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者为50%~85%,其次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少数为肺炎支原体引起。我院2007年8月~2008年3月采用双黄连冻干粉剂治疗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病毒与鼻病毒均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少数者可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原因与该年龄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液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年龄越小梗阻症状愈明显.现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4月收治的0~3个月婴儿毛细支气管炎64例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常见于 2岁以内的小儿 ,多由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引起 ,亦有由人类 3型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毛支的报道[1 ] 。主要表现为喘憋 ,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 ,是儿科常见急症 ,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笔者用普米克令舒 (pulmicortrepules ,布地奈德混悬  相似文献   

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见1—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呼吸道舍胞病毒感染引起,亦有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报道,主要表现为喘憋,气促,三凹征为主要临床特点,也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以上是儿科常见急症。笔者从事儿科工作的多年经验用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例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5.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符合中医理论“实热咳喘”,多属阳证.麻杏石甘汤所用药以入肺经为主,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经典方,用于肺热咳喘最适宜.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优势互补,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肠病毒等引起,常累及2岁以下尤其6个月以内的婴儿,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发作性喘憋、三凹征、喘鸣、气促等气道堵塞症状,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和气候骤变时,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反复发作易发展成支气管哮喘,故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合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科采用细辛脑注射液丰隆穴穴位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人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次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等,少数由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感染引起,此病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以1~6个月的婴儿发病率最高,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喘憋,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支疗效的关键。2003年4月-2005年5月,笔者采用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支患儿6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魏兰 《河北中医》2011,33(2):317-318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发[1]。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以阵发性咳嗽、发作性喘憋为主要临床症状,极易合并心力衰竭。2009-01—2010-07,  相似文献   

9.
毛细支气管炎是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1],常见致病菌有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是2岁以内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该病发病急,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2~3 d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三凹征和喘鸣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心衰).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可威胁婴幼儿的生命.本院2005年11月-2006年2月收治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通过护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龙  马晓蕾 《陕西中医》2003,24(6):542-542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性肺炎 ,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喘为主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好发于 6个月~ 2岁小儿 ,以冬春多见 ,目前为止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于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1 2月对收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应用雅安制药厂的飞仙牌鱼腥草注射液双侧尺泽穴射治疗 3 8例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按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有关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6 0例观察对象 ,随机分组 ,实验组 3 8例 ,男 2 0例 ,女1 8例 ;3个月~ 8个月 2 8例 ,8个月~ 2岁 1 0例。对照组 2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1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愈95例,17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0 d。结论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毛细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原体,RSV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及时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是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1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愈95例,17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0 d。结论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毛细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原体,RSV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及时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是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 。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以1~3个月的婴儿发病率为高,临床表现往往较重.笔者应用α-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婴幼儿下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炎症,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是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其它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发病,临床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其主要病变在细小的毛细支气管,但同时常见肺泡及肺泡间壁的累及,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1].病毒感染无特效药,临床常用吸氧及糖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我科采用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 规格2ml/支,有效剂量20万IU/支,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毛细支气管炎为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引起,患病后有部分患者可能转化为婴幼儿哮喘[1],故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许多临床医生都常规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但笔者发现这些方法并未使病程缩短.  相似文献   

16.
霍际福 《河北中医》2011,33(8):1276-127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致病源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仅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常伴有不同程度喘憋、气急、咳嗽、痰喘,或伴有发热[1]。重症病例常合并心、脑、肝和胃肠道等多器官系统的损伤。由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解除呼吸道堵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以2~6月龄婴儿多见。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病变累及肺部的毛细支气管,可导致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管壁伴有不同程度的痉挛;其临床表现为突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笔者应用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肺部哮鸣音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2003年11月-2006年4月,本院采用α-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肺部哮鸣音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2003年11月-2006年4月,本院采用α-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发病和流行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8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病毒检测。结果:所有患儿中有333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41.6%。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176例,占52.8%,其余依次是腺病毒(ADV)58例(17.4%);流感病毒Ⅲ(PIVⅢ)35例(10.5%),流感病毒A(IFA)30例(9.0%),流感病毒B(IFB)16例(4.8%),副流感病毒Ⅰ(PIVⅠ)10例(3.0%),副流感病毒Ⅱ(PIVⅡ)8例(2.4%)。RSV季节性较明显,主要集中在春季与冬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4.8%、47.2%和46.7%。结论:粤北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春夏季节,RSV和ADV是该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