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针对血清酸性磷酸酶(PAP)对前列腺癌检出率偏低的现状,采用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佳前列腺癌标志物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判断预后以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方法:本研究采用ELISA夹心法对20例正常男性、20例正常女性、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6例前列腺癌(PC)、24例其他癌症患者血清PS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症组患者血清PSA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男性组、BPH组及其他癌症组(P<0.001),而后三组之间PSA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A测定虽不能作为前列腺癌的筛选诊断,但其测定有助于前列腺癌的监测与疗效观察,同时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患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PSA,PSAD,f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16例前列腺癌(PCa)和33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显示PSAD对PCa诊断敏感度高而特异阳性预测值低,而PSAD及fPSA/tPSA比值(即参数百分率)是提高PCa和BPH鉴别诊断阳性率的一种较好指标。结论:本实验结果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异性抗原的测定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红  段积华 《癌症》1997,16(4):265-266
目的:针对血清酸性磷酸酶(PAP)对前列癌检出率偏低的现状,采用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佳前列腺癌标志物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判断预后以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方法:本研究采用ELIS夹心法对20例正常男性,20例正常女性、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6便前列腺癌(PC)、24例其他癌闰患者血清PS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症组患者血清PSA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男性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特异抗原与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是1971年Grim首先从精液中提取的,而后由Hara进行了描述。1979年Wang用免疫沉淀法从前列腺癌中分离出PSA。此后很快发现PSA有较强特异性,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并...  相似文献   

5.
t—PSA,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测定41例前列腺癌病人,36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血清tPSA、fPSA,并计算出fPSA/tPSA比率。tPSA界限值为4μg/L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9%,60.0%,72.4%;fPSA/tPSA界限值定为17.0%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8%,93.0%,84.2%。结果表明:fPSA/tPSA在保持敏感度的同时,可显著地提高特异度,能更有效地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红  宋爱华 《癌症》1996,15(5):355-357
为了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临床中的作用,本文用夹心ELISA法检测了77人份血清PSA浓度。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病人血清PSA为37.55±25.95(x±s,μg/L,下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为6.78±5.67;健康对照组为2.80±0.52,三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将PSA值与年龄作相关分析,得r=0.52,P<0.004。结果表明,血清PSA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正常男性以PSA≤4μg/L为正常值是恰当的,但在分析60岁以上的病例时,其正常值可适当上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中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浓度对前列腺疾病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患者血清中PSMA的浓度,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采用通用的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二者在不同分组中的浓度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中PSM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的患者则低于正常人群,而PSA浓度无论是前列腺癌还是前列腺良性病变均高于正常人。结论前列腺特异膜抗原浓度可以作为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辅助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例前列腺癌、60例前列腺增生、60例慢性前列腺炎以及40例非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血清PSA值,并随访观察8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PSA值变化。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的PS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组(P<0.01),其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不高,为74.4%,作为前列腺癌的筛选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前列腺癌的分期、疗效监测有较大价值,其数值升高或下降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同102例乳腺癌的抗人体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结果:26例PSA阳性(25.5%),PSA^+和ER^+、PR之间存在密切关系(P〈0.05)。PSA^+、ER^+的乳腺癌液下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PSA^-、ER^-的乳腺癌(P〈0.05)。结论:PSA、ER、P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是常用的前列腺癌筛选诊断方法 ,对于PSA 4~ 2 0ng/ml的患者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有助于和前列腺增生 (BPH)鉴别。另外 ,患者前列腺有无结节也是重要体征。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PSAD同前列腺癌性结节之间有何联系 ?我们将做一初步探索。一、材料与方法2 4例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 ,年龄 5 6~ 92岁 ,术前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SA ,肛检和B超检查前列腺有无结节 ,B超下测出前列腺体积 ,求得PSAD。另选 13例PSA >4ng/ml的BPH患者 (5 6~ 80岁 )也测定PSAD ,作…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与骨显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癌极易发生骨转移 ,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同时 ,结合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一、临床资料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收治前列腺癌 4 3例 ,全部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确诊。年龄 5 4~ 79岁 ,平均 6 6 .9岁。根据同位素全身骨扫描 ,将前列腺癌患者 4 3例分为骨转移组 31例 ,非骨转移组 12例。对照组 15例 ,年龄 5 0~ 75岁 ,平均 6 5 .4岁 ,经直肠指诊和B超检查排除前列腺疾病。PSA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 ,正常值为 0~ 4 μg/L ,试剂盒由美国DPC公司提供。测量仪器为GC - …  相似文献   

