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中医药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对其在21世纪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强调要在发扬中医特色的前提下,解决人才培养和学术理论提高的问题。主张要培养一批真正掌握中医特色,有理论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对中医院校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及教材等进行深入改革;必须提高中医理论的研究水平,在继承、梳理和正本清源的研究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整理,使之规范化、系统化。否则,中西理论将面临被肢解、被改造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走向21世纪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本刊编辑部从去年初开始,一直在思考和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行将跨入21世纪之门的今天,我们应该为下一个世纪的中医药学发展做些什么?在认真拜读了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一飞教授1997年3月于上海举行的“21世纪高等教育论坛”所作的《面向21世纪,探索中国高等医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中医药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药学有着3000多年的辉煌历史,本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医药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为中医药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技术、新理论的广泛应用,多学科紧密配合将成为中医药研究和迅速发展新的平台;新的中医药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将赋予中医药学全新的面貌;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和平和发展的国际环境为中医药学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对中医药学发展提出的挑战。完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深化基础及临床研究,提高其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评价20世纪中医药学发展的同时,指出20世纪中医药学所取得的绝大多数临床成果,均不足以揭示中医理论中最关键的“证”本质问题。作者对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滞后,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与中医学发展的互动问题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提出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认识上的多维视角、创新意识和学术新流派。  相似文献   

5.
中医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中医人才培养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透过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中医药学的发展史就是中医人才的发展史。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客观分析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找出正确的规律和方法,才能真正寻求到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从而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不是单纯的培养中医治疗人才,而是培养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各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依据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立足于中医药本身固有的特性,融合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优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积极探索并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药学,强调创新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医药学面临着阻碍自身发展的一些缺陷,创新成为其进…  相似文献   

7.
继承验证质疑创新——关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医药现代科学研究历史的回顾,认为21世纪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主要是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和观念的问题。强调在中医药现代研究思维方法中应自觉地应用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应从传统开始,走出传统,取其数理化弃其糟粕,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历经继承、验证、质疑创新四个阶段,进行中医药学新的理论综合。  相似文献   

8.
当前西医药"热"的环境下中医药如何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一问题引起了一番争论。我国中医药学应积极加强医学伦理中的"医德"教育,进一步规范医药市场的制度建设、人才建设,从而才能推动中医药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是中医临床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当前,强调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挥中医药学优势与特点,提高中医药学的竞争力与适应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临床医师,要从以下五个关键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10.
针对 2 1世纪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认为下一个世纪中医药工作的关键还是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 (创新 )的关系 ,并从继承是基础 ,发展须条件 ;继承不排他 ,术业有专攻 ;扬中医之长 ,走携手之路等角度展开讨论 ,阐述其对中医药学自主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其历史悠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总结。目前,西医院校开办中医教育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西医院校办中医教育,与独立的中医院校办中医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可从经典传承、中西整合、双重导师、科学创新4个方面进行探索及实施,以期为西医院校开办中医教育提供更为多元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出中医“四大经典”培训活动的效果及其规律,分析研究接受四大经典培训的学员,对于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临床水平的影响,找出其规律,为“学好经典、做好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年来参加“中医经典”培训的学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项目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学员普遍反映加强了对四大经典著作的认识,夯实了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中医辨证论治能力。结论:研读经典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必然途径;熟读经典为培养名优中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好经典,是做好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3.
根据研究生教学、管理体会,提出中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学习中医与西医、学术继承与创新、医学理论和实践、科研与临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导师管理与学校监督等方面的关系,认为中医研究生教育必须符合中医学本身的规律,突出中医特色,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是根据我校办学实际,在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质量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医学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有益尝试,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院校一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新安医学特色,健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等举措,注重培养学生的继承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既掌握传统中医学知识又有有创新能力的新安医学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延续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途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中医药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传承模式也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多元化。然而,大量隐性知识存在于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难度。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已有了初步应用,它可以拓展人类局限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能力。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中医传承模式,可以深度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主要介绍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探讨并展望人工智能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中的应用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校+师承”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中医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在中医传承班运行中医经典“课程-实训-临床”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施院校与师承互动,导读精读选修渐进,自学诵读跟师结合,重在培养中医思维;实训教学实施案例分析训练,通过集中实训、自主实训和实训考核,重在提高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临床教学实施五年一贯导师制,辅以家传学习和统一见习实习,重在培养和提高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和综合诊疗技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传承班3个年级的实践表明,对中医思维的养成、临床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对中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术的最高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面向名医名家为代表的传承对象,提出加快推进活态传承,本文结合近三十年中医药传承研究进展,提出名老中医药专家活态传承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活态传承的意义认识不够、重视不够,活态传承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活态传承缺少制度体系保障,对活态传承的内容认识不统一,对活态传承的方法选择欠科学,对活态传承效果评价不足,对活态传承支持不足等。提出名老中医药专家活态传承研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对活态传承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协调;二是规范活态传承对象筛选;三是加强活态传承内容的研究,确定传承内容规范,具体包括传承名老中医的哲学观点及学术思想、老中医成长成才之路及其传承脉络、古代及当代经典名方、经验方、名老中医全生命周期学术活动及成果、名老中医诊疗活动及过程记录、名老中医药学家的访谈记录、老药工经验、名老中医药学家的操作技术、名老中医参政议政工作、名老中医药学家的临床经验、方法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记录、民族医药经验、名老中医药学家经验传承相关成果等;四是建立科学可行的活态传承研究方法;五是完善活态传承制度;六是优化活态传承模式;七是建立科学、全面的活态传承效果评价体系。名老中医药学家的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对传承内容、方法及效果等方面均需要不断探索,形成行业普遍认可并可推广,社会及经济效益整体提升,传承促进创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柏灿 《中医教育》2011,30(4):66-68
方药学是由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既独立又密切相关的课程整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主要面向中医药院校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教材的编写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继承创新,强化素质能力,注重知识交融,促进个性发展,努力造就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理念,本着既围绕中药学、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及主要内容.又符合医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需求,并应体现"方药结合"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方药结合、以药带方、详药简方、方附于药、结构分明、重点突出"的编写原则,有机地将中药学和方剂学整合成方药学,做到既突出重点又保留特色,使学生能基本掌握、  相似文献   

19.
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和精髓,本文分析了中医经典课程的现状和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特点,阐述了经典课程在基础类研究生培养中具有提高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中医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提出通过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师资力量等多种途径,使中医基础类研究生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