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患儿,可及时准确吸出其气管内异物、补充氧气,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方法我科在2003~2004年采用气管插管抢救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结果20例重度窒息儿经气管插管等抢救后,5min 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10min评分为8~10分,经儿科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气管插管配合新法复苏,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有效地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39例剖宫产术中窒息新生儿抢救与护理过程,所有窒息新生儿均按五步法进行抢救复苏,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9例窒息新生儿经抢救,均存活,36例轻度窒息新生儿术后直接送回病房,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转新生儿科病房后续治疗,抢救成功率100%,无一例因窒息死亡.39例产妇剖宫产术后无一例出现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复苏技术、高效的团队协作、严谨的护理方案是抢救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关键,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预后及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寻找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和改善预后的办法。方法 :分析了 1990年和 1998~ 2 0 0 0年两个时期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有关因素和结局。结果 :农村产妇及 1990年羊水 ~ 度胎粪污染者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较高 ,P<0 .0 1。后一时期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较 1990年低 ,P<0 .0 1。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无直接关系 ,后一时期重度窒息新生儿经气管插管抢救 ,提高了 5分钟 Apgar评分 ,无初期新生儿死亡。结论 :努力提高孕期保健和产科质量 ,可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 ,能迅速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 ,改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执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6885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运用我国最近公布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指导一组大样本实践,评价新指南的有效性和实践特点。方法 连续对6885例活产儿(其中早产儿582例),按新指南的复苏策略、方法和要点,严格规范每一复苏人员的操作并作好记录,再由上级医生复核点评,完善细节,总结体会,并归纳出复苏要领十字诀:序、快、通、插、忌、位、吸、按、配、脐。结果 新生儿科医师进产房或手术室复苏占活产分娩59.1%,按新流程A、B、C、D步骤,完成A为100%(含气管吸引胎粪197例),B为8.3%,C为0.41%,D为0.23%。其中B为主要复苏步骤,包括面罩通气480例,平均持续66.3s,无效改气管插管通气26例(倒评分5例),直接插管通气91例,平均持续3.2min;28例插管通气平均8s后切换至胸外按压,持续32s;16例用药后继续气管通气直至拔管或带管转科。据Apgar评分发生窒息100例,其中重度16例(0~1分9例),窒息率1.45%,复苏全程平均3.8min,均全部成功复苏转新生儿科。活产儿6885例中7d内非窒息死亡6例,放弃4例,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为1.45‰(10/6885);1例0分窒息儿2d后放弃治疗死亡,窒息病死率1.0%(1/100),窒息死亡率0.15%(1/6885),短期随访8例0~3分患儿发育均佳。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便于学习、培训和掌握,执行后能明显降低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从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24例重度窒息儿。现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2437例,其中重度窒息儿24例,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简易呼吸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胎儿娩出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处于缺氧状态时,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和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抢救复苏并给予正确的护理。结果 对3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婴儿及时采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抢救成功率显著增高。结论 迅速及时的抢救配合护理,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0):713-713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每年5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2002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为29.2‰。新生儿窒息已成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致死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报告,大多数新生儿窒息死亡和致残,可以通过出生后第一时间内的适当复苏抢救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报道,每年400多万死亡新生儿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100万以上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等后遗症。2005年我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报道,5岁以下儿童因出生窒息死亡的比例为14.2%,为第2位死因。而大多数新生儿的窒息死亡和致残,可以通过出生后第一时间内的积极复苏抢救而得以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程序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凡新生儿娩出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临床上称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约为10%左右,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脑损伤的诱因,故必须重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 1 复苏的对象及目的 1.1 凡出生时无呼吸,心率<100次/分,皮肤青紫,反射能力差,均需要进行复苏。 1.2 复苏的思想与物质准备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该积极、迅速、分秒必争。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对诊断窒息和评价复苏效果非常重要,但为了争取时间,不能等待评分结果再复苏,应边评分,边进行复苏的操作,凡遇评分低于7分者应在复苏过程的最先20分钟内每隔5分钟评分一次,直至连续两次评分≥8分为止。为了如实评分,由非助产人员评分更客观。分娩前应充分了解病史,以便作好复苏的思想准备。全套复苏器械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除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强心剂及纠正酸中毒外,早期及时采用经口腔盲探气管插管,清除气管内粘液和羊水、吸氧及建立人工呼吸,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手术方法:先将儿头尽量后仰,使口腔、咽、喉几乎成为一条直线,术者左手掌向上,以左手食指伸入新生儿口腔,经舌根至会厌,食指尖可触及气管开口及其后方较硬之环状软骨,固定左手食指于环状软骨处,右手沿左手食指掌面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约1cm,抽回左手食指,固定导管,抽取管芯,进行吸痰及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建立后拔出气管内导管。体会:作者应用上述方法抢救新生儿窒息150例  相似文献   

11.
