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在小儿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抢救疗效。资料与方法 :误服氟乙酰胺重度中毒患儿共 1 0例为治疗组 ,以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的 1 0例患儿均出现频繁或强直抽搐 ,昏迷呕吐等重度中毒症状 ,1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入院后即给洗胃 ,乙酰胺解毒剂、止痉、利尿、脱水等综合内科治疗 ,同时立即给予血液灌流 ,灌流时间 6 0 -90分钟 ,据病情灌流次数为 1 -3次。  重度氟乙酰胺中毒 1 4例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抢救成功率为 1 0 0 % ,对照组抢救成功率 5 7.2 % ,(P<0 .0 5 )昏迷时间明显缩短 ,后遗症减少 (P<0 .0 5 )。结论 :血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特点、救治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从2000~2007年,我院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6例.治疗方法(1)洗胃和导泻;(2)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应用;(3)换血疗法;(4)综合治疗.回顾分析36例AOPP患者临床表现及抢救经过.结果 治愈33例,死亡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AOPP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变化大、个体差异大,应密切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正确判断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IMS抢救成功的前提;综合治疗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保证;灵活掌握阿托品用药技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机械通气是成功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一旦确诊AOPP,除彻底洗胃、导泻、清洗皮肤等防止继续吸收中毒外,解毒剂的应用尤为重要。但临床上常因解毒剂用量不足或过量中毒致死。通过监测胆碱酯酶(ChE)活性指导解毒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尤其应用呼吸机以来,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中毒间断胃部灌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间断胃部灌洗对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疗效。方法 :将 12 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6 0例。试验组采用间断胃部灌洗治疗 3d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洗胃 ,根据洗胃方法的不同来比较疗效。结果 :间断胃部灌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一次性洗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 ,阿托品时间(P <0 0 5 ) ,阿托品总用量 (P <0 0 1) ,ChE恢复时间 (P <0 0 1) ,平均住院日 (P <0 0 5 )。结论 :间断胃部灌洗不仅效果好 ,还弥补了传统的一次性洗胃不彻底的缺点 ,间断胃部灌洗是一种理想的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于芝瑞 《中原医刊》2006,33(15):68-6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一旦确诊AOPP,除彻底洗胃、导泻、清洗皮肤等防止继续吸收中毒外,解毒剂的应用尤为重要。但临床上常因解毒剂用量不足或过量中毒致死。通过监测胆碱酯酶(ChE)活性指导解毒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6.
麦充志 《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178-1178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抢救成功率的新方法。方法将茂名市人民医院2002~2007年收治的108例SAOPP患者资料统计分组:(1)新法治疗组:先注射解毒剂和拮抗剂,再清除毒物,洗胃或清洗皮肤,或边治疗边清除毒物,并保留胃管反复洗胃;病人进入ICU病房,全程监护治疗。(2)对照组:先洗胃后注射解毒剂;收治普通病房,按常规方法处理及治疗。结果新法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出现时间及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分别为(14.0±2.5)min,(32.5±5.1)min和(3.5±1.2)h、(6.3±4.5)h;反跳例数及死亡数分别为4例、11例及3例(4.7%),12例(27.2%),经T检验:P〈0.01。结论新改进的治疗新方法对提高SAOPP的抢救成功率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输血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输血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 3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0例 ,以洗胃、静注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活剂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 2 8例 ,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输血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10 0 %和 6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住院天数 (9 2± 1 1)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天数 (11 2± 1 4,P <0 0 1) ;治疗组的阿托品用量 (4 85 0± 5 0 1mg)明显少于对照组 (6 6 7 5± 6 1 2mg ,P <0 0 1)。