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醛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醛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的影响.方法 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法离心分离大鼠肝脏HSCs和Kupffer细胞,制备乙醛刺激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KCCM),并以MTT法观察乙醛及乙醛与Kupffer共同培养的KCCM对HSCs的增殖效应,以放射免疫法检测HSCs培养上清液中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乙醛直接作用于HSCs后HSCs明显增殖,并能合成分泌Ⅳ型胶原;未用乙醛处理和经乙醛处理后的KCCM均能使HSCs增殖并生成Ⅳ型胶原,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醛可促进HSCs活化,与酒精性肝病时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乙醛不能直接作用于Kupffer细胞引起HSCs活化.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studytheeffectsofarachidonicacid,linoleicacid,andkupffercellconditionedmedium(KCCM)derivedfromarachidonicacidandlinoleicacidtreatmentonproliferationofrathepaticstellatecells(HSC)-Methods HSCandkupffercellswereisolatedandculturedfromliver…  相似文献   

3.
JNK信号通路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JNK信号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HSC株,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对乙醛刺激的大鼠HSC株进行处理,以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blotting检测磷酸化JNK(p-JNK)水平的变化.结果: 乙醛刺激后HSC内p-JNK的水平升高,增殖明显;SP600125对乙醛刺激的HSC对p-JNK的水平有明显下调作用,同乙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MVI比值[(36.0±3.4),(24.2±1.8),(3.2±0.9)]vs (47.6±8.6),P<0.05},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空白对照组及乙醛组中吸光度(A)为(0.07±0.01)和(0.16±0.0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不同剂量的SP600125(20,60,100 μg/L)处理后吸光度值下降[分别为(0.13±0.01),(0.12±0.01),(0.12±0.01)],同乙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9.3%,22.4%,28.6%.结论: JNK活性变化与乙醛刺激的大鼠HSC的增殖呈正相关,抑制JNK活性可影响HSC的增殖,提示JNK信号传导通路在调节HSC的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俞富军  董培红  范栩妃  楼迪栋 《浙江医学》2010,32(7):1043-1045,1105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内毒素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内毒素中刺激大鼠HSC的基础上加川芎嗪分组培养;并采用MTT法检测川芎嗪对HSC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HSC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Ⅰ、Ⅲ型胶原水平.结果 川芎嗪对内毒素刺激的HSC增殖有抑制作用,能下调活化HSC α-SMA的表达,对HSC Ⅰ、Ⅲ型胶原的分泌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内毒素刺激的HSC活化增殖和分泌胶原,为探索川芎嗪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景天甙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激活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明德  马洪德  钟显飞  曾维政 《医学争鸣》2005,26(14):1285-1288
目的:观察红景天甙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细胞周期、Ⅰ型胶原蛋白分泌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细胞培养,红景天甙对乙醛刺激的HSC进行处理;以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HSC内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RT-PCR方法检测HSC内TGFβ1 mRNA表达.结果:红景天甙可明显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增殖;抑制乙醛刺激的HSC由G1→S期转化;抑制HSC内Ⅰ型胶原蛋白分泌和TGFβ1 mRNA表达.结论:红景天甙抗肝纤维化与抑制HSC增殖,Ⅰ型胶原蛋白分泌和TGFβ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汉防己甲素对脂多糖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脂多糖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瘦素表达的影响,并观察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研究汉防己甲素抗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脂多糖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后,加汉防己甲素分组培养。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瘦素和Ⅰ型胶原水平。结果脂多糖可刺激HSC增殖,汉防己甲素抑制脂多糖刺激的HSC增殖,并抑制瘦素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汉防己甲素可能通过抑制HSC增殖和抑制瘦素的分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ZEB1与乙醛刺激后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乙醛终浓度200μmol/L)和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分别培养6h,12h,24h.