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鉴别腮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7例腮腺肿块患者(共265个肿块),测量并比较MRI所示肿块最小ADC值。结果 167例中,腮腺多形性腺瘤68例、73个肿块,最小ADC值(1.38±0.23)×10-3 mm2/s;腺淋巴瘤43例、54个肿块,最小ADC值(0.69±0.13)×10-3 mm2/s;恶性肿瘤31例、38个肿块,最小ADC值(1.08±0.20)×10-3 mm2/s;良性淋巴上皮病变7例、17个肿块,最小ADC值(0.64±0.10)×10-3 mm2/s;淋巴瘤5例、23个肿块,最小ADC值(0.56±0.12)×10-3 mm2/s;淋巴结炎性肉芽肿6例、28个肿块,最小ADC值(0.78±0.16)×10-3 mm2/s;淋巴结反应性增生7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癌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ADC值在分型中的价值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经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癌的完整影像学资料共计113例,通过DWI序列获取ADC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表达情况及其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Ⅰ型与Ⅱ型卵巢上皮癌组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分别为:(1.09±0.21)×10-3 mm2/s、(0.75±0.12)×10-3 mm2/s和(0.88±0.20)×10-3 mm2/s、(0.59±0.11)×10-3 mm2/s,两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10.56、9.10;P<0.01);ROC曲线结果示:平均ADC值、最小ADC值鉴别Ⅰ、Ⅱ型卵巢上皮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6、0.916;Ki67弱阳性组、阳性组与强阳性组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分别为:(1.13±0.23)...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了解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乳腺病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乳腺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b值下ADC结果。结果 乳腺良性疾病的对照组患者在800 s/mm-2、1,000 s/mm-2、1,200 s/mm-2三种不同b值下ADC结果数据分别为(1.49±0.37)×10-3 mm2/s、(1.54±0.40)×10-3 mm2/s、(1.52±0.38)×10-3 mm2/s,乳腺恶性肿瘤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0.94±0.22)×10-3 mm2/s、(0.89±0.28)×10-3 mm2/s、(0.95±0.23)×10-3 mm<...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T2 mapping及RESOLVE-DWI定量分析腮腺肿瘤特征,探讨T2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2018年6月—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腮腺肿瘤患者166例,其中多形性腺瘤76例,Warthin瘤29例,基底细胞腺瘤11例,恶性肿瘤50例,治疗前均行T2 mapping及RESOLVE-DWI检查,测量4类肿瘤T2值、ADC值并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评估T2值、ADC值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腮腺肿瘤的效能,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 (1)2名医师测量腮腺肿瘤T2值、ADC值一致性较好(ICC=0.940,95%CI:0.919~0.956,P<0.001;ICC=0.919,95%CI:0.670~0.966,P<0.001)。(2)Warthin瘤、基底细胞腺瘤、恶性肿瘤T2值[(87.38±31.30)、(113.50±22.97)、(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应用对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年龄28~80岁(平均46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术前均行MR平扫、动态增强和DWI扫描,绘制肿瘤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获得相关参数(峰值时间Tpeak、600 s时的廓清率),在表观弥散参数(ADC)图上显示测量的肿瘤ADC值,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之间的TIC参数及ADC值,并分析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之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40例腮腺肿瘤中,良性28例,主要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恶性12例,病理类型较多。多形性腺瘤以A型(缓慢上升型)、C型(快进缓降型)曲线为主,且A型曲线只存在于多形性腺瘤中,其中1例为多形性腺瘤恶变,可将多形性腺瘤与其他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腺淋巴瘤以B型(速升速降型)曲线为主,较具有特征性,恶性肿瘤以C型曲线为主,但是C型曲线也存在于部分良性肿瘤中,两者之间存在部分重叠。腮腺良性肿瘤的ADC值高于恶性肿瘤的ADC值(1.13×10-3 mm2/s vs 0.84×10-3 mm2/s),其中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腺淋巴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但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常规扫描结合动态增强为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联合ADC值可进一步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肿瘤患儿资料,经病理和影像征象确诊良性(良性组)、恶性(恶性组)各16例,观察并比较2组肿瘤DWI信号特征、最大ADC值(ADCmax)、最小ADC值(ADCmin)和平均ADC值(ADCav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鉴别诊断儿童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良性组8例病灶DWI呈T2穿透效应,2例弥散增加,6例中等弥散;恶性组13例病灶DWI呈弥散受限,2例T2穿透效应,1例中等弥散。恶性组81.25%(13/16)DWI呈弥散受限,显著高于良性组(0)(P<0.001)。恶性组肿瘤ADCmax、ADCmin和ADCave均小于良性组(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DCmax、ADCmin、ADCave均可用于鉴别儿童良恶性肝肿瘤(P均<0.05),ADCmin阈值为1.31×10-3mm2/s时,其鉴别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41)。结论DWI有助于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不同b值获得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病理确诊良性22例(良性组)、恶性21例(恶性组);将其术前5个b值(0、200、400、600和990 s/mm2)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导入ITK-snap软件,于b值为990 s/mm2的DWI上手动勾画ROI,利用自编程序分别计算ROI内不同b值的ADC百分位数(ADC 5%、25%、50%、75%、95%)、平均值、偏度及峰度,绘制直方图曲线;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直方图参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结果 b值为400、600、990 s/mm2时,良性组ADC 5%、50%、75%及平均值均高于恶性组(P均<0.05);b值为200、400、600、990 s/mm2时,良性组ADC 25%高于恶性组(P均<0.05);b值为600、990 s/mm2时,良性组ADC 95%高于恶性组(P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扩散敏感系数(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良恶性。对全部患者行不同b值(500 s/mm2、1 000 s/mm2、2 000 s/mm2)的DWI检查,比较不同b值下DWI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效能;对比不同b值下不同性质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差异。