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反复高正加速度(+Gz)暴露可引起脑损伤,但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目的:了解反复高正加速度(+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反复高+Gz暴露所致脑损伤中的病理作用。设计: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医院的航空医学研究中心。材料:选用体质量为180~220g健康雄性SD大鼠2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Gz暴露组,其中对照组4只,+Gz暴露组22只。干预:将大鼠固定于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头朝向离心机轴心,+Gz暴露组条件为G值+14Gz,增长率1.5G/s,峰值持续时间45s,共作用3次,两次中间间歇0.5h。对照组大鼠亦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类似实验步骤,所承受的G值为+1Gz。分别于暴露后0.5,6.0,24.0和48.0h断头取脑。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对照组和+Gz暴露后0.5,6.0,24.0和48.0h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Gz重复暴露后6h,大鼠脑组织bcl-2mRNA表达水平(0.32&;#177;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69&;#177;0.15),bax,p53和ICE mRNA表达水平[(.55&;#177;0.09),(0.48&;#177;0.12),(0.79&;#177;0.12)]明显高于对照组[(0.33&;#177;0.09),(0.31&;#177;0.05),(0.51&;#177;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Gz重复暴露后24h,大鼠脑组织bcl-2mRNA表达水平(0.28&;#177;0.0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0.69&;#177;0.15),bax,p53和ICEmRNA表达水平[(0.61&;#177;0.15),(0.54&;#177;0.07),(0.84&;#177;0.1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0.33&;#177;0.09),(0.31&;#177;0.05),(0.51&;#177;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Gz重复暴露后0.5h和48h,大鼠脑组织bcl-2,bax,p53和ICE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Gz重复暴露后6h和24h在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和纹状体可见部分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反复高+Gz暴露可引起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表达变化,细胞凋亡可能是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bcl -2和bax基因蛋白在乳癌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在乳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40例乳癌和 3 1例乳腺良性病变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其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bcl-2基因蛋白在乳癌中心、癌旁、良性病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2 .5 %( 2 9/ 40 ) ,45 .0 ( 18/ 40 )和 96.8%( 3 0 / 3 1) ( P <0 .0 1) ;按肿瘤细胞分级Ⅰ、Ⅱ、Ⅲ级的bcl -2表达强度分别为 ( 2 .0 8± 0 .2 9) ,( 1.2 3± 0 .2 8)和( 0 .73± 0 .2 3 ) (P <0 .0 1)。bax基因在乳癌中心、癌旁、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为 ( 0 .88±0 .13 ) ,( 1.2 0± 0 .10 )和 ( 1.16± 0 .17) (P <0 .0 5 )。结论bcl-2基因蛋白在乳癌中高表达 ,bax基因蛋白则为低表达。说明其细胞凋亡受抑制。bcl-2的高表达可部分反映乳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脑组织和出血侧海马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调亡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6-01/10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取成年清洁级Wistar大鼠7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g左右。②采用脑内囊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动物于苏醒后按Bederson法进行神经病学评分,评分>3分后入选本实验,入选72只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每组24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按8μg/kg剂量肌肉注射,1次/d;生理盐水组肌肉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次/d;模型组不作任何干预。③每组分别于干预后1,3,7d随机抽取8只大鼠,麻醉状态下取出血灶周围脑组织和出血侧海马,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调亡调控基因bax mRNA,bcl-2mRNA的表达。结果:在建立脑出血模型中共5只大鼠死亡,随后对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发现脑内血肿量过大,致脑疝形成而导致死亡,后随机补充动物。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肿周围脑组织bax mRNA表达:干预后3d,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血肿周围脑组织bax 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3d:0.54±0.19,0.76±0.23,P<0.05;7d:0.45±0.19,0.71±0.16,P<0.01)。②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mRNA表达:干预后3d,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3d:0.68±0.25,0.39±0.19,P<0.05;7d:0.80±0.21,0.48±0.18,P<0.01)。③出血侧海马bax mRNA表达:干预后3d和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出血侧海马bax 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减少(3d:0.54±0.18,0.70±0.11;7d:0.43±0.24,0.69±0.18,P均<0.05)。