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56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其中胃正常粘膜6例,不典型增生18例,胃高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4例,光镜定量显示,胃正常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上皮AgNOR数目有显著差异,胃癌组(高分化与低分化)上皮AgNOR数日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不典型增生组。但重度不典型增生组和胃癌组AgNOR均值有一定程度重叠。结果提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技术对胃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益。  相似文献   

2.
3.
丁彦青  张亚历 《癌症》1992,11(4):273-275
使用胶银染色技术对88例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胃粘膜进行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溃疡之修复性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平均每核含AgNOR量及AgNOR异形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P<0.05),慢性胃溃疡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高分化腺癌与正常胃粘膜上皮、慢性胃溃疡修复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相比,平均每核含AgNOR量、AgNOR异形率及AgNOR颗粒在核内的大小及位置分布等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AgNOR定量研究对区分胃良、恶性上皮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良、恶生上皮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防治研究》1992,19(4):195-196,199
  相似文献   

5.
大肠良恶性病变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仰坤  刘琳 《癌症》1992,11(4):276-278
本文对151例大肠良恶性病变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良性病变AgNoR数目最高值是8.03个,每例每100个细胞中每个细胞银颗粒超过4个的数目在50以下,银颗粒比较小而一致;恶性病变AgNOR的最高值是19.75个,每个细胞银颗粒均在4个以上,银颗粒大而不规则,良恶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AgNOR染色对增生活跃细胞的监视和区别大肠粘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Crocker最先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银染技术于淋巴瘤的组织病理研究以来,国内外应用该技术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癌前病变监测、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日益显示了它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1生物学意义在化...  相似文献   

