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胸导管结扎术后乳糜胸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14例食管癌手术胸导管结扎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14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15例,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5例.结论 食管癌手术胸导管结扎术后乳糜胸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原则.术中认真、仔细、准确解剖结扎胸导管是防止乳糜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右胸膜顶食管胃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胸内胃食管胸膜顶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胸内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0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03例。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比较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右胸胸膜顶吻合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较经左胸弓上吻合的病人明显减少。结论食管中下段癌病人采用经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我科2004-05-2009-05共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935例,观察到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者98例,综合分析其观察与护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9例,女19例,年龄36~75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01-2009-08食管癌84例患者手术实施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无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漏发生,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5.
王金梅 《工企医刊》2008,21(4):52-53
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尤其是高位食管癌,切除率在66.7%~94.59/6。因此,对于高位食管癌应尽早选择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我院自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共施行了20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科2008-03-2009-03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2~76(平均55)岁.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留鼻肠管时间6~16(平均9) 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施行改良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20例(研究组),采用不撑开肋骨及“先重建,后切除”手术方法;同期施行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21例(对照组),2组病人均为T2.3N0.1M0期患者。比较2组患者困术期情况。结果2组比较,手术效果满意,手术时间,胸部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淋巴结清扫个数、阳性率、1年生存率和1年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李倩  施慧媛 《工企医刊》2005,18(5):68-69
我科自1998年-2000年采用颈、胸(右)、腹三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45例,其特点是胃代食管行颈部食管、胃吻合.这样几乎切除了整个食管,保证了上下两端无癌残留,且手术切除率高,因为右侧开胸切除中段食管癌避免了主动脉遮挡,加之取颈部吻合较胸内吻合操作方便,即使发生吻合口瘘也不致发生严重的胸腔感染,多能在短期内愈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吻合口漏斗式包埋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37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吻合口行漏斗式包埋。结果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6%(5/137);无一例吻合口瘘。结论吻合口漏斗式包埋治疗食管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疝补片修复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河北省滦南县医院25例腹壁切口疝使用疝补片治疗.结果 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痊愈出院.结论 疝补片修复腹壁切口疝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提高预防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手术78例;6例出现术后呼吸衰竭,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4例,颈部吻合2例。治疗上4例给予面罩吸氧,2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5例痊愈,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有关,治疗上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根治术重建消化道中人工吻合与机械吻合的差别.方法 对206例食管癌根治术中两种吻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人工吻合(A组)与机械吻合(B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A组:2.17%,13.0%,5.43%,2.17%;B组:2.63%,15.80%;6.14%,1.7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吻合与机械吻合在手术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别,医生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自身手术经验选择重建消化道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3月确诊为食管癌患者进行病灶切除,食管重建手术198例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病灶部位、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病灶最深浸润深度、手术医生职称、病理类型、输血、淋巴转移、淋巴结数目、病灶分期、吻合方式;术后白蛋白、术后血红蛋白、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良性狭窄18(9.1%)例。狭窄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性别有关。结论颈段或胸上段的食管癌男性患者易发生吻合口良性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Ⅰ型食管-胃结合部鳞癌的手术方式。方法施行食管大部整块切除治疗Ⅰ型食管-胃结合部鳞癌。结果16例清扫淋巴结1294枚,平均(81.00±15.72)枚,11例术后病理检出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68.8%;共转移淋巴结85枚,转移度6.6%。肿瘤距上切缘长度平均(11.38±2.60)cm,距下切缘平均(10.34±2.18)cm。结论对无远处淋巴结转移的Ⅰ型食管-胃结合部鳞癌患者,食管大部整块切除是理想的根治性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81例手术后复查确诊的9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典型的反酸症状占86%,胃镜检查确诊;手术方式对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有重要影响;采用H2RA或PPI和西沙比利综合治疗效果较好,胃镜检查黏膜病变明显改善。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反流性食管炎有重要影响,颈部胃食管黏膜延长分层吻合加胃底折叠术和保留贲门延长胃小弯食管食管颈部吻合术对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肯定疗效,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前,术后免疫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55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WBC术前,术后不同时期动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术后第8天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有所恢复,CD3、CD4、CD4/CD8增加,CD8减少,NK细胞增高(P<0.01);(2)术后2 d WBC值与术后8 d CD3、CD4、CD8值有相关性;(3)中晚期患者较早期患者CD3、CD4、CD4/CD8减少,CD8、NK增加(P<0.05);(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D3、CD4、CD4/CD8减少,NK增加(P<0.05).结论 (1)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有所恢复.(2)术后炎症感染对患者免疫功能有刺激作用,可能为患者免疫功能增强起一定作用.(3)中晚期患者较早期患者免疫功能有明显下降.(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免疫功能有明下降.(5)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 应用圆型吻合器对455例食管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胸上段癌55例(12.1%),胸中段癌265例(58.2%),胸下段癌135例(29.7%).结果 出现吻合口瘘12例,总的发生率为2.6%(12/455).胸内吻合口漏发生率2.3%(9/397),颈部吻合口漏为5.2%(3/58),病死3例,均为胸内吻合口漏,病死率为25.0%(3/12).结论 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 应用圆型吻合器对455例食管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胸上段癌55例(12.1%),胸中段癌265例(58.2%),胸下段癌135例(29.7%).结果 出现吻合口瘘12例,总的发生率为2.6%(12/455).胸内吻合口漏发生率2.3%(9/397),颈部吻合口漏为5.2%(3/58),病死3例,均为胸内吻合口漏,病死率为25.0%(3/12).结论 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制定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中下颈淋巴结清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74例术前未经肿瘤相关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行食管次全切除+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全组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21.2%。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胸段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长度、肿瘤部位、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癌栓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论证上述除有无脉管癌栓以外的五个因素是胸段食管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性别、年龄、大体病理类型与颈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0.05)。结论胸段食管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长度、肿瘤部位、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应根据其淋巴结转移风险选择下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