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水平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检测意义,以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本院的37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观察组,检测其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并与同期的37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SIL-2R、CRP及LDH、CK、CK-MB、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重症及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水平均较其他患者要高(P〈0.05),而感染性与吸入性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与新生儿肺炎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可为其治疗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a(TNF~a)、内皮素-1(ET-1)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SIL-2R)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研究组)活动性肺结核、20例稳定期肺结核和20例健康人群血清TNF-a、VEGF、ET-1、SIL-2R水平。结果:活动性肺结核与稳定期肺结核患者血清TNF-a、VEGF、ET-1、SIL-2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又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比较,TNF-a水平没有差异,而VEGF、SIL-2R、ET-1复治组较初治组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肺内病变空洞组血清VEGF水平较无空洞组明显降低(p<0.05),而ET-1、SIL-2R水平空洞组明显增高(p<0.05),无空洞组TNF-a水平显著高于空洞(p<0.05),初治组经过2个月(强化期)、6个月(疗程结束)的治疗TNF-a、VEGF、ET-1、SIL-2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p<0.05),复治组经过3个月(强化期)、9个月(疗程结束)的治疗TNF-a、VEGF、ET-1、SIL-2 R亦明显下降( p<0.05),血清TNF-a、SIL-2R、VEGF、ET-1水平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和90;96.9%.和81.3、93.8%和93.1,95.3%和85.2。结论:TNF-a、VEGF、ET-1、SIL-2R水平与肺结核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可为结核病诊断、疗效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敏锋 《中外医疗》2014,(26):100-10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以来收治的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4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正常健康体检者的PCT、IL-6给予检测,比较三者的检测水平,PCT与IL-6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0.85±0.63)ng/mL、IL-6(12.25±2.36)p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12±0.25 ng/mL、1.36±3.15 p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敏感性(95.24%)高于PCT(80.95%),但PCT特异性(97.62%)高于IL-6(71.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IL-6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指标,两者水平能够反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变程度及病情变化等。  相似文献   

4.
刘元明  王茂筠  梁宗安 《西部医学》2014,(2):166-168,17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表达是否有差异,以及在两种疾病临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所有拟诊断为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病例.收集每份病例入院24小时内及治疗好转出院前的PCT、CRP、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值及病原学等指标.治疗随访1~3个月,将纳入研究的确诊病例分为肺结核组与细菌性肺炎组.结果 102例患者明确诊断中肺结核38例,细菌性肺炎64例.肺结核组血清PCT平均值为0.059ng/ml,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平均值为0.78n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肺结核血清PCT值明显低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在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中,血清PCT测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IL-2R、IL-6、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25例为惊厥组,同期单纯肠炎患儿25例为单纯肠炎组,因外科疾病住院手术治疗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儿35例为对照组,抽取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标本,检测SIL-2R、IL-6、IL-8.结果 惊厥组、单纯肠炎组及对照组患儿入院24 h内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与对照组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和单纯肠炎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及中度脱水组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存在免疫失衡并同时导致神经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动态跟踪白介素的水平变化,为判断预后及病情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清VEGF,SIL-2R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前后水平变化。方法:3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介入术前1天、术后1天、7天、1月清晨空腹留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70℃保存。VEGF,SIL-2R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术前1天、术后1天、7天、1月的均值与术前比较,术后1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值明显下降,与术前及术后1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7天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2R水平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与术前及术后1天比较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7天比较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VEGF,SIL-2R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2)血清VEGF,SIL-2R检测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卒中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卒中患者80例,根据其健康问卷(PHQ-9)评分将其分为有抑郁组(31例)及无抑郁组(49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水平。