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胞因子与癌症恶病质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恶病质是指由癌症患者的体重丧失、厌食、贫血、无力以及体内代谢异常等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我们采用LA795接种T739小鼠建立癌症恶病质模型 ,初步探讨细胞因子与恶病质的关系 ,同时观察胰岛素对恶病质的疗效。一、材料与方法1.癌症恶病质动物模型的建立 :取新鲜LA795瘤块 ,经剪碎、研磨、过滤及稀释后制成含癌细胞 10 7/ml的单细胞悬液 ,取 0 1ml接种于小鼠右侧腹皮下。接种后第 8天小鼠进入恶病质状态。2 .动物分组及治疗方案 :将 32只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非荷瘤空白对照组 (NTB)、荷瘤非治疗组 (NT)、荷瘤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2.
刘爱国  李同度 《癌症进展》2003,(3):126-130,164
癌症恶病质是导致晚期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但至今尚无满意可解释本病发病机制的理论,更无有效手段控制癌症恶病质的发展.本文从晚期癌症患者机体营养摄取不足、恶性肿瘤能量消耗增加、代谢紊乱、细胞因子的作用等角度出发来阐释本病的发病机制,并介绍了国际、国内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癌症恶病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爱国  李同度 《癌症进展》2003,1(2):126-130,164
癌症恶病质是导致晚期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但至今尚无满意可解释本病发病机制的理论,更无有效手段控制癌症恶病质的发展.本文从晚期癌症患者机体营养摄取不足、恶性肿瘤能量消耗增加、代谢紊乱、细胞因子的作用等角度出发来阐释本病的发病机制,并介绍了国际、国内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癌症恶病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消炎痛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癌症恶病质实验模型中细胞因子IL 1、IL 6、TNF α、IFN γ水平的变化 ,观察常规剂量消炎痛对癌症恶病质的改善效果以及对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用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纯种C57小鼠建立癌症恶病质的实验模型 ,检测小鼠在不同阶段血清IL 1、IL 6、TNF α、IFN γ的水平及体重变化 ,同时观察每日腹腔内注射常规剂量消炎痛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疗效。结果 癌症恶病质组小鼠血清IL 1、IL 6、TNF α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而体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癌症恶病质小鼠中 ,消炎痛治疗组小鼠的体重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生存时间延长 (P <0 .0 5 ) ,而血清IL 1、IL 6、TNF α的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5 )。血清IFN γ在癌症恶病质小鼠与健康对照组之间 ,在消炎痛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L 1、IL 6、TNF α可能参与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发展 ,通过采用消炎痛积极干预 ,能明显降低血清IL 1、IL 6、TNF α的水平 ,改善恶病质 ,延长生存期。IFN γ不参与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在实验性癌症恶病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TNF-α、IL-1、IL-6与癌症恶病质的关系,观察消炎痛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效果。方法 且肺腺癌(LA795)接种T739小鼠建立癌症恶病质实验模型,测定荷瘤前后不同阶段小鼠血清IL-6、IL-1、TNF-α的水平及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蛋白的变化及体重变化,并且观察消炎痛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效果。结果 癌症恶病质小鼠的体重、血糖、血甘油三酯、血总蛋白显著低于非荷瘤组,而血清IL-6、TNF-α和IL-1水平显著高于非荷瘤组。消炎痛治疗后,恶病质小鼠的体重、摄食量、血糖、血甘油三酯和血总蛋白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提高且生存时间延长,同时IL-6、TNF-α、IL-1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 IL-6、TNF-α、IL-1参与了本动物模型的癌症恶病质诱导。通过抑制IL-6、TNF-α、IL-1的升高,消炎痛具有改善癌症恶病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对癌症恶病质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于皮下接种小鼠结肠腺癌Colon26细胞于雄性BALb/c小鼠后9天建立癌症恶病质模型。实验动物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恶病质罗红霉素治疗组。观察癌症恶病质鼠治疗后的一般指标(体质量、去瘤体质量、食物摄入量、左侧腓肠肌重量),血清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结果 荷瘤小鼠去瘤体质量明显下降,严重的代谢紊乱(白蛋白、血糖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罗红霉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左侧腓肠肌重量增加,血糖升高,甘油三酯降低,血清TNF-α降低。结论 罗红霉素具有抗癌症恶病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升高的TNF-α产生。  相似文献   

7.
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及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癌症恶病质的主要表现是厌食和体重下降。本文动态观察了小鼠在腹腔注射TNF-α及荷瘤后摄食量和体重的变化,采用RI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1)TNF-α能诱导小鼠摄食量和体重急剧下降。2)荷瘤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荷瘤组(P<0.01)。3)NP治疗荷瘤小鼠,显著改善其摄食量和体重的下降。表明:TNF-α与癌症恶病质的发生相关。用NP能有效拮抗恶病质的表现,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9.