12.
诊断前列腺癌的肿瘤标记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诊断和分期哈献文摘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北京市100021)理想的前列腺癌标记物,应具有协助早期诊断、分期和疗后监测的功能,对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早期癌方面,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了 41例前列腺癌 ,3 6例前列腺增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含量 ,并计算出f -PSA/t -PSA的比率 ,同时测定了前列腺体积。结果 t -PSA在 4 0~ 10 0 μg/L范围时 ,t -PSA的平均值在前列腺癌组 ,前列腺增生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f-PSA/t -PSA比率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显著降低 ;同时f-PSA/t -PSA比率和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组中呈正相关 ,在前列腺增生组中无相关性。结论 f-PSA/t -PSA比率在前列腺体积小于 40cm× 40cm× 40cm可更好地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男性居民前列腺特异抗原参考值、频数分布及随龄变化何美懿王玉琛杨振华目前,医学界已经公认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最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其含量的测定在以下三个方面均极有参考价值:(1)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2)监测治疗效果;(3)检查手术后...  相似文献   

15.
血清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与前列腺癌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几年来测定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水平的临床研究已有不少报道。本文综述了血清中PSA的不同存在形式,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血清PSA不同分子形式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技术对86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45例PCa患者和60例健康男性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fPSA和tPSA同时进行测定,并计算出fPSA/tPS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PH、PCa组tPS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Ca组和BPH组的血清tPSA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但当tPSA在4.0 ~ 10.0 μg/L范围时,PCa组血清fPSA/tPSA比值却明显低于BPH组(P<0.01)。把fPSA/tPSA比值划分成8个区间,当fPSA/tPSA比值15 %作为诊断灰区PCa诊断的临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72.8 %、67.5 %、62.5 %、82.2 %、50.2 %。结论 当血清tPSA处于诊断灰区时,联合检测fPSA/tPSA比值可明显提高tPSA对PCa早期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刚  万奔  邓京平  朱生才  左韬  刘明 《中国肿瘤临床》2000,27(8):600-601,603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提高对一些基本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对1991-1999年诊治的70例早期前列腺癌所应用的基本诊断技术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64例(91.4%)DRE(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异常。66例患者接受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其中PSA〉4ng/ml者52例(78.8%)。66例患者接受TRUS(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其中54例(81.8%)发现异常。若将2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特异抗原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和已近20年。本文综述PSA研究进展的若干问题,阐述PSA研究对临床CaP筛选,诊断,治疗和预后阉判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31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与PTHrP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结果:1)正常组测得血清PSA值为2.0±1.44μg/L(x±s),血清PTHrP(1~86)值为1.6±0.6pmol/L(x±s)。2)前列腺癌组测得血清PSA值为80±52.55μg/L(x±s),PTHrP测得值为4.58±4.40pmol/L(x±s),显著高于健康组(t=2.749,P<0.01和t=2.75,P<0.01)。3)21例伴发HHM前列腺癌患者,PTHrP(1~86)升高的有13例,占61.9%(13/21),测得均值为7.4pmol/L(2.88~19.1pmol/L)。4)21例伴发HHM前列腺癌患者PSA和PTHr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1)。结论:血清PSA和PTHrP的联合测定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与疗效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 110例 ;前列腺增生症 42例 ;前列腺炎 15例 ;前列腺癌 2 5例血清PSA水平。结果 前列腺癌组的血清PSA平均水平 (40 72 5±19 6 0 2ng/m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2 745± 1 12 4ng/ml) (P <0 0 1) ;而前列腺增生症组 (3 35 2± 1 30 2ng/ml)和前列腺炎组 (3 72 5± 1 412n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