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CD44v6、MMP-2和nm23-H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ABC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CD44v6、MMP-2、nm23-H1蛋白在 24例结直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2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CD44v6、MMP-2的阳性单位(PU值)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而 nm23-H1的 PU值则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它们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无相关性,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CD44v6、MMP-2、nm23-H1与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具有正、负协同作用,联合检测 CD44v6、MMP-2、nm23-H1蛋白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客观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孔宪炳  梁力建  黄洁夫  林汉良 《癌症》2000,19(11):981-983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47例肝癌手术标本p2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癌组织(P〈0.01),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水平在侵袭转移性HCC高于非侵袭无转移性HCC(P〈0.01)。并且癌旁组织p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细胞间粘着分子-1(ICAM-1)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斑点印迹方法测定ICAM-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生长转移状态和肿瘤特性的关系。结果肝ICAM-1的含量在肝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和正常组织(P<0.01),而与肿瘤大小和有无包膜无关(P>0.05)。有转移组肝癌组织中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而癌旁组织中两组无差别。结论ICAM-1有可能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胶原酶A与大肠癌侵袭转移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揭示胶原酶A(MMP-2)与大肠癌分期、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以胶原酶A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及活性比值来判定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可能性及方法。方法 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32例大肠癌组织和17例癌旁组织及7例外伤或尸检的正常大肠组织中MMP-2的酶原和酶含量,并计算其活性比值。结果 MMP-2含量及活性在癌、癌旁及正常大肠组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大肠癌Duke’s分期(P〈0.01)、  相似文献   

5.
李楠  徐采朴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1):806-809
目的:探讨联和检测组织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MMP-MT对胃癌细胞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组织(41例),癌旁组织(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和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MMP-9和MMP-MT的表达。结果:胃癌组MMP-2、MMP-9和MMP-MT表达与侵袭程度成正相关(P〈0.05),而且胃癌组MMPs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和检测组织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MMP-MT对胃癌细胞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癌组织(41例),癌旁组织(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和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MMP-9和MMP-MT的表达。结果:胃癌组MMP-2、MMP-9和MMP-MT表达与侵袭程度成正相关(P<0.05),而且胃癌组MMPs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一致性检验显示MMPs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的关系密切相关(P<0.05),是胃癌侵袭转移检测较好的分子标志,可用于胃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中P—gp,p53,bcl—2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红  李云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4):379-38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bcl-2蛋白以及耐多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NSCLC发展、预后及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NSCLC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53、bcl-2蛋白和P-gp进行检测。结果 p53、bcl-2蛋白及Pgp在NSCLC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两者都与患者预后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MMP-2和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Zhao Z  Zhang M  Ru G 《中国肺癌杂志》2000,3(2):107-1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正常肺组织、32例癌旁异型增生肺组织和62例NSCLC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NSCLC组织中MMP-2(77.4%)和MMP-9(80.6%)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异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均〈0.05)。  相似文献   

9.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灶和癌旁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所用三对引物S1/S2、C1/C2和X1/X2分别选自HBV DNA的S区、前C和C区,以及X区。以质粒提取HBVDNA作灵敏度测定,PCR-EB可达10-2pg,PCR-SBH可达10-6pg。以S、C和X引物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3.8%(14/32) 71.9%(23/32)和71.9%(23/32);以C引物和X引物扩增,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引物扩增,阳性率与C引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X引物比较,差异颇大(0.10>P>0.05)。16例肝中均检出HBVDNA片段。结果提示,防治HBV感染为我国HCC一级预防的重要方面。X基因整合导致细胞恶变,C基因表达受阻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可能是临床肝癌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雄激素受体与肝细胞肝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肝细胞肝癌(HCC)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葡聚糖包裹活性炭饱和吸附法检测47例HCC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AR的含量。对43例病人进行术后随访9~60个月。结果33例AR阳性(3.0~100fmol/mg蛋白),14例AR阴性。AR阳性病人与AR阴性病人的一、五年存活率没有统计学差别,三年存活率AR阳性者(35.5%)显著低于AR阴性者(66.7%)。复发时间AR阳性者(21.4±15.2月)与AR阴性者(33.9±13.9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雄激素能促进HCC的增长及周围组织的侵袭,部分HCC具有雄激素依赖性,AR可作为HCC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降解片段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民  翟为溶 《肿瘤》1997,17(5):265-267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降解片段MAD2的检测价值。方法建立血浆MAD2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平行观测30例HCC患者、13例慢性肝病(CLD)和8例正常对照血浆MAD2、FN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对5例HCC患者作手术前后动态检测。结果HCC患者血浆MAD2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病及正常对照,其中包括11例血清AFP值正常者。5例术前MAD2升高的HCC病例,肝癌切除术后14~28天降至17μg/ml以下。