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VEGF-C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CIN及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炎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血清VEGF-C含量逐渐增高,其中CIN组高于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于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组和宫颈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临床分期在Ⅰ-Ⅱ期与Ⅲ-Ⅳ期、肿瘤直径>4 cm与≤4 cm以及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的患者血清中VEGF-C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及宫颈鳞癌血清中VEGF-C的含量明显增高,宫颈癌血清中VEGF-C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无关。血清VEGF-C含量测定有助于CIN及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含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女性患者152名,其中宫颈癌92例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为CIN组。另选择健康女性5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MMP-9的含量。结果:增生期、分泌期、排卵期、黄体期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中MMP-9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MMP-9含量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1),CIN组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MMP-9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宫颈癌组血清MMP-9水平和CI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生殖道分泌物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血清MMP-9水平(P<0.01)。宫颈癌不同分期Ⅰa期、Ⅰb期、Ⅱa期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中MMP-9浓度均有升高趋势,不同分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组生殖道分泌物、血清MMP-9水平高于CINⅠ组和CINⅡ组(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同生理周期的MMP-9含量无明显差异。宫颈癌、CIN患者生殖道分泌物MMP-9存在明显高表达,且CIN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CINⅠ~Ⅱ患者,宫颈癌不同分期患者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MMP-9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通过检测生殖道分泌物MMP-9水平对宫颈癌和CIN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周血CD4+CD25+Tr细胞的比例变化,探讨CD4+CD25+Tr细胞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宫颈鳞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30例正常妇女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的比例。结果:30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疾病进展,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比例升高,分别高于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CINⅢ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INⅠ期患者、CINⅡ期和健康对照组(P<0.05);CINⅠ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表达水平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反映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参考指标,其在外周血的升高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L1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宫颈患者72例为宫颈癌组,同期CINⅢ患者63例为CINⅢ组和体检健康妇女6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L1含量。分析PD-L1含量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PD-L1含量为(9.88±0.83)%,显著高于CINⅢ组患者的(6.14±0.45)%及对照组患者的(3.9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1;t=3.64,P0.01)。宫颈癌患者中,Ⅲ+Ⅳ期患者PD-L1含量为(10.51±0.26)%,高于Ⅰ+Ⅱ期的(9.5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D-L1含量为(10.38±0.2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9.6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PD-L1含量在不同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PD-L1水平较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探讨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景宁县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子宫颈鳞癌的47例患者作为宫颈癌组,病理诊断为CIN患者47例为CIN组,健康者47例作为健康组。宫颈癌术后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检测3组患者术前及宫颈癌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并比较宫颈癌患者术后变化。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健康组(P0.05),CIN组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健康组(P0.05),CIN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个月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未复发组患者的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明显低于复发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的检测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妇科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296例,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1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患者74例、CINⅡ~Ⅲ期患者65例,宫颈癌Ⅰ期患者13例,宫颈癌Ⅱ期患者8例。对患者进行HPV病毒载量检测和组织活检,分析病毒载量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当病毒载量在100.0~999.9范围分布时,CINⅡ~Ⅲ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Ⅰ期(P0.05);当HR-HPV载量在1 000.0~范围分布时,CINⅠ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Ⅱ~Ⅲ期(P0.05)。当HPV载量为100 RLU/CO时认为患者为CIN及宫颈癌阳性,预测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73.4%,特异性为63.1%。结论 HPV可作为预测宫颈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其对于预防宫颈高度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19(CK19)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19年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4例(宫颈癌组),同时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设为CIN患者30例(CIN组)、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CCA和CK19水平。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和CK19分别为(4.22±1.10)ng/ml和(13.36±7.1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血清SCCA和CK19分别为(1.80±0.43)ng/ml和(8.70±2.5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Ⅲ、中低分化患者血清SCCA和CK19分别为(4.35±0.92)ng/ml和(15.67±5.60)ng/ml、(4.39±1.00)ng/ml和(15.05±6.6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CA和CK19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和0.741,截断值分别为2.31 ng/ml和11.20 ng/ml,灵敏性分别为72.00%和65.00%,特异性分别为80.00%和68.00%。