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输血能显著提高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光道 《河北医学》2001,7(11):990-992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 (AOPP)死亡。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至 2 0 0 0年 8月死亡病例 4 6例 ,占同期中AOPP5 0 8例的 9.0 6 %。结果 :洗胃不彻底 15例 (32 .6 % ) ,阿托品用量不足 12例(2 6 .1% ) ;中间综合征 (IMS) 7例 (15 .2 % )阿托品中毒 5例 (10 .9% ) ;混合性中毒 3例 (6 .5 % ) ,其余存在严重并发症。结论 :表明洗胃不彻底 ,阿托品用量不足及中毒、IMS、混合性中毒是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对AOPP并发的紧急凶险症状未及时控制也是其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胃管引流胃液并反复冲洗的方法对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价值。方法  36例患者经彻底洗胃后放置胃管引流胃液 3~ 7天 ,与 37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为 94 .4 4%与 75.6 8% ;死亡率 5.56 %与 2 4 .32 % ,P <0 .0 5;平均住院日 9.74± 2 .4 7天与 18.4± 5.6 1,P <0 .0 1。有机磷迟发神经病 (OPIDP)、中间综合征 (IMS)及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为 8.33% ,对照组为 2 7.0 3% P <0 .0 5。结论 胃液引流加反复冲洗是抢救口服有机磷中毒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肠道净化疗法佐治经口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的疗效。方法  4 3例患者分成两组 :对照组 2 3例采用常规疗法 ;治疗组 2 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 :(1)生理盐水反复洗胃 3d ;(2 )药用碳肠道吸附 5~ 7d ;(3)泻剂畅通肠道 5~ 7d。观察两组阿托品用量、7d胆碱酯酶 (ChE)复常率、反跳率及死亡率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 7dChE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死亡率、反跳率及阿托品用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肠道净化疗法能够提高经口重度AOPP的治疗效果 ,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救治经验。方法对5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用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相结合等综合治疗。结果5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经综合抢救治疗,愈48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5例。救治成功率93.5%。结论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后洗胃是口服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2尽快及早达到阿托品化是AOPP治疗的核心。3及时应用复能剂药物是急救AOPP的重要步骤。4积极防治并发症是切实提高抢救成功率必不可少环节。  相似文献   

12.
蔡爱红  张雅君  杨晶 《黑龙江医学》2002,26(11):847-848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 (HP)在抢救杀鼠药中毒时的疗效。方法 选择服食杀鼠药中毒患者 9例。入院时给予洗胃机彻底洗胃 ,并给予解毒剂及支持对症治疗。同时 ,采用德国贝朗Dialog 3 4 6型血液透析机 ,廓坊爱尔血液净化器材厂生产的爱尔一次性炭肾 (YTS - 15 0型 )进行治疗 1 5~ 3h。结果 血液灌洗是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直接清除体内毒物和代谢产物。它迅速排除体内毒物、缩短了病程 ,减少了并发症 ,保护了重要器官的功能 ,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 血液灌流是目前抢救杀鼠药中毒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抢救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成国 《中原医刊》2002,29(3):15-16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难度大 ,死亡率相当高。近年来 ,我们更新观念 ,改进洗胃方法 ,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效果满意 ,抢救成功率 95 0 8%。现将我院 4 6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8年以来 ,共抢救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病人 4 6例 ,根据文献[1] 的分级标准 ,全部符合重度中毒标准。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去甲肾上腺素洗胃组 (A组 )和生理盐水洗胃组 (B组 )进行抢救治疗与观察。A组 2 3例中男 6例 ,女 17例 ,年龄 12~ 6 3岁 ;中毒农药为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内吸磷 ;服药至就诊时间 15分钟~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2例重度AOPP抢救成功临床经验分析。方法急救方案:①彻底洗胃机洗胃迅速清除毒物;②洗胃同时及早、足量、正确应用特效解毒剂(阿托品及碘解磷定);③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12例中无1例发生“反跳“现象,均痊愈出院。结论重度AOPP抢救成功的急救措施是及早洗胃机洗胃,同时正确应用特效解毒剂及内科综性治疗。  相似文献   

15.
