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可造成眼部多种组织成分的广泛损害,已成为世界范围的致盲性疾病.其发生及发展过程复杂,需要多种因素参与,包括多种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等.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多效性生长因子,对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逐渐被认识.本文主要探讨H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定量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玻璃体中的水平,探讨HGF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等新生血管形成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10只眼玻璃体以及单纯型DR组7只眼、PDR组33只眼和其它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组8只眼玻璃体切割手术中所取玻璃体内HGF的含量。PDR组中无虹膜新生血管者24只眼,伴虹膜新生血管者9只眼。 结果 玻璃体中HGF的含量对照组为(3.34±1.9)μg/L;单纯型DR组为(4.8±2.5)μg/L;PDR组中不伴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为(13.0±5.2)μg/L;PDR伴有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为(18.6±7.2)μg/L,其它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组为(12.1±8.9)μg/L。PDR组和其它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组玻璃体中HGF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t=6.49, 5.70, 3.01, P<0.01);PDR组中伴有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较PDR不伴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以及单纯型DR组玻璃体中HGF的含量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7, P<0.05或t=4.84, P<0.01)。 结论 在PDR和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患眼玻璃体内HGF的含量升高,提示HGF可能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31-13)  相似文献   

3.
周骏  刘涛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53-2058
新生血管是许多致盲性眼病的主要原因,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作用最强的血管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 placental growth factor, PlGF)是VEGF家族中的一员,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增殖,介导免疫炎症反应,且特异性表达于病理性新生血管,但在正常血管中不表达。因此近年来PlGF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PlGF在新生血管性眼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眼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问质来源的多效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促分裂、组织形成、诱发上皮细胞迁移、侵袭以及诱发血管生成的作用。其受体c—Met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表达。HGF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c-Met结合引起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酶促反应,促发相应生物学效应。HGF在多种组织器官的发生、发展、损伤修复、保护和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诱发血管生成以及恶性肿瘤的发展、转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眼部,HG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剂,它可刺激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虹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晶状体上皮细胞、小梁细胞的生长和移行。房水中的HGF在角膜损伤修复、维持角膜内皮完整性、调节晶状体上皮细胞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HGF及其受体在维持小梁网正常功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且可能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发病机制有关,在某些病理条件下,HGF可能诱发视网膜、虹膜血管生成对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虹  刘磊  张风  魏文斌  彭晓燕  王书华  田蓓  华琳 《眼科》2007,16(1):40-43
目的研究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玻璃体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含量改变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糖尿病NVG患者14例(14眼),不伴虹膜新生血管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22例(2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19例(19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三种疾病(三组)患者玻璃体内HGF及VEGF浓度改变。主要指标同一标本内HGF和VEGF浓度。结果NVG组、PDR组及IMH组的玻璃体内HGF浓度分别为(12908.42±2946.46)、(9770.86±3802.99)、(4160.54±2044.80)pg/ml(Kruskal-Walls检验,X~2=32.36,P=0.000),HGF浓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的玻璃体内VEGF浓度分别为(823.50±718.58)、(821.82±786.27)、(22.73±3.20)pg/ml(X~2=28.30,P=0.000)。各组同一标本的HGF浓度与VEGF浓度之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糖尿病NVG玻璃体内HGF浓度明显高于不伴虹膜新生血管的PDR及LMH者,提示HGF可能参与NVG发病过程中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但其玻璃体内HGF与VEGF浓度水平无相关性。(眼科,2007,16:40-43)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瘦素(Lept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GF和瘦素可以造成内皮细胞损害,又均可刺激新生血管形成。此外,瘦素可以促进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对HGF和瘦素的研究有助于阐明DR的发病机制,为防治DR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是引起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血管通透因子,临床上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形成取得了一定疗效[2.但新生血管形成受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单纯抗VEGF治疗并不能完全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3].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视网膜疾病的共同并发症,是这些疾病致盲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多种因子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APELIN是孤儿G蛋白藕连受体(orphan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 APJ的内源性配体,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新近研究表明,APELIN在生理及病理性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抗眼内新生血管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MicroRNA调节视网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新生血管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新生与多种生长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microRNA(miRNA)可能调控这些生长因子的表达.一些miRNA被证明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关系密切,例如miR-31、miR-150、miR-184、miR-200 b、miR-126等,它们通过影响相应靶基因的表调控血管新生.miRNA类似物或拮抗物调控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已逐渐成为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新策略,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与新生血管生长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科临床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瑗变性等疾病常常导致视网膜缺血。从而引起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以至新生血管性背光眼的发生.经过大量的研究。现认为视网膜循坏障碍与细胞的缺血、缺氧、会使缺氧的的细胞产生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它诱发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对这类疾病.临床上常常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最近许多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已被分离。从而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特别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提供了帮助。本文现就关于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研究的过去、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破坏、新生血管形成,后期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引起视网膜脱离。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任何病理改变在本质上均是体内动态平衡的失调,新生血管的形成亦然,血管刺激因素增强和(或)抑制因素减少使两者平衡失调即所谓的"血管生成开关"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体内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子之一,近年来在DR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中广受关注。我们旨在阐述VEGF在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视功能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是血管生成调节因子间作用失衡导致的新生血管形成[1].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其中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和VEGF受体-2(KDR)是VEGF的主要受体,其在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多见于肿瘤等疾病的研究,而在玻璃体、视网膜中的含量、分布,尤其是在PDR中研究报道较少[3].我们对一组PDR患者玻璃体中VEGF及其受体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其在PDR中的可能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常见的病因是视网膜血管阻塞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通透性紧密相关.近年来,把VEGF作为靶点治疗眼内新生血管和(或)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疾病已取得突破性进展,VEGF拮抗剂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也有报道,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VEGF拮抗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以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目前已公认这种新生血管形成与生长因子相关。笔者的前期研究结果也证明:D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有相关性,但生长因子与血管本身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视网膜缺血性病变是一种严重的眼内病变 ,常伴有眼内新生血管形成 ,可导致严重的眼内并发症 ,如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眼内出血等。近年来 ,许多学者认为视网膜缺血性病变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有着密切的关系。一、VEGF的  相似文献   

16.
陈立军  王雨生 《眼科研究》2006,24(4):433-43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兼有促有丝分裂原.血管生长因子、分化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等多种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bFGF在视网膜的多种细胞内均有表达,参与视网膜细胞的分化、增生及损伤修复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RNV)的形成。bFGF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多种RNV相关性疾病有关,但在RNV形成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与其他因子协同促RNV形成可能是bFGF主要的作用机制。就bFGF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RNV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病因,早期预防、控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已达成共识,现在已有多种VEGF抑制剂被用于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现将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最新几种VEGF抑制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研究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取对照组和给氧组幼鼠眼球作荧光素血管灌注,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别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目及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给氧组视网膜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23.38±1.07)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HIF-1α蛋白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VEGF蛋白表达在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31,P<0.01)。结论: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存在HIF-1α,VEGF的高表达,且两者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DR主要的致盲原因。目前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VEGF成为当今DR治疗干预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VEGF及其受体在DR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促新生血管生成最重要的诱导因子,也是抗新生血管治疗中重要的治疗靶点.阿柏西普是最新一代的抗VEGF药物,可以与VEGF-A、VEGF-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所有亚型相结合,与VEGF有更高的亲和力,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能够提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减少中央视网膜厚度,同时在某些其他抗VEGF无应答患者的治疗中亦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