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rimary hepatic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属于中医“积聚”、“徵瘕、“鼓胀”、“胁痛”等范畴。该病起病隐匿,初起常有脘痞、纳差、恶心、乏力、甚至黄疸等临床表现,病机以湿热瘀阻、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等为主,治疗主要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等。肝病经久不愈,日久传脾,脾失健运,气血津液输布异常,痰瘀互结,形成正虚邪实之象,治疗上多以活血化瘀兼以补益正气为主。现将益气活血法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华海清教授认为癌毒内生是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基础,癌毒蓄积流散是发展、浸润转移的根本因素。痰、湿、瘀是本病的病理产物。正气虚损是内在因素,又是该病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华教授根据原发性肝癌的生理、病理特点,分型辨治,尤擅运用全蝎、壁虎、蜈蚣等毒虫类药物“性善走窜,剔邪搜络,攻坚破积”之性,灵活巧妙地运用于不同证型,验之临床,收效颇多。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认为肝癌多为邪毒耗伤气血,正气大伤,脏腑气血亏虚为本.调理脾胃法在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及减缓放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取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对于中晚期肝癌的治疗应以中西医综合疗法为主,调理脾胃贯穿于其中.  相似文献   

4.
因势利导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与病邪所在的不同部位,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正气不伤或正气少伤为目的的治疗原则。《内经》提出了诸如“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等因势利导、祛邪却病的治疗原则。张仲景全面继承《内经》因势利导的治疗学思想,审证求因,察机度势,根据病邪的性质、病变的部位,以及正气抗邪的趋势而采取不同的利导方法,驱病邪从最便捷的途径外达,以求“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之效,为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肝癌的发病多由感受邪毒、肝气郁滞、饮食损伤导致,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为其发病的内在条件。李秀荣教授提出正虚邪实的概念,以脾虚为本,运用"实脾法"治疗肝癌,扶正培本,并与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方法结合,提高肝癌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  相似文献   

6.
温病治“毒”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病治“毒”法探讨谷晓红,赵展荣(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医院北京100730)指导:孔先一关键词毒邪;湿病;治毒法“毒”,通常亦称作“毒邪”。“毒”之广义即“物之能害人痛苦者”;“邪”,不正也,在人体相对正气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  相似文献   