对各组对象检测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抑郁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IL-2、SIL-2R及TNF-α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抑郁组、无抑郁组TNF-α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有抑郁组IL-2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组(P<0.05);且两组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有抑郁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无抑郁组(P<0.05),且两组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卒中患者抑郁严重程度与IL-2水平呈负相关(r=-0.259, P<0.05),与SIL-2R水平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IL-2、SIL-2R水平与卒中患者抑郁程度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可推测上述细胞因子在卒中患者抑郁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有48例患者,支原体肺炎组有28例患者。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为3组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前进行PCT、CRP等检查,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与支原体肺炎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相比,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PCT的水平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支原体肺炎组患者血清PCT的水平较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683)。细菌性肺炎组患者、支原体肺炎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CRP的水平相比较有所不同(F=13.89,P=0)。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细菌性肺炎组患者、支原体肺炎组患者血清 CRP 的水平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与支原肺炎组患者相比较,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CRP的水平较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511)。结论:PCT可作为区别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指标。血清PCT测定在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早期病原学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友新  覃佩枝  吴子娟 《海南医学》2010,21(21):110-11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细菌性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细菌性肺炎患者96例,根据病情分轻、中症细菌性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两组,又按照患者X线胸片报告分为单叶肺炎组和多叶肺炎组;以正常健康体检者8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hs-CRP、IL-6及FI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的hs-CRP、IL-6及FI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肺炎组的hs-CRP、IL-6及FIB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叶肺炎组的hs-CRP、IL-6及FIB水平显著高于单叶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的hs-CRP、IL-6及FIB水平对其早期诊断及病情的程度分析判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滢  周新泽 《海南医学》2005,16(12):7-8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西米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30例胆道梗阻患者(良性21例,恶性9例),分别采用放免计数器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SIL-2R水平.另择一组良性胆道梗阻患者术前行为期7天的西米替丁治疗,检测其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1、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I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逐渐恢复,但良恶性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明显;2、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之间密切相关;3、西米替丁可上调良性胆道梗阻患者血清IL-2水平,抑制血清SIL-2R过表达.结论胆道梗阻时血清IL-2活性降低和SIL-2R过度表达,检测血清IL-2和SIL-2R有助于估价病情、判断预后及鉴别胆道梗阻的性质,西米替丁通过提高血清IL-2活性,抑制血清SIL-2R表达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细胞因子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61例菌阴肺结核组、65例肺炎组以及50例对照组依次检测血浆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IL-1RA、IL-2、IP-10和 MCP-1血浆的水平,所得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菌阴肺结核组血清IGRAs阳性率最高96.7%(59/61),肺炎组占第二位66.2%(43/65),对照组血清最低2.0% (1/50),三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阴肺结核组、肺炎组和对照组的年龄、男女IGRAs发生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阴肺结核组与对照组、肺炎组和对照组的IL-1RA、IL-2、IP-10和 MCP-1检测水平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菌阴肺结核组与肺炎组的MCP-1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比较菌阴肺结核组与肺炎组的IL-2、IP-10和IL-1RA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RAs-IL-1RA-IL-2-IP-10-MCP-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为86.9%,“IGRAs+IL-1RA+IL-2+IP-10+MCP-1”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最高,为88.5%,分别高于IGRAs(77.0%)和IL-2(62.3%)的单项检测。结论 菌阴肺结核组IGRAs阳性率明显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年龄和性别都不是IGRAs阳性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IL-1RA、IL-2、IP-10和 MCP-1对于鉴别诊断菌阴肺结核组与肺炎组、肺炎组与对照组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MCP-1具有成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指标的潜质;IGRAs联合细胞因子检测能够提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中的表达及白介素-2(IL-2)治疗MDR-TB的疗效。[方法]检测126例MDR-TB患者sIL-2R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126例MDR-TB患者分为两组,B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4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组成联合治疗方案,总疗程为24个月,A组在B组基础上最初6个月加用IL-2,观察两组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下降情况、痰菌阴转率、空洞好转率和远期复发率。[结果]MDR-TB组sIL-2R水平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sIL-2R水平随病情好转逐渐下降;疗程结束时,两组痰菌阴转率、空洞缩小或闭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8个月A组痰菌复阳率显著低于B组( P <0.05)。