④出血侧海马bcl-2mRNA表达:干预后3d和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出血侧海马bcl-2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增多(3d:0.66±0.11,0.50±0.15;7d:0.72±0.12,0.52±0.22,P均<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调节凋亡相关基因,提高大鼠脑出血后大脑脑组织和海马bcl-2mRNA的表达,降低bax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观察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Ⅱ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不灌注组和模型再灌注组:每组动物按正常灌注压恢复后不同时间点分组(12,24,48,72h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采用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和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的方法,建立慢性脑低灌注动物模型,术后90d阻断颈部动静脉分流造成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再灌注。各组在恢复正常灌注后12,24,48,72h取材,应用免疫组化和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大鼠海马P2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21和P53蛋白在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无表达,48h灰度值分别为155.34±1.18和172.91±1.37;在模型不灌注组中弱表达,48hP21和P53蛋白分别为125.12±3.56和112.10±4.46;在模型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中P21和P53蛋白于术后12h开始有表达,48h达高峰,分别为53.32±2.84和54.12±0.34,随后逐渐降低。结论: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可诱导P21和P5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人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直接相关,心肌细胞凋亡数的多寡可以作为判断再灌注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人参及其提取物人参皂甙被证实能改善心肌缺血、缩小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 地点、材料和千预:本实验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共用Wistar大鼠15只,雌雄不分。Wistar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被结扎30min后再松开建立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并进行细胞计数;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bcl-2mRNA和基因表达产物的蛋白质,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染色区域的平均吸光度进行量化分析,以观察人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基因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bcl-2 mRNA,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人参治疗组bcl-2 mRNA吸光度为0.11±0.02,较单纯结扎组(0.07±0.02)和假手术组(0.06±0.01)明显升高(t=8.72,P<0.001);人参治疗组Bcl-2蛋白吸光度为0.15±0.02,与单纯结扎组(0.09 0.02)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631,P<0.001),但与假手术组(0.14±  相似文献   

6.
背景给予猫类呕吐动物不同的催吐剂,发现孤束核、外侧被盖到腹外侧区这一弓形区域有大量Fos阳性神经元表达.并认为最后区、孤束核到腹外侧网状结构这一弓型区域是主要催吐部位.非呕吐动物注射催吐剂后是否会有相应反应.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催吐剂顺氯氨铂大鼠脑和脊髓内呕吐相关区域的Fos阳性神经元分布.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神经生理研究室和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室.材料实验于2003-03/08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理研究室,河北医科大学基础研究院生理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12只,体质量220~250 g,清洁级.随机分为实验组6只,对照组6只.干预实验组腹腔注射催吐剂顺氯氨铂10 mg/kg,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后,于室温、安静、避光环境下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6 h后取大鼠脑组织,进行冷冻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脑干和前脑核团的F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并进行阳性细胞记数.主要观察指标①注射催吐剂后大鼠的行为学观察.②大鼠脑内相关区域Fos阳性细胞数.结果1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在注射后20 min内均为安静状态,蜷缩着趴卧,几乎无任何活动表现.注射后60 min,对照组大鼠恢复正常,进食或饮水;而实验组大鼠处于蜷缩的趴卧状态,偶尔抬头或摆头,呼吸频率快且不均匀.注射后2 h,实验组动物仍然腹部紧贴笼底趴卧,低头,鼻尖不规则晃动.5 h后,实验组动物开始站立活动,呼吸正常,但仍不摄食或饮水.②在脑干的孤束核、最后区、外侧臂旁核和下丘脑的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的Fos阳性神经元[(64.3±9.6),(83.4±15.0),(148.8±19.9),(80.2±11.8),(20.7±3.8),(86.6±10.8)]明显高于对照组[(56.2±6.3),(73.5±9.9),(136.9±17.8),(66.1±10.3),(17.3±3.4),(78.8±10.5)].结论催吐剂能使大鼠产生内脏不适,其中枢神经系统内可能存在着与呕吐动物相似的催吐区,但可能缺乏与呕吐相关的调节机制.催吐剂的刺激使大鼠脑内相关区域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提示非呕吐动物大鼠脑内也存在类似与恶心相关的神经化学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西泮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半影区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12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SD雄性大鼠36只,使用光化学法制作脑梗死模型。术后动物随机分为2组:地西泮组和对照组。地西泮组脑梗死前24h开始腹腔注射地西泮注射液10mg/kg,每8小时1次,直至动物处死;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动物术后按照存活时间6,12,24h分为地西泮及对照组6,12,24h6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依不同时间灌流取材。在内氏染色的切片上计算最大脑梗死面积,用免疫组化法标记并计数各组大鼠最大脑梗死截面半影区内Fos阳性细胞数。结果: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缺失值。