7.
活检胃粘膜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对152例活检胃粘膜标本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良性病变AgNoR 计数在1.48至8.31个之间,银颗粒小,多数比较一致;恶性病变在4.62至19.75个之问,银颗粒大,不规则。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到腺癌 AgNoR 数目渐增,颗粒体积渐大。尽管良性病变中的部分细胞银颗粒的最高值属于恶性病变中的计数范围之内,但每100个细胞中银颗粒≥4的细胞数在50%以下。提示AgNOR 技术对活检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了解细胞增生变化的程度,判断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上皮癌变过程与早期癌肿的发现均具有临床病理工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s,NORs)嗜银蛋白(Ag-NoRs)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取1100位健康查体者(健康组)、336例经病理确诊的肿瘤患者(肿瘤组)及418例非肿瘤患者(良性病组)的静脉血0.5mL,经培养、制片、银染、图象分析,以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作为Ag-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健康组、良性病组及恶性肿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结果分别为(7.23±0.45)%、(7.03±0.54)%和(4.03±0.25)%。经统计学分析,健康组、良性病组分别与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4,P<0.05;t=29.13,P<0.05;但良性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32,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测定对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邱晨  周淮英 《癌症》1995,14(1):16-18
本文应用AgNORs染色法,对肺鳞癌癌变不同阶段的支气管活检粘膜组织其85例石蜡切片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癌变过程中,AgNOR颗粒既有数量的增加,也有形态的异常,组织学分级与AgNOR/核均数及畸异型胞核呈正相关r=0.910和0.907,P值均〉0.05,与核仁型胞核负相关r=(-0.962,P〈0.005)。对AgNOR的数量及颗粒形态的分计数综合分析,试图为肺鳞癌和癌前病变的论断及其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AgNORs银染技术,观察69例淋巴结及3例涎腺印片中良恶性细胞AgNORs的形态、数量及特点,以提高活检淋巴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推广AgNORs染色技术在组织印片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良性细胞全部为单一型(100%),恶性肿瘤细胞大多数为聚集型、混合型或弥散型。本文结果提示AgNORs染色技术可提高组织印片中恶性肿瘤细胞检出率,对协助诊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gNORs计数、大小和形态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腺癌30例、不典型腺瘤15例、乳头状腺癌30例、滤泡性腺癌20例、髓样癌10例、未分化癌10例,采用改良胶银染色,油镜下观察、测定。结果良性腺瘤的AgONRs/核均数与恶性者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细胞增生活跃而逐渐增加:AgNORs大小改变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差异显著(P<0.01),形态畸形也随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加重。结论:AgNORs计数结合其大小及形态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AgNORs变化对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应用银染技术对50例胃粘膜良、恶性病变进行AgNORs计数,其中正常胃粘膜4例,萎缩性胃炎5例,异型增生9例,胃癌32例(高分化型腺癌8例,低分化型腺癌18例,未分化癌6例)。结果: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细胞核内AgNORs颗粒均数,分别与胃癌各型癌细胞核内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以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区别胃粘膜良、恶性病变及其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彦娜  王骅  刘富元  熊樱 《癌症》2001,20(1):80-83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找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9年10月住院治疗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53例,用生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及平均缓解时间,并就术式、是否合并妊娠、复发瘤是否良性变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化疗开始时间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合并妊娠或生育年龄女性发生的肿瘤预后较差(P<0.05)。复发瘤良性变的发生有助于患者获得长期缓解(P<0.05)。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复发率高,复发瘤具有恶性程度逆转的特性,因此,治疗上应强调术后及时化疗。术式的选择可由年龄及临床期别而定;年轻及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1期患者可考虑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和外阴癌的AgNORs变化。方法:应用AgNORs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31例子宫颈癌、8例淋巴结转移灶及11例外阴癌、3例淋巴结转移灶进行了AgNORs颗粒计数,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颈癌和外阴癌的AgNORs颗粒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增高,且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AgNORs颗粒计数逐渐增多,并出现显差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原发灶,其AgNORs颗粒计数显增高。结论:AgNORs图像分析技术是一项较好的肿瘤辅助诊断方法,AgNORs颗粒计数对于下生殖道癌及其淋巴转移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敏  孙嘉 《肿瘤防治研究》1996,23(5):277-279
本实验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儿童NHL33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AgNORs参数(数量和面积),探讨了AgNORs参数与临床特征、工作分类及生存的关系。结果显示:1.AgNORs与生存、工作分类及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NORs数量多,面积大,生存时间短,反之结果相反。2.AgNORs的中位数可做为预测患儿预后更客观直接的指标,大于中位数,生存期短,小于中位数,生存期长。因此,AgNORs可成为儿童NHL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A male newborn infant with a giant epignathus associated with intracranial teratoma and obstructive hydrocephalus detected antenatally is reported. Only 4 similar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disorder is uniformly lethal. We believ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epignathus with congenital intracranial teratoma diagnosed antenatally by ultrasonograph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和癌组织核仁组织嗜银蛋白(AgNORs)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gNORs银染技术检测了98例肺癌患者和40例对照组AgNORs的表达情况.结果 (1)腺癌组、小细胞癌组和鳞癌组淋巴细胞染色体AgNORs数/细胞分别为9.01±0.51、8.26±0.42和7.74±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98±0.46(P<0.01).(2)腺癌组、小细胞癌组和鳞癌组肺癌组织中癌细胞AgNORs数/细胞分别为6.97±0.98、5.94±1.03和5.15±0.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细胞(P<0.01).(3)腺癌组淋巴细胞染色体和癌细胞AgNORs数/细胞显著高于小细胞癌组,小细胞癌组显著高于鳞癌组(P<0.01);(4)腺癌组、小细胞癌组和鳞癌组淋巴细胞染色体AgNORs数/细胞与癌细胞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9和0.84(P<0.01).结论肺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和癌细胞AgNORs受共同因素影响,与染色体不稳定性指标呈平行关系,淋巴细胞染色体AgNORs计数对判断肺癌类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110例患者的甲状腺肿瘤作了AgNORs定量研究。结果表明AgNORs大小改变在甲状腺良性和恶性肿瘤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gNORs形态学改变在腺瘤中无或仅有轻度畸形,而在腺癌则均有不同程度畸形。这提示AgNORs大小及形态学畸形在甲状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AgNORs/核均数重叠太大,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中无显著差异(P>0.05),单独应用这一指标则缺乏诊断学意义。但如果把它与AgNORs大小及形态学畸形程度相结合,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晶体上皮细胞经辐射后AgNORs的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银染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受照不同剂量60Coγ线(0、10、20、30和50Gy)和照后不同培养时间(3、5和7天)的兔晶体上皮细胞的AgNOR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剂量组AgNORs颗粒的面积、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1)。随照射剂量和照后培养时间的增加,AgNORs颗粒面积进行性减小(P<001),尤其50Gy组比对照组降低了7982%,表明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明显受到抑制。辐射剂量在20Gy以下时,AgNROs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在30Gy以上时,结果与此相反。细胞核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20Gy达到高峰。上述结果为探索放射性白内障的发生机理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