的难度,减少术后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其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刘宇博  孔祥朋  柴伟 《骨科》2021,12(4):384-388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治疗方法,术中股骨短缩截骨是避免神经损伤、降低复位难度所采取的常规手段。股骨短缩截骨主要分为转子间截骨、转子下截骨和股骨干截骨。其中,转子间截骨可分为大转子截骨和小转子截骨;转子下截骨包括横行截骨、斜行截骨、双“V”形截骨、阶梯形截骨和股骨近端长斜截骨等。本综述通过回顾分析既往股骨短缩截骨的相关研究,从手术目的、术式分类、手术效果与并发症、截骨固定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以评价不同截骨术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1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髋臼指数,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价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结果患儿获得1~4年随访。治疗后患者的髋臼指数为21. 57±0. 24,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5. 02±0. 95(P 0. 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后1年为20/21(95. 24%),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21(14. 29%)(P 0. 01)。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治疗后为19/21(90. 48%),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21(9. 52%)(P 0. 0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加转子下截骨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23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男性6例(6髋),女性12例(17髋),CroweⅢ型16髋,CroweⅣ型7髋,平均年龄52.4岁(41~67岁),随访时间3~6年,平均4.5年。采用全髋置换术加转子下横行截骨,部分病例截骨处用钢丝捆扎固定,其他病例截骨处自体松质骨骨泥填充,评估术前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假体影像学表现。结果 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2分提高至最近一次随访时的平均90.7分,最近一次随访示:所有假体都骨性长入稳定,截骨处平均3.2个月(2~6个月)后愈合,无一例发生脱位、感染、神经症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结论全髋置换加转子下截骨可以纠正增大的前倾角,提供假体良好的抗旋转稳定性和避免复位时引起的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髋脱位短缩截骨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随访1978~1995年治疗6岁以上先天性髋脱位患者104例、144髋,平均随访7.2年,治疗时平均年龄8岁。股骨短缩22例、28髋,平均脱位上移2.9cm,短缩1.6cm。未短缩者82例116髋,平均脱位上移2.3cm。结果:前者优良率85.7%,可差病例中半脱位1髋,关节僵1髋,肢体不等长2髋;后者优良率75.9%。术后再脱位9髋(半脱位7髋,全脱位2髋)占7.8%,关节僵26髋,占22.4%,肢体不等长30髋,占25.9%。认为关节间残存的压力是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消除压力的有效途径是短缩截骨,单纯通过术前骨牵引难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3月~2004年10月,笔者运用张开植骨术治疗6例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短缩及髋内翻畸形,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跖骨短缩畸形的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对患侧跖骨进行截骨外固定器牵引,达到理想长度后进行髂骨植骨,克氏针固定出院,门诊拆除克氏针。结果:本组8个短缩足趾经以上跖骨截骨外固定延长后均收到满意效果,平均延长1.50cm(25%),未出现不良手术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效果满意,无1例短缩复发。结论:本文应用截骨外固定术矫正先天性跖骨短缩畸形,完全改善了患者的外观,相对于其他手术方法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全髋置换后股骨部分骨溶解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6年 ̄1993年,对37个病人的44个髋关节实施置换手术,其中14个病人的15个髋关节进行了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又从这个时期年实施的156个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人中,随机抽出16个骨水泥的人工股骨头置换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虽然使用相同的第一代骨水泥技术,相同金属材料的假体,但全髋置换组的骨溶解带数为90个,而人工头组的骨溶解带数为6个(P〈0.01)。结论是:造成骨溶解带数明显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分次手术处理股骨远端骨折短缩畸形愈合的方法。方法1992年8月~2000年8月共12例患者接受截骨二期固定手术治疗。闭合性损伤10例,开放性损伤2例。按照AO/OTA系统分型:A2型1例,C1型5例,C2型6例。无神经、血管损伤。最初采用保守治疗者2例,手术治疗10例。初次截骨术均于畸形最明显的部位沿原始骨折线截骨,术后牵引时间平均为20d(10~33d),当摄片示短缩基本纠正后行二次手术。采用原手术切口,将骨折复位后行内固定术。结果12例患者在术后平均5.1个月(3~6个月)均达到了骨性愈合。平均随访7.2年(3.5~11.5年)。无伤口感染或内固定松动。按照Schatzker提出的股骨远端骨折评分系统评价:优7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截骨二期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疗效确实;但重点还应预防畸形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截骨与髋臼成形在纠正先天性髋脱位畸形中的作用。方法:以股骨短缩及旋转截骨为主的一期综合手术矫正先天性髋脱位的全部畸形。