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脑膜脑膨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膨出的可行性。方法:根据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应用不同角度的高解像度内镜及图像监视系统探查鼻内颅底脑膜脑澎出病灶及骨壁缺损情况,切除疝入鼻内的变性脑组织和脑膜(如膨出不多可回纳者则不用切除),刮除骨缺损边缘及周围粘膜,用肌浆、筋膜、鼻粘膜及生物材料修补骨壁和脑膜缺损。结果:2例位于筛顶的脑膜脑膨出1次手术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并蝶窦和筛顶两处脑脊液鼻漏者,先后3次手术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骨缺损较大者,3次手术成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入路进行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修补术,具有安全、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鼻胶质瘤和脑膜脑膨出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影像学观察,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2例鼻胶质瘤和9例脑膜脑膨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鼻胶质瘤均为女婴,年龄<2岁,表现为鼻咽部肿物,自出生即有呼吸道阻塞症状,影像学未见颅底骨质缺损.鼻腔脑膜脑膨出9例,男性4例、女性5例,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软骨肉瘤的CT和MRI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颅底沟通性软骨肉瘤的CT和MRI征象。10例行CT平扫,12例行MRI平扫,9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12例病变均位于鼻部及颅底。肿瘤主体位于中线区4例,左侧3例,右侧5例。CT表现:行CT平扫的10例CHS均见鼻及颅底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高低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周围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轻度膨胀性改变5例,明显虫噬状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轻度模糊斑片状、地图样溶骨性骨质改变3例,肿瘤内明显粗条状、环形钙化5例。MRI表现:12例均见鼻及颅底混杂T_1、混杂T_2软组织肿块影,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缘呈现波纹状小分叶外观。T_2WI上肿块局部见明显高信号影8例,8例肿瘤内部多发小叶状结构伴较明显的分隔,分隔周围见大量粗条状长T_1、短T_2信号5例,少量斑点状长T_1、短T_2信号3例。9例MR增强检查示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间隔明显强化,内部无强化。结论鼻颅底沟通性软骨肉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征象,总结其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相互对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MRI及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11例行MRV检查。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急性7例(7/9),亚急性3例(3/6);MRI平扫显示13例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征",11例MRV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充盈缺损。结论:头颅CT是诊断急性CVST的重要方法;MRI对亚急性CVST具有更高敏感度与特异性;MRV可快速、无创地评价CVST。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先天性脑膜脑膨出的影像学诊断表现,分析各种检查方法(B超、X线、CT、MRI)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 共8例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6个月~2 4/12岁,病变分别位于枕后、顶部及鼻部。结果 B超2例,X线4例,CT3例,MR15例。X线发现颅骨缺损及颅外软组织肿块。B超、CT、MRI均见脑膜及脑膨出,后二者可见血管移位及异常分布。结论 4种检查方法均可作出诊断,但各有优势和不足,应用时注意互相弥补,互为印证,作出脑膜脑膨出的诊断是不难的。  相似文献   

6.
颅底软骨瘤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颅底软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12例中,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行CT平扫,其中3例做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12例软骨瘤均位于颅底中线旁硬膜外,鞍旁肿瘤呈类圆形;同时累及前中颅凹或中后颅凹的肿瘤呈“哑铃”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边缘清楚,5例有颅底骨质破坏,其余病例肿块周围骨质呈侵蚀性改变,CT上肿瘤呈等,高混杂密度6例,呈均匀稍高密度1例,钙化表现为斑块状,小球状及弧线样高密度,MRI上T1WI均为低信号,7例肿块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其余2例T2WI为均匀高信号,6例肿瘤外侧与脑实质之间T2WI上可见弧线样低信号线,冠状位MRI上可见海绵窦有不同程度受累,CT与MR增强扫描肿瘤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底软骨瘤多位于中线旁的硬膜外,特别是鞍旁,前颅凹或后颅凹肿块相连,根据其部位及CT、MRI表现可以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邓彪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11):2039-2041
目的:探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鼻咽癌(NPC)颅底骨质侵犯的检出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被我院与总院收治的80例NP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NPC颅底骨质侵犯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80例NPC患者经CT检查发现61例颅底骨质侵犯,经MRI检查发现64例颅底骨质侵犯,两种方法对各部位骨质侵犯的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NPC颅底骨质侵犯经CT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型患者骨质密度降低,病灶边界不规则,可见肿瘤软组织影,骨质硬化型患者骨质密度增高,骨松质可见新生骨影,骨皮质增粗,外型无显著变化,混合型患者同时存在骨质破坏与骨质硬化现象,经MRI检查可见骨样高信号消失,呈中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NPC患者接受CT或MRI检查可较好显示颅底骨质受侵情况,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NPC早期骨浸润中DWI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120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MRI观察组与CT对照组,行常规MRI、DWI检查和CT检查,应用DWI技术对病例确诊为NPC的患者进行扫描,行常规MRI平扫与增强及横轴位DWI扫描,比较两组鼻咽癌侵犯到颅底骨质的比例。结果:鼻咽癌侵犯到颅底骨质的比例为56.7%,DWI图像信号异常增高符合率是100.0%;CT组图像信号异常增高符合率是36.7%%。结论:DWI在NPC颅底侵犯诊断中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对NPC的疾病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MRI及CT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特点。方法 :对3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后复查MRI及CT。结果 :36例患者中脑血肿18例和脑梗塞12例均获得满意的诊断。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MRI与CT检查比较 ,CT扫描优于MRI检查。MRI对脑血肿亚急性期和脑梗塞早期诊断明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7d之内的病灶 ,在MRIT1和T2加权像中信号显示不敏感 ,而在CT扫描显示颅内纵裂内为高密度条状影[1]。36例均做治疗后复查。脑内病灶CT和MRI显示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MRI对脑血肿、脑梗塞病灶有肯定的诊断。对蛛网膜下腔(7d之内)出血病灶的诊断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10.