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和CK19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FIGO分期及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在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郑州人民医院CIN患者48例和宫颈癌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IL-10水平,分析IL-10与CIN分级及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10对CIN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CIN组和宫颈癌组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 015,P=0. 003; t=5. 757,P=0. 000),且宫颈癌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CIN组(t=3. 010,P=0. 003); CIN组不同亚组间血清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 264,P=0. 000);血清IL-10水平与宫颈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 0. 05)。ROC分析结果显示,以对照组作为参照,IL-10诊断CI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666,敏感性43. 75%,特异性90. 00%;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 812,敏感性79. 63%,特异性82. 00%;以CIN患者作为参照分析血清IL-10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 655,敏感性77. 78%,特异性54. 17%。结论 CIN和宫颈癌患者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与CIN分级,以及宫颈癌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对CIN和宫颈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及其受体sCD44s的变化意义。方法根据病变程度将2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分为CINⅠ级55例、CINⅡ级53例、CINⅢ级62例和宫颈癌44例,并随机抽取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实验测定血清透明质酸及其受体sCD44s的水平。结果对照组、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和sCD44s水平依次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透明质酸和sCD44s对宫颈癌有预测价值,透明质酸最佳工作点为258.5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9和0.679;sCD44s为244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9和0.783。宫颈癌血清透明质酸和sCD44s水平主要受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论 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为宫颈癌的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及sCD44s水平递进式升高,两者在HPV阳性宫颈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确诊的宫颈癌患者60例(宫颈癌组)、健康女性60人为对照组、宫颈上皮瘤变患者60例(CIN组),检测血清SCC-Ag、CEA及HE4水平,并计算各项指标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鉴别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血清SCC-Ag、CEA及HE4水平显著高于CIN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患者的血清SCC-Ag、CEA及HE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CC-Ag鉴别诊断宫颈癌组的灵敏度为31.67%、特异度为66.67%;血清CEA鉴别诊断宫颈癌组的灵敏度为35.00%、特异度为63.33%;血清HE4鉴别诊断宫颈癌组的灵敏度为38.33%、特异度为56.67%;血清SCC-Ag、CEA及HE4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76.67%、漏诊率为13.33%、误诊率为23.33%。结论血清SCC-Ag、CEA及HE4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壮族妇女血清叶酸水平与宫颈癌变的关系及叶酸水平和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该院经宫颈活检病理学确诊的壮族妇女宫颈炎症(CI)患者3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3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CINⅢ)患者30例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叶酸水平。结果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高危型HPV感染率升高(P0.001),血清叶酸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F=30.71,P0.001)。血清叶酸分组分析显示,CI组与CINⅠ组间、CINⅡ/CINⅢ与S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叶酸缺乏与高危型HPV感染在CINⅡ/CINⅢ组及SCC组中存在正相加作用。结论壮族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变相关;叶酸缺乏可能增加宫颈癌变的发生风险,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与高危型HPV感染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HPV16VLPs-IgG1及HPV16VLPs-IgG2抗体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17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HPV所致的CIN和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接受筛查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对照组、CIN组及宫颈癌组研究对象的TGF-β1、HPV16VLPs-IgG1及HPV16VLPs-IgG2抗体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特征宫颈癌患者TGF-β1、HPV16VLPs-IgG1及HPV16VLPs-IgG2的差异,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TGF-β1、HPV16VLPs-IgG1及HPV16VLPs-IgG2表达的因素。结果 3组研究对象TGF-β1、HPV16VLPs-IgG1及HPV16VLPs-IgG2阳性表达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宫颈癌组、CIN组和对照组;CINⅡ级组患者的TGF-β1、HPV16VLPs-IgG1及HPV16VLPs-IgG2阳性表达率高于CINⅠ级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组织学分级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CEA、CA19-9在宫颈癌治疗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8月60例宫颈癌患者、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0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测定三组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的含量,并根据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将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CEA、CA19-9的阳性率,并测定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CEA、CA19-9含量。结果:宫颈癌患者的CEA、CA19-9含量显著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CEA、CA19-9的含量越高。腺癌中CEA、CA19-9的阳性率要显著高于鳞癌(P<0.05)。经治疗后宫颈癌的CEA、CA19-9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CEA、CA19-9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组织学分型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可作为评价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TERC基因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协助临床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方法:取20例正常妇女及8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其中CINⅠ11例,CINⅡ26例、CINⅢ22例、宫颈癌23例,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FISH)检测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患者的hTERC扩增阳性率分别为9.1%、57.7%、100%、95.7%,CINⅢ及宫颈癌的hTERC基因的扩增率明显高于其它组,hTERC预测宫颈高度病变(CINⅡ/Ⅲ及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10%、96.78%。