结果:术后三年随访评分;手术矫正的30髋中,优23髋、良3髋,优良率86.7%,可2髋,差2髋。结论:关节间的压力和髋臼的包容差是引起并发症的关键所在。以股骨短缩及旋转截骨为主的综合手术是大龄先天性髋脱位纠正畸形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1977年5月-1983年10月,曾一期采取切开复位、髋臼造顶和股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CDH)75例,其中26例33个髋关节获得平均12.7年的随访。没有文献中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X线评定标准对本组病例做了疗效评价。其临床优良率为85%,X线优良率为73%;术前髋臼指数平均为35度,术后降到18.1度,术前股骨头上移平均为3.5cm,术中短缩股骨2.1cm,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解决一次性延长因血管、等并发症难以达到延长目的,而逐渐性延长治疗时间持续太长等问题。方法 肌下干骺端行“L”形坎骨,术中延长2 ̄3cm,剩余部分术后继续逐渐延长。结果 18例延长的和蔗为3.0 ̄8.5cm。步态正常者9例,膝关节活动正常8例。平均住院日为34.5天,远低于逐渐性延长组56.7天。结论一瓷生和逐渐性相结合延长的方法并发症少、治疗疗程明显缩短,最较理想的截骨延长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骨延长治疗肢体短缩畸形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各种原因如因感染、外伤以及先天性或发育异常引起的肢体短缩畸形较为常见。掌骨和手指的缺损直接影响手的功能 ;下肢的一侧肢体的短缩 ,会使患者骨盆倾斜 ,步态不稳 ,髋、膝关节的屈曲畸形 ,足部的畸形 ,久之 ,脊柱产生代偿性侧弯 ,会严重影响下肢的功能。骨延长术是目前治疗肢体短缩畸形 ,恢复或改善肢体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作者就骨延长术治疗肢体缩短畸形的进展谈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开展延长术的简要情况国外 190 5年Codivilla首次报道粗隆下截骨和用跟骨牵引延长下肢为骨延长术的开始[1] 。而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28-1932
[目的]评估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中重度膝内翻畸形的中期疗效,并探究手术技巧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10月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中重度膝内翻畸形(内翻>10°)病例50例(50膝),其中原发骨性关节炎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4例。平均病程12.5年(3~24年),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术中应用骨赘清理、缩小胫骨平台截骨、选择性的软组织松解等技术矫正膝内翻畸形,术后采取常规抗凝及对症的康复治疗。术前及术后摄取X线片测量患者股胫角,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显性失血量,定期随访行X线复查假体位置,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KSS评分。[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15~60个月)。无失访病例。手术时间58~94 min,平均73 min,显性失血量650~1 025 ml,平均770 ml,膝关节平均股胫角由术前的内翻13.1°改善成为术后外翻5.3°,置换后有3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僵硬并发症,13例术后出现膝前痛。无血管及神经损伤、髌骨骨折、髌骨低位等并发症发生,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复查X线片,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KS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重度内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应用骨赘清理、缩小胫骨平台截骨及选择性软组织松解等手术技巧,内翻畸形可得到纠正,术后下肢力线恢复,随访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较前明显改善,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伴或不伴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21例(21髋)CroweⅣ型DDH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THA,其中9例术中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截骨组),12例未行截骨(未截骨组)。两组除术前双下肢长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0,P=0.005)外,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并行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多于未截骨组(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截骨组1例(1髋)出现一过性坐骨神经症状。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88个月,平均53个月。X线片复查示,截骨组截骨面均于3~6个月愈合;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发生。末次随访时,截骨组及未截骨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90.67±4.06)、(92.17±3.2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8,P=0.360)。截骨组及未截骨组双下肢长度差值分别为(0.22±0.26)、(0.18±0.27)c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00,P=0.546);截骨组6例、未截骨组5例存在下肢不等长。截骨组1例存在大腿部疼痛,未截骨组2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结论 THA治疗CroweⅣ型DDH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患肢长度。根据术前模板测量、下肢短缩程度和术中软组织牵拉程度情况选择是否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术,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