经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4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患者 44例 ,结果示患者经面罩机械通气 ( 17.6± 6.9)天后 ,病情显著改善 ,神志转清 ,动脉血气分析示 :pH值显著改善 ,由 ( 7.2 85± 0 .119)增加至 ( 7.3 66± 0 .0 49) ,P <0 .0 5 ,PaO2 由 ( 68.9± 2 7.2 )显著升高到 ( 94.3± 15 .9) ,P <0 .0 1,PaCO2 由 ( 70 .8± 2 3 .3 )显著降低至 ( 5 1.6± 7.9) ,P <0 .0 1,平均住院 ( 2 1.6± 10 .3 )天 ,41例患者好转出院 ,3例死亡 ,抢救成功率 93 .2 %。结果 :44例经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技术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 ,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5 4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3 3例 ,年龄均在 2 0~ 60岁 ,青壮年占多数。口服中毒者占 90 % ,皮肤中毒者占 10 %。轻度中毒 14例 ,中度中毒 3 0例 ,重度中毒 10例。轻、中度中毒抢救成功率10 0 % ,重度中毒抢救成功率 70 % ,总抢救成功率 94 4%。2 护理2 .1 洗胃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环节 :我科采取洗胃、用药同时进行的原则。肌注解磷注射液、阿托品 ,同时协助轻症病人口服催吐洗胃 ,重症患者立即插入胃管洗胃。胃管的选择应用管腔较粗大者 ,洗胃液应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迅速彻底洗胃,及时合理使用解磷定、阿托品等药物治疗,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 治愈25例,死亡3例.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定病情轻重,进行抢救和处理,有效彻底洗胃是基础,恰当运用解毒剂是抢救的关键,积极有效地进行综合治疗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聂雷  张厚德 《海南医学》2001,12(9):54-55
目的 以乳果糖氢呼气试验研究 (LBHT) 2型糖尿病小肠动力变化及西沙比利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组45人及正常组 10人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测定口 -盲通过时间。糖尿病组于试验前检测血糖。糖尿病组中 10人进行西沙比利 5mgtid× 7天治疗。结果 糖尿病组治疗前 13 9.71± 46.61分钟与正常组 81.5± 2 1.86分钟比较明显延长 (t=5 .5 0 81 P <0 .0 5 )。血糖≥ 7.8moL/L组为 173 .5 7± 3 2 .72分钟与血糖 <7.8moL/L  115 .5 0± 3 9.2 7分钟比较差异显著 (t =4.5 3 4 7 P <0 .0 1)。 10例糖尿病人治疗前 14 9± 5 8.2 0分钟与治疗后 10 0± 40 .5 5分钟比较 ,差异显著 (t=2 .1845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人存在小肠动力减弱 ,并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加重 ,西沙比利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品微量泵输注治疗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OPP患者75例,随机分成新法治疗组(A组)38例,对照组(B组)37例,均给予洗胃、应用阿托品及其它治疗,其中A组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B组应用间断静脉注射给药.结果:A组死亡人数、反跳人数、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P<0.05,两组阿托品用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托品微量泵输注对AOPP的抢救中起到了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约时间,节约资源的作用,为AOPP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将我科自 1996年以来使用盐酸纳络酮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分组 :随机将急性中毒昏迷患者分为 2组。1盐酸纳络酮治疗组 4 5例 ,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2 0例 ;平均年龄 36 .5± 6 .5岁 (2 0~ 4 8岁 ) ;2对照组 4 5例 ,不使用盐酸纳络酮。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2 3例 ,平均年龄 32 .2± 7.3岁。两组病因分布 (见表 1)及性别、年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表 1 病因分布情况 (% )n 酒精中毒 (% )镇静剂中毒 (% )海洛因中毒 (% ) CO中毒 (% )治疗组 45 2 5 (5 5 .6 ) 12 (2 6 .7) 6 (13.3) 2 (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