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检测54例(57耳)中耳胆脂瘤和22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CA的表达.结果:CA在中耳胆脂瘤上皮和正常外耳道皮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25%和63.64%,中耳胆脂瘤组织CA的表达较正常外耳道皮肤高(P<0.05).CA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有阳性表达,角化物为阴性表达.正常外耳道皮肤CA主要分布在棘细胞层和颗粒层,基底细胞层和角质层表达较弱.广泛性胆脂瘤和局限性胆脂瘤C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可能与胆脂瘤破坏骨质的脱矿物质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胆脂瘤上皮及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Ki- 67抗原和凋亡细胞。方法 :取后天继发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和正常人外耳道皮肤 (各 5例 )及胆脂瘤上皮 ( 1 3例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切口末端标记 ( TUNUL)法检查 PCNA、Ki- 67抗原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结果 :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 PCNA、Ki- 67抗原的分布和数量与胆脂瘤上皮相似 ,而较正常外耳道上皮分布范围广 ,阳性细胞多且深染 ;凋亡细胞数量与正常外耳道上皮相比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外耳道上皮异常增殖和细胞凋亡可能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LR2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9例中耳胆脂瘤及15例外耳道皮肤中TLR2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胆脂瘤上皮组织中TLR2的表达较外耳道皮肤上皮组织中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LR2在表达阳性的胆脂瘤上皮及外耳道皮肤中分布不同。结论: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TLR2表达下调,表明胆脂瘤局部可能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局部的炎症浸润也可能使TLR2表达抑制或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L-1β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胆脂瘤上皮组织匀浆液及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匀浆液中IL-1β水平.结果 在12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及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IL-1β的表达分别为(313.562±52.924)及(141.414±31.335)pg/mL(P<0.01).结论 IL-1β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存在高表达;IL-1β可能参与促进胆脂瘤上皮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上皮及中耳癌中的表达情况、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检测P15在30例成人中耳胆脂瘤上皮中及15例中耳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与外耳道正常皮肤相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与侵袭能力之间无显关性(rs=-3.031,P=0.910).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全层,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呈高度表达;而在对照组中阳性细胞仅在基底层表达,呈弱表达.P16在中耳癌中的阳性表达为50%,与外耳道正常上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胆脂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6在中耳癌中的阳性细胞与胆脂瘤患者外耳道正常皮肤对照组相比染色呈强阳性,密度高.结论在成人中耳胆脂瘤及中耳癌中P16表达明显增高,说明P16的表达异常,使细胞无限增殖,P16在其中可能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肿瘤抑制基因PTEN表达及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存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正常外耳道皮肤中PTEN表达.结果 PTEN主要表达于胆脂瘤和外耳道皮肤组织的上皮细胞核中,且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P<0.01).结论 PTEN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胆脂瘤的发生过程.胆脂瘤上皮中PTEN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与胆脂瘤骨质破坏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我院住院手术患者22例的胆脂瘤上皮,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分别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MMP-9的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及外耳道深部正常皮肤均有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63±0.013和0.221±0.006,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外耳道深部正常皮肤(P<0.05),且与骨质破坏的程度相关(r=0.9626).结论:MMP-9与中耳胆脂瘤的骨质破坏密切相关,是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很重要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2,9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MMP-2和MMP-9在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结果34例中耳胆脂瘤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3%和91.2%,明显高于外耳道正常皮肤的50.0%和40.0%(P<0.05和P<0.01)。胆脂瘤上皮染色最强,多为中等至强阳性表达,胆脂瘤上皮组织各层细胞均有表达,基底膜染色强。结论MMP-2及MMP-9与胆脂瘤骨质破坏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生调节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检测32例胆脂瘤上皮和9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表达在胆脂瘤上皮的全层,以基底层和棘层为多,p53蛋白在外耳道皮肤仅有1例微弱表达,两种组织p53阳性表达的平均灰度值(-x±s,下同)分别为138.141 1±10.738 8和145.954 3±9.377 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53在胆脂瘤上皮的高表达有可能是导致胆脂瘤上皮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研究OPN和MMP9在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OPN和MMP-9在25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5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比较二者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上皮表达阳性率有无差别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OPN和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明显高于外耳道正常皮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OPN和MMP-9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①MMP-9和OP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高表达,二者表达之间呈正相关。