结论:随着组织学病变程度的增加,hTERC的扩增数逐渐增高,FISH技术可协助临床提高宫颈病变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并有完整资料的患者276例,其中宫颈炎1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Ⅰ期76例、CINⅡ期25例、CINⅢ期24例、宫颈癌13例。均进行HR-HPV病毒载量检测和组织学活检;并对CINⅡ期、CINⅢ期和宫颈癌治疗后随访12个月,记录病毒载量。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关系。结果 HR-HPV感染率:宫颈炎为52.2%、CINⅠ期为81.6%、CINⅡ期为92.0%、CINⅢ期为95.8%、宫颈癌为92.3%,不同程度宫颈病变HRHPV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在100.0~999.9范围分布时,CINⅡ期、CINⅢ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Ⅰ期(P0.05);病毒载量在1 000.0以上范围分布时,CINⅠ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Ⅱ期、CINⅢ期(P0.05);CINⅡ期、CINⅢ期和宫颈癌治疗后病毒载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其病毒载量可判断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对宫颈癌有早期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ykl-40在宫颈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3例宫颈癌、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35名健康妇女的血清ykl-40的水平。结果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及健康妇女组(对照组)血清中ykl-40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194.37、69.51和74.51 ng/m L。ykl-40浓度比较,宫颈癌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V期宫颈癌患者血清ykl-40浓度高于I/II期患者(P0.01)。44例I/II期宫颈癌术前血清ykl-40浓度的中位数178.25 ng/m L与术后163.92 n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ykl-40在宫颈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手术治疗疗效判断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和CA125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作为卵巢上皮癌肿瘤标志物及联合检测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的价值。方法:采集卵巢上皮癌患者40例、卵巢上皮类良性肿瘤患者48例及健康妇女48例的血清样品,分别用ELISA法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OPN和CA125含量。结果: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妇女组相比,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OPN和CA125的含量明显升高。OPN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5%、93.8%,CA125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5%、89.6%,联合检测敏感度92.5%。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前血清OPN和CA125明显高于术后,Ⅲ期卵巢癌患者的OPN和CA125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OPN是一种较理想的卵巢上皮癌肿瘤标志物,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卵巢上皮癌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指标,联合CAl25检测可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载量的相关性及二者在宫颈癌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测定3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3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和30例复发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及宫颈癌治疗后血清VEGF-C水平;采用HCⅡ法测定各组患者宫颈HR-HPV载量。结果 CIN组血清VEGF-C水平明显低于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宫颈癌组血清VEGF-C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C水平与HR-HPV载量呈正相关(r=0.286,P0.05)。与宫颈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C水平及HR-HPV载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C水平与HR-HPV载量有相关性,VEGF-C参与了宫颈病变的发生及进展,血清VEGF-C有可能成为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及复发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宫颈癌筛查项目中的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ybrid capture2-human papillomavirus-DNA,HC2-HPV-DNA)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意义。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及宫颈癌患者3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和CINⅡ级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HC2-HPV-DNA及TCT,比较3组血清中糖链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A)与CA125的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TCT与HPV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CINⅢ级组及宫颈癌组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CINⅠ级组、CIN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各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敏感度为83.61%,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和HC2-HPV-DNA联合肿瘤标志物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基层医生采用醋酸/碘试验在农村地区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效果。方法:以新疆和田县30~59岁已婚妇女作为对象,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用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2%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A),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筛查妇女进行基本信息调查。采用同样的程序对人群进行复查,对比第1年,第2年的筛查及随访结果,评价该方案的效果。结果:2007~2009年总筛查人数5 565人,2007~2008年和田县巴格期镇筛查3565人,2008~2009年和田县洛浦镇筛查2 000人。巴格期镇第一轮筛查CINⅠ检出率为0.16%,CINⅡ0.14%,CINⅢ0.53%,宫颈癌0.22%;第二轮筛查(复查)CINⅠ检出率为0.20%,CINⅡ0.17%,CINⅢ0.13%,宫颈癌检出率为0。洛浦县第一轮筛查:ClNⅠ检出率0.6%,CINⅡ0.15%,ClNⅢ0.4%,宫颈癌0.45%;第二轮筛查ClNⅠ0.33%,CINⅡ0.11%,CINⅢ0.16%,宫颈癌检出率为0,筛查CINⅡ以上总阳性率1.24%。不同县两轮筛查中均第一年发现癌症,第二年没有,第一轮筛查CINⅡ以上的比率分别为82.00%(巴格期镇)和81.40%(洛浦县)。在查出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平均年龄分别CINⅠ42岁,CINⅡ43岁,CINⅢ45岁,宫颈癌45岁。结论:VIA/VILI方法短时间内易掌握、费用低、操作简单、出结果快,不依赖于仪器设备,在和田宫颈癌筛查中的到了良好的效果,发现的阳性患者给予及时治疗,在降低宫颈癌死亡率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可以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