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4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36例每晚睡前空腹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抽血化验内分泌6项、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36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FSH、LH变化不明显,无子宫内膜增厚,肝肾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改善。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16人,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晨空腹服用,连服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用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内分泌六项、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雌激素水平降低,无子宫内膜增厚,其他监测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口服低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肯定,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敬告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0~2002年4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射频治疗仪自凝刀经阴道介入子宫腔行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2年。结果 40例患者中,36例治愈,4例好转,治愈好转率100%。结论 射频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好,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无明显并发症,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安宫黄体酮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地索高诺酮联合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5年01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止血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等,并统计两组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变薄,且实验组的变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发胖或痤疮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地索高诺酮联合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可有效控制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超声影像学的特点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16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当日或次日进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为:①增生期子宫内膜;②单纯型增生;③复杂型增生;④不典型增生,对照分析各种病理结果与子宫内膜厚度、超声影像学特点的相互关系。结果4种病理结果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出血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平均出血时间长;超声影像学特点增生期和分泌期、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有不同的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可为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在围绝经期功血的保守治疗中可作为随诊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与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因围绝经期功血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32例,其中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消融组)68例,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电切组)6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手术并发症,以评价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消融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电切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的出血量较电切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的治愈率为98.5%,虽优于电切组的93.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bcl-2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血 )是妇科常见病 ,由于卵巢逐渐不排卵 ,常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少数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法和数字图象处理系统(CHAMPION)检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组织bcl 2基因的表达 ,探讨bcl 2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作用。一、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在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 2 0例 (功血组 ) ,年龄4 1~ 5 5岁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子宫无器质性病变 ,子宫内膜为增生期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曼月乐和安宫黄体酮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保守治疗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安宫黄体酮组(n=35)和曼月乐组(n=33),进行配对研究,比较安宫黄体酮组和曼月乐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曼月乐组有效率为90.91%,安宫黄体酮组有效率为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均上升,但以曼月乐组更为显著;但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曼月乐和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均安全有效,但是曼月乐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1 青春期功血一般为无排卵性功血,下列情况哪项是错误的:A 无排卵  B 无LH峰  C 无雌激素分泌D 无孕激素分泌  E无黄体形成2 围绝经期功血之主要关键在于:A 下丘脑不正常  B 垂体不正常C 卵巢病理变化  D 子宫萎缩E 卵巢生理性卵泡数减少3 关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良性疾病,故不必切除子宫B 雌 孕激素周期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C 药物治疗3个月即可认为治愈D 药物治疗后患者一旦妊娠,即可终止随访E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内膜腺癌的鉴别在于间质有无浸…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小肌瘤伴围绝经期无排卵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7例子宫小肌瘤伴围绝经期无排卵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每天予以8.3mg米非司酮,持续一个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清FSH、E2、LH、T、P以及PRL变化,测定患者空腹血糖、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予以B超检查,分析其肌瘤大小与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予以37例患者米非司酮后均闭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血症状,少数患者步入绝经期。针对血清LH、FSH、P、E2平均水平而言,治疗后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子宫与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呈缩小态势(P〈0.05);患者停药6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对子宫小肌瘤伴围绝经期无排卵子宫出血患者而言,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疗效颇佳,能诱导闭经,改善患者贫血.缩小子宫肌瘤,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效果,分析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36例因难治性功血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的病例,随访6个月,回顾性分析年龄、宫腔深度、产次、病程、贫血程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内膜切除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闭经或经量明显减少)为91.7%;随访6个月,有效率为8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宫腔深度与治疗效果有关.