结果:b值为2 000 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b值为500 s/mm2、1 0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者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P> 0.05)。b值为2 000 s/mm2时,恶性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AD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DW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肿瘤患者51例,在术前行3.0 T常规磁共振及多b值DWI检查,其中良性26例,恶性25例。利用GE ADW 4.6 Functiontool后处理软件测量单指数模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双指数模型的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low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slow)值、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st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fast)值、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值,以及拉伸指数模型的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DC)、扩散异质性指数(the heterogeneity of intravoxel diffusion,α)值,比较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对眼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ADC、ADCslow、DDC及α值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DDC和ADCslow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4和0.81,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0-3mm2/s(敏感度,79.20%;特异度,92.60%)和0.60×10-3mm2/s(敏感度87.50%;特异度66.70%)。结论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为眼眶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ADCslow、DDC与传统单指数DWI生成的ADC值相比,在眼眶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更大价值,ADCslow、DDC、α三参数联合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DC值在区分肌肉骨骼系统肿瘤良恶性中的作用.方法 对33例患有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患者进行MR常规T1加权,T2加权,压脂T2加权检查,以及3D Fast SPGR动态增强成像.MR扩散加权成像采用SS-EPI序列,b值分别取0、700 s/mm2,在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强化明显的区域作为扩散加权成像图上的感兴趣区,测定肿瘤的ADC值.结果 在33例肿瘤中,良性肿瘤为17例,平均ADC值为(1.54±0.35)×10-3mm2/s,恶性肿瘤共有16例,平均ADC值为(1.45±0.45)×10-3mm2/s,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33例病例中,共有6例软骨类肿瘤,平均ADC值(1.945±0.51)X10-3mm2/s;非软骨类肿瘤共有27例,平均ADC值(1.41±0.29)×10-3mm2/s,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除1例软骨类肿瘤外,所有软骨类肿瘤的ADC值均大于2.0×10-3mm2/s.结论 以MR动态增强图像来选取DWI图像上肿瘤的感兴趣区(ROI)而测得的ADC值不能区分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良恶性;但是高ADC值(>2.0×10-3mm2/s)对诊断软骨类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丽娜  秦雅宏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2):2309-2311+2327
目的:评价磁共振ADC值定量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至2022年10月间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1例前列腺病变患者,另取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均进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且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各种病变类型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PSA值。结果:前列腺各种良恶性病变的DWI图、ADC图表现不同。健康志愿者组的ADC值为(2.11±0.18)×10-3mm2/s、腺体增生组为(1.91±0.16)×10-3mm2/s、前列腺炎组为(1.89±0.15)×10-3mm2/s、间质增生组为(1.37±0.10)×10-3mm2/s、前列腺癌组为(1.18±0.08)×10-3mm2/s, 5组的ADC值有显著差异(P<0.05);任意两组的ADC值对比,除去前列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可疑卵巢交界性肿瘤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MRI-DWI检查并检测血清CA125水平。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卵巢交界性肿瘤组59例与上皮性卵巢癌组47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MRI-DWI表现和CA125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DWI、CA125单独和联合应用对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效能。结果 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占比、DWI信号强度依次为54.24%、(142.58±16.71),分别高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的34.04%、(126.35±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组b值为150、500、800、1 000 s/mm2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依次为(2.05±0.39)、(1.85±0.35)、(1.75±0.42)、(1.61±0.32)×10-3 m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b值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无锡市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诊治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磁共振DWI序列检查,b值分别为1 000 s/mm2、1 500 s/mm2、2 500 s/mm2。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b值下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b值为2 500 s/mm2磁共振DW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b值为10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 500 s/mm2下磁共振DW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高于b值为1 0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前列腺癌组ADC值比前列腺良性增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增大,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ADC值降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扫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增强扫描与DWI序列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DWI扫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比较MRI、DWI及MRI+DWI扫描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以及在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各类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62例疑似肝脏肿瘤患者病理结果显示60例患者确诊为肝脏良恶性肿瘤;经MRI+DWI扫描检查出59例,确诊58例,诊断准确率为95.16%,灵敏度为96.67%;MRI+DWI扫描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MRI增强扫描或DWI序列扫描(P <0.05);在b值分别为100、300、600 s/mm2的情况下,肝转移癌及肝细胞癌ADC值均低于肝囊肿、肝血管瘤(P <0.05)。