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蔚英 《嘉兴医学》2000,16(2):104-105
目的:洋地黄中毒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5例洋地黄中毒病人的心电图改变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例中均出现各种新的心律失常,其中1例伴心外表现。结论:心衰病人在用洋地黄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勤加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洋地黄中毒。  相似文献   

2.
洋地黄类制剂为治疗心脏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在新近倡用的心衰综合治疗中,仍占主要地位,因其产生疗效的剂量接近其引起中毒的剂量,故极易引起中毒.虽然近几年来倡用维持量疗法,使洋地黄中毒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在临床治疗中仍不罕见.尤其是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具有多变多样瞬时的变化,常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中毒不仅见于用量过大时,也见于治疗量或维持量的过程中.本文对14例洋地黄中毒进行粗浅分析,以便找出中毒的因素和识别的方法,以利于洋地黄中毒的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遵医嘱正确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洋地黄中毒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洋地黄中毒,及时处理洋地黄制剂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5.
汪一波 《浙江医学》1999,21(8):500-501
随着血管扩张剂、新型利尿剂、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使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多样化。但洋地黄仍然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尤其是基层医院应用更多。洋地黄虽然在给药方式方法上较前有改进,更多情况采用小剂量或维持量来治疗心力衰竭,但仍会发生洋地黄中毒,尤其在老年人、重度心力衰竭、有电解质紊乱者更易发生。现将使用小剂量或维持量洋地黄时发生中毒反应的16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培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72-3873
目的:探索拒绝心电监护的原因,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通过对31例拒绝心电监护的患者进行归因分析,得出护理干预途径。结果:医学知识缺乏、对医疗费用的担忧、心理及情绪的变化是患者拒绝心电监护的主要原因,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后29例重新接受心电监护。结论:及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是解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拒绝心电监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洋地黄治疗量、中毒量与致死量比较接近,临床用药十分谨慎,以前在洋地黄的应用上,一味地追求洋地黄化,而近几年的观点则有了明显的改变,主张小剂量开始,逐渐摸索到最小有效量,因此洋地黄中毒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减少。 临床症状:①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有程度不等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②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烦躁不安,有的表现为嗜睡,幻觉。③视觉症状,出现黄绿视,黑朦症状。④心律失常症状,表现为房颤,心室率缓慢,合并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 体会 ①准备一切抢救物品和药品,包括心电监护仪和氧气,热情地接待病人,解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以了解病人的心电图变化、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洋地黄的中毒程度,及时通知医生,严重者备好临时起搏器,组织有效的抢救。③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血压、脉搏、心率的变化,根据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急查血清地高辛浓度和血电解质。④加强用药和饮食的管理:洋地黄中毒,缺钾是诱发因素中最为常见的。临床补钾的途径,一  相似文献   

8.
<正>洋地黄的应用到现在已二百余年,它仍不失为最好的强心药,因此应用很广,而中毒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其一是洋地黄的强心作用与其电生理效应是不一致的,这是两个不同的作用,不论从实验室或从临床观察看,大家都会承认这两个作用是彼此不一致的.强心作用是药物直接作用到心肌细胞,而电生理作用是通过自主神经而起作用的.换言之,洋地黄的剂量与其强心作用是呈直线关系的,而它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剂量与反应则不呈直线关系,如果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时,一味追求其心室率下降到某个程度作为治疗指标,则很可能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9.
洋地黄中毒致房颤转为窦性节律1例蒋若愚,吕桂萍(贵阳医学院附院心内科贵阳550004)洋地黄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冲动起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和冲动起源传导异常。但致长期持续性房颤转为窦性节律却十分罕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风...  相似文献   

10.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7岁,于1992年10月12日因误服地高辛40粒急诊入院。患者1980年起出现胸闷,心慌,心电图示频发房早,阵发性房颤,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上述症状缓解。1989年出现持续房颤,确诊为冠心病,曾多次住院治疗。出院后仍以地高辛0.125mg每日1次口服维持治疗。入院当天中午误服地高辛10mg(40粒),1h后来院急诊,2h后收入病房。入院体查:T36.8℃;HR90/min;R18/min;BP19/11kPa;神志清楚,双肺(-);ECG示房颤。实验室检查:血钾4.7mmol/L;钠141mmol/L;氯107mmol/L。入院1h后开始出现头昏头胀,恶心、呕吐,复视,ECG“R-R”间期延长为1.5s,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慢性房颤伴洋地黄中毒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房颤伴洋地黄中毒的认识与防治,方法:总结近15年相继入科的长期应用洋地黄药物维持心室率或/及改善心功能的房颤病人洋地黄中毒37例,分析其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及转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方法 配合急救进行护理.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经常翻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清除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对大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的患者,于急性期过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脏器损害的临床征象,如由肝脏损害引起的黄疸等,应及早作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0例洋地黄中毒患者中毒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降低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6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10年回顾性调查。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的46.35%,其中95例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应用该药后对心室率减慢、改善心功能不全有效,并对并发有房颤、房扑及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治疗也有效,用药后近期未发现有严重心律失常及梗塞面积的扩大。洋地黄类药物组病死率为41.02%;对照组为20.76%。病死率的高低与心功能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洋地黄制剂治疗心力衰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尽管新的正性肌力药物不断问世,但尚没有任何一种强心药能取代洋地黄的位置,洋地黄类强心苷能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已为临床所公认。如果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忽略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个体之间的耐受性的不同、用药相对过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洋地黄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心脏病有效、常用、价廉的强心甙类药物。它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对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这类患者如果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更是应用洋地黄药物的最好的指征。同时它也常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其安全范围小,药物有效量及中毒量相接近,个体差异大,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加强对病人用药的护理至关重要。1给药前的护理①根据临床用药原则,严格按医嘱定时定量给药。②避免洋地黄…  相似文献   

19.
地高辛属于口服洋地黄类药物的一种,其有效成分是强心苷,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地高辛成人致死量为10mg.短时间大剂量的服用此药物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本例患者一次性服用地高辛100片,几次出现心跳骤停,经积极抢救及护理,病情痊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