利用MTT法检测各时间点的各组细胞增殖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提取蛋白包括ZEB1、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乙醛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Ⅰ型胶原蛋白、ZEB1及α-SMA等蛋白的表达上调,且细胞增殖程度与Ⅰ型胶原蛋白、ZEB1及α-SMA等蛋白的表达上调呈正相关.结论:乙醛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后ZEB1通过参与大鼠肝星状细胞EMT过程,从而使细胞增殖,EMT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JNK信号通路在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用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阻断JNK信号传导通路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HSC株;用不同浓度的SP600125(20,60,100 μg/L)对乙醛(200 μmol/L)刺激的大鼠HSC进行处理,分别以DNA片段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激酶的活性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SP600125(终浓度为20,60,100 μg/L)对乙醛刺激的HSC内p-JNK的水平有明显下调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同乙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MVI: (35.6±0.9),(24.4±1.1),(3.4±0.2) vs (48.2±0.9),P<0.05];同时SP600125具有促进HSC凋亡的作用: 空白对照组及乙醛组中细胞凋亡率为[(2.0±0.2)%和(6.0±0.5)%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SP600125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上升[分别为(11.1±0.4)%,(26.9±0.9)%,(33.1±1.3)%,P<0.05],同乙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P600125通过阻断JNK通路促进HSC凋亡,故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HSC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星状细胞钾通道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钾通道阻滞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钾离子电流的作用.方法 以TEA作用于传代培养的肝星状细胞,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单通道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检测TEA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膜钾通道的影响.结果 TEA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与剂量依赖的特点,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单通道细胞膜片钳发现肝星状细胞上有大电导离子通道存在,其电导值为(210.86±5.49)ps(n=7).TEA可明显减少外向该离子通道开放概率,TEA 0.0、2.5、5.0、10.0、20.0和40.0mmol/L组的开放概率为(0.327±4.80)、(0.316±4.38)、(0.279±1.72)、(0.245±1.21)、(0.194±1.13)和(0.118±1.62)(F=22.561,其中10.0、20.0和40.0mmol/L组分别与0.0m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星状细胞上有大电导钾通道存在,阻断钾通道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钾通道对细胞增殖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0抑制枯否细胞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激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Weng S  Leng X  We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04-107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对与枯否氏细胞 (KC)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 (HSC)激活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肝脏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 ,及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分离培养HSC和KC ;将原代培养 2d的HSC和KC分为HSC单独培养、KC单独培养和HSC与KC共培养 3大组 ,分别加 2ng/ml和 2 0ng/ml的IL 10处理。 2d后 ,分别采用3 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 H TdR)掺入法检测HSC的增殖 ,Western印染法检测HSC中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结果 IL 10对单独培养的HSC的增殖 (P >0 .0 5 )和α SMA表达 (P >0 .0 5 )无明显影响。共培养组HSC的增殖和α SMA表达分别增加了 2 .4倍和 6倍 ;2ng/ml和 2 0ng/ml的IL 10分别使共培养组HSC的增殖降低了 2 3%和 33% ,α SMA表达降低了 35 %和 4 9% ,均呈浓度依赖性 ,和HSC单独培养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0 1)。HSC单独培养组未检测出TNF α ;共培养组的TNF α量比KC单独培养组增加了 74 %(P <0 .0 1) ;2ng/ml和 2 0ng/ml的IL 10分别使共培养组的TNF α量降低了 2 7% (P <0 0 1)和 36 % (P<0 0 1) ,使KC单独培养组的TNF α量降低了 2 9% (P <0 0 5 )和 4  相似文献   

11.
