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血型不合是孕母与胎儿血型不合。人类血型系统有多种,目前以ABO、Rh血型系统为最多见,其他血型系统少见,而ABO血型不合最常见,但ABO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称HDF)占分娩率约1%[1],而Rh血型不合引起的HDF则少见,但后果严重,威胁胎儿(或新生儿)的生命,总之,母婴血型不合引起HDF此病始于胎儿时期和新生儿早期,并能造成早期流产、早产、胎死宫内;新生儿期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皮肤水肿、  相似文献   

2.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溶血性贫血、心力衰竭、水肿是其主要的症状。临床常见的类型有ABO、RH血型不合,其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2006—2009年,我们采用产前中药预防性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孕妇和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较为常见。母儿血型不合对孕妇多无影响,但是,可以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导致流产、胎儿畸形、死胎,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障碍。笔者以自拟加味茵陈汤治疗ABO血型不合80例,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文华  卫爱武 《光明中医》2013,28(4):671-672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发生溶血症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中医属“胎黄”范畴,卫爱武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本病,为临床保胎及优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商素洁  庞义存  李晓红 《河北中医》2003,25(10):775-776
母儿血型不合是由于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所导致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从父方遗传来的血型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 ,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症 ,此过程对孕妇无影响 ,但可致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症 ,引起新生儿严重贫血、心力衰竭、核黄疸等 ,也可导致孕妇流产、胎死宫内。近年来 ,ABO血型不合者日渐增多 ,其中抗A多于抗B[1 ]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BO血型不合 2 1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 9970 1~ 2 0 0 2 0 3门诊患者 2 1 0例 ,对女方进行各种产前常规检查 ,女方血型为O型 ,对…  相似文献   

6.
王丽娜教授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为治疗原则治疗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症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可降低抗体效价,改善胎盘微循环,预防流产、死胎,缓解新生儿溶血症,减少核黄疸的发生,提高胎儿及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通过妊娠、分娩,此抗原侵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抗体,当此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时,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病,是威胁围生儿生命的一种重症潜在性疾患。因免疫溶血程度不同可发生流产、死胎、水肿儿、新生儿早发黄疸、溶血性贫血、核黄疸甚至新生儿死亡,因此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降低围生儿病率。2000年1月—2006年1月,本院共收治母儿血型不合孕妇4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孕妇与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疾病。胎儿从父亲和母亲各接受一半基因成分,胎儿红细胞可能携带来自父体的抗原,表现为胎儿的血型不同于母亲。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后,诱导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胎儿红细胞,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啪,如孕妇发生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或新生儿黄疸等。  相似文献   

9.
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通过妊娠、分娩,此抗原侵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抗体,当此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时,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病,是威胁围生儿生命的一种重症潜在性疾患。因免疫溶血程度不同可发生流产、死胎、水肿儿、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以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我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除常规治疗外,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现代医学免疫学和遗传工程等学科的认识与发展,发现不少怀孕妇女,多次出现滑胎、漏胎、死胎等现象,系母儿ABO血型不合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母儿ABO血型不合是O型血孕妇和胎儿之间产生了一种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从A型、B型或AB型血型的父方遗传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体所缺少,通过妊娠、分娩或流产,此抗原侵入母体,产生免疫抗体,此免疫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与胎儿红细胞凝聚而导致胎儿、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观察此类疾病,临床表现为习惯性流产、胎死腹中、新生儿溶血等特…  相似文献   

12.
<正>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系指因孕妇与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1]。是围产期一种潜在性的重症疾患,可引起孕期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儿发育受限、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溶血病,甚者新生儿死亡等。其中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占所有病因的96%,也是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的原因,占28.6%,而临床上ABO血型不合95%以上发生在孕妇是O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以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我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除常规治疗外,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68例,男40例,女28例,体质量2 500~3 500 g,出生后18 h~7 d.  相似文献   

14.
新鲜茵陈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儿ABO血型不合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夫妇血型不合而致,曾有流产史且血型为O型者,其夫为A型血或B型血时,应进一步检查血清抗体,可作为预报新生儿溶血症的有效指标。一般认为若免疫抗A抗体或免疫抗B抗体滴度达到1:64可疑胎儿溶血,若达到1:128则胎儿有可能发生溶血病,达到1:512认为胎儿有溶血。  相似文献   

15.
李芳  傅萍 《光明中医》2014,29(1):33-34
<正>导师傅萍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及新发病总结出一套非常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证细致入微,每每妙手回春,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导师对治疗母儿血型不合的诊治更是独具心得:审证求因,知药善用,随证治裁,现将吾师治疗母儿血型不合经验总结如下。1中医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认识母儿血型不合是高危妊娠的一种,多见于ABO血型不合,可引起流产、死胎、新生儿早发性黄疸、心力衰竭等后遗症。ABO血型不合在中医书籍中无此记载,但从胎死腹中和新生儿溶血皆见有患儿的黄疸特征,  相似文献   

16.
徐碧红  李茂清 《中医杂志》2011,52(16):1418-1419
母儿ABO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发生的同种免疫性疾病。胎儿从父亲遗传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在妊娠、流产、分娩、妊娠高危血压综合征等情况下进入母血循环,刺激母亲产生抗体,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可导致为溶血、核黄疸甚至死亡[1]。广东  相似文献   

17.
母子血型不合属高危妊娠范畴,常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本病临床常见有 Rb型和 ABO 血型不合两大类,我国以 ABO 血型不合为多见,由于病情较 Rh 型轻,危害性较小,临床上常被忽视,但严重病例仍可发生胎儿或新生儿死亡。我们从1982年6月~1985年9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孕期 ABO 血型不合32例,效果尚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母儿ABO血型不合不但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贫血、胎儿发育受限、死胎等孕期并发症,而且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约占96.0%,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重度黄疸、核黄疸,甚至死亡[1]。故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母婴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是一种被动同种免疫性疾病。系胎儿与母亲红细胞抗原不相容所引起。由于胎盘渗出、分娩时胎盘剥离等原因 ,少量胎儿红细胞或异体抗原有可能进入母亲血流 ,如胎儿从父源遗传的红细胞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 ,母亲就会被致敏而产生免疫性不完全抗体IgG ,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 ,导致胎儿红细胞大量凝集、破坏 ,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发生免疫性溶血 ,严重者胎儿死于宫内 ,或出生后新生儿出现重度贫血、黄疸 ,致残、致死 ,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在我国北方以ABO血型系统发生的母婴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最常见。我们采用中西医…  相似文献   

20.
Rh母儿血型不合(rhesus maternal-fetal blood groupincompatibility)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Rh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Rh血型有6种抗原,即C和c、D和d、E和e。由于D抗原最早被发现,抗原性最强,故临床上凡是D抗原阳性者称为Rh阳性,无D抗原者称为Rh阴性。发生Rh母儿血型不合时,孕妇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