结论血浆MAD2检测有望成为HCC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又一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p53基因点突变与肝细胞癌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L02人肝细胞株、Be17402、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和19例肝细胞癌标本及其癌周肝组织中p53基因第249密码子点突变的发生率及其与肝细胞癌侵袭性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从细胞株、癌及非癌肝组织中提取的DNA中的p53基因第7外显子,结合HaeⅢ酶切研究p53基因点突变发现3种细胞株(HBV-DNA阴性)中p53均无突变,19例癌组织(84.2%HBV-DNA阳性)中,10例有p53点突变(52.6%),其中包膜不完整、有肝内播散或多发结节者p53突变率明显高于包膜完整(70%vs33.3%,P<0.05)、无肝内播散(71.4%vs41.6%,P<0.05)或单发结节者(83.3%vs38.5%,P<0.05);而其癌周肝组织则均无突变。提示:第249密码子是中国大陆人肝癌p53基因的突变热点,可能与HBV感染有关。p53突变可能与肝癌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望成为防治肝癌复发的较理想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肝硬变、肝细胞肝癌中的分布规律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及HBxAg在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HCV核心抗原既定位于肝细胞或癌细胞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这些细胞的胞浆中。在不同的病例,有时以胞浆阳性为主,有时以胞核阳性为主,或二者同时存在。肝硬化组织中,HCV核心抗原胞浆阳性细胞多呈灶性分布,而核阳性病例阳性细胞则为弥漫分布;肝细胞肝癌中HCV核心抗原以弥漫胞核阳性多见,癌旁肝组织多为HCV核心抗原胞浆阳性。HCV核心抗原在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及癌旁肝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3%(66/98),75.0%(78/104)及48.1%(25/52),χ2检验,肝细胞癌中核心抗原的胞核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肝硬化及癌旁肝中的胞核阳性率(P<0.01)。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其细胞核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浆阳性率(P<0.01)。结论HCV感染在我国肝硬化、肝细胞肝癌中比较普遍,除HBV以外,HCV可能在我国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将转染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PAI-2)基因的纤维肉瘤细胞克隆和对照细胞铺在同位素标记的3H-细胞外基质(ECM)上,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释放到培养液中的同位素。并进行裸小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PAI-2在肿瘤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AI-2可抑制肿瘤细胞降解3H-ECM能力,抑制率达86.5%。HE染色种植瘤切片,光镜观察显示,在实验组瘤组织的周围有加厚的包膜,而对照组瘤组织旁无明显的包膜。包膜是肿瘤细胞侵袭的障碍,因此,重组PAI-2可抑制纤维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5例乳腺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之间的关系。结果 (1)HDAC1蛋白在105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6%,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DNMT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4%,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2)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瘤体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0.05);(3)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在ER或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其在ER或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0.01)。HDAC1与DNMT1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c-erbB-2、H-ras p21、p53及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0例原发性肝癌、癌周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c-erbB-2、H-rasp21和p53癌基因蛋白及PCNA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erbB-2、H-rasp21、p53及PCNA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中分别为70.0%、68.0%、46.0%及82.0%;在癌周肝组织中分别为22.0%、64.0%、4.0%及52.0%;正常肝组织中(除H-rasp21外)未见表达,且癌组织与非癌组织(H-rasp21除外)及正常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5),且二者的表达有高度的相关性(P<0.005),在癌、癌周肝组织中,2种以上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总率分别为144.0%、12.0%,癌基因蛋白与PCNA同时表达总率分别为150.0%、84.0%。提示肝癌的发生是由多种癌基因独立并协同作用伴有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Numb蛋白和p53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8例肝硬化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Numb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umb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5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在HCC组织中,Numb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0.4667,<0.05)。结论 HCC组织中Numb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非HCC组织比较均有变化,两者可能均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细胞异位分泌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W  Yang H  Han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5):351-353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运用SP法,对4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β促绒膜性腺激素(βHCG)多克隆抗体和抗因子FⅧ相关抗原抗体(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各区域βHCG的表达和MVD。结果所有胃癌组织中,βHCG仅在癌细胞内阳性表达,表达率为37.5%(15/40)。MVD在癌组织为27.4±7.1,癌旁为11.9±5.4,正常组织为4.8±1.5(P<0.05~0.01)。βHCG阳性组的MVD明显高于βHCG阴性组(P<0.05),βHCG,MVD和组织类型无关(P>0.05),但βHCG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伴有血道转移组的βHCG,MVD均高于不伴血道转移组(P<0.05)。结论微血管生长与肿瘤的生长,血道转移有关,而HCG对肿瘤的微血管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和Smad2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激活型Smad(R-Smad)与HCC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原位杂交法(ISH)检测41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TGF-β1、Smad2蛋白、Smad2mRNA的表达,5例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比较正常对照、癌组织、癌旁组织中上述三者表达的差异,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TGF-β1、Smad2蛋白、Smad2mRNA均呈阴性表达。TGF-β1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6%(31/41),在癌旁组织中为95.1%(39/41),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Smad2蛋白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3.9%(18/41),在癌旁组织中为56.1%(23/41),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2mR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0%(25/41),在癌旁组织中为82.9%(34/41),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中TGF-β1、Smad2蛋白、Smad2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癌旁组织中Smad2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吸光值及Smad2mRNA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HCC组织(P<0.05)。结论:TGF-β1和Smad2基因过表达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HCV感染对肝癌一些癌相关基因产物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建民  汪荣泉  卜保国 《肿瘤》2000,20(1):40-42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致癌机理。方法 以免疫组化ABC法对46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肝组织的HCVCP10、NS3及NS5抗原和rasp21、c-myc、c-erbB-2、突变型p53及p16蛋白进行染色,并将HCC分为HCV抗原阳性组和HCV抗原阴性组,对比分析HCV感染对上述癌相关基因蛋白产物表达的影响。结果 46例HCC患者中,1~3种HCV抗原性20例(43.5%),2~3种HCV抗原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