核心蛋白聚糖对肝细胞和肝星形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肝纤维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及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01,5,10μg/ml)decorin共培养不同时间后,进行细胞计数以及^3H-TdR和^3H-Leu掺入量测定。结果:实验组经0.01μg/ml decorin作用4d或6d后,HSC-T6和L-02细胞增殖数量以及^3H-T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特异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株,用SB203580(浓度为5、10、20μmol/L)对乙醛(浓度200μmol/L)刺激的大鼠HSC进行干预,分别以酶标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HSC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SB203580对HSC增殖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1.6%、27.0%、31.5%,与乙醛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HSC凋亡有促进作用,凋亡率分别为(13.7±0.3)%、(14.9±0.2)%、(16.1±0.2)%,凋亡率逐渐增加,与乙醛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可以明显阻滞乙醛刺激的HSC由G1期进入S期,G1/G0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29.1±1.9)%、(35.5±3.4)%、(46.0±2.6)%],S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53.4±2.6)%、(48.4±3.6)%、(43.8±1.1)%],与乙醛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呈...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星形细胞、枯否细胞的同步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经济、简便的同步分离培养肝星形细胞及枯否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胶原酶和蛋白酶对大鼠肝脏进行原位灌流、消化,获得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经18%(W/V)的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一步分离肝星形细胞及枯否细胞;肝星形细胞处在界面,枯否细胞则处在界面下;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肝星形细胞;溶菌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枯否细胞。结果:该方法分离的肝星形细胞和枯否细胞的纯度达95%左右。肝星形细胞得率(3.0±0.5)×107/肝,枯否细胞得率(4.0±0.5)×106/肝。结论:应用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很好的同时分离肝星形细胞和枯否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N-乙酰基-丝氨酸-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干预,观察其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殖以及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大鼠原代HSCs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分别给予0.01、0.1、1、10、100nmol/LAcSDKP进行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AcSDKP干预对HSCs增殖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活化HSCs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mRNA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10nmol/LAcSDKP干预显著抑制活化HSCs的增殖;1、10nmol/L及0.1~100nmol/LAcSDKP的干预,分别显著抑制HSCsColⅠmRNA和ColⅢmRNA表达;0.1、1、10nmol/L和0.1、1nmol/LAcSDKP干预可分别显著抑制培养上清液HA和LN的表达。结论本实验发现,AcSDKP可抑制活化HSCs合成和分泌ECM,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以浓度为1nmol/L时作用最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SCs增殖而使合成和分泌ECM的HSCs数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N-乙酰基-丝氨酸-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干预,观察其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殖以及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 大鼠原代HSCs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分别给予0.01、0.1、1、10、100 nmol/LAcSDKP进行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AcSDKP干预对HSCs增殖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活化HSCs Ⅰ型胶原(Col Ⅰ)、Ⅲ型胶原(Col Ⅲ)mRNA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10 nmo/L AcSDKP干预显著抑制活化HSCs的增殖;1、10 nmol/L及0.1~100 nmoI/L AcSDKP的干预,分别显著抑制HSCs Col Ⅰ mRNA和ColⅢmRNA表达;0.1、1、10 nmol/L和0.1、1 nmol/L AcSDKP干预可分别显著抑制培养上清液HA和LN的表达.结论 本实验发现,AeSDKP可抑制活化HSCs合成和分泌ECM,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以浓度为1 nmol/L时作用最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SCs增殖而使合成和分泌ECM的HSCs数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李继强  陆伦根  华静 《上海医学》1999,22(10):598-599
研究氧化苦参碱地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以氮蓝四唑试验比色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对SD大鼠系膜细胞(MCs)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VLDL在不同时间对MCs的促增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VLDL诱发MCs凋亡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VLDL(10~500 μg/ml)在不同时间(6~48 h)与MTT光密度值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911(P<0.01)、0.651(P<0.05).当VLDL浓度达1 000 μg/ml时,MCs出现凋亡.结论:在一定浓度内VLDL可以时间剂量依赖性地促进MCs的增殖,但高浓度则可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乙醛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时间变化,以确定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最佳时间,从而为后续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同步化处理12h,随机分为乙醛刺激组和对照组。其中乙醛刺激组细胞加入乙醛(终浓度200μmol/L)分别刺激12h、24h和36h,每12h补加一次乙醛;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纤维黏连素;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加入乙醛后,细胞的增殖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24h细胞增殖活性达最高峰;ELISA测定结果显示,乙醛刺激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上调;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乙醛刺激组明显促进α-SMA表达量上调,且在24h达高峰。结论:乙醛可激活大鼠肝星状细胞且活化的最佳作用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Hepatic fibrosis, a common response to chronic liver injury,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whose major part is produced by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Taurine is a sulfur containing beta-amino acid rich in human body, and our previou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it can inhibit the deposi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the damaged liver.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aurine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SC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the thiazole blue (MTT) colorimetric assay.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were assessed via flow cytometry. The morphology of apoptotic cells was observed by phase-contrast fluorescent micrography after orange acridine staining,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