结论:MRI+DWI扫描检查相对于单一MRI增强扫描或DWI序列扫描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 R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34例病例(50个病变)。对其实施常规序列扫描及DWI序列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价值。结果:采用常规序列扫描检出椎体压缩性骨折46处,占比92.0%,采用DWI扫描检出50处,占比100.0%,DWI扫描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随着b值不断增加,ADC值不断下降,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B值为200 s/mm2时,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ADC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值在400 s/mm2、600 s/mm2、800 s/mm2时,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明显高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ADC值(P<0.05)。结论:采用DWI可有效检出椎体压缩性骨折疾病,并通过序列信号分析及ADC值的对比,可对良恶性病变有效鉴别,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软组织肿瘤MR弥散加权成像量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值和EDC在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了23例软组织肿瘤DWI。DWI采用SE-EPI序列,弥散敏感系数b分别取0、300s/mm2,同时在3个方向施加弥散敏感梯度场,获得其ADC值和EDC值。结果:①在b=300s/mm2时,良性肿瘤组的ADC值为(1.64±0.15)×10-3mm2/s,恶性肿瘤的ADC值为(1.86±0.19)×10-3mm2/s,恶性肿瘤组的A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A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②在b=300s/mm2时,良性肿瘤组的EDC值为(136.89±44.60)×10-3,恶性肿瘤的EDC值为(160.02±83.23)×10-3,恶性肿瘤组的E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E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EDC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b=300s/mm2时,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大于良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恶性肿瘤组的E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E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EDC值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子宫肿瘤研究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与常规T2WI对比,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于显示子宫肿瘤方面的能力及优势,比较子宫良恶性肿瘤在扩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和量化指标ADC值两方面是否有区别.方法 行盆腔MRI检查的58例女患者,子宫病灶73个,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良性23个,恶性50个.图像评价以信号强度比(SIR)和对比噪声比(CNR)为参数,对扩散图像和T2WI图像分组比较.对良恶性病灶间进行信号强度和ADC值比较.扩散b值为1000.结果 子宫良性肿瘤DWI图像的SIR和CNR低于T2图像,子宫恶性肿瘤则反之.良、恶性两类肿瘤之间比较,DWI图像上恶性病灶的信号强度参数均高于良性组,ADC值低于良性病灶,内膜腺癌和宫颈鳞癌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常规T2WI相比,子宫恶性肿瘤在扩散图像上更容易突出显示而易于分辨,而良性肿瘤在常规T2WI上的显示更具优势.子宫恶性肿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94个病灶,其中良性75个、恶性19个。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分析各病灶的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肿瘤的ADC值[(1.02±0.25)×10-3 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38±0.44)×10-3 mm2/s;t=5.170,P<0.001]。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台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 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赖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常提示恶性肿瘤;TIC曲线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良性及恶性肿瘤患者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DWI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差异,探讨其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肺部肿瘤患者50例,其中恶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组),均于术前行MRI平扫及多b值(b值分别为300、500、800 s/mm~2)DWI检査,比较2组肺部病变实质在不同b值下ADC值及SI值差异;绘制不同b值的ROC曲线,分析ADC、SI值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效能以及最优b值。结果 b值为300、500、800 s/mm~2时,良性肿瘤组ADC值[(1.80±0.30)×10~(-3)、(1.60±0.26)×10~(-3)、(1.40±0.23)×10~(-3)mm~2/s]高于恶性肿瘤组[(1.50±0.18)×10~(-3)、(1.32±0.18)×10~(-3)、(1.11±0.20)×10~(-3)mm~2/s](P均0.05),SI值(391.31±77.11、291.34±77.47、202.38±69.21)与恶性肿瘤组(431.23±79.64、313.57±77.70、223.31±68.7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值为300、500、800 s/mm~2时的AUC分别为0.785,0.794、0.819,且b值为800 s/mm~2时ADC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大,鉴别良、恶性肺部肿瘤的截断值为1.37×10~(-3)mm~2/s,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88.2%。结论多b值DWI检査可用于肺部肿瘤良、恶性质的鉴别诊断,b值为800 s/mm~2时ADC值诊断肺部肿瘤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潘美宇 《大医生》2023,(1):123-125
目的 探讨1.5 T磁共振(MR)高扩散敏感系数(b值)弥散成像(DWI)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疑似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1.5 T MR多b值DWI检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早期前列腺癌的MR表现。比较在不同b值下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周围正常组织的弥散系数(ADC);观察不同b值时DWI对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早期前列腺癌的T2加权成像(T2WI)及ADC图主要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DWI主要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高信号。早期前列腺癌组织在b值取800 s/mm2、1 000 s/mm2、1 200 s/mm2、1 500 s/mm2下的ADC值均低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周围正常组织(P<0.05)。b值=1 500 s/mm2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9.47%、83.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