[结论]检测肺结核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患者病情变化、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MDR-TB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采用中等剂量IL-2长程间歇治疗,副反应较轻,可明显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及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3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周血免疫球蛋白、C3、T淋巴细胞亚群,IL-2及SIL-2R。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T淋巴细胞亚群SIL-2R以及IL-2活性分别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APAAP、MTT比色法以及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gM及补体C3、CD3、CD4以及CD4/CD8和IL-2明显降低(P〈0.01)。而SIL-2R值明显升高(P〈0.01),CD6细胞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具有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祛风清热作用的术后抗炎汤(主要由黄芪、当归、枸杞、生地、防风、白 术、桑叶、菊花、钧藤等中药组成)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血清与泪液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 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中药组(2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和滴眼液,中药组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术后抗炎汤。另选15例门诊体检的健康老年 人为正常组。检测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和泪液IL-2和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中药组术后血清SIL-2R均 比术前升高(均P<0.01),而中药组术后泪液SIL-2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清和泪液 IL-2和SIL-2R水平高于中药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术后抗炎汤通过调节眼局部免疫功能,能有效减 轻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周波 《河北医学》2007,13(6):668-670
目的:探讨IL-10、SIL-2R在轮状病毒肠炎发病和恢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40例分为干扰素组和非干扰素组,测定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 IL-10 和SIL-2R 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两组IL-10 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两组SIL-2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 ;恢复期干扰素组SIL-2R、 IL-10均较非干扰素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时SIL-2R增高显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IL-10呈低水平状态显示机体免疫失衡,干扰素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纠正免疫失衡,促进轮状病毒肠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IL-33水平的差异,探讨IL-33用于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和痰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能否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方法 选择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肺炎患者,结核科筛查的结核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IL-33的浓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33水平用于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利用ELISPOT法检测结核组、肺炎组及结核潜伏感染组的T-SPOT.TB,利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核组、肺炎组的痰分枝杆菌核酸。结果 肺结核组外周血IL-33浓度平均值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3诊断肺结核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40~0.897,最佳诊断分界点为228.5 ng/L,对应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0.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IL-33联合T-SPOT.TB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P<0.05)。IL-33检测法灵敏度高于核酸检测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阳肺结核组与菌阴肺结核组患者外周血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患者组与复治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中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对诊断肺结核具有较好的适用价值。结论 外周血IL-33检测对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联合T-SPOT.TB检测及痰结核菌核酸检测,可以提供更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特点和意义。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2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分析2组抗体、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细胞产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FN-γ、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gG、IgA、IgM及IL-1、IL-2、IL-4、IL-5、IL-8等其余10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D3+T、CD4+T、CD8+T细胞及CD4+/CD8+增高,淋巴细胞绝对数、NK细胞绝对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细胞绝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细胞因子IFN-γ、IL-6和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参考指标,对结核是否活动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道梗阻病人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爱体(SIL-2R)水平及精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1组胆道梗阻病人,按疾病的良恶性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放免计数器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SIL-2R水平。另择1组良性胆道梗阻病人术前行为期7d的精氨酸治疗,检测其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 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I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逐渐恢复,但良恶性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明显;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在良性组,胆道外引流术式较胆道内引流术式相对不利于血清IL-2和SIL-2R水平的恢复;精氨酸可上调良性胆道梗阻病人血清IL-2水平,抑制血清SIL-2R过表达。结论 胆道梗阻病人体内存在着血清IL-2活性降低和SIL-2R过度表达,检测血清IL-2和SIL-2R有助于估价病情、判断预后及鉴别胆道梗阻的性质,胆道外引流相对不利于血清IL-2和SIL-2R的恢复,可能与胆汁酸盐丢失导致肠道细茵易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关,精氨酸通过提高血清IL-2活性,抑制血清SIL-2R表达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