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K和sIL-2R在肺癌化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NK细胞活性及sIL-2R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作者采用LDH释放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7例肺癌病人和4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肺癌病人血清sIL-2R水平增高(P<0.01),NK细胞活性降低(P<0.05),且化疗后有效病人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结果提示血清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癌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个体NK活性水平与肿瘤晚期再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过继免疫治疗(AIT) 疗程中NK活性变化与骨转移瘤患病机体免疫状况与致命再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20 例骨转移瘤转输自体LAK、TIL前后作了NK 活性动态性监测,所测参数与10 例正常人作了分析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平均NK活性率(49 .5±12.2)% ;LAK组治疗前平均NK活性(19.9±20.5) % ,治疗后平均活性(35 .48 ±17.44)%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TIL组治疗前平均活性(5.80 ±9.90)% ,治疗后平均活性(78.21±49.9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 ;LAK 组与TI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 动态个体NK活性监测用以判断机体免疫状态与疗效较为客观,可作为监测恶瘤再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肺癌术后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回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从16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实体瘤及外周血中获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LAK细胞,并对其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特异性应用 ̄3H-TdR释放试验进行了测定。其中7例肺癌患者接受了TIL回输过继免疫治疗,并于手术前及TIL回输疗程结束时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肝功、肾功、血象等。结果表明:在培养初期(3~5天),TIL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为25.4±8.2,明显低于LAK细胞的杀伤活性42.8±13.5(P<0.01);在培养至20~25天时,TIL的杀伤活性为53.4±11.2,明显高于LAK细胞的杀伤活性33.6±12.7(P<0.01)。经TIL回输的大部分患者一般状态明显改善,免疫功能增强。除有轻度发热及1例血压下降外,无其它明显副作用。病人的远期疗效正在随访观察中。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DextranT_(10)为偶连剂,将阿霉素与抗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共价交连,组成偶连物,再将其用于荷人肝细胞癌裸鼠的治疗。每只裸鼠皮下接种1×10 ̄7个SMMC-7721人肝癌细胞,接种瘤细胞后第2、5、8天给药,逐日观察肿瘤大小,计算肿瘤几何平均直径(GMD),并记录潜伏期。第35日处死所有动物,剥取肿瘤称湿重,取脾脏测定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活性。结果表明,导向治疗组潜伏期(33.0天)较单纯阿霉素组(25.0天)明显延长,处死日导向治疗组GMD(3.80mm±1.9mm)还小于单纯阿霉素组(6.69mm±2.3mm),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导向治疗组NK活性(28.2%±8.2%)亦显著高于单纯阿霉素组(15.1%±3.6%)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阿霉素—转铁蛋白受体单抗偶连物可用于人肝癌的导向治疗。  相似文献   

5.
苦马豆素抑制胃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Liu B  Lin Y  Yin H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168-170
目的研究苦马豆素(α甘露糖苷酶Ⅱ抑制剂-swainsonine,SW)对宿主的免疫调理作用及其对胃癌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给胃癌裸鼠原位种植模型饲养含SW3μg/ml饮水,每间隔2天换饲普通饮水2天,8周后处死实验动物,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转移情况,测定脾细胞总数、脾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NK活性。结果SW组肿瘤体积为0.42±0.26cm3,明显小于对照组1.60±0.36cm3,抑瘤率达73.8%(P<0.01);SW组肝及腹膜转移率(20%、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0%、90%),抑制率分别达到75.0%和66.7%(P<0.01)。饲SW饮水后,裸鼠脾细胞总数明显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NK活性明显升高,脾细胞NK活性亦明显升高。结论SW有抑制人胃癌在裸鼠体内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有免疫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6.
肿瘤病人若干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酶联法、同位素掺入法、同位素释放法等检测肿瘤病人血清sIL-2R、TNF、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及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等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肿瘤病人血清sIL-2R(241.9±172.5pmol/L)及TNF(1.86±1.52ng/ml)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4.2±76.5pmol/L,P<0.05~0.005,0.63±0.20ng/ml);而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11.18±6.98)、LAK细胞活性(17.86±9.57)、淋巴细胞转化(32.83±52.59)及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5.94±9.31)等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33±10.97,38.49±8.10,75.70±52.65和24.59±28.25,P<0.04~0.001)。结果提示:肿瘤病人存在着多种免疫功能的改变,故应给予合理的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肺癌患者胸内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在118例肺癌手术中,对同侧胸内淋巴结实施分区清除,分别标记送病理检查。73例在手术时已有胸内淋巴结转移,占61.9%。其中仅有N1转移者22例(18.6%),经N1转移至N2者33例(28.0%),越过N1转移至N2者18例(15.3%)。距肺根部最近的11,10,7,5,4区淋巴结转移频度最高,分别为29.7%,27.1%,15.3%,30.9%,17.0%。小细胞肺癌(SCLC)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率高达85.7%,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60.4%),两者转移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病程与胸内淋巴结转移率的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125I一UdR释放试验,对4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及66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18.85%±11.69%)较健康对照(41.95%±11.87%)显著降低(P<0.001)。并与病变的进展及患者血清CEA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62,P<0.1)。吸烟对NK细胞活性的严重抑制(32.37%±11.67%),可能在肺癌发病学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癌克利对人胃腺癌MKN-45进行裸鼠体内抑癌实验,并对各组肿瘤组织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测定。结果:使用癌克利剂量为每日10g/kg、5g/kg、2.5g/kg时,抑瘤率为别为44.5%(P<0.05)、37.8%(P<0.05)、18.6%(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用药组部分癌细胞核固缩、变性,片状坏死,有散在炎细胞浸润。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68.6±23.1、265.8±47.4、275.8±2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7.8±91.2,P<0.01)。结果表明,癌克利对人胃腺癌MKN-45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DNA多聚酶δ活性、诱导癌细胞分化逆转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术后随机将30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两组性别、年龄、术前肿瘤类型、TNM分期以及手术方式是类似的。用双盲对照法于化疗期间两组分别服用PSP和鲨肝醇,并于化疗前后检测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鲨肝醇组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明显损害作用。表现在NK细胞活性、细胞、细胞值均明显下降(P<0.05),免疫抑制的细胞上升。服用PSP组能减轻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损害,化疗后其NK细胞活性、细胞、细胞值虽有下降,但无显示差异(P>0.05),在两个疗程化疗期间继续服用可明显提高NK细胞活性及细胞和细胞值,说明PSP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提高化疗效果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