围产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胎儿或新生儿因缺氧引起酸中毒,并进一步导致多器官损伤,严重者发生脑瘫或死亡。新生儿复苏方法的进展包括:(1)开始时应用21%氧气复苏足月新生儿,应用空氧混合仪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2)应用T组合复苏器或需要时应用有呼气末正压(PEEP)的自动充气复苏囊正压给氧。(3)有条件者应用三导联心电图监测心率和应用脉氧仪监测心率和氧饱和度。(4)有效正压通气后心率<60次/min,应立即予气管插管,在正压通气同时须进行胸外按压,采用双手环抱双拇指法胸外按压。(5)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60次/min应用肾上腺素可经脐静脉或气管内途径给药。(6)应用MRSOPA策略改善通气。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是抢救新生儿窒息中首要的措施,通常用T型管装置行纯氧间隙正压通气,需复苏气囊及供氧设备,其操作较为复杂。我科自1990年用洗耳球制成简易装置,配合其它治疗措施,经抢救58例新生儿窒息,取得满意效果。取50ml洗耳球一只,于其中部中央刺入9号或12号粗针头,再与80~100cm长输液用胶管相连,胶管另一端与氧气源相接即制成简易装置。对重度新生儿窒息者先行呼吸道清理,气管插管完成后,术者左手固定导管,右手将洗耳球口对准导管,挤压洗耳球进行正压通气,然后右手将洗耳球口脱离气管导管,产生呼气过程;再将自动膨胀充气的洗耳球接气管导管,继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的效果。方法:于2009年对我市县级医院以下农村基层医院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儿科医生、产科医生、助产士等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将培训前后各一年(2008年与2010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2008年和2010年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前后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4.53%下降至2.69%(χ~2=158.66,P<0.01),死亡率由2.53%下降至0.93%(χ~2=7.24,P<0.01)。结论:对农村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窒息培训项目十分必要,可促进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农村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对降低农村基层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时微循环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时微循环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耳廓微循环检测技术,对18例轻度窒息新生儿,1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及19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微循环监测。结果窒息新生儿耳廓微循环中红细胞聚集、白细胞翻滚、附壁等现象明显多于正常新生儿,毛细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减慢,在重度窒息儿尤为明显。结论新生儿窒息时耳廓微循环发生明显变化,重度窒息更为严重且较临床症状消失晚。故对出生时有重度窒息,迅速复苏成功的新生儿,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脑损伤与新生儿窒息的相互关系。 方法2004 12—2005 05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对196例新生儿进行颅脑B超探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96例新生儿中共有脑损伤73例,其中早产儿为54例,占早产儿的60%(54/90),足月儿脑损伤为19例,占足月儿的17.92%(19/106),低体重儿脑损伤47例,占低体重儿的56%(47/84),正常体重儿脑损伤为26例,占正常体重儿的23.2%(26/112)。早产儿、低体重儿颅脑损伤发生率分别较足月儿、正常体重儿明显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1,P<0.05)。早产儿、低体重儿颅脑损伤在对照组与窒息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月儿、正常体重儿、剖宫产儿颅脑损伤在对照组、窒息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 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引起足月儿、正常体重儿、剖宫产儿颅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早产儿、低体重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正常体重儿;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出生,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颅脑B超可作为新生儿早期颅脑损伤的诊断、筛查、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152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1993年5年中,我院新生儿死亡152名,新生儿死亡率为6.06‰。资料分析新生儿死亡的产母82.89%有产科并发症.手术产的新生儿比自然分娩的死亡率高,前者是10.33‰,后者是3.42‰,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早产、低体重儿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死亡率为足月正常体重儿的数十倍.早产儿的主要死因为肺出血、肺透明膜变和缺氧性颅内出血;足月正常体重儿的主要死因为产程缺氧,吸入性肺炎和损伤性颅内出血.72.37%的新生儿死亡有窒息史,重度窒息儿的病死率为666.67‰.新生儿死亡还与产程管理、接产技巧有密切关系.做好高危妊娠的围产保健、预防早产、产程各环节的合理处理和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旧两种复苏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及新法复苏成功率,普及新法复苏方案,以减少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及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12月与2005年1月至12月间采用不同方法复苏成功率的比较。尤其对新法复苏的建通气道方面,形成了操作的常规。结果:两组新旧复苏窒息新生儿的成功比较,以阿氏评分≥8分为复苏成功。比较新旧两组生后5分钟成功率2005年94%明显高于2000年67%(旧法)。结果显示,采用新法复苏方案优于旧法复苏,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结论:新生儿窒息的轻重及并发症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因此,对所有高危因素的胎儿要加强监护,减少胎儿宫内窘迫,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尽快结束分娩。对窒息新生儿积极普及、有效正确实施ABCDE复苏方案,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和围产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21~22日,由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和强生儿科研究院主办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经验交流暨省级师资培训在西安举行。会上对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开展以来各省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评奖,同时对第五版窒息复苏更新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培训。会上,美国儿科学会的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心得,分享和传递国际最新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与急救技术,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与国内的专家携手教授学员第5版窒息复苏教材的新内容,以保证我国医护人员的窒息复苏技术与国际接轨。强生儿科研究院国际医学项目总监卓玛女士在大会上表示,强生儿科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与中国卫生部密切合作,继续支持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为母婴的生存与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成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院1995年统计资料表明,窒息发生率为15.22%,新生儿窒息病死数占围产新生儿死亡的76.92%,为实现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降低要儿死亡率的首要目标,提高生命质量,我院开展新法复苏工作8年来,产儿科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不同抢救方法的比较,进一步了解纳洛酮对Apgar评分的影响及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在1minApgar评分基本一致情况下使用纳洛酮者APgar评分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快(P<0.05),且5min、10mi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中无明显副反应.结论纳洛酮能够拮抗β-内啡肤,减少颅脑损伤,改善呼吸,提高新生儿5min、10minApgar评分,降低新生儿死亡比及减少智力损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