①梗死灶最大平均截面积:地西泮组6,12和24h组分别为(2.1±0.6),(2.8±0.8)和(3.1±0.5)mm2,对照组分别为(4.1±0.7),(5.1±0.6)和(5.5±1.0)mm2,地西泮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②单位面积内Fos阳性细胞数:地西泮6,12和24h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56±21),(85±32),(36±18);(112±31),(167±36),(75±28),P<0.01]。③形态学观察:内氏染色在梗死区与周围正常脑组织间可见明显的有一定宽度的分界线,即为半影区,梗死中心内几乎未见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地西泮组和对照组梗死中心内无Fos蛋白阳性细胞,但在半影区出现大量形态多样的Fos细胞,表现为大部分细胞胞核染色,染色的胞核大小不一;少量细胞胞浆亦着色。正常脑区内仅见很少量的Fos细胞,而在半影区内可见密集成团的Fos细胞。结论: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修复防御系统完全被抑制时,地西泮抑制了脑缺血损伤后Fos蛋白的表达,抑制了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外周神经损伤时大鼠c-fos和c-jun mRNA表达的时序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c-fos,c-jun mRNA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急性外周神经损伤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的c-fos,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的坐骨神经切断模型,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急性外周神经损伤后,在不同的时间点(5,15,30,60,120 min)大鼠的背根神经节的c-fos,c-jun mRNA表达.结果损伤后5 min损伤组与对照组间c-fos,c-jun表达[(0.51±0.18)%,(0.63±0.1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fos于损伤后30~120 min表达为(1.41±0.22)%,(1.22±0.21)%,(0.98±0.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jun于损伤后15~120 min表达为(0.63±0.17)%,(0.80±0.20)%,(1.47±0.17)%,(2.68±0.22)%,(1.60±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损伤后c-fos,c-jun mRNA表达逐渐升高,呈时间依赖性.结论c-fos,c-jun是神经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急性外周神经损伤能引起c-fos,c-jun mRNA表达的时序性变化,为基因水平认识和防护外周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蛋白的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对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组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灯盏花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和灯盏花素注射液1mL/kg。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灯盏花素干预大鼠脑缺血24h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Bcl-2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犤(40.83±2.69),(2.02±0.18)个/视野,t=7.12,P<0.01犦,而灯盏花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犤(64.88±3.13)个/视野,t=9.34,P<0.01犦。②c-Fos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犤(72.47±4.23),(2.30±0.34)个/视野,t=10.22,P<0.01犦;灯盏花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犤(48.23±5.12)个/视野,t=7.55,P<0.01犦。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犤(126.31±7.12),(2.30±0.64)个/视野,t=15.74,P<0.01犦,灯盏花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治疗组、脑出血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12,24,48,72,96,120h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含水量变化。结果:脑出血对照组术后12~96h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水平犤分别为(1.48±0.13),(1.53±0.20),(1.56±0.39),(1.49±0.28),(1.47±0.21)μg/L犦较假手术组犤分别为(1.06±0.33),(1.05±0.28),(1.14±0.15),(1.04±0.14),(1.08±0.11)μg/L犦明显升高(P<0.05)。姜黄素治疗组术后12~96h各时点TNF-α水平犤分别为(1.12±0.21),(1.11±0.18),(1.21±0.11),(1.15±0.15),(1.14±0.21)μg/L犦均明显低于脑出血对照组(P<0.05)。脑出血对照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与相应脑组织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41,P<0.05;r=0.548,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TNF-α含量增加,其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正加速度引起急性脑功能障碍及其防护是航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加速度重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丹参对反复高正加速度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于2000-04/08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对照组、正加速度暴露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4只。方法:将所有大鼠固定于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头朝向离心机轴心。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正加速度暴露G值为 14Gz,增长率1.5G/s,峰值持续时间45s,共作用3次,两次中间间歇30min。对照组大鼠亦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类似实验步骤,所承受的G值为 1Gz。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丹参组大鼠分别于离心前30min和离心后即刻腹腔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0μg/kg)或丹参注射液(15g/kg),生理盐水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暴露后6h麻醉断头取脑,保存于液氮内用于RNA的提取。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水平,以相对表达量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比率来计算。