②MMP-9和OPN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PN可能是MMP-9高表达的诱导因素。③OPN和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增高为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刘继丽(1980-),女,吉林省龙井市人,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中耳胆脂瘤的研究。 目的: 探讨TGF-β1和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了解两者在胆脂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组和10例正常对照组中TGF-β1和p21WAF1的表达。结果: ①p21WAF1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TGF-β1主要胞浆着色,呈棕黄色颗粒状。②中耳胆脂瘤组p21WAF1阳性表达率65%,分布于上皮的全层,以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层和颗粒层显著,阳性指数(LI)均值为28.9%±6.7%;而正常对照组未见p21WAF1阳性表达。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中耳胆脂瘤组TGF-β1阳性表达率90%, 位于上皮全层, LI为 32.3%±5.7%;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阳性表达率为50%,LI 为13.3%±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在中 耳胆脂瘤组p21WAF1与TGF-β1表达LI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21WAF1表达LI均值与TGF-β1表达LI均值呈正相关关系(r=0.913,P<0.01)。结论:TGF-β1和p21WAF1蛋白促进胆脂瘤发生发展,并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p21WAF1;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iNOS的表达。结果 2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中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70%(14/20),正常外耳道皮肤中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0(0/10)。iNOS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 iNOS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iNOS可促进血管形成、细胞增殖和邻近骨质吸收,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CDK4、P16在中耳胆脂瘤3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20例中的表达,并结合胆脂瘤对听小骨骨质破坏程度,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K4、P16均表达于胆脂瘤上皮的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阳性率分别为68.6%、88.6%,高于对照组(前者P=0.011,后者P=0.02)。二者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与中耳胆脂瘤听小骨骨质破坏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K4与P16在中耳胆脂瘤发生中是共同而非单独起作用的,从细胞周期的角度可反映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的同时也增强负调控因子来抑制增殖,使凋亡同时加快而达到新的平衡。但与骨质破坏程度可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及36例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全部为阴性,36例胆脂瘤上皮中23例出现EGFR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3.9%)EGFR阳性表达与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GFR过度表达与胆脂瘤上皮细胞增生及胆脂瘤周围骨质破坏有关,它在胆脂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20例胆脂瘤上皮,10例术腔内肉芽组织,10例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20例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中EGFR均高度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为;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等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弱表达;肉芽组织内存在散在的阳性细胞。胆脂瘤上皮和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及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之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性(P<0.001)。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之间差异亦均具有高度显性(P<0.01)。结论:EGFR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呈连续性阶梯性上升;在胆脂瘤上皮中的高表达,说明胆脂瘤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谢晓红 《四川医学》2011,32(11):1811-1813
目的提高对外耳道病变螺旋CT影像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4例患者的36耳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耳外耳道病变中,其中外耳道胆脂瘤伴肉芽者15耳,外耳道胆脂瘤6耳,外耳道乳头状瘤6耳,外耳道骨瘤1耳,外耳癌2耳。外耳道肉芽5耳,血管瘤1耳。结论外耳道病变虽较少行CT检查,但CT对外耳道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和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RANKL 和OPG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NKL和OPG在35例中耳胆脂瘤(中耳炎组)和17例正常外耳道皮肤(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示胆脂瘤型中耳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RANKL的mRNA 表达水平升高(t=4.315;P<0.05),OPG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t=0.578,P>0.05),RANKL与OPG的mRNA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27;P<0.05);免疫组化SP法检测显示RANKL在胆脂瘤组织中表达增高,主要在胆脂瘤周围浸润淋巴细胞胞浆中表达,与对照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8,P<0.05);OPG在胆脂瘤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3,P>0.05)。OPG/RANKL在胆脂瘤组织中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8.183,P<0.05)。结论:RANKL在中耳胆脂瘤周围组织中表达增高,OPG的表达降低,与骨质破坏吸收关系密切;OPG/RANKL的降低可能是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