CT及MRI在诊断三叉神经瘤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诊断三叉神经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16例均行CT扫描,其中7例同时行MRI扫描。结果:16例中有9例表现为特征性哑铃形,7例表现为类圆形,CT扫描肿瘤呈混杂密度、均匀密度或等密度,均无钙化及水肿。MRI表现肿瘤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CT、MRI对三叉神经瘤的定位、定性及岩骨、颅底骨的异常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诊断三叉神经瘤的有效检查方法。在对骨结构的观察方面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11.
颅底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分析12例颅底转移瘤的CT和MR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转移瘤。男性7例,女性5例。9例MR检查;2例CT,MR检查;1例CT检查。结果 单发10例;多发2例。8例转移瘤位于中颅窝;2例位于前颅窝;2例位于后颅窝。8例有不同程度颅底骨质破坏。结论 颅底转移瘤在CT和MR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但必须结合病史、年龄、是有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史及颅骨受损情况及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颅底软骨肉瘤CT、MRI与病理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底软骨肉瘤的CT、MR影像学特点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颅底软骨肉瘤的CT、MR影像学资料,及与之相对应的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颅底软骨肉瘤中4例为高分化软骨肉瘤,3例为黏液样软骨肉瘤,CT的共同特点是均有骨质破坏,但高分化软骨肉瘤钙化明显,MR共同点是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而T1WI上,黏液样软骨肉瘤多为均一的低信号,高分化软骨肉瘤则表现为不均一的低等信号,增强扫描上强化更明显。结论颅底软骨肉瘤的CT和MR表现与病理相关,不同亚型在CT及MR上有很多不同之处,术前正确诊断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18例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病变中心位于蝶筛区,3例位于上颌窦。CT表现:病变形态均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与邻近肌肉相近,相对比较均匀,邻近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与脑实质比较,病变T1WI呈略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3例;T2WI呈略高信号8例,呈等信号2例。病变信号欠均匀,7例病变内部可见小条状或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4例可见短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病变均呈中度不均匀强化。15例病变广泛侵犯周围结构,MRI可清楚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其中眼眶受累8例,颅内受累8例,海绵窦受累5例,翼腭窝受累6例,鼻咽部受累3例。结论横纹肌肉瘤典型的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中度强化。CT可以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MRI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4.
烟雾病侧枝循环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烟雾病(MMD)侧枝循环的类型及其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16例成年MMD患者的MRI和MRA表现。MRI至少包括横断面T1WI、T2WI;16例行MRA检查,采用3D-TOF法。结果:MMD侧枝循环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颅底烟雾血管、来自大脑后动脉(PCA)的柔脑膜侧枝血管以及来自颈外动脉(ECA)系统穿过硬脑膜的侧枝血管。5例PCA侧枝循环表现正常,7例增加,6例减少;13例ECA侧枝血管表现正常(单侧12例),15例增加(其中双侧3例)。4例少量颅底烟雾血管,7例大量烟雾血管,5例减少、闭塞。MRA和T2WI均可显示颅底烟雾血管,PCA和ECA侧枝血管仅在MRA满意显示。结论:MRI和MRA是诊断MMD患者侧枝循环十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颅底粒细胞肉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报道3例发生于颅底的粒细胞肉瘤,详细分析了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粒细胞肉瘤均发生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儿童。其中2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来诊,1例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型后出现头痛来就诊。影像上所有3例颅底骨骨髓信号异常,T_1WI信号减低,并出现髓外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肿块位于右侧上颌窦外侧壁和鞍旁。1例肿块浸润眼眶、海绵窦和动眼神经。1例广泛浸润脑膜、颅神经根和鼻窦,表现为多结节、多处软组织肿块。MR上所有肿块、结节T_1WI均为呈等信号,T_2WI上为稍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性强化。结论儿童颅底粒细胞肉瘤可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MRI上如颅底广泛弥漫性骨髓信号异常并出现单发或多发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应注意排除粒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16.
颅内脊索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颅内脊索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颅内脊索瘤大部分(本组16例,占88.9%)发生于颅底中线处的斜坡和/或鞍区,并广泛侵儿颅底的神经和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在T1加权像上肿瘤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静脉注射增强后(8例)均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织经。此外,有1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CT与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及MRI进行检查。统计病理结果,以定性诊断为金标准,记录CT、MRI对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CT及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价值。结果  130例患者经病理活检显示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有88例分化性非角化型鳞癌,13例分化性角化型鳞癌,29例未分化性鳞癌。定性诊断共检出颅底骨质侵犯98例,检出率为75.38%,CT检查共检出颅底骨质侵犯80例,检出率为61.54%,MRI检查共检出颅底骨质侵犯97例,检出率为74.62%,MRI检查检出率高于CT检查(P < 0.05)。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92%、90.62%、94.62%,均高于CT检查的76.53%、84.37%、78.46%(P < 0.05)。结论  相比于CT检查,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CT和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颅底软骨肉瘤和18例脊索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好发部位相似,以斜坡中线区多见,少数位于前、后颅窝底;其CT和MRI有共性征象:均伴颅底膨胀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T2WI以明显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多呈"花瓣样"或"蜂房样"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软骨肉瘤可见明显粗大钙化,密度较高且边缘锐利,4例DWI呈低信号;16例脊索瘤无明显钙化或见细小条状残留骨嵴,仅2例DWI呈低信号。结论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的CT和MRI征象有一定共性,肿瘤内钙化特点及DWI信号强度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