7.
因势利导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与病邪所在的不同部位,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正气不伤或正气少伤为目的的治疗原则。《内经》提出了诸如“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等因势利导、祛邪却病的治疗原则。张仲景全面继承《内经》因势利导的治疗学思想,审证求因,察机度势,根据病邪的性质、病变的部位,以及正气抗邪的趋势而采取不同的利导方法,驱病邪从最便捷的途径外达,以求“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之效,为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辛凯旋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诊治思路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及整理医案,从病因病机、辨治方法、剂型特色方面总结辛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辛老认为肝癌本虚标实,正气不足是其发病基础,气滞、湿热、瘀毒为主要病理因素,邪毒内侵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肝癌形成的关键。治疗方面,辛老强调以扶正祛邪为总则,确立了健运脾胃、补益肝肾,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畅利三焦,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的四大治法。同时,辛老擅长以丸剂治疗慢病,丸剂配合汤剂贯穿始终。验案所举为肝癌晚期患者,辨病为肝积,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治以疏肝健脾、清利湿热,以香砂六君子汤及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健脾补肾以扶助正气,辅以利湿清热、行气化瘀解毒之品以消散癌毒,治疗10个月余复查癌肿明显缩小,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辛凯旋教授在中医辨证论治肝癌方面,遵循扶正祛邪的治则,采用汤剂加丸剂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病机复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究其本是正气亏虚,导致邪气—癌毒的形成。根据肝脏本身的生理特性、肝与脾肾的关系及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气虚阴亏是其主要病机。其中脾气虚是基本前提,肝血虚是根本原因,肾阴虚是重要因素。已形成的癌毒自身生长需要能量,消耗人体的气血。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术等耗气伤阴。平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合理,不仅为肝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且又消耗人体的正气。如高能量食物的堆积化热伤阴,缺乏运动造成气血流通缓慢,人体产生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堆积体内,形成毒物;熬夜耗伤人体肝胆之气和肾中精血。本文就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这一观点进行文献及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内在因素。正气亏虚,感染外邪,身体发生脓毒症,可导致心、肺、肝、肾、胃肠道等多个器官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促使气血阴阳急剧亏虚,精气神迅速衰败。脓毒症的转归与正气盛衰有密切的联系。扶正固本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有明显保护作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扶正,补益气血阴阳,注意时时保存正气。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中通过阐述“道”的运动,反映出了明显的尚阴贵柔思想。而在各类治肝方剂的配伍中,尤其重视柔肝体,顾及肝之阴血,使肝体柔和是治愈肝脏诸证的重要前提。故认为《老子》尚阴贵柔的思想与治肝方剂组方配伍养肝柔肝之规律有相通之妙,并探析之。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肺癌在于减轻手术、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复发,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者体质,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气虚是肺癌发生的基本病机,临床常用益气养阴、益气化痰、益气活血三法从气论治肺癌。各项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也证实了益气法治疗肺癌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董治中主任医师,一生以“致中和”为最高理想境界,崇尚“和”法.认为,慢性肝病无论是湿、瘀、毒、虚,均会导致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病理关键,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均可采用健脾疏肝法进行治疗.脾胃居于中州,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肝病不懂治脾,非其治也;肝体为柔,不耐戕伐.健脾疏肝法通过应用花类、叶类等疏肝解郁轻轻之品,有利于通过疏泄肝脏的气机,使肝体得复;有利于使脾胃发挥其运化之能,使升降正常气机调畅,五脏安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IR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细胞功能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细胞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餐后血糖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的餐后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低血糖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腹泻、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对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细胞功能,改善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张景岳补阴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医家张景岳重视阳气,长于温补,似乎长期以来在医学界已成定论,但本文从甘寒养阴和甘温补阴两方面探讨了他对阴虚病证的论治特色,从而展示张景岳治病重阴,精血为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补肾柔肝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肾柔肝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柔肝方,对照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Fibroscan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HA、PШ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柔肝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降低肝纤维化指标HA、PШP及改善肝弹力的效果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  相似文献   

17.
浅析虚不受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虚施补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认证欠准确和施补技法稍欠所致。对于脾胃虚弱而属虚证者,补法过猛,用药过于滋腻,会有腻膈碍胃的壅中之弊,属不宜。或虽为虚证,又与余邪、痰浊、内毒、瘀血相混杂,仅施以补虚,则属不及。前者在选药中,避开质厚滋腻之品,后者可变通为平补、清补、通补、消补等,以敦促正气来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试验,第一阶段(试验前3个月)A组患者为干预组(静宁方联合推拿组),B组为对照组(静宁方组);第二阶段(试验后3个月)A组为对照组,B组为干预组。于每个阶段开始、结束时应用SNAP-Ⅳ父母等级评定量表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接受静宁方联合推拿干预后,均表现为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具有较好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的中医用药规律,总结疾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借鉴。[方法]检索自建库起至2019年12月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 Database)等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及个人经验类文献,提取方药信息,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4"建立用药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通过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筛选出的52篇文献中共有62首处方,涉及64味药,20类功效,共计362药物频次。频数分析显示,药物使用频率前6位的中药为菟丝子、山茱萸、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药性多为平性、微寒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辛味和苦味,多归肝经、肾经、脾经、心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强的主要为养精种玉汤方中的子类药物组合,其他还有子类药与补阳药的配伍组合。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2个聚类方,两组药物均奏平补肝肾阴阳、养血调经之效,其中第一组药物偏重于滋阴辅阳以补肾阳、兼以养血,第二组药物偏重于滋肾阴、益肾精。[结论]临床上中医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用药以补益肝肾为主要治则,滋阴为主、温阳为辅,以平为期,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20.
朱宗元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的虚损性疾病,但不离"燥盛则干"四字,并结合长期临床经验提出"脾肾两虚,阴亏津耗,内外相因,燥盛而干"为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本病发病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女性多见,而且尤以育龄期和围绝经期妇女为甚;2老年人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故临床治疗上宜补脾益肾,谨守病机;滋阴润燥,五行兼顾;活血解毒,以防病进;衷中参西,取长补短。朱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量少,配伍严禁,庞而不杂,切中病机,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