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①正加速度重复暴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452±0.014,0.065±0.008(P<0.01)]。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丹参组显著低于正加速度暴露组[0.196±0.010,0.183±0.011,0.452±0.014(P<0.01)]。结论:正加速度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脑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增加,它可能在反复高正加速度暴露致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丹参对正加速度暴露所致的脑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睡眠剥夺是否引起细胞变性,其信号传导是否与某些基因调控有关。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引起的神经元凋亡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成年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200±20)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采用TUNEL染色观察了快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检测了快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bcl-2,bax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海马bcl-2和baxmRNA表达。结果:快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阳性凋亡细胞数增多,异相睡眠剥夺组海马CA1~CA4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60±2.24)%,(1.69±0.45)%,(6.87±1.32)%,(1.74±0.98)%。CA1,CA3区细胞凋亡率和CA2,CA4区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26~6.95,P<0.05)。bcl-2mRNA阳性信号表达积分值较强,四个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axmRNA表达增强犤CA1为(211.12±59.85);CA3为(205.56±56.99)犦与CA2和CA4区犤(123.42±22.80),(124.21±20.47)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0~4.36,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凋亡相关的bcl-2,bax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涉及神经元的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已经证实海藻糖对低温保存中的胸骨具有保护作用,但作用途径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海藻糖对低温保存胸骨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新鲜配置4组保存液:低钾右旋糖酐组、低钾右旋糖酐+二甲基亚砜组、低钾右旋糖酐+海藻糖组、低钾右旋糖酐+二甲基亚砜组+海藻糖组.切取SD大鼠胸骨后立即分别放入含上述4 种溶液的冻存管中低温保存.抽取新鲜大鼠胸骨组织和低温保存120 d的4组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保存液保存的胸骨及新鲜胸骨bcl-2和bax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与结论:低钾右旋糖酐+海藻糖组bcl-2表达量高于低钾右旋糖酐组、低钾右旋糖酐+二甲基亚砜组(P < 0.01),但bax表达量低于低钾右旋糖酐组、低钾右旋糖酐+二甲基亚砜组(P < 0.01);低钾右旋糖酐+二甲基亚砜组+海藻糖组bcl-2表达量最高,bax表达量最低,基本接近新鲜骨组织(P > 0.05).结果提示海藻糖可能通过增强bcl-2基因、抑制bax基因的表达保护低温保存中的胸骨细胞活性,其与二甲基亚砜合用保护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IGF-Ⅰ治疗组(IGF-Ⅰ组)共三组.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SO组用同样方法经胰胆管逆行注射生理盐水;IGF-Ⅰ组分别于术后30 min和术后3 h经后肢内侧皮下注射ICF-Ⅰ.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6,12,24 h处死8只,检测血浆淀粉酶,TUNEL法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mRNA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IGF-Ⅰ治疗组与SAP组各时相点相比,血浆淀粉酶和小肠病理评分均低于各相应时相点,于12 h和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IGF-Ⅰ组与SAP组各相应时相点相比均显著降低[6 h:(13.88±1.73)vs.(19.00±2.78);12 h:(10.13±1.55)vs.(17.63±1.60);24 h:(9.50±1.07)vs.(17.25±2.76)],P<0.05;电镜示小肠组织病理变化较SAP组明显改善.bax mRNA表达在SAP组各时点较SO组相应时相点明显增高[6 h:(1.35±0.18)vs.(0.85±0.12);12 h:(1.21±0.21)vs.(0.86±0.24);24 h:(1.14±0.24)vs.(0.95±0.22)],6 h即达高峰,而在IGF-Ⅰ组的表达与SAP组相应时相点比较则明显减弱,在12 h和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24 h即接近SO组;caspase-3 mRNA表达在SAP组各时相点较SO组相应时相点明显增高[6 h:(0.78±0.01)vs.(0.55±0.04);12 h:(0.79±0.04)vs.(0.57±0.05);24 h:(0.81±0.06)vs.(0.55±0.01)(P<0.01)],而在IGF-Ⅰ组的表达与SAP组相应时相点比较则明显减弱,在12 h和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 mRNA的表达在SO组和SAP组均较弱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IGF-Ⅰ组各时相点的表达则明显增强[6 h:(0.65±0.07)vs.(0.54±0.04)vs.(0.57±0.06);12 h:(0.69±0.04)vs.(0.56±0.05)vs.(0.53±0.05);24 h:(0.72±0.05)vs.(0.54±0.07)vs.(0.58±0.08),P<0.05].结论 外源性IGF-Ⅰ通过拮抗SAP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可以减轻SAP大鼠肠黏膜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 mRNA表达及下调bax,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诊断超声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cl-2mRNA的关系。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min组、20min组和30min组,应用HP8500彩色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7.5MHz,超声输出功率6.8mW,空间平均时间平均声强3.4mW/cm  相似文献   

16.