李斌  杨全军  郭澄 《中国肿瘤》2013,22(12):1006-1010
癌症恶病质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虚弱症状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全文就癌症恶病质的定义、诊断规范化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癌症恶病质与肿瘤坏死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含量与癌症恶病质的关系。方法 用苯丙酸诺龙及营养支持疗法对19 例恶病质患者治疗三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NF-α,体重、右上臂中部周径、三头 肌 皮摺厚度,KPS评分、总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并与1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疾病组治疗前TNF-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TNF-α值较治 疗前明显下降(P<0.01),并接近对照组,治疗后其余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增加,病 情好转时TNF-α值是下降的。结论 TNF-α可能是参与恶病质过程的重要 细胞因子之一,其水平高低与病情轻重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褪黑素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莉  王西明  陈娟  段秋红  陈蓓蓓  何善述 《肿瘤》2003,23(2):119-120,154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小鼠模型,连续2周每日皮下注射MLT,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注射MLT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阴性对照组(P<0.05),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诱生水平明显提高(P<0.05),但TNF-α的水平却明显下降。结论:MLT能显著凶制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它对荷瘤小鼠的巨噬锚能具有选择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参附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癌症恶病质状态的影响.方法给予癌症恶病质患者2周参附注射液,每天8~10支,观察治疗前后体重、症状及恶病质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疗前24例存在乏力,用药后14例(58.3%)患者有好转;疗前20例存在厌食,10例(50.0%)好转.11例TNF-α下降,14例IL-1α水平下降;11例IL-6水平下降,8例上升.结论参附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下调恶病质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恶病质患者厌食、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康莱特注射液配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癌症恶液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何捷  刘旭荣 《中国肿瘤》2006,15(9):635-636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配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癌症晚期恶液质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晚期癌症恶液质患者61例,分对照组30例单用胃肠外营养,治疗组31例用康莱特注射液配合胃肠外营养。[结果]治疗组卡氏评分提高大于10分的占74.2%,对照组提高10分的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的占54.8%,对照组占4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癌症疼痛缓解率为74.2%,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够改善癌症晚期患者恶液质的精神状况,增加食欲及体重,缓解癌痛,提高抗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癌症相关恶病质(cancer-associated cachexia,CAC)是各种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约80%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厌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约22%的癌症患者直接死于由恶病质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而非癌症本身[1].由于CAC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它已成为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探讨CAC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其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是与食欲直接相关的细胞因子,下调MIC-1的表达可逆转癌症相关性厌食及体重下降[2].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1在大多数癌症中普遍存在,并且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干预食欲及体重的机制也在进一步被证实和深入研究中.目前国内有关MIC-1在CAC防治中的研究报道极少,该文主要综述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为国内进一步研究MIC-1在防治CAC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和高聚金葡素对抗癌症恶病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利用荷瘤动物模型初步探讨癌症恶病质发生机理,评估肿瘤坏死因子抗体(TNF-αAB)及高聚金葡素(BM828)治疗恶病质的疗效。方法建立T739/LA795荷瘤小鼠恶病质模型,同时另组小鼠用TNF-α作诱导。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用TNF-αAB和BM828治疗恶病质小鼠,观察各组小鼠摄食量及体重的变化。结果小鼠荷瘤2周后其体重及摄食量明显下降,该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荷瘤组;TNF-α能诱导小鼠出现类似恶病质的表现。结论TNF-α可能是癌症恶病质发生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TNF-αAB及BM828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减恶病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癌症恶病质以体重下降、厌食及衰竭三联征为临床特征,其主要原因以蛋白质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为主。该文从中西医角度对癌症恶病质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为中西医综合治疗癌症恶病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生物治疗方案[康莱特+干扰素α-1b(IFNα-1b,赛若金)]与EP方案(VP-16+DDP)对Ⅲ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毒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A组(34例)康莱特100ml,静滴,第1~14天,IFNα-1b3×106U,皮下注射,每周3次;B组(38例)VP-1680mg/m2@d,静滴,第1~5天,DDP30mg/m2@d,静滴,第1~3天.两组均以每3周为一周期,重复3个周期.客观疗效与毒性反应按WHO标准来评价,临床受益疗效按行为状态评分及体重变化来评价.结果A、B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20.6%和28.9%,P>005.Ⅲ~Ⅳ级的血液学毒性、口腔粘膜毒性、呕吐、腹泻及脱发等毒性仅见于B组,短暂性寒战、发热症状以A组显著多见,行为状态及体重变化(临床受益疗效)阳性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康莱特加IFNα-1b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客观疗效与EP方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毒副反应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EGF、IL-6、TNF-α的含量与肺癌及其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3种细胞因子的含量与肺癌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取明确诊断为肺癌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以及手术中肺癌及肺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因子的检测,同时进行该组患者肺癌复发和转移的观察。结果:TNF-α在肺癌组织与肺周边组织中含量无明显变化,EGF在癌组织中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春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IL-6在肺组织中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其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GF、IL-6的变化与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关系,而TNF-α与本组患者的生存期似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清热化痰中药对晚期肺癌恶病质小鼠治疗反应状况。方法建立晚期Lewis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非荷瘤对照组、荷瘤对照组、中药组和甲羟孕酮组。浓缩中药溶液和甲羟孕酮(16mg/kg·d)于造模5天后出现恶病质后每日灌服0.2ml,对照组0.2ml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天。观察小鼠体重、饲料消耗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TNF-α、IL-6的表达。结果(1)小鼠生存状态:体重和饲料消耗量,中药组和甲羟孕酮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甲羟孕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中药组和甲羟孕酮组TNF-α和IL-6表达较荷瘤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减少(表现为灰度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清热化痰中药对TNF-α、IL-6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改善Lewis肺癌恶病质小鼠的生活质量上与甲羟孕酮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加味乌梅丸对改善人胰腺癌小鼠恶病质状态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皮下移植瘤模型,将40只裸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中药组)、C组(化疗组)、D组(中药+化疗组),观察裸鼠的饮食、体质量变化情况,21天后测量各组裸鼠的体质量,并摘眼球取血,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量。结果:所有荷瘤鼠均出现饮食量及体质量的下降,其中以模型组和化疗组的体质量下降尤为明显,中药组的终末体质量及治疗前后体质量差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化疗组的终末体质量及治疗前后体质量差,与模型组、化疗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去瘤体质量下降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中药+化疗组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中药+化疗组与中药组和化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味乌梅丸可改善荷瘤鼠的恶病质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