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物中毒事件社会危害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中毒事件不仅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群体性食物中毒在调查处理时,如果方法不当、不能科学应对,往往会引发社会问题,从而演变为社会安全事件。因此,在处理时,如何科学应对,采取高效快捷的处置方法避免中毒事件演变为社会安全事件,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食物中毒事件的接报、调查、处理过程中,快速查明原因是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更及时地调查、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2000~2004年食物中毒及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接报、处理类似食物中毒事故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疫情是我国最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最常见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群体恐慌,扰乱教学秩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由于2类事件自身特点差异,学生面对不同事件时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特点也可能有所不同。了解学生在不同事件中的应激反应特点。才能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本研究通过对2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分析在群体性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疫情下初中生的认知、行为、情绪反应特点,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恐怖事件、新旧传染病爆发流行、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各类有毒物质泄露事故以及全球环境改变带来的自然灾害等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极大地危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均将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工作重点.以便在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快速反应、正确决策、果断处理,  相似文献   

5.
魏津  罗静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830-831
卫生部规定,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属重大食物中毒,2003年5月12日公布实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将重大食物中毒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应急处理、报告与信息发布等均纳入《条例》管理的范畴。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认为在处理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食物中毒事故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处置的有效手段。减轻食物中毒的危害。[方法]分析食物中毒处理措施的成效。[结果]通过规范食物中毒的处置工作,食物中毒报告及时、处置适当。食物中毒的危害性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不能完全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下。正确处置食物中毒事件,是减少其危害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238-1238
2003年9月6日、7日、12日,辽宁省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市直某单位职工食堂连续发生3起婚宴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为积累今后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经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3起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个体会产生急性反应,表现在其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通常的应对机制暂时失效,同时表现出痛苦和功能失调,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危机状态[3].总的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伤害能逐渐减退,但有些症状即使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都不能完全消除[4].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针对性地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5].  相似文献   

9.
食物中毒通常突然发生,尤其是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具有对人的健康危害性大、对社会影响力强等特点,所以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必须立刻派人奔赴现场应急处理。笔者在20多年食品卫生工作经历中,在经常性的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中领悟到,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时有10个问题特别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00~2006年杭州市上城区食物中毒事件病原体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2000~2006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病原体组成等,给公共饮食服务行业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集2000年~2006年发生食物中毒时的食品、患者粪便、患者肛拭、厨师手涂抹样、食品操作间涂抹样等,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分型鉴定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型鉴定.结果:2000~2006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5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为85.33%.有6起食物中毒事件由二种致病菌引起,其中:2002年发生一起由EPEC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2003年发生一次由EPEC大肠埃希菌与副溶血性弧菌、一次由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三次由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两种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说明污染来源来自多方面,加强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全方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行草原集训演习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估,为科学开展部队重大活动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对集训地域进行卫生流行病学调研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资料、经验判断,确定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可能性及严重性,利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确定各类事件的风险水平.结果 确立了传染病疫情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水安全事件、病媒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它共5类50种风险事件,包括高风险事件20种,中度风险事件23种,低风险事件7种.高风险事件分别为流行性感冒、腺病毒感染、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鼠疫,沙门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毒蘑菇中毒、毒鼠强等急性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砷化物中毒、旋毛虫病、水源污染事件、病媒生物大量孳生、中暑.结论 此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为草原集训演习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打下科学基础,进而为推进集训演习公共卫生保障筹备工作提供了直接决策依据和指导建议,为部队类似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两起校园食物中毒处理引起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中毒作为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各界的重视。如何正确、及时地判定、处理并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和降低由此造成的受害者生命和财产损失 ,是每个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和卫生监督员的重要职责。作者结合近期在郑州发生的“中州大学北校区学生食物中毒”和“新密市郊区幼儿园幼儿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爆发”两起校园食物中毒做了初步探讨 ,以期能够对今后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提供借鉴和帮助。1 基本情况1.1 鸡肠球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2 0 0 3年 9月 2日 2 2 :0 0时起 ,就餐于中州大学北校区餐饮一、二部的 1…  相似文献   

13.
李慧  杨海霞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24-1027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甘肃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68起,中毒病例2 143例,死亡47例,病死率为2.19%;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9月中毒例数最多(720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28起,有毒植物性13起,化学性22起;致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依次为农药/鼠药(25例)、毒蘑菇(7例)、肉毒梭菌(4例)、亚硝酸盐(3例)和其他(8例).结论 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农药/鼠药中毒和蘑菇中毒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4.
某公司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为查明原因,卫生监督员进行了现场调查,但在调查取证中存在影响认定食物中毒事件的不全因素,以致最终不能确定该起事件为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一起食物中毒浅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完善的卫生服务,是认真处理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前提.它在突发事件的预警、识别和反应的三个环节中为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监控事态的发展、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做好应急准备等方面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并为妥善处理好应急事件提供基础.现以石首市2003年发生的一起学生集体用餐后食物中毒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阐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开展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食物中毒作为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各界的重视。如何提高所有公民的食品卫生知识和安全意识,如何正确、及时地判定、处理并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和降低由此造成的受害者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每个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和卫生监督员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班永飞  宋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36-1238
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且生活事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中介因素(如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认知)的作用[1-5].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时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弱势对象进行换位思考,激发较多的亲社会行为[6-7];认知应激说强调,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等多种中介因素影响[8].可以预见,亲社会行为和生活事件之间,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本研究拟建构相应的模型来解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为了解浙江省学校食物中毒的特点和发生原因,找出关键控制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和减少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现对浙江省2004—2009年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下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由于监管体制和模式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有了重大变化,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如何依法正确进行处置,是卫生行政部门和负有监管职责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回顾深圳食物中毒处置模式的演变,整理了近期5起食物中毒事件处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角度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卫生经济分析虽有报道,但多局限于经济损失,而由于卫生防疫部门及时、正确的处理,使得可能在大范围引起的食物中毒局限在最小的人群,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不被人们重视。本市1987年5月发生一起食用油被桐油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本文就这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探讨卫生防疫工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