背景海马损伤被广泛认为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使关于体外循环相关的海马损伤的研究得以进行.目的旨在研究中度低温、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对大鼠海马bcl-2和bax基因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选用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体外循环组和假体外循环组,每组各15只.方法体外循环组大鼠经历60 min中度低温非搏动性体外循环通过使用蠕动泵和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预充用20 mL11晶胶液;另外15只假体外循环组大鼠除不进行体外循环外其他操作与体外循环组完全相同.每组中6只大鼠在手术后1 h断头取海马,匀浆,采用逆转录聚链酶反应方法测定bcl-2和bax mRNA表达,表达强度以bcl-2或bax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密度与看家基因β-actin比值来表示.每组中6只在手术后6 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法测定神经元凋亡,蛋白表达强度以阳性面积占整个测量面积百分比表示.每组中其余3只在手术后6 h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海马bcl-2和bax基因表达、蛋白Bcl-2和Bax表达.②两组大鼠海马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法神经元凋亡以及神经元电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手术后1 h,体外循环组大鼠海马bcl-2和bax mRNA表达,bax与bcl-2 mRNA表达比值明显高于假体外循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后6 h,体外循环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体外循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UNEL染色显示,术后6 h,体外循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染色阳性面积占整个测量面积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假体外循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显示,体外循环后6 h,体外循环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明显异常,如部分线粒体中度或重度肿胀、空泡变性、嵴减少或消失.一些神经元出现典型的凋亡早期形态学变化,如神经元固缩、核不规则有切迹、染色体浓缩及核仁边集等.结论中度低温、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可导致大鼠海马bax和bcl-2基因表达及神经元凋亡,这可能部分解释体外循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运动影响骨骼肌细胞的凋亡,而线粒体途径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途径。目的:研究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养,6周游泳训练组进行6周的游泳训练,每周6次,一次性游泳力竭组于第6周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情况,应用RT-PCR测定大鼠骨骼肌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6周游泳训练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程度变化不明显,bcl-2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bax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bax mRNA比值显著增大(P〈0.01)。与对照组比较,一次性游泳力竭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明显增加(P〈0.01),bcl-2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bax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bcl-2/bax mRNA比值显著减小(P〈0.01)。说明运动训练可通过改变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调节bcl-2/bax表达,调控骨骼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造血干细胞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大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分为模型组、模型 G-CSF组、假手术组。评定神经病学评分;免疫组化双标记法鉴定造血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后各时间点bcl-2、bax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模型 G-CSF组脑缺血24 h时,缺血脑皮层及海马区出现CD34/nestin共标记细胞,48 h共标记最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模型 G-CSF组各时间点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结论大鼠自体造血干细胞可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G-GSF动员后,可能通过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使脑缺血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并促进缺血脑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前癃通对前列腺组织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1)免疫组化法检测前癃通对体外培养BPH患者前列腺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2)RT-PCR法检测前癃通对体外培养BPH患者前列腺组织块细胞bcl-2mRNA、bax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前癃通高、中剂量组对前列腺组织bcl-2蛋白、bcl-2mRNA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bax蛋白、baxmRNA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结论:前癃通对前列腺组织能抑制bcl-2的基因表达,增强bax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bcl 2、bax表达在 Na / H 交换器 1(NHE 1)抑制而诱导缺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转染 NHE 1特异性核酶基因大鼠的 PASMCs置于缺氧条件下(O2 的体积分数 <1% )培养 ,分别在缺氧 0、2、6、12、2 4和 4 8h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荧光指示剂 Fura 2 / AM测定法检测细胞内 Ca2 浓度 (〔 Ca2 〕i)变化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细胞内 bcl 2 m RNA和 bax m RNA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 Bcl 2蛋白和 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 NHE 1特异性核酶基因大鼠的 PASMCs在缺氧培养时 ,其细胞凋亡率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但是〔 Ca2 〕i升高的幅度较小 ,从缺氧 6 h起就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和转染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空载体组 (P均 <0 .0 1) ,bcl 2 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bax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均 <0 .0 1)。结论  NHE 1抑制可能通过阻止 PASMCs的〔 Ca2 〕i增加 ,并引起 bcl 2表达降低及 bax表达增加而诱导和促进缺氧培养的 PASMCs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