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段洪彬 《陕西中医》2012,33(5):538-539
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配合西药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愈率9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灌肠配合西药治疗肠梗阻有清泻燥热,行气活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急性肠梗阻3例,均获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套叠患儿34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张气钡加压灌肠诊断,对诊断后可进行复位治疗的患儿行复位术,不能复位治疗的患儿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4例患儿准确诊断30例,准确率为88.2%;14例患儿行复位治疗,成功复位13例,复位成功率为92.9%。结论: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复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实时监视下分次水压辅助按摩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的小儿肠套叠患儿61例,采用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液水压灌肠,对初次灌肠失败者,采用延时分次灌肠复位并加手法按摩。结果 61例拟行非手术治疗患儿中,50例1次复位成功,8例2次复位成功,复位成功共58例(95%),3例复位不成功者直接转手术复位或行肠切除吻合术。结论彩超引导下延时分次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术整复的成功率高,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急性肠梗阻病人全部采用加味大承气汤配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成功55例,占总人数的87.30%;8例最终通过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占总人数的12.70%。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可以有效地缩短本病的病理过程,降低肠绞窄的发生率,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在肠梗阻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小容量大承气汤留置灌肠结合其他治疗措施治疗217例肠梗阻。结果: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愈率为83.4%。结论:大承气汤灌肠是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一期结肠穿孔修补术在结肠镜检查所致结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胃肠外科收治的因结肠镜检查致结肠穿孔并施行腹腔镜肠修补术的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平均住院日8d,术后未出现结肠再发穿孔、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一期结肠穿孔修补术治疗结肠镜检查所致的结肠穿孔安全可行,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小儿肠套叠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10例难复性小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失败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的可行性。结果 10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小儿肠套叠均行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9例在腔镜下复位成功,1例因合并小肠息肉致回肠-回肠-结肠型肠套叠复位失败、另1例扩大脐部切口切除憩室肠修补。结论 腹腔镜下小儿肠套叠复位手术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5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海平 《陕西中医》2008,29(1):41-4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途径,观察中药灌肠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57例急性肠梗阻病人均采用大承气汤加味灌肠配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成功54例,治愈率94.74%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灌肠复位的急性肠套叠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空气灌肠组及水压灌肠组,分别对其一般资料、复位成功率、复发率、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共有823例急性肠套叠病例,平均年龄10.4±3.1月;男性603例,女性220例;空气灌肠组417例,复位成功396例,复位成功率95.0%,复发28例,复发率7.1%,平均住院日1.98±0.75天,复位过程中发生穿孔1例;水压灌肠组406例,复位成功397例,复位成功率98.0%,复发14例,复发率3.5%;平均住院日1.75±0.53天,复位无特殊并发症出现;两组间复位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组复位成功率高于透视下空气灌肠组,复位后肠套叠复发率水压灌肠组低于空气灌肠组,两种治疗方法病例在平均住院日比较并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1.
陈文炯  钟志旭 《新中医》2014,46(5):70-72
目的:观察早期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40例纳入研究对象,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给予早期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对照组各70例,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肠内营养能够促进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控制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NO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设服用大承气汤组为治疗组,未服用大承气汤组为对照组。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且测定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NO水平。结果:治疗组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阻止NO水平的下降。结论:大承气汤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麻痹症状,缩短病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并且能够通过提高血清NO水平,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改善微循环障碍,减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3.
兰景霞 《光明中医》2016,(21):3123-3124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比沙可啶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加味胃管内注入联合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大承气汤加味胃管注入联合灌肠.结果 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排气恢复时间,禁食天数、住ICU天数、总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的第4日腹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承气汤胃管内注入联合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时的有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0月之间因腹部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78例患者.其中中医组39例,常规组39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治疗,且中医组的患者增加了复方大承气汤(木香10g,厚朴12g,大黄20g,白豆蔻10g,藿香20g,甘草6g,芒硝20g,苍术15g,茯苓20g,枳壳15g,半夏12g,陈皮12g)保留灌肠.治疗无效的患者采取手术的方法.结果:中医组治疗的有效率(94.9%)高于常规组的有效率(76.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面具有-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减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梗阻解除时间较对照组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枳实导滞汤加减方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案和枳实导滞汤加减方保留灌肠联合治疗,对照组10例仅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腹痛、腹胀、肠呜音、腹部压痛等)积分、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等)结果、临床治愈时间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临床治愈时间缩短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西药联合枳实导滞汤加减方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大承气汤灌肠对重症肺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9年4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序号的奇偶数分为2组,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每组46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结合大承气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83%(45/46)高于对照组84.78%(39/46)(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总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大承气汤灌肠可以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理肠汤口服结合溃疡灵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IL-6、IL-10的表达情况。方法将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理肠汤口服及溃疡灵灌肠;对照组给予虎地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IL-6、IL-10在治疗前后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IL-6的阳性表达率、提高IL-10的阳性表达量(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肠汤口服结合溃疡灵灌肠治疗U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肠黏膜炎症,降低肠黏膜IL-6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