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功血的有效手段;年龄越大、宫腔深度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激素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就诊的符合条件并且成功治疗的功血患者105例进行分析,分析其中超声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同治疗方案患者中的分布,以确定不同激素治疗方案,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05例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同治疗方案中分布相似,内膜脱落法中子宫内膜厚度为(0.85±0.50)mm,内膜修复法为(0.83±0.33)mm,P=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激素治疗方法选择无关,而与患者的血红蛋白及患者的年龄有关.结论 功血的治疗方案选择主要依赖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在功血治疗中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以除外子宫内膜的病理性改变等,但不能作为惟一或主要的选择治疗方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所有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78例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均闭经,孕激素与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但肝肾功能无异常,且贫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功血患者热球仪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08年2月以来采用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功血的50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宫腔镜检查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随访有30例治愈(闭经6个月以上);20例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总有效率达100%,治疗前后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50例患者均无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15例,边分离边进镜。镜下见:白色伴有膜状物的内膜10例,粉色伴有膜状物内膜13例,淡黄色伴有膜状物内膜12例。术后12个月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8例,边分离边进镜。镜下:白色伴有膜状物的内膜25例,粉色伴有膜状物内膜10例,淡黄色伴有膜状物内膜15例,行诊断性刮宫2例,病理回报: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1例,所有患者宫腔镜检查双侧宫角可见正常子宫内膜。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剥离治疗对功血引起的月经过多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方便,但术后需定期行宫腔镜检查预防残余内膜病变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提示术后一年行宫腔镜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热凝固(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使子宫内膜去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两种手术方法和止血机制。方法应用两种RFT子宫内膜去除术式,分别使全部宫腔子宫内膜热凝固去除(A-RFT)和选择性保留部分子宫内膜(B-RFT)。研究组为1196例功血患者,根据年龄为分两组:≥45岁者427例为A-RFT组,采用A-RFT,以闭经为治疗目的;〈45岁者769例为B-RFT组,采用B-RFT,以月经减量为目的。平均随访72个月。以前两组中检测子宫内膜生存素(survivin)、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者76例为混合组,并选择同期采用激素治疗的38例功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术后即时宫腔镜和内子宫膜诊刮病理显示,A-RFT组子宫内膜全部全层凝固性坏死,B-RFT组大部子宫内膜全层凝固性坏死,少部分子宫内膜遗存;②术后6个月时宫腔镜和诊刮病理显示,A-RFT组子宫内膜全部为纤维组织替代,B-RFT组为纤维组织夹杂少数腺体。③RFT治疗功血3个月内总有效率为94.8%(1134/1196),其中A-RFT组为96.5%(412/427),B-RFT组为93.9%(722/769)。治疗痛经的有效率为83.5%(106/127),其中A-RFT组为86.4%(38/44);B-RFT组为80.7%(67/83)。术后1年、2年和3年以上的有效率分别是92.6%(969/1047)、93.9%(866/922)和93.7%(609/650)。④混合组RFT6个月后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ER和PR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⑤主要并发症是术后1~2个月不规则阴道少量出血,占8.0%(96/1196);3个月后月经量多,占5.2%(62/1196)。前者为机化组织脱落不全所致,行清宫处理;后者因子宫内膜残留过多所致,经再次RFT后达到疗效。无子宫切除患者。结论两种RFT术式治疗功血安全、有效和微创,对子宫内膜的直接热凝固具有迅速和短期止血作用。治疗后子宫内膜纤维化和Survivin、ER和PR的表达下降,可能是RFT治疗功血远期有效和复发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宫腔镜诊治的94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术后予以安宫黄体酮周期性治疗3个月,对照组术后予以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息肉复发、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6、12、24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妊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能有效的防止息肉的复发,同时亦能改善其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术前常规行子宫内膜活检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因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37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和术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等,并比较患者术前有无异常子宫出血史(AUB组与无AUB组)发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和子宫内膜癌(EC)的几率。结果:(1)378例患者术前病理检查提示AH及EC者5例(1. 32%),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新增AH 5例和EC 4例。漏诊的9例均为术前行诊断性刮宫取内膜活检者,术前宫腔镜下内膜活检者无一例漏诊。(2)AUB组发生AH的几率高于无AUB组(5. 26%vs 1. 41%,P 0. 05)。(3)无AUB组发生EC及AH患者的平均年龄、行经年限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病检正常及良性病变的患者(P 0. 05),尤其当患者年龄≥50岁或者行经年限≥33年或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11 mm时(P 0. 05)。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有AUB史者术前应常规行内膜活检。对于无AUB患者,符合年龄≥50岁或行经年限≥33年或子宫内膜厚度≥11 mm任一条件时,术前应常规取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可明显降低AH和EC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长期低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有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10例,口服米非司酮5mg/d,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子宫内膜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用药期间患者均闭经,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红蛋白平均升高30g/L,子宫肌瘤的最大直径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子宫内膜病理呈现增生期和(或)分泌期变化,未见异型性;治疗后,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由紊乱转为正常。 结论 长期低剂量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下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0%、12.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12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底均薄于术前,且研究